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根管预备

根管预备

根管预备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1232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278篇;相关期刊303种,包括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口腔材料器械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等;根管预备的相关文献由2228位作者贡献,包括凌均棨、范兵、葛久禹等。

根管预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8 占比:5.7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9278 占比:94.28%

总计:20447篇

根管预备—发文趋势图

根管预备

-研究学者

  • 凌均棨
  • 范兵
  • 葛久禹
  • 吴佩玲
  • 张成飞
  • 梁景平
  • 樊明文
  • 韦锋文
  • 李岩峰
  • 韦曦

根管预备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戴杏竹; 陈丽娟; 梁悦娥; 赵望泓
    • 摘要: 再生性牙髓治疗以牙髓生物学为基础,运用组织工程的基本原则,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功能性再生,在牙髓坏死或伴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治疗中已取得良好疗效,近年来也逐渐尝试应用于根尖发育成熟的恒牙治疗。最大限度控制感染并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是再生性牙髓治疗的关键所在。与年轻恒牙的治疗不同,在根尖发育成熟的恒牙中可适当行根管机械预备;根管冲洗和根管消毒剂的选择,需综合考量抗菌效果、生物安全性及可能引起的牙冠变色、根管钙化等并发症;生物陶瓷材料的发展为冠方封闭材料提供了更多选择,但需进一步临床评估。除传统的血凝块支架外,以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浓缩生长因子等血小板浓缩制品为代表的新型组织支架不断涌现,其实际临床疗效及与血凝块联用疗效仍需长期、大样本的研究。
    • 蒋谊芳; 蔡绮敏; 初政一; 秦敏; 申煜荣; 顾远平
    • 摘要: 背景:在根管治疗中,镍钛合金器械常因应力超过金属塑性变形的弹性极限或在根管弯曲处重复弯曲导致镍钛合金疲劳断裂。目的:探索新型镍钛锉NRT FILES在作为根管预备材料时对根管内壁存在的应力分布,明确应力集中区域。方法: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NRT FILES进行三维建模,模拟还原器械在真实口腔环境中存在的状态。建立6组根管简化模型:①弯曲角度30°、弯曲半径5 mm、根尖弯曲;②弯曲角度30°、弯曲半径5 mm、根中弯曲;③弯曲角度30°、弯曲半径2 mm、根尖弯曲;④弯曲角度30°、弯曲半径2 mm、根中弯曲;⑤弯曲角度45°、弯曲半径5 mm、根尖弯曲;⑥弯曲角度45°、弯曲半径2 mm、根尖弯曲。将根管简化模型与根管锉模型进行组配,对根管内壁受力点及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⑥组根管锉最大应力分别为1 185,1 354,1 371,1 678,1 335,2 557 MPa,最大应变分别为0.010 36,0.013 54,0.013 79,0.016 48,0.013 45,0.022 03;根管弯曲部位的不同会影响根管锉所承受的应力大小,因此在根管治疗中,根管锉沿着根管越往下,根管锉与根管接触的半径越大、刚性越差,根管锉所承受的应力越大越容易发生断裂;根管弯曲半径越小,根管锉承受的应力越大;根管弯曲角度越小,根管锉所承受的应力越大。在根尖弯曲部位,根管锉在根管弯曲半径小的弯曲根管需要承受更大的应力,根管锉更容易发生断裂;同理,在根中弯曲部位,根管锉在根管弯曲半径小的弯曲根管亦承受更大的应力,因此要格外注意根管的弯曲程度,以此来选择合适的根管锉进行根管治疗。
    • 韩浩; 薛勇
    • 摘要: 目的研究TF联合K3镍钛器械在弯曲根管预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新鲜拔除的人恒磨牙40颗,随机分为两组。在弯曲根管的预备过程中,对照组采取中K3镍钛锉,观察组联合采用TF以及K3镍钛锉。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的根管弯曲度(23.98±4.12vs24.57±4.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根管直化角度(1.72±0.43vs2.41±0.52)以及根管预备时间(35.78±10.14vs62.54±11.7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根管预备前后,观察组(50.79±2.63,58.73±3.26)的曲率半径偏移值明显低于对照组(50.23±2.14,69.52±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台阶、器械分离、根尖堵塞和侧壁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弯曲根管预备中,TF联合K3镍钛器械可以更有助于维持根管原有的形态,缩短预备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 丁纯
    • 摘要: 目的对不同镍钛器械预备根管后的根管偏移情况以及其中心定位率采用锥形束CT(CBCT)的方式进行测量,分析M3、Protaper以及S3的根管预备情况。方法从所有离体牙中,选择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3个小组,A组采用M3按冠向下的方法进行预备,预备至#30/0.04,B组采用Protaper进行预备,将其预备至#30/0.04,C组采用S3进行预备,将其预备至#30/0.04。对所有预备的根管采用CBCT进行测量。测量内容:先找到所有根管后距离根尖3 mm位置,然后测量其远近的根管壁厚度情况,再通过Gambill所提出的相关公式,计算所有根管的偏移量以及轴中心率。对3组的测量情况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比较。结果3组根管偏移量以及轴中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预备前后,3种不同的镍钛根管预备的偏移量以及轴中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M3、Protaper以及S3预备根管后的根管偏移量较小,但3种器械都能够基本保持原有的形态。
    • 陈炯; 黄正蔚; 陈薇敏
    • 摘要: 目的比较Reciproc、Reciproc Blue和Protaper 3种机用镍钛器械在弯曲根管中成形能力的差异,为临床器械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透明树脂弯曲根管30个,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Reciproc(R组)、Reciproc Blue(RB组)和Protaper(P组)机用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记录预备前后根管形态的图像。使用Imagepro Plus6软件测量预备前后根管弯曲度和工作长度的变化,计算根管偏移程度。结果预备后RB组和R组的根管弯曲度变化显著小于P组(P0.05);RB组在距根尖1 mm、5 mm、6 mm位点的偏移量小于R组和P组(P<0.05);1 mm、2 mm、4 mm、9 mm、10 mm位点处RB组和R组偏移小于P组(P<0.05);结论在弯曲根管中Reciproc Blue和Reciproc成形能力优于Protaper,尤其在根尖和根中根管弯曲处Reciproc Blue的定位能力最佳,成形效果较好。
    • 姚婕; 张付兵(综述); 管琴; 董红(审校)
    • 摘要: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而根管预备则是根管治疗的关键步骤,良好的根管预备能有效清理根管内感染物并且能为根管充填提供良好条件。镍钛器械的研发使根管预备有了新的突破,因其记忆弹性大、抗弯曲性强、切削力大、切削效率高的特点逐步取代不锈钢器械。随着镍钛根管锉的不断革新,机用镍钛器械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因此,研究机用镍钛器械不仅能够指导根管预备,而且对其创新有较大意义。本文将对机用镍钛器械的成形能力、抗疲劳性能、根管治疗后并发症等作一综述。
    • 廖雯; 王露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器械预备根管在隐裂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5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25例。对照组采用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试验组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预备系统预备根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根管填充效果、根管预备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9.11%,高于对照组的92.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超充率、欠充率低于对照组,适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根管预备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9.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Protaper机用镍钛预备系统预备根管应用于隐裂性牙髓炎的治疗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根管填充效果,缩短根管预备时间,减轻疼痛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满意度,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沈天晖; 张悦蓉; 蒋玫; 王娟; 张光东
    • 摘要: 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根管预备方法对椭圆形根管的预备效果。方法:选取1颗离体椭圆形单根管的上颌第二前磨牙,以此为原型获取80颗3D打印模型牙,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机用ProTaper镍钛锉、机用ProTaper镍钛锉结合20#手用H锉、机用ProTaper镍钛锉结合25#手用H锉、机用ProTaper镍钛锉结合30#手用H锉按冠向下法进行预备。对所有3D打印牙进行术前、术后Micro-CT扫描并重建三维图像,测量根管体积增量百分比、牙体硬组织去除量百分比、根管表面积增量百分比及未预备根管壁面积百分比。结果:80颗3D打印牙预备前管体积及根管表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机用ProTaper镍钛锉结合30#手用H锉组的根管体积增量百分比(40.02±0.79)%、牙体硬组织去除量百分比(3.47%±1.17)%、根管表面积增量百分比(14.23±1.19)%最大(P<0.05),未预备根管壁面积百分比(5.24±0.98)%最小(P<0.05)。结论:ProTaper镍钛锉结合30#H锉可更充分地预备椭圆形根管。
    • 李婷婷; 潘悦萍
    • 摘要: 目的·比较3种机用单支锉镍钛器械系统VDW Reciproc Blue(简称Blue)、FKG XP-endo shaper(简称XP)及M3-L platinum(简称M3)在预备弯曲根管时维持根管原有弯曲度的能力(即中心定位能力)。方法·选择30个树脂模拟弯曲单根管,随机分为3组(Blue组、XP组和M3组),分别用Blue、XP和M3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前后的根管内分别注入红色、蓝黑色墨水并在口腔科手术显微镜下拍摄照片。将预备前后的照片进行重叠,以预备前的根尖为圆心,半径从1 mm开始,每增加1 mm做一同心圆,依次递增至10 mm,使其与重叠图像相交成10条弧线,即10个测量位点,记录根管内外侧10个测量位点的去除量差值的绝对值,对3组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预备根管后,用口腔科手术显微镜观察锉体有无拉伸形变。结果·M3组与Blue组之间、M3组与XP组之间根管内外侧去除量差值的绝对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1,P=0.0020),Blue组和XP组之间根管内外侧去除量差值的绝对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02)。XP组锉体在口腔科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到出现解螺旋形变,放置于热水内未恢复原形态,M3组与Blue组锉体未观察到有形变。结论·3种单支镍钛锉对弯曲根管进行预备时均能良好地维持根管原有弯曲度,但Blue和XP较M3有更好地维持弯曲根管原始走向的能力。XP在预备树脂根管时容易出现器械形变,临床上应适当减少XP的使用次数。
    • 郭伟; 武云霞; 孟璐璐; 雷建华
    • 摘要: 目的比较五种机用镍钛器械在根管预备期间碎屑由根尖推出的量及相应模式下完成根管预备所需的时间,从而为临床在根管预备期间选择合适的镍钛器械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2021年收治的18~25岁女性的因正畸需要完整拔除、未经过治疗的下颌第一前磨牙100颗作为样本。将所有样本随机分为5组(WaveOne Gold组、Reciproc Blue组、M3-L Platinum组、Hyflex-EDM组、ProTaper Universal组),每组20颗牙。比较5组的根尖碎屑推出量和根管预备时间。结果WaveOne Gold组、Reciproc Blue组、M3-L Platinum组、Hyflex-EDM组根尖碎屑推出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Taper Universal组根尖碎屑推出量多于WaveOne Gold组、Reciproc Blue组、M3-L Platinum组、Hyflex-E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Taper Universal组根管预备时间长于WaveOne Gold组、Reciproc Blue组、M3-L Platinum组、Hyflex-E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aveOne Gold、Reciproc Blue、M3-L Platinum、Hyflex-EDM、ProTaper Universal镍钛器械均有不同程度的根尖碎屑推出。与ProTaper Universal比较,单支锉根尖碎屑推出量更少,根管预备效率更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