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森林虫害

森林虫害

森林虫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4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保护、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4715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科技信息、现代园艺、安徽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2014海峡两岸森林保育经营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等;森林虫害的相关文献由30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国法、何小红、刘少波等。

森林虫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0.84%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4715 占比:99.04%

总计:14858篇

森林虫害—发文趋势图

森林虫害

-研究学者

  • 周国法
  • 何小红
  • 刘少波
  • 徐梅卿
  • 施德祥
  • 李丹
  • 李昌绪
  • 杜喜民
  • 潘华
  • 王文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黎世杰
    • 摘要: 林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也是绿色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林业资源的利用质量和利用率,林业和草原部门需严防森林虫害,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尽量避免在虫害防治过程中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同时,森林虫害类型复杂,危害严重,林业和草原部门要从人为、自然两方面确定森林虫害暴发的原因,加大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及时解决生物防治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森林虫害生物防治预防控制体系,确保森林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 黄旭影; 许章华; 王小平; 杨旭; 居为民; 胡新宇; 李凯; 陈芸芝
    • 摘要: 探讨刚竹毒蛾危害下的毛竹叶片光谱特征可为建立竹林生态安全监测体系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相比于传统的多光谱数据,高光谱遥感能够准确探测不同刚竹毒蛾危害等级间寄主光谱的细微变化.然而,当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甚少,其寄主的光谱变化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总结.为此,基于实测的552条竹叶光谱,分析了健康、受刚竹毒蛾危害、小年叶片之间的光谱差异,选择可反映其健康状况的特征变量,并利用XGBoost模型建立了叶片尺度的刚竹毒蛾危害检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虫害等级的上升,受害叶片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率逐渐出现"绿低红高"的特征,其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则不断降低,而短波红外的反射率则明显高于健康叶片,尤其在两个水汽吸收波段(1450和1940 nm)的差异最为明显;(2)小年叶片于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显著高于健康、受害叶片;(3)根据不同受害类型叶片的光谱特征可知,较之健康叶片,缺刻型叶片的光谱并未出现太大的变化,红褐色病斑型叶片在红光波段的反射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灰白色病斑型叶片则已经完全失去了植被的基本光谱特征;(4)根据XGBoost模型给出的变量重要性排序可知,各特征变量的贡献度依次为PRI(光化学反射率指数)>FDVI576,717(植被健康程度评估指数)>NPCI(归一化色素叶绿素指数)>DSWI(疾病水胁迫指数)>VOG 1(红边指数1)>RVSI(红边植被胁迫指数)>NDWI(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5)模型对刚竹毒蛾危害识别的总平均精度为74.39%,其中健康叶片的识别精度达到了94.55%,轻度危害叶片为74.93%,重度危害为84.12%,小年叶片则为71.10%,而中度危害叶片的识别精度较差,仅为33.48%.
    • 马如花
    • 摘要: 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类技术的应用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野生动物中毒.基于此,分析了森林虫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路径,并结合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祁连自然保护站的相关实践,深入探讨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具体应用路径,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 赵龙
    • 摘要: 林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森林虫害防范和管理成效,文章提出一种生物防治的主张。在分析森林虫害生物防治重要性的基础上,立足于当前森林虫害防治所面临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将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到森林虫害防治工作中进行探究,积极研究出多个类型的森林虫害防治措施。
    • 李晓霞
    • 摘要: 文章主要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出发,并结合当下森林病虫害整治进行阐述说明.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创建来说,森林病虫害防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介绍森林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应当创建基本的整治措施,做出对林业生态有帮助的防护措施,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发展.
    • 蒲蕴
    • 摘要: 森林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在防治沙尘和保护水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森林虫害会直接影响社会农业的发展建设进程,严重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展开对森林虫害预防措施的有效实行进行探讨,供广大读者或农林工作者参考.
    • 詹振亮
    • 摘要: 文章阐述了生物技术的概念与优势、当前森林虫害防治的现状和生物防治技术在森林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建议,希望对我国的森林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崔亚琴; 徐茂胜; 刘随存; 孙永明; 姚丽敏
    • 摘要: 火灾是影响森林的重要生态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产生直接作用,也直接影响森林昆虫的寄主和生存条件.特别是在火因子的强烈干扰下,火烧迹地林分极易受到森林虫害侵袭,影响下一阶段火烧迹地的植被恢复.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林火与森林虫害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了火烧迹地上喜迹地昆虫的分布与扩散,以及火烧强度与虫害发生的相关关系等.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自身、调控对象和生态因子3个方面提出防控策略和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控制森林虫害发生,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保障火烧迹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顺利恢复和持续控灾提供理论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