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江淮地区

江淮地区

江淮地区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669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作物、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7篇、会议论文38篇、专利文献12795篇;相关期刊319种,包括安徽史学、垂钓、应用气象学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十五次全国无籽西瓜科研与生产协作组会议、2013第五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等;江淮地区的相关文献由1110位作者贡献,包括苏为农、吴文革、姜丙利等。

江淮地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7 占比:4.52%

会议论文>

论文:38 占比:0.28%

专利文献>

论文:12795 占比:95.20%

总计:13440篇

江淮地区—发文趋势图

江淮地区

-研究学者

  • 苏为农
  • 吴文革
  • 姜丙利
  • 王新洋
  • 姚大全
  • 李晖
  • 杜祥备
  • 袁野
  • 郁家成
  • 伊兴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玉青; 陈业新
    • 摘要: 民国时期江淮地区气象观测体系由测候所、雨量站、水文站、水位站组成。1912—1927年,气象观测重点服务于河湖治理,空间发展不均衡,主要分布于环洪泽湖、沂沭泗水系;1928—1937年间,观测站点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淮河干流—洪泽湖—里运河、长江—太湖为主的气象观测分布带;1938—1945年,受日本侵华影响,大部分站点遭严重破坏;1946—1949年,观测站得到一定恢复。观测站因类型不同,财物等资源配置各有侧重,但其职能分工有序,总体涵盖了大气、水文两大监测内容,构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气象观测系统。江淮地区气象观测站在灾害、工程、兵燹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曲折发展。
    • 摘要: 1.极早熟高档鲜食大枣--冬枣新3号。该品种是从山东省沾化冬枣中选育的极早熟高档鲜食大枣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20克左右,果肉脆嫩甘甜,汁液充足,入口化渣,鲜食品质极佳。江淮地区8月下旬成熟,每亩栽110株,株行距2米×3米,栽培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开始投产。
    • 孙思远; 管兆勇; 金大超
    • 摘要: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基本气象要素日值数据集,研究了1979~2016年(38年)夏季江淮地区区域性极端日降水事件的统计特征及其与Rossby波活动的联系。结果表明:在38年夏季(6~7月)中,江淮地区区域性极端日降水量的95百分位阈值为33.95 mm d^(-1) ,且共有63次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江淮地区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时,在对流层中低层受气旋性异常环流控制,在对流层上层受反气旋性异常环流控制,为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斜压性环流背景。源于孟加拉湾和中国南海地区的水汽在江淮地区有较强的汇集,为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在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期间,引起江淮地区扰动涡度拟能显著变化的主要是时间平均气流对扰动涡度的平流输送项和扰动气流中的水平散度项;在极端日降水事件发生当天,对流层上层的扰动涡度拟能迅速减弱,同时在低层快速增强。波动起源于里海和黑海附近,有明显的下游频散效应,传至江淮地区约需3~5 d时间,为江淮地区极端日降水事件的形成提供了扰动能量。这些结果加深了对极端日降水事件成因的认识,并为预报预测提供了思路。
    • 翁兆军; 刘礼明
    • 摘要: [目的]筛选江淮地区夏玉米主推品种。[方法]对11个夏玉米新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初步筛选了东单6531、NK718、鲁单818、先玉048、裕丰303、京科220、浙单11等高产、多抗、优质的新品种。[结论]结果为江淮地区夏玉米推广主导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娜; 周贺芳; 张雯; 王晶晶; 郭靖; 卢英杰
    •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夏季栽培的小白菜品种,对9个引进的小白菜品种及10个自有小白菜品系开展筛选试验,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和耐热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抗热Ⅱ号、绿冠、靓宝F1、15-1-4、H18×D217和Q16在产量及耐热性方面表现较好,适宜江淮地区夏季栽培。
    • 陈金华; 刘瑞娜; 吴文革; 杜祥备; 周永进; 孔令聪; 戴其根; 霍中洋
    • 摘要: 【目的】揭示江淮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为不同区域涝渍害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江淮地区苏皖二省境内14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通过对冬小麦全生育期月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序列进行主成分降维与K-Means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气候亚区;应用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的日尺度冬小麦涝渍害的历史序列数据,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各气候亚区的涝渍害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出苗—越冬期(11月—次年2月)涝渍害年均发生天数和次数的高值区位于江淮之间、沿江东部,而返青—成熟期(3—5月)的涝渍害则呈北少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5个气候亚区生育期内逐旬涝渍害天数在沿江西部和高山区域呈明显的前期少、后期多的分布型,生殖生长阶段的涝渍害气候风险高;在江淮之间和沿江东部为平缓型,全生育期均有较为明显的涝渍害;淮北地区则是在播种出苗期的涝渍害发生频次最高。从年际间变化趋势来看,5个气候亚区各旬涝渍害发生天数的变异系数普遍较高,11月下旬—次年2月中旬涝渍害天数大多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苏皖二省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风险总体偏高,5个气候亚区的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特征差异明显,未来应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亚区气候适应性防御策略。
    • 许锦程; 毕亚玲; 李君君; 戴魏真; 许孟桃; 谷承文
    • 摘要: 江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为明确该地区麦田日本看麦娘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情况,采用整株水平生物测定法检测了该地区的10个种群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抗性水平;扩增和比对了高抗种群(AH-40、JS-19)、中抗种群(AH-41、JS-20)与敏感种群(AH-7)的ACCaseCT区域基因片段差异,并测定了GSTs、P450s酶抑制剂对精噁唑禾草灵的增效作用及4个抗性种群对8种除草剂的抗性。结果表明,高水平抗性种群数量占供试种群总数的50%,抗性指数为13.14~18.54;测序结果表明,高抗和中抗种群中均未发现已报道可引起靶标抗性的位点突变。AH-40种群在施用GSTs代谢酶抑制剂(灭草环、三聚氯氰、NBD-Cl)和P450s酶抑制剂(PBO、马拉硫磷)后均可显著提高其对精噁唑禾草灵的敏感性,增效倍数分别为1.68、1.68、2.45、1.64、2.03;JS-19种群在施用GSTs酶抑制剂(灭草环、三聚氯氰、NBD-Cl)后GR50有所下降,增效倍数为1.71、1.94、1.71;供试酶抑制剂未对其他抗性种群产生明显增效作用。抗性检测结果显示,4个抗性种群均对炔草酯和甲基二磺隆高抗,AH-41、JS-19高抗高效氟吡甲禾灵,JS-20高抗烯禾啶,但均对唑啉草酯、啶磺草胺、氟唑磺隆和异丙隆敏感。
    • 徐社永
    • 摘要: 本文在民俗旅游开发新视角下,综合运用公开数据资料、文献研究、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江淮地区古民居文化进行自然、社会、人文方面的解析。在对江淮地区古民居文化现状认知的基础上,以六安李氏庄园为例,重点阐述古民居在民俗旅游开发视角下的文化特征,并指出民俗旅游开发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保护和发展并行的江淮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方向。
    • 黄鸿
    • 摘要: 为满足市场需求,保障蔬菜供应品种多样性,早熟扁豆因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成为江淮地区早春主栽蔬菜之一,栽培面积逐年递增。从品种选择、适期播种、整地与施肥、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江淮地区早熟扁豆的栽培技术,供同行及种植户参考。
    • 胡建华
    • 摘要: 今年夏季气温异常,高温天气长达40多天且干旱无雨,给水产养殖带来了挑战,养殖户应如何正确应对,笔者总结如下,供参考。淮安市淮安区地处江淮地区,多年观察此地6-8月气候特点如下:夏至前后是“梅雨期”;立秋前后受台风气候影响是“多雨期”;夏季的高温,气温≥35°C。多年门诊观察得出,在水生动物生长期,个体塘口病害初发时间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当气温突然上升或下降3°C以上时,水生动物易发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