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矮化

矮化

矮化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2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7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856篇;相关期刊391种,包括北方果树、北方园艺、花卉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四届全国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果树种植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2008年全国苹果科研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等;矮化的相关文献由4122位作者贡献,包括戚行江、梁森苗、刘庆忠等。

矮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70 占比:52.9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856 占比:46.72%

总计:1832篇

矮化—发文趋势图

矮化

-研究学者

  • 戚行江
  • 梁森苗
  • 刘庆忠
  • 郑锡良
  • 韩振海
  • 张新忠
  • 朱东姿
  • 乔奇
  • 吴婷
  • 张德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陈作仁; 刘颖; 包小梅; 毛达民; 朱相雄
    • 摘要: 采用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竹笋笋腔进行注射,对新竹的高度进行调控,促使毛竹主秆矮化,成为优美的观赏竹或特殊用材竹.结果表明,矮壮素对全竹生长和枝下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注射2%的矮壮素溶液后平均株高为1095 cm,矮化率最大,为对照的28.10%,平均枝下高为377 cm,矮化率最大,为对照的30.31%.经方差分析,注射2%矮壮素溶液后的全竹高、枝下高均达到极显著效果.注射1%、0.5%矮壮素溶液组效果不明显.由此可见,采用注射矮壮素药剂来控制毛竹新竹高度,可以达到培育特殊竹材的需要.
    • 赵瑞荣; 白艳荣; 蒋亚莲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浓度多效唑与丁酰肼对盆栽大丽菊的矮化效应,以盆栽玫红双色大丽菊为试验材料,采用生长延缓剂丁酰肼、多效唑定期定量喷施大丽菊幼苗,调查两种生长延缓剂对盆栽大丽菊株型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酰肼与多效唑两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玫红双色大丽菊的株高、冠幅、叶长、叶宽、叶绿素含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150 mg·L^(-1)多效唑浓度处理下,植株得到较好的矮化,不影响叶形,能够使叶色加深,叶片增厚,植物抗逆性增强,使得株型紧凑饱满,观赏效果较好;2500 mg·L^(-1)丁酰肼处理下,植株矮化、株型紧凑、叶片浓绿增厚、抗逆性加强的效果最佳。整体上丁酰肼对玫红双色大丽菊起到的矮化效应好于多效唑,更适合作为玫红大丽菊矮化栽培的处理剂。
    • 周乐清; 王在勤; 苗全亮
    • 摘要: 近几年来,温室发展的趋势是高、大、智能化,建造技术先进、发展迅猛,尤其是温室内的温、湿度等环境的控制实行智能化管理,一部智能手机完成操作,既方便又快捷。大樱桃栽培技术的创新,特别是矮化大樱桃的育苗及其栽培发展很快,其技术越来越先进、成熟,例如借助温室矮化大樱桃的超细长纺锤形树形栽培方法,达到了大果优质大樱桃出产率高、管理简单、节省劳动力等目的,很多果农对这种大樱桃的超细长纺锤形树形很感兴趣,温室栽培规模不断扩大。
    • 杨国义
    • 摘要: 结合辽西地区大枣种植的实际情况,该文对大枣矮化密植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选择合适的栽植园地、品种选择,确定栽植的时间及方式,加强栽植后管理等,为当地大枣实现丰产提供参考。
    • 邓菲菲; 王静; 韦如健; 杜苗; 何梦翔; 李璐
    • 摘要: 为探究九叶青花椒的最佳无土栽培基质和最佳盆景快速成型技术,研究以九叶青花椒为材料进行试验探究。在无土栽培技术方面,将混合土、蛭石、珍珠岩3种原料按不同体积比例配制成3种无土栽培复合基质和用纯混合土直接作为基质,并以花椒原带土基质为对照,进行九叶青花椒无土栽培试验。在盆景快速成型技术方面,分为植株矮化处理和造型处理。植株矮化处理共选取了2种方法,即嫁接处理和激素处理;在造型处理方面,采用截干蓄枝和蟠扎这两种方法。通过观察九叶青花椒的生长情况,测定相关指标值,并测定植株的根系活力来筛选出九叶青花椒适宜生长的无土栽培基质以及优良的矮化和造型方案。试验结果表明:(1)在混合土和蛭石体积比为1∶1的基质配比下,九叶青花椒植株生长旺盛,优于其他3种配比基质;(2)激素处理矮化效果最佳,其中,矮壮素1100 mg/L和多效唑1200 mg/L配合使用时盆景矮化效果最佳;(3)截干蓄枝更适合花椒盆景成型。
    • 盖亚茹
    • 摘要: 苹果是一种营养物质丰富、味道甘甜的优质水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甘肃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之一,已经形成较为集中的苹果园种植管理模式。苹果矮化栽培是世界范围内苹果栽培的主要发展方式,进入我国后应用推广效果却比较有限,这种情况与苹果矮化栽培技术和我国苹果产区生产作业模式不相符有一定的关系。文章主要从优化苹果品种等角度阐述苹果矮化栽培技术应用的策略,为提升甘肃庆阳苹果矮化栽培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 张宁; 许永新; 胡玉林; 胡瓒
    • 摘要: 采取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截茎、多效唑淋根对粉蕉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粉蕉生长至19片叶时在1.5m处截茎,1.5m高时用300倍多效唑水溶液淋根,均对粉蕉有很好的矮化效果。通过截茎、多效唑淋根,可实现京郊设施内矮化密植,促进京郊设施香蕉产业的发展,推动粉蕉矮化技术的推广应用。
    • 裘霖琳; 刘窍; 付亚萍; 刘文真; 胡国成; 翟玉凤; 庞礴; 汪得凯
    • 摘要: 【目的】水稻株高和穗型在产量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定与克隆水稻株高和穗型发育相关基因,可以丰富水稻株高穗型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为分子设计育种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基因资源。【方法】在粳稻日本晴T-DNA插入群体中筛选到矮化小穗突变体dsp2-D(dwarf and small panicle 2-Dominant),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采用图位克隆法结合T-DNA标签分离法进行了基因定位和克隆;利用半定量PCR和q RT-PCR进一步确定dsp2-D的候选基因;遗传转化实验验证了DSP2的功能。【结果】与野生型日本晴相比,dsp2-D突变体表现为半矮化、穗轴和枝梗明显缩短、穗型直立、千粒重降低等特征;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体受一对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利用图位克隆将DSP2定位于第2染色体标记RM208和RM7337之间,与RM3850共分离;随后遗传分析发现,T-DNA插入位点与dsp2-D表型共分离,利用TAIL-PCR分离T-DNA插入序列,显示T-DNA插入到上述RM208和RM7337之间的两个基因之间。RT-PCR检测发现,位于T-DNA插入位点下游的一个编码LOB家族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增加,而其他5个基因的表达量变化不明显,表明该基因可能为DSP2的候选基因;在野生型日本晴中过量表达DSP2基因,转化植株出现半矮化、小穗的表型,与dsp2-D表型类似,从而验证了DSP2的功能。【结论】DSP2基因的过量表达是产生dsp2-D突变表型的原因;DSP2基因对水稻株高和穗长发育具有负向调控作用;为进一步丰富株高和穗型的遗传调控网络打下了基础。
    • 程延静; 曹格妮; 刘丹丹; 舒斌; 李鹏涛; 祁香宁
    •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果园矮化和乔化两种栽培模式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两种模式的利弊,给出发展建议,优化现有种植管理体系,明确果园管理方向,为实现果园栽培模式的创新性研究,推动果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 邵波; 李志杰
    • 摘要: 为打破富士一统天下的格局,菏泽市牡丹区于2017年春引进维纳斯黄金苹果品种,经过试栽,该品种在牡丹区表现为晚熟、硬脆、冰糖心、香味浓、丰产,值得大力推广。现将其生长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