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族交往

民族交往

民族交往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6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民族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30篇;相关期刊190种,包括中国统一战线、内蒙古社会科学、今日民族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民族交往的相关文献由295位作者贡献,包括曹利华、万明钢、李吉和等。

民族交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7 占比:29.7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630 占比:70.08%

总计:899篇

民族交往—发文趋势图

民族交往

-研究学者

  • 曹利华
  • 万明钢
  • 李吉和
  • 艾扎木·艾拜都拉
  • 马燕
  • 高承海
  • 党宝宝
  • 叶萍
  • 宋丙玲
  • 张大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川
    • 摘要: 在清代及近代的西藏各地,由于中央与西藏地方政治、经济联系的密切及康藏、青藏交通线的不断拓展,西藏与国内其他区域的宗教信仰产生了交织现象。一方面,源自国内其他区域的一些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逐渐传入西藏各地。以藏东昌都为例,关帝庙、城隍庙、文昌帝君庙、观音庙、土地祠、川主庙、万寿宫等亦在昌都一带出现。另一方面,立足西藏本地,融入其他区域因素的民间信仰,亦在西藏应运而生,这其中,以产生西藏昌都市边坝县境内所属丹达山神、类乌齐县的瓦合山神崇拜最为典型。上述民间信仰崇拜的出现,与清政府大力提倡的“神道设教”不无相关,也与内地民众入藏以会馆如“陕西会馆”“滇南会馆”等建设为基础的自发行动有关。
    • 杜帮云
    •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有丰富而深刻的交往理论。交往形成社会关系,结成社会共同体,促成社会发展进步;在自由自觉的交往中,人们互为主体性,互相依存,共生共进;交往实践既包括物质交往,也包括基于物质的精神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社会共同体及其团结;加强交往是凝聚共同体、增进团结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是中国新时代加强民族交往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和行动指南。民族团结离不开民族交往,加强民族交往是实现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民族交往中,各民族要自觉树立和践行交互主体意识,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高质量发展,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切实加强民族交往
    • 何强
    • 摘要: 清朝政府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推行了茶马贸易、陕甘茶引、以票代引、四川边引、部票贸易等五种不同的茶叶边销模式。五种茶叶边销模式的茶源地、茶叶种类、经营主体和课税标准差异明显。茶叶边销是清政府治边的重要策略:一方面,清政府通过茶叶边销征收茶税,增加财政收入,为其治理边疆提供财政支持;另一方面,清政府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通过茶叶边销降低其治理边疆的成本。此外,茶叶边销还促进了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商品交换,推动了边疆牧区土特产的商品化,推进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史疆域的稳固意义重大。它促使清代边疆地区形成点、线结合的贸易网络,推动了清代边疆城市的兴起与发展,从而塑造了清代边疆地区新的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奠定了后来中国边疆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
    • 庄善洁; 迟秀丽
    • 摘要: 文献是研究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科学依据,而书目是一种记录和整理文献的工具,利用书目系统阐述和梳理国内外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有说服力的实证史料具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文献搜集是编制书目的前提。搜集国内反映古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献资料主要以北魏王朝、金朝、元朝、清朝等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产生的历史资料为主要文献来源;搜集国外反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文献主要以中国与西域邻国、印度、欧洲三次文献交流为主要文献来源;现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献按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文献类型搜集。利用国家图书馆的文津检索系统、孔夫子旧书网、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文献,能确保文献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巴咪丽; 苗芳; 周佳怡; 兰雅婷; 王鑫; 田竞涵
    • 摘要: 文化认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交往与民族地区的发展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主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加深有助于加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也决定了各民族“三交”的深度和广度,二者之间具有深层的互动关系。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探究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与文化中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提出应促进内蒙古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增强内蒙古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包容,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素养,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促进内蒙古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文化认同。
    • 王乐
    • 摘要: 交往理论是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深入研究和批判性继承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形成的思想成果。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以此为视角审视中华民族共同体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生成,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为前提,而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则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华夏各族人民长期交往的结果。借鉴马克思交往理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尊重不同民族间自由往来、平等共处、共同进步的交往愿望,同时满足各族人民在物质交往中携手共创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马克思交往理论深刻批判了以资本逻辑为中心的交往观,明确阐释了交往对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解放的重大意义。
    • 徐常琳
    • 摘要: 湘西地区多民族杂居,族群间交流频繁。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后,随着民族间的交流合作增多,湘西各民族交往、交融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湘西地区手工业、商业等发展迅速,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逐渐消除了各民族隔阂,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与发展。
    • 温统
    • 摘要: 丧葬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东纳藏族丧葬习俗的研究,认为从民族交往交流的视角阐释东纳藏族丧葬习俗蕴藏的多元文化,探究这种复合型丧葬文化对民族团结和区域稳定的意义,思考文化共享在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价值,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曹利华
    • 摘要: :晋唐时期吐鲁番地区的民族交往研究,多从政治、人口、民族通婚等方面进行,从语言接触角度来考证的几乎尚属空白.我们选取这一独特视角,分析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商业类、生活类、军事类、宗教类借词"萨薄""迭""胡禄""胡天"4词,考证它们在汉语中的使用、流变及其所折射的民族关系与民族交往特点.同时,也为当今新疆地区各民族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重要的文化认同资源和文化心理支撑.
    • 王淑琴
    • 摘要: 本文从生计交往、文化交往、族性交往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青海黄南地区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往来,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和谐民族关系的发展走向和构建路径。生计交往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文化交往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文化纽带;族性交往是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精神保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