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油梨

油梨

油梨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69篇,主要集中在园艺、轻工业、手工业、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73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福建热作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9年福建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2006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研讨会等;油梨的相关文献由596位作者贡献,包括郑淑娟、汪汇源、马蔚红等。

油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8 占比:82.73%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1.71%

专利文献>

论文:73 占比:15.57%

总计:469篇

油梨—发文趋势图

油梨

-研究学者

  • 郑淑娟
  • 汪汇源
  • 马蔚红
  • 黄艳
  • 王甲水
  • 葛宇
  • 臧小平
  • 刘远征
  • 李艳霞
  • 何国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健华; 李进红; 李丽; 杨菊华; 李所清
    • 摘要: 2017年下半年以来,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培植攀西新型产业,在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和攀枝花市涉农系统等多级财政支持下,攀枝花开始大力发展油梨。本文通过总结近5年攀枝花市各区县油梨产业发展情况,剖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攀枝花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为油梨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刘远征; 徐丹; 张贺; 李艳霞; 马蔚红; 臧小平; 葛宇; 刘馨怡; 王甲水
    • 摘要: 以海南本地3个油梨品系为试材,选取2种不同类型果袋(白色纸袋和外黄内黑牛皮纸袋)进行油梨果实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作为对照,在套袋后100 d,油梨成熟时采集样品,进行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测定。观察并测定套袋对油梨果实品质和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黄内黑牛皮纸袋套袋处理后的果实表皮变黄,白色纸袋套袋处理后的果皮颜色与不套袋处理差别不大。一方面,套袋对油梨果实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肉重、种子质量、种子纵径和种子横径这些外观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是套袋能减少病虫害及枝叶摩擦对油梨果面的损伤,提升果实外观品质。另一方面,套袋对油梨果实的可食率、含水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这些内在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是2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油梨果实的套袋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测定油梨果肉中8种脂肪酸成分,比较分析得出套袋对油梨果实脂肪酸成分无显著影响,但套袋能提高油梨果实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9种处理在3个主成分上的得分,根据表达式计算得分后,每个品系的3种套袋处理均以套白色果袋的果实品质性状表现最好。综上所述,在油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果实套袋处理,可为油梨生长发育提供一个新的微环境,减少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提升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本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合油梨套袋的白色纸袋,可在油梨生产中为种植户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高档果品的需求。
    • 吴健华; 李进红; 李丽; 李所清; 杨菊华; 彭洪恩
    • 摘要: 针对攀西干热河谷区生产中出现的油梨嫁接成活率低的问题,通过嫁接实践和调研,提出一套适合当地干热气候特点的油梨大田嫁接技术,即:幼苗主干高60 cm时及时定干,摘除顶芽促进分枝,培养3~4枝主枝及辅养枝若干,主枝嫁接口直径1.0 cm及以上,末次梢老熟开始嫁接,嫁接成活率达95%以上。
    • 徐丹; 刘远征; 张贺; 李艳霞; 马蔚红; 刘馨怡; 王甲水; 刘进平
    • 摘要: 本研究选用来自海南省儋州市及白沙县的9种油梨品系(DL-F、FR-1、LY-C、LY-L、RK-1、RK-2、RK-3、RK-4、RK-5)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矿质元素、脂肪酸成分、维生素C、总酚、黄酮等31项重要果实品质性状,用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果实中矿物质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油梨果肉中的油脂,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油脂中脂肪酸相对含量,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油梨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C,用NaNO;-AlNO;-NaOH法和酒石亚铁法测定黄酮及总酚等重要果实品质指标,并对测得的各个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油梨品系的大部分果实品质性状存在差异,9种油梨品系的油脂在密度和折射率上无显著差异,不同品系油梨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其含量无显著差异;油梨果实的矿质元素含量较高,其中钾元素、磷元素以及油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其他水果相比较,其含量较高,是评价油梨果实营养成分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为5.0时,可以将9个品系聚为4大类。第1类聚集了2个品系RK-2、RK-3,这2个品系碘价较高,皂化值很低;第2类聚集了5个品系,包括DL-F、LY-L、FR-1、RK-1、RK-4,这一类群的棕榈酸、皂化值、含水量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第3类只有1个品系LY-C,该品系的各个指标均表现良好;第4类也只有1个品系RK-5,该品系果实品质表现较差。综上所述,通过对海南本地不同品系油梨的多项品质性状指标进行检测,结合多种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油梨各项品质指标,可为海南地区油梨系统评价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 罗立娜; 韩树全; 范建新; 马蔚红; 王代谷; 张正学; 何凤平
    • 摘要: 为探明茶多酚对油梨采后贮藏期间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以国内油梨品种桂研10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茶多酚对油梨贮藏期间营养品质和抗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2.0%茶多酚处理可有效延长油梨的保鲜期,贮藏12 d后,2.0%茶多酚处理油梨腐烂率为14.86%,比CK低81.90%;贮藏20 d后,2.0%茶多酚处理的油梨失重率为10.46%,硬度为2.9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45%,维生素C含量42.88 mg/100 g,可溶性蛋白含量6.52 mg/g,保持油梨果实硬度和重量,控制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的下降,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腐烂率,有效延长了保鲜时间,同时保持了良好的营养品质.综上所述,2.0%茶多酚处理对油梨的保鲜效果最好,是一种安全、高效、低成本油梨保鲜药剂.
    • 葛宇; 臧小平; 杨莹; 唐语琪; 徐梓宁; 马蔚红
    •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别对油梨品种桂垦大2号(PerseaamericanaMill.Guikenda No 2)果皮、果肉、种皮和种子发育期脂肪酸和可溶性糖成分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脂肪酸成分和总脂肪酸含量在果实发育期不同组织中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在果实成熟期,棕榈酸含量在果皮、果肉、种皮和种子中均比其它脂肪酸成分含量高,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43%、50%、39%和34%;在果肉发育后期,总脂肪酸干重含量由1.63 g/hg增加至11.12 g/hg.果糖、葡萄糖、甘露庚酮糖、甘露庚糖醇和总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发育期不同组织中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在果皮、果肉和种皮等整个发育期间,甘露庚酮糖含量均超过其它可溶性糖成分,而在种子整个发育期间,果糖含量均超过其它可溶性糖成分.综合分析可知,脂肪酸和可溶性糖成分含量均在果实发育期不同组织之间呈现差异.
    • 仇芳; 徐刚; 谢昌平; 李希; 郑妃庆
    • 摘要: 根腐病是油梨的毁灭性病害之一,该病害为害根部,引起根部变黑腐烂,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从发病典型的植株根部分离、纯化菌株,并开展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位点(ITS、LSU和COXⅡ)系统发育树分析相结合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海南油梨根腐病的病原菌为樟疫霉(Phytophthora cinnamomi).还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和10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最适生长温度为28°C,最适pH为8,黑暗条件更适合病原菌的生长;烯酰吗啉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0929μg/mL.本研究结果为油梨根腐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吴健华; 何敏; 罗照西; 李贵利
    • 摘要: 近年我国油梨进口消费数据上涨迅猛,极大地促进了油梨产业的发展;攀枝花独特的气候资源适合油梨的生长,且品种优良;攀枝花大力发展油梨需要大量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的优质苗木,培育健壮的、生产适应性良好的苗木非常迫切.在近3年的试验实践中总结出适用当地自然条件的育苗技术,包括育苗前准备、采种、催芽处理、装袋、嫁接等一套油梨育苗技术.
    • 陈金坤; 陈蔚琪; 邱璟怡; 施宗强
    • 摘要: 利用漳浦县2011-2020年1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及21个区域自动站观测数据,从气温、降水、光照等进行气候适应性分析,结合油梨不同品种具有的生物学特性,阐述漳浦县常见的气象灾害对油梨种植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发展漳浦油梨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 韩攀; 时小东; 覃思颖; 邓聿杉; 徐莺
    • 摘要: [目的]为油梨采后保鲜和果品分级提供可行方案和新思路.[方法]以稳定开花结果的哈斯油梨为研究对象,于果实成熟期采摘,采后根据单果质量对果实进行分类,分别为大果(≥140 g)、中果(≥100 g且<140 g)和小果(<100 g),并设置5种保鲜处理,分别为常温储藏、冷藏保鲜、精油保鲜、气调保鲜、气调结合精油保鲜,待达可食状态后,对果实的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6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保鲜方式处理下和不同大小果实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常温储藏相比,其他保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均延长了油梨的保鲜时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差异最为显著.根据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均值可知,5种保鲜方式下果实品质由优到劣排序依次为气调结合精油保鲜、冷藏保鲜、气调保鲜、精油保鲜、常温储藏.不同大小果实之间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差异,脂肪含量、粗蛋白含量以及可滴定酸含量随果实质量增加反而降低.根据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均值可知,3种等级果实根据其品质由优到劣排序依次为中果、大果、小果.[结论]在5种保鲜方式中,气调结合精油保鲜效果最好.不同大小的果实之间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且未呈现简单的线性关系,中果品质最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