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CRISPR/Cas

CRISPR/Cas

CRISPR/Cas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专利文献17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物技术进展等; CRISPR/Cas的相关文献由535位作者贡献,包括何祖勇、陈瑶生、万方浩等。

CRISPR/Cas—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 占比:87.02%

专利文献>

论文:17 占比:12.98%

总计:131篇

CRISPR/Cas—发文趋势图

CRISPR/Cas

-研究学者

  • 何祖勇
  • 陈瑶生
  • 万方浩
  • 丛佩清
  • 冀顺霞
  • 刘万学
  • 刘宜欣
  • 刘小凤
  • 刘小红
  • 刘振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琳; 鲜凤君; 张倩楠; 胡骏
    • 摘要: RNA编辑,即通过碱基的插入、删除和替换对RNA进行的转录后加工过程,这一表观遗传现象也被认为是在RNA水平上对遗传信息进行修复的一种修正机制。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植物中基于PPR基因家族等编辑复合体以及动物中关于CRISPR/Cas系统的两种RNA编辑系统,并介绍了RNA编辑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RNA编辑研究的未来应用前景。此外,本文总结了关于RNA编辑数据库的最近研究进展,为后续的RNA编辑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罗楚漩; 何强
    • 摘要: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质(Cas)系统是继锌指核酸酶、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等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通过对目的基因的敲入和敲除,靶向激活或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实现基因编辑的目的。近年来,由于CRISPR/Cas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特点,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革命性工具,并被广泛应用于肾脏疾病研究中。本文分别从CRISPR/Cas系统的发现、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在肾脏疾病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等方面作一综述,旨在为今后应用该技术进行肾脏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 范杏飞; 顾晶雯; 顾晓燕; 杜丽晶; 蒋俊锋; 王越
    • 摘要: CRISPR-Cas系统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基因编辑技术领域,在多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前景。该系统主要有Cas蛋白和单链向导RNA组成,其功能的发挥高度依赖于各组分的有效递送。本篇综述对目前动植物中该系统组分的常用递送方式进行详细总结,并分析其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 李甜; 李娜
    • 摘要: 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as)不仅在基因工程领域炙手可热,而且正发展成为核酸精准检测领域的新利器。得益于Cas蛋白对核酸序列的特异性识别以及部分Cas蛋白的附属切割活性,Ⅱ类CRISPR/Cas系统在体外诊断及现场即时检测领域独具优势。该综述简要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工作机理,重点总结了近3年基于不同信号读出方式的CRISPR/Cas生物传感平台在分子诊断领域中的应用。
    • 陈映丹; 张扬; 夏嫱; 孙虹霞
    • 摘要: 微藻由于在医药、食品、可再生燃料和化学原料等方面的潜力,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然而,合适基因编辑方法和转化工具的缺乏,使得微藻基因工程的进展还相对比较缓慢。随着分子生物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CRISPR技术凭借简便、特异和高效的优势,逐渐成为探讨基因功能、提高植物育种和增加代谢物产物等研究的有力手段。基于此,本文综述了CRISPR/Cas的2种主要类型,重点论述了其在微藻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并总结了CRISPR技术在微藻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期望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启发和参考。
    • 岳鹏; 高海琴; 李哲; 米志波; 郑博; 赵彦敏
    • 摘要: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分析CRISPR-Cas9和Cpf1在苹果中的整体适用性特征,以期为苹果基因组编辑和CRISPR-Cas在苹果研究中的推广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便利。结果表明,苹果染色体中有数量可观的PAM,平均间隔7 bp碱基有1个5′-NGG、间隔3 bp有1个5′-TTN;也就是说5′-TTN比5′-NGG的出现频率高。SpCas9、FnCpf1分别有29.0%、26.9%的作用位点几乎覆盖了所有染色体基因,个别不能被SpCas9识别的基因能被FnCpf1识别,反之亦然。苹果的CRISPR靶序列有大量重复,单一靶序列被视为能被Cas蛋白特异识别并有效编辑。在靶序列长度为20 nt时,99.5%的染色体基因可至少被其中1种Cas蛋白编辑,分别具有不同的可编辑度搭配;其中的237个基因只能被1种Cas蛋白编辑,填补了另一种Cas蛋白留下的编辑空白,另有220个染色体基因(0.5%)不能被任一种Cas蛋白编辑,即2种Cas蛋白同时留下编辑空白,没有互补。
    • 陈逸凡(综述); 尹利民(审校)
    • 摘要: 1987年在大肠埃希菌基因组中首次发现了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具有切割外来入侵病毒核酸的获得性免疫功能[1]。CRISPR及其相关蛋白(CRISPR/Cas)系统是由编码Cas蛋白基因和由启动子加上重复序列与入侵核酸同源的间隔序列交替而构成[2]。该系统的获得性免疫机制可以分为3个阶段:获得/适应、表达、干扰[3]。获得阶段,首次入侵的外来核酸被Cas1-Cas2复合物选择并将其整合到CRISPR序列中,产生免疫记忆。
    • 盘家圣; 黄秋艳; 杨烨城; 杨帅朋; 朱向星; 唐冬生
    • 摘要: 猪在农业和医学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利用基因修饰技术能够快速提高猪的经济性状和培育人类疾病动物模型。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高效和低成本的优势,在猪基因修饰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但CRISPR/Cas9易引发基因组结构不稳、大范围染色体重排和基因脱靶等问题,因而具有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近年基于CRISPR/Cas9开发的碱基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单个碱基定向转换,不会导致DNA双链断裂,理论上不会引发插入/缺失(Indels),对基因编辑更精准、更安全。随着碱基编辑工具的不断开发和改良,其不仅能产生C→T(A→G)突变,还能产生C、A两种碱基的同时突变以及C→G突变,增加了应用范围;改良的碱基编辑工具在保持编辑效率的同时能够降低甚至消除旁侧突变、非C→T(A→G)突变以及Indels,使得碱基编辑技术在猪遗传修饰上具有更加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综述了不同的碱基编辑系统原理、碱基编辑技术在基因修饰猪模型构建和猪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以及碱基编辑系统在猪成纤维细胞中的编辑效率和脱靶情况,以期为开展猪碱基编辑应用实践提供参考。
    • Yue-Ying Huang; Xiao-Yu Zhang; Ping Zhu; Ling Ji
    • 摘要: The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associated(Cas)proteins constitute the innate adaptive immune system in several bacteria and archaea.This immune system helps them in resisting the invasion of phages and foreign DNA by providing sequence-specific acquired immunity.Owing to the numerous advantages such as ease of use,low cost,high efficiency,good accuracy,and a diverse range of applications,the CRISPR-Cas system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used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Hence,the advent of the CRISPR/Cas technology highlights a tremendous potential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could become a powerful asset for modern medicine.This study reviews the recently reported application platforms for screening,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different diseases based on CRISPR/Cas systems.The limitations,current challenges,and future prospectus are summarized;this article would be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future genome-editing practices.
    • 包小雅; 韩宇; 杨宇昊; 翟景波; 孙国庆
    • 摘要: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公认的世界性人兽共患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完善,多种快速、特异、敏感的检测方法被应用于布鲁氏菌的诊断和分型。现介绍常用的布鲁氏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TaqMan荧光定量PCR、TaqMan MGB荧光定量PCR、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SNP)、重组酶聚合酶链反应(RPA)、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基于CRISPR/Cas的快速检测方法等检测分型方法,旨为布鲁氏菌核酸检测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