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村医

村医

村医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07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篇、专利文献1518篇;相关期刊136种,包括卫生经济研究、卫生软科学、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等; 村医的相关文献由401位作者贡献,包括严国进、梁文权、陈斌等。

村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6 占比:16.78%

专利文献>

论文:1518 占比:83.22%

总计:1824篇

村医—发文趋势图

村医

-研究学者

  • 严国进
  • 梁文权
  • 陈斌
  • 卢运康
  • 吴显儒
  • 孟庆远
  • 梅松政
  • 凌政
  • 彭丽玲
  • 杨武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乡村医生是我国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神经末梢”存在理论知识更新难、临床技能提升更难的现实困境。4月28日,位居"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行列的高州市人民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启用暨乡村医生培训班开班,为村医免费"充电"。在这里,村医不但便捷地获取专家“小灶授课”的理论新营养,而且通过先进的仿真模拟系统操练技能,接受考核,“技”上一层楼。
    • 胡家林
    • 摘要: “现在村里所有的孕产妇生孩子都到县里去了。”9月26日,2022年全国“最美医生”潘凤感慨,“这应该是戈塘村最大的变化吧!”“以前,我每次接生都很害怕,怕出意外。每当遇到上门要求接生,我都要求其家属最好送县乡医院,但农村产妇总是临近生产家属才上门,想送都来不及。”谈及过去,曾先后接生1000余次从未有过闪失的潘凤仍心有余悸。“不过,现在好了,新一代的年轻准妈妈受教育程度高,更加相信科学了。”
    • 张雨薇; 武晋
    • 摘要: 作为深度嵌入国家的红色赤医之延续,乡村医生在改革开放后40年间呈现脱嵌样态;21世纪以来,村医职业逐渐在制度、结构与认知层面回嵌于国家。引入内卷化概念梳理其嵌入过程发现,在强国家-弱法团的单向度主导与村医自主悬搁之耦合下,村医职业嵌入正在遭遇内卷化危机:以技术理性为表征,精细化、繁复化与形式化的制度干预与规制直接作用于村医职业内容与边界,职业去专业化风险由此滋生;乡-村两级医疗卫生组织间关系的变动与收入结构的调整使得职业管辖权不断弱化,村医职业的法团自主性进一步消弭;职业身份的错置、模糊化与科层化伴随着对药物使用的规制,村医在认知嵌入过程中开始遭遇临床自主性丧失危机,由此带来了基层卫生消解医疗的非预期性后果。在市场与社会之外整合职业社群的力量乃是实现村医职业的发展型嵌入的必行之计。
    • 梁文权
    • 摘要: 前天我和一位村医朋友闲聊,他感叹说:“我还有将近20年才退休,村医没有‘油水’可言了,如果有机会重选,我一定选择改行!”听到他这么说,我反问道:“不干村医,你又能做些什么呢?”他未答,我却从他近年来的发展中看到了答案。一段对话,两种选择多年前,我和他的一次谈话中,他也是同样垂头丧气地向我说起类似的话。他说:“村医真的不好干,人多,竞争力大,咱也不会说,不会忽悠,所以也就挣不到钱,干村医,我是看不到希望了。”
    • 张雨薇; 武晋
    • 摘要: 作为深度嵌入国家的红色赤医之延续,乡村医生在改革开放后40年间呈现脱嵌样态;21世纪以来,村医职业逐渐在制度、结构与认知层面回嵌于国家.引入内卷化概念梳理其嵌入过程发现,在强国家-弱法团的单向度主导与村医自主悬搁之耦合下,村医职业嵌入正在遭遇内卷化危机:以技术理性为表征,精细化、繁复化与形式化的制度干预与规制直接作用于村医职业内容与边界,职业去专业化风险由此滋生;乡-村两级医疗卫生组织间关系的变动与收入结构的调整使得职业管辖权不断弱化,村医职业的法团自主性进一步消弭;职业身份的错置、模糊化与科层化伴随着对药物使用的规制,村医在认知嵌入过程中开始遭遇临床自主性丧失危机,由此带来了基层卫生消解医疗的非预期性后果.在市场与社会之外整合职业社群的力量乃是实现村医职业的发展型嵌入的必行之计.
    • 梁文权
    • 摘要: 很多年前,村医这个职业还是个香饽饽,正如笔者刚过世的母亲,一名赤脚医生,老接生员,从医几十年,为十里八乡数百产妇接过生,她深受好评,和患者打成一片,亲如一家。那时候虽然穷,但人情很好,村医走街串巷,治病救人,又受人尊重,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
    • 林建灿
    • 摘要: 医生是个高风险的职业,不仅需要有面对突发疾病的诊疗能力,还需要有应对患者控诉的心理抗压能力,有时还要懂点百科知识。“你开的药让我过敏了!”前几日晚上,Z村医在微信群里说那天14∶10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患者,诉说咽喉痛,既往无药物和食品过敏史,也无其他疾病,长期在家务农,无疫区旅居史。患者要求打针,拒绝吃药。Z村医给予查体后,无发现其他异常,就给予患者林可霉素0.6g肌肉注射,经观察半小时后无发现异常,便嘱咐患者回家休息,多喝水。
    • 郭沙沙; 沈立岩; 王权; 姚璐; 甄雪梅; 孙强
    • 摘要: 目的:从工作年限等医生自身和医疗收入等外部环境因素出发,对村医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探索不同因素组合对村医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作用路径,促进村医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利用非参与观察的方法,对山东省聊城市S县和Y县的10家村卫生室的12名村医的真实诊疗行为进行为期一周的现场观察和记录.利用fsQCA3.0软件对村医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结果:医生自身和外部环境交互作用影响村医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共有4条路径可能造成村医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其中,医疗收入低,诊断率低,处方书写情况差的组合是导致村医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结论:村医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行为受到医生自身和外部环境不同因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影响.应该从医生自身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共同干预,以改善村医抗生素不合理使用问题.
    • 徐毓才
    • 摘要: 最近在某知名论坛上,有位叫做“小小一枚村医”的网友发帖,吐槽自家基层医院医护工作量和绩效分配的矛盾。该网友称,自己是一家中心卫生院的内科医生,工作快3年了,虽然工作量不大,但是工作方式让人心累。基层医院的药品、检查费用、人均住院费用都被严格管控,绩效的大部分都要依赖中医理疗,去除中医理疗的话,整个科室医生加护士10来个人,做30多万的工作量,也仅仅只有三四千左右的绩效来分。
    • 张研; 曹璐杰; 李云萧; 高红霞
    • 摘要: 目的:提出并探讨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在村级层面上的群体效应,测量不同村落群体效应差异的特征与关联因素.方法:基于2015年当阳市医保报销数据,以村为单位清理标化,基于村民服务利用的水平和分布分为4类,运用聚类分析与箱线图描述村落效应的个体差异,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村落效应的关联因素.结果:当阳市175个村落医疗服务利用群体差异明显,利用较高的村落人均服务当量(37.47)是利用较少村落(0.40)的90多倍,人均费用分别是1323.82和260.68元.聚类分析将175个村落依次分为高费用高利用(8.00%)、高费用低利用(43.29%)、低费用低利用(36.71%)、低费用高利用(12.00%)4类;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β=0.22)和至县医院距离(β=-0.39)是人均医疗费用的重要影响因素,至县医院距离(β=-0.50)和村医数(β=0.16)对居民医疗服务利用数量有明显影响.结论:同一县域居民在医疗服务利用上存在村落效应.低利用村落表现为所在乡镇卫生院发展能力弱、地形崎岖,导致就诊不便.高费用村落表现为村医少,离县医院近,居民趋高就诊并产生高费用.建议进一步加强偏远村落服务能力建设,同时尝试"互联网+医疗"新模式的运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