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秋季连阴雨

秋季连阴雨

秋季连阴雨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87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73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高原山地气象研究、干旱气象、气象与环境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创新论坛等;秋季连阴雨的相关文献由225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景珍、张莉、李建明等。

秋季连阴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14.6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89%

专利文献>

论文:473 占比:84.46%

总计:560篇

秋季连阴雨—发文趋势图

秋季连阴雨

-研究学者

  • 张景珍
  • 张莉
  • 李建明
  • 李静
  • 崔建国
  • 庞玥
  • 李晶
  • 李润春
  • 李燕
  • 王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吕俊杰; 牟端霞
    • 摘要: 利用NECP再分析资料和地面降水资料,对凉山州2020年9月10~17日连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过程从低层到高层影响系统稳定;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带来持续的水汽输送和能量补充,同时强降水区也有明显的水汽辐合中心;中层显著的上升运动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持;低层持续的冷平流为冷暖气流的交汇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冷暖气团交汇的能量锋区对于降水强弱分界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 朱公群; 韩帮军; 段春锋; 欧娜音
    • 摘要: 基于安徽省沿淮地区10个国家气象站1960-2019年观测资料、灾情资料和7种地方连阴雨监测指标,在评估7种地方指标适用性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和线性趋势法,构建了沿淮地区秋季连阴雨综合指数,分析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指标对沿淮地区连阴雨监测的适用性最好,连阴雨综合指数由连阴雨总日数、连阴雨总降水量线性组成,权重分别为0.8和0.2。按照综合指数,将连阴雨强度分成重度、中度、轻度3级,分级结果与灾情实况较吻合,重度连阴雨和中度连阴雨TS评分分别为100%、88.9%。秋季连阴雨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及近10年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尤其是2016年和2017年的连阴雨,强度居历史前2位。沿淮地区连阴雨年数东部和西部的多于中部的,重度连阴雨阜南的最多,五河的最少。
    • 王楠; 刘炳杰
    • 摘要: 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21年10月3—7日华北沧州地区一次连阴雨过程环流背景、物理量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 hPa南亚高压和200 hPa副热带西风急流异常偏北利于雨带北跳;500 hPa上乌拉尔山高压脊、副热带高压及巴尔喀什湖低压较常年平均异常偏强,维持稳定降水形势;850 hPa切变线及近地面阻高利于低层长时间冷暖空气交汇。此次过程水汽来自西太平洋西部和南海海域,水汽通量分布上沧州地区水汽条件很好;中低层比湿和风场对降水强度演变有一定影响。过程前期,整层上升运动有利于触发中低层条件不稳定,导致对流性降水;后期,近地面偏东风回流冷却和中低层持续上升造成稳定性锋面降水,同时近地面风场变化对于连阴雨起止时间有一定指示意义。
    • 谭代乐; 李双; 杜建括
    • 摘要: 利用1961—2015年陕西省汉中市6个气象站点9—11月的逐日降水资料,应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方法,从降水量、持续时间以及发生次数等方面出发,对汉中市秋季连阴雨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汉中市秋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近30%,其中秋季连阴雨量占全年降水的18.56%,约占秋雨量的60.37%.时间上,汉中市秋季连阴雨天气多出现在9月,10月次之,11月出现次数最少,持续时间为4~6 d为主.1961—2015汉中市秋季连阴雨次数和总日数总体均呈下降状态,但年际波动幅度较大.空间上,汉中秋季连阴雨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 孙爱良; 何璇; 王佳真; 孙萌萌; 任妙春
    • 摘要: 通过冬枣成熟期连阴雨灾害试验,对冬枣成熟期含糖量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冬枣成熟期不同阶段内连阴雨灾害造成的裂果数量与含糖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冬枣进入成熟期后,糖分合成与发育时间呈现稳定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其趋势线满足回归方程y=0.3437x-14886,在冬枣成熟期的3个阶段内,含糖量的变化规律是完熟期>脆熟期>白熟期.(2)在不考虑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等气象要素的影响下,连阴雨灾害造成的冬枣裂果率与含糖量的关系分为3个阶段:含糖量11.9%
    • 王辉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2014年和2016年河南省两次秋季历史罕见的强连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欧亚地区500hPa“两槽两脊”型是河南省秋季连阴雨过程的典型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持续偏西偏北,200hPa高空急流稳定维持,500hPa弱的偏西气流,中低层切变线,边界层偏东风等是两次连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两次过程河南均处在200hPa西风急流的南侧,前期西风急流出现在40°N时,秋雨开始。200hPa西风急流在40-45°N附近稳定时,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强。连阴雨后期,200hPa高空急流南压到30-35°N附近时秋季连阴雨基本结束。对比两次过程分析,2016年连阴雨过程中低层风速辐合明显,而2014年秋季则风向辐合更为 明显。两次连阴雨过程都存在宽广的水汽输送带,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至黄海一带。连阴雨过程强降水产生时,湿层深厚,强降水发生前中层为对流性稳定层结,强降水发生时逐渐转为湿中性层结。两次连阴雨过程均在暴雨区出现了倾斜柱状的上升运动结构,且伴有较强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 梁元凯; 郭严; 刘娟娟
    • 摘要: 进入9月份,陕西关中地区常常出现连续阴雨天气,造成菜田湿度偏大,土壤透气性变差,对蔬菜根系正常生理代谢带来不利影响,部分地势低洼田块积水严重时极易导致沤根死亡。笔者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秋季连阴雨天蔬菜生产管理技术,供参考。
    • 王辉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2014年和2016年河南省两次秋季历史罕见的强连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欧亚地区500hPa"两槽两脊"型是河南省秋季连阴雨过程的典型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持续偏西偏北,200hPa高空急流稳定维持,500hPa弱的偏西气流,中低层切变线,边界层偏东风等是两次连阴雨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两次过程河南均处在200hPa西风急流的南侧,前期西风急流出现在40°N时,秋雨开始.200hPa西风急流在40-45°N附近稳定时,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强.连阴雨后期,200hPa高空急流南压到30-35°N附近时秋季连阴雨基本结束.对比两次过程分析,2016年连阴雨过程中低层风速辐合明显,而2014年秋季则风向辐合更为明显.两次连阴雨过程都存在宽广的水汽输送带,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至黄海一带.连阴雨过程强降水产生时,湿层深厚,强降水发生前中层为对流性稳定层结,强降水发生时逐渐转为湿中性层结.两次连阴雨过程均在暴雨区出现了倾斜柱状的上升运动结构,且伴有较强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 陈懿妮; 楼茂园; 李嘉鹏; 娄小芬; 刘汉华
    • 摘要: 利用1971-2016年浙江常规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多种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浙江省秋季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及其异常环流背景.结果 表明:(1)浙江每年每站平均出现1.8次秋季连阴雨天气,过程平均可持续5.5 d,平均雨量77 mm;秋季3个月中9月出现连阴雨的频次最高;大多年份会发生1~2次持续5~7d的连阴雨,78%过程累计降水量在100 mm以下;发生时多为全省一致变化型,多发区集中在杭州—绍兴一带.(2)连阴雨过程次数、累计持续天数及累计降水量有一致变化性,均反映出浙江秋季连阴雨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有4个强年和7个弱年.(3)浙江秋季连阴雨强(弱)年对应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相向(背)而行”.强(弱)年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东),南亚高压异常偏东(西),华东地区上空垂直上升运动强(盛行下沉气流),低层异常偏南(北)风提供了充足的水汽(阻碍了暖湿空气北上),有(不)利于浙江连阴雨的发生.(4)连阴雨强弱年大气环流异常与热带海表温度强迫有关.强(弱)年时,赤道太平洋海温呈拉尼娜状态(距平不明显),使东印度洋—南海—海洋性大陆上空对流活跃(偏弱),潜热加热(不足以)激发低层Matsuno-Gill型响应,(不能)在亚洲大陆激发气旋性环流异常,而赤道中东太平洋强(弱)下沉气流则(不能)在西北太平洋激发反气旋性环流异常,此低层气旋—反气旋异常环流配置(弱环流异常)使华东地区有低层偏南(北)风异常,水汽增多(减少),有(不)利于浙江连阴雨的发生.
    • 高龙龙1; 王剑林2; 周红梅1
    • 摘要: 本文利用1953~2016年盐城地区逐日降水和日照资料,给出了盐城地区秋季连阴雨的定义,统计了盐城秋季连阴雨和不同级别(7~9 d、10~12 d和13 d及以上)秋季连阴雨的所有过程,并分析盐城地区秋季连阴雨期间和不同级别秋季连阴雨期间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在500 hPa,副热带高压位置是偏北的,中高纬的东亚大槽和乌拉尔山长波脊是加深的,有利于引导副高西北侧的偏南风与东亚大槽后的偏北气流在盐城地区交汇;850 hPa上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南方的暖湿气流在此辐合,并受到异常低压切变控制,偏南气流异常强盛,有利于水汽的输送;贝加尔湖与巴尔喀什湖之间的阻塞高压是增强的,有利于北方冷空气持续南下;沿120?E的经向垂直环流发现,盐城地区处在上升气流控制,低层上升运动明显。总之,这样的配置有利于盐城地区产生连阴雨天气。另外不同级别连阴雨期间也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500 hPa上副热带高压越偏北,两大湖之间的阻塞高压偏弱,盐城地区垂直运动越旺盛,越有利于形成严重的连阴雨天气。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