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破裂,自发性

破裂,自发性

破裂,自发性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1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专利文献24011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法医学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腹部外科等; 破裂,自发性的相关文献由38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军光、刘晓、张磊等。

破裂,自发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0.50%

专利文献>

论文:24011 占比:99.50%

总计:24131篇

破裂,自发性—发文趋势图

破裂,自发性

-研究学者

  • 刘军光
  • 刘晓
  • 张磊
  • 张艳
  • 朱明莉
  • 朱立新
  • 杨阳
  • 王伟
  • 耿小平
  • 范上达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野; 李新喜; 白超; 张磊; 杨镇伟; 罗军
    • 摘要: 目的 分析14例自发性动脉破裂患者的病例特点,结合文献分析炎性因素的作用.方法 按致炎因子对病例分类,结合患者的预后特点分析不同炎性因素导致动脉自发性破裂的特点和对治疗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动脉破裂前长期合并多种炎性因素,其中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性炎症、特异性感染,非特异性感染和免疫系统缺陷等.12例(85.7%)患者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1例(7.1%)行脓肿清创+髂外动脉结扎+股-股动脉搭桥术,1例(7.1%)行脓肿清创+股动脉结扎+大隐静脉动脉化.术中出现支架移位的1例(7.1%),术后切口长期不愈合的2例(14.3%),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4例(28.6%),术后发现血肿合并感染的5例(35.7%).结论 多种炎性因素通过时间与强度的累积至一定程度时可引起动脉的自发性破裂,临床上提高警惕并及时控制炎性状态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 高忠嵩; 于长路; 宋德钊; 王森; 王咏梅; 贾科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并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诊断为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患者126例(自发性破裂组),以及同期诊断为肝细胞癌但未发生破裂的患者252例(无自发性破裂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自发性破裂组和无自发性破裂组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92例接受TAE治疗和31例接受保守治疗的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接受TAE治疗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自发性破裂组肿瘤最大径≥5 cm,肿瘤主要位于肝Ⅱ、Ⅲ、Ⅳ、Ⅵ段,肿瘤突出肝脏表面高度≥1 cm,有肝硬化,以及合并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患者比例均高于无自发性破裂组[46.8% (59/126)比35.7% (90/252)、61.1% (77/126)比46.0% (116/252)、73.0% (92/126)比18.7% (47/252)、81.7% (103/126)比69.0% (174/252)、20.6% (26/126)比11.5%(29/252)],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无自发性破裂组[(3.07±1.38) g/L比(3.92±1.13)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43、7.644、106.780、6.918、5.628,t=-3.276,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位于肝Ⅱ、Ⅲ、Ⅳ、Ⅵ段,肿瘤突出肝脏表面高度≥1 cm,肝硬化,以及纤维蛋白原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是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54、5.726、1.152、1.892,95% CI1.062~2.008、1.049 ~ 19.575、1.016 ~1.895、1.267 ~3.346,P均<0.05).92例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行TAE治疗,TAE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分别为100.0% (92/92)、93.5% (86/92);3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接受TAE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43 d(38 d,377 d),约为接受保守治疗患者[23 d(9 d,51 d)]的10倍.接受TAE治疗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2.8%、50.8%、46.0%、31.1%、13.6%,接受保守治疗患者分别为25.8%、17.2%、11.5%、5.7%、0,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606,P<0.01).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初始血红蛋白<60 g/L、肝功能分级为C级、TBil≥50 μmol/L、合并门静脉癌栓、TAE术中肝叶栓塞、肿瘤最大径≥10 cm均与TAE术后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患者生存率低有关(x2=3.752、4.146、22.318、4.087、5.685、7.893,P均<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l ≥50 μmol/L、TAE术中肝叶栓塞、肿瘤最大径≥10 cm是TAE治疗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OR=25.873、8.415、18.620,95% CI 4.916~126.005、1.136 ~27.319、2.754 ~ 84.368,P均<0.05).结论 对于肿瘤位于肝Ⅱ、Ⅲ、Ⅳ、Ⅵ段,肿瘤突出肝脏表面高度≥1 cm,肝硬化,以及纤维蛋白原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肝细胞癌患者,应密切注意肿瘤自发性破裂风险.TAE是急性期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优于保守治疗,但TBil≥50 μmol/L、TAE术中肝叶栓塞、肿瘤最大径≥10 cm的患者经TAE治疗后的预后较差.
    • 黄邓君; 徐东; 丁伯应
    • 摘要: 目的 总结肠道准备致食管破裂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20年1月收治的肠道准备致食管破裂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以食管破裂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9-2019年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该例患者因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应用硫酸镁行肠道准备后剧烈呕吐致食管破裂,经内镜下钛夹治疗及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措施治愈.检索文献89篇共929例食管破裂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发生率自发性>异物性>外伤性>医源性,手术病例数(736例)>非手术病例数(193例),治愈率(86.65%)高于病死率(13.35%).结论 食管破裂是临床较少的急症之一,临床症状不典型,详尽的询问病史、及时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才能早确诊早治疗,从而降低该病的病死率,改善该病患者的预后.
    • 王丹; 徐琳; 王亭; 王晓孟; 孙晓彤; 李秋怡
    • 摘要: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医治,可导致永久性的神经损害,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而此病发生于妊娠期更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妊娠24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病人,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 王忠辉; 王峰杰; 苏树英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双置管引流在细菌性肝脓肿自发性破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经皮穿刺双置管引流治疗的9例细菌性肝脓肿自发性破裂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38~66岁,中位年龄51岁.6例发生在肝左叶,3例肝右后叶;脓肿破裂导致膈下脓肿5例,肝左外叶-胃间隙脓肿2例,右侧膈下-右侧结肠旁沟脓肿2例;均采用经皮肝内脓肿及肝周腹腔脓肿双置管引流治疗,联合应用敏感抗生素.结果 9例肝内脓肿均于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入1条8 F引流管,8例肝周腹腔脓肿各置入1条10 F引流管,1例患者肝周腹腔脓肿置入2条10 F引流管.肝内脓肿引流管平均放置时间(14.2±3.9)d,肝周腹腔脓肿引流管放置时间(5.0±0.7)d.9例患者均成功治愈,随访6个月,无腹腔脓肿、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穿刺双置管引流治疗细菌性肝脓肿自发性破裂简便、安全、可行,避免了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优势,尤其适用于腹腔脓肿局限者.
    • 王新伟; 王维娜; 张宗利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出血行肝切除术的手术疗效及生存分析.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6年6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且行肝切除术的68例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分析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生存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危险因素再使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术后3例患者死亡,围手术期病死率为4.41%.余65例患者中,14例(21.54%)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6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3.85%.中位总生存期为14.0个月,1、3、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52.5%、28.6%、11.8%;中位无瘤生存期11.9个月,1、3、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7.5%、21.2%、1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总生存期与Child-Pugh分级、AFP水平、肿瘤大小、肿瘤个数、脉管侵犯和术后严重并发症有关(x2值分别为4.201、5.291、5.926、6.327、5.062、5.028,J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10 em[相对危险度(RR) =3.688,95%可信区间(95%CI):1.211 ~11.227,P=0.034]、多发肿瘤(RR =4.158,95%CI:1.092~15.827,P=0.027)、脉管侵犯(RR=0.206,95%CI:0.078 ~0.540,P=0.034)和术后严重并发症(RR=0.283,95%Ci:0.086 ~0.929,P=0.025)是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肝细胞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行肝切除术后围手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总体生存情况较差.其中,肿瘤直径较大、多发肿瘤、合并脉管侵犯及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的生存期更短.
    • 李旭; 董渠龙; 房倩羽; 张岩
    • 摘要: 孕晚期子宫血管自发性破裂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子宫动、静脉出现的自然破裂,由于孕晚期子宫血供极其丰富,一旦发生子宫血管破裂容易造成孕妇腹腔出血、休克、胎死宫内等不良事件.孕晚期子宫血管自发性破裂发病率低,但凶险性极高,诊断不及时或者漏诊将严重危害母儿安全.为提高对孕晚期子宫血管自发性破裂的认识,现回顾分析1例孕晚期子宫右前壁血管自发性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一步分析其发病机制、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以加深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 刘海兵; 洪景芳; 赵琳; 王守森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皮样囊肿破裂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皮样囊肿自发破裂并广泛颅内播散的病例资料,将病例的临床、影像学、治疗方法及病理学特点与相关文献结合,并对病例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2例病人术后随访2~5年,皮样囊肿均未复发,颅内播散脂粒无增大,无神经功能缺失.结论 皮样囊肿属于良性病变,复发率及癌变率极低,癌变后预后极差.皮样囊肿破裂播散的内容物多为无活性物质,但病人必须规律随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