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灾害防治

灾害防治

灾害防治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2019篇,主要集中在灾害及其防治、矿业工程、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0篇、会议论文398篇、专利文献49562篇;相关期刊631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灾害学、甘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29种,包括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第六届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六届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大会、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等;灾害防治的相关文献由2917位作者贡献,包括金磊、崔鹏、本刊编辑部等。

灾害防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0 占比:2.86%

会议论文>

论文:398 占比:0.77%

专利文献>

论文:49562 占比:96.37%

总计:51430篇

灾害防治—发文趋势图

灾害防治

-研究学者

  • 金磊
  • 崔鹏
  • 本刊编辑部
  • 游勇
  • 王权典
  • 徐文杰
  • 李强
  • 陆菜平
  • 陈晓清
  • 刘吉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国英
    • 摘要: 回顾党领导下的水利事业,不论是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还是新时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牢记初心使命,适应我国国情水情,适应各个时期党和国家中心任务需要,制定正确的水利发展战略策略,革故鼎新、攻坚克难、众志成城,不断取得水利发展新成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水利改革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水问题,党领导下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进一步筑牢了保障国泰民安的水利根基。
    • 陈星; 冯美华; 尚楠; 秦子晗
    • 摘要: 为研究厚硬顶板宽煤柱临空巷道冲击地压致灾机理,以彬长矿区文家坡矿4104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分析了两次回采扰动下宽煤柱垂直压力分布状态及覆岩活动规律,得出了该矿工作面集中动、静载荷的演化机制及冲击地压致灾机理。针对4104工作面临空巷道44.5m宽煤柱及顶板以上20m处厚硬砂岩岩层,设计了基于帮部煤体爆破卸压及顶板深孔爆破预裂卸压的动静载荷分源治理补强方案,通过微震监测结果分析,相比措施调整前临空巷道围岩活动性降低了95%,防治效果显著。
    • 马先峰
    • 摘要: 葫芦河大桥拟建场地地处葫芦河河谷,场地内岩土条件复杂。本文对葫芦河大桥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调查评价发现水体对混凝土结构及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微弱腐蚀性,应做好防腐措施;泥岩是拟建桥梁良好的基础持力层,桩基应穿透至底层泥岩;大桥桥墩采用摩擦桩,桩基施工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塌孔现象发生;施工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泥岩层软化对桥墩造成危害。
    • 张哲
    • 摘要: 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铜川至延安段区内黄土沟壑纵横,滑坡灾害极其发育,给铁路工程带来极大危害。勘察期间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等方法圈定8 000余处滑坡,研究表明,沿线黄土滑坡主要分布在铜川以北的黄土梁峁沟壑区、子午岭低中山区北段及河谷川道两岸斜坡地带,滑坡形态普遍为后缘呈较为规则的圈椅状,滑坡面为顺坡向,以中小型滑坡为主,滑坡堆积黄土具备孔隙比大、饱和度高等特点。随后论述黄土层内滑坡、黄土-基岩顺层滑坡、黄土-基岩切层滑坡的形成原因,结合线路绕避巨大型滑坡及隧道下穿滑坡两个案例,分析沿线滑坡分布特征、发育模式及方案比选期间的选线策略,综合确定适合于西延高铁的铁路选线思路及工程防治策略。
    • 李青山
    • 摘要: 3月4日.全区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全面总结2021年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安排部署2022年应急管理重点工作任务。会议指出,全区应急管理部门自机构改革以来,历经组建、磨合、发展全过程,一路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在总结中完善壮大,推动全区安全生产“稳”的态势不断巩固、灾害防治“统”的成效不断彰显、应急能力“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有变化、三年上台阶”的目标。
    • 王海宁
    • 摘要: 我国在水工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呈现不断加大的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复杂的地质、水文、生态环境经常出现在水工环项目活动中,应用水工环技术时需要深入挖掘既有工程特点,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水工环技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是当前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某矿区项目开采活动造成的灾害类型、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三个角度进行地质环境问题针对性分析,以便为水工环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 王成东
    • 摘要: 宁夏回族自治区三面环沙、地形复杂、生态脆弱,自然灾害多发易发,灾害防治形势严峻。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全区紧紧抓住关键环节,推进三级联动,编制三层方案,强化三重保障,做好三个结合,查找三项不足,确保组织领导、责任分工、配套支撑、推进落实、有效衔接到位,为当地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全面开展打好基础。
    • 任志强
    • 摘要: A煤矿在施工过程中,其工作面开采受地下埋深、坚硬顶板等因素的影响,时常发生冲击矿压灾害,使矿井整体结构发生变化。在冲击矿压的威胁下,矿井生产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为此,以A煤矿1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坚硬顶板条件下冲击矿压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希望能为矿井顺利开采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指导,同时也希望能对相似或同类型矿井有所帮助。
    • 黄海; 马东涛
    • 摘要: 容重是描述泥石流性质的重要基础参数。本文基于泥石流运动过程的时空特征,厘定了最大容重、峰值容重和平均容重3个容重特征值。以蒋家沟1987年以来的泥石流观测数据为分析对象,分析了3个容重特征值在数值上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最大容重与峰值容重的关系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最大容重与平均容重的关系式具有实际计算适宜性;②最大容重和峰值容重均与泥石流峰值流量呈正相关,与泥石流冲出规模关系不明显。在现有泥石流容重计算方法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泥石流容重取样、计算和校验方法,构建了泥石流灾害特征值计算中容重独立取值原则,即峰值流量、流速、冲压力等计算建议选取最大容重,而一次冲出固体物质总量、堵河危险性和危险区范围等计算建议选取平均容重。研究结果可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 吴泽斌; 何秉顺; 田济扬; 路江鑫; 刘荣华
    • 摘要: 数字化、智能化迭代升级是山洪灾害防治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由之路。数字山洪防治是智慧水利之水旱灾害防御应用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字山洪防治在已有算据、算法、算力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思维、认知,以国家级、省级监测预警平台为载体,以科学识别研判风险隐患、提高预警精准度、延长预见期、快速准确指导人员避险为目标,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山洪灾害下垫面和时空大数据为基础构建数据底板,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靶向化预警、精准化防控为路径,力求在多源降水数据融合、超大规模小流域洪水并行计算、实时和预设情景下风险评估、基于位置的流动人员靶向预警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山洪灾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