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海军

中国海军

中国海军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1年内共计350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军事、水路运输、军事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09篇、专利文献2866篇;相关期刊554种,包括海洋世界、兵器知识、当代海军等; 中国海军的相关文献由196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悦、天鹰、查春明等。

中国海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09 占比:55.04%

专利文献>

论文:2866 占比:44.96%

总计:6375篇

中国海军—发文趋势图

中国海军

-研究学者

  • 陈悦
  • 天鹰
  • 查春明
  • 银河
  • 王松岐
  • 胡宝良
  • 管带
  • 悬崖
  • 刘永路
  • 钟魁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周于兰; 殷昭鲁
    • 摘要: 人民海军成立70余年,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积极加强和推进海军建设及其战略转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近岸防御"、"近海防御"、"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相结合"为发展主线的海军转型思想.中国海军战略虽一脉相承,但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发展和局势的变化,也使得我国海军战略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集中反映出海军战略转型中的综合国力发展与国家安全利益需求的现实考量.研究中国海军的战略转型,总结中国海军战略演进的经验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有效履行新时代海军的历史使命,维护国家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肖勇利
    • 摘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海军拉开了“走出去”的序幕。近年来,中国海军广泛参与国际事务,积累了丰富的海外行动经验,在国际上赢得广泛赞誉。同时,不断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交往格局,给该议题的对外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条件,为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展示大国军队形象、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中国海军“走出去”对外传播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实际效果。新时代,做好中国海军“走出去”对外传播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大外宣意识,找准议题精准传播,加强面向西方主要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切实增强中国海军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 何岸
    • 摘要: 南海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核心区域.南海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引申出的两条X形中国海上战略线的交汇区域,又是“亚洲的地中海”与“中国的加勒比海”,同时还是以“近海防御、远海护卫”为核心的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起点.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海军将逐渐形成以南海为基轴、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为两翼的海上战略布局,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南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海军战略转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奠定了南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军战略转型中的战略根基.
    • 胡波
    • 摘要: 由于军事技术变迁、全球性海洋问题及和平竞赛模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世界海上战略格局正在走向多极,中国是其中的重要一极.全球海上多极格局,构成了中国海军崛起及海权发展的大背景和大环境,而中国海军崛起的程度、范式和路径,也会影响这一多极格局的内涵和特征.国际上往往习惯夸大中国海军的能力和意图,通常套用传统大国海上兴衰的范式来解读中国海军的装备发展和海上行动.这些解读或研究,至少忽视了正在形成的全球海上多极格局和中国海军面临的特殊地缘及技术环境.综合考虑必要性及可行性,中国宜在近海追求一定的力量优势,在毗邻远洋维系强大的力量存在,在全球海域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在全球海洋安全秩序的建构与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 胡波
    • 摘要: 由于军事技术变迁、全球性海洋问题及和平竞赛模式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世界海上战略格局正在走向多极,中国是其中的重要一极。全球海上多极格局,构成了中国海军崛起及海权发展的大背景和大环境,而中国海军崛起的程度、范式和路径,也会影响这一多极格局的内涵和特征。国际上往往习惯夸大中国海军的能力和意图,通常套用传统大国海上兴衰的范式来解读中国海军的装备发展和海上行动。这些解读或研究,至少忽视了正在形成的全球海上多极格局和中国海军面临的特殊地缘及技术环境。综合考虑必要性及可行性,中国宜在近海追求一定的力量优势,在毗邻远洋维系强大的力量存在,在全球海域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在全球海洋安全秩序的建构与塑造中发挥重要作用。
    • 何岸
    • 摘要: 南海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核心区域。南海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引申出的两条X形中国海上战略线的交汇区域,又是“亚洲的地中海”与“中国的加勒比海”,同时还是以“近海防御、远海护卫”为核心的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起点。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海军将逐渐形成以南海为基轴、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为两翼的海上战略布局,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南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海军战略转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奠定了南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军战略转型中的战略根基。
    • 卢敏
    • 摘要: 2019年12月17日,南海之滨的三亚,水天一色,日暖风清。军港内,山东舰伏波静卧、彩旗高悬,来自海军部队和航母建设单位的代表约5000人在码头整齐列队,气氛隆重热烈。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交付海军。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舷号"17"。随着山东舰的正式入列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步入双航母时代。
    • 张煌
    • 摘要: Exploring and demonstrating the justice of the Chinese navy defending underwater safety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revising and develop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lassic justice war theory, but also provides the Chinese military activities with a basis of legitimacy in international opinion.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he incident that 'the Chinese naval identifies and verifies the unmanned submersible of the US military' at the end of 2016, the paper analyzes the US military's use of military submersibles to carry out military detections in the Chinese coastal areas which goes against th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of 'aggression', 'self-defense', and 'pre-defense' in the classic justice war theory.The purpose of the Chinese Navy's oper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to prevent underwater unidentified devices from jeopardizing the navigation and personnel safety of passing ships.It by no means indicates the expansion of the territorial sea, and it in no way interferes the freedom of navigation in relevant waters of the South China Sea.Such a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Navy is justified in exercising the right of pre-defense, and the entir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distinction and appropriateness, which conforms to stipulations of the classic military ethics theory on the justice of military operations.%探讨、论证中国海军捍卫水下安全的正义性,不仅可以修正、完善经典正义战争论的理论体系,而且可在国际舆论上为中国军事行动的正当性提供依据.通过对2016年末发生的"中国海军识别查证美军无人潜航器"事件进行案例研究,本文分析美军利用军用潜航器对中国沿海地区实施抵近侦查的军事行动对经典正义战争论之中"侵略""自卫""预先防卫"的理论解释构成的冲击.中国海军在南海海域行动的目的是防止水下不明装置对过往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人员安全产生危害,不意味着领海范围的扩大,不影响南海相关海域的航行自由,满足行使预先防卫权的正当理由,整个识别过程遵循区分原则和适度原则,符合经典正义战争理论对于军事行动正义性的规约.
    • 邬时铎1
    • 摘要: 南疆四月春潮涌,中国水兵强练功。铁舰显威掀巨浪,雄鹰振翅展长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