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最大主应力

最大主应力

最大主应力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公路运输、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0143篇;相关期刊122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科学技术与工程、煤矿安全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年全国矿山开采损害防治与数字矿山学术会议、2014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等;最大主应力的相关文献由43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建强、刘福广、姚兵印等。

最大主应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0143 占比:99.75%

总计:60292篇

最大主应力—发文趋势图

最大主应力

-研究学者

  • 张建强
  • 刘福广
  • 姚兵印
  • 张袁娟
  • 李太江
  • 张国栋
  • 赵强
  • 冯文浩
  • 刘志强
  • 可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纪铜鑫
    • 摘要: 地下水封洞库工程的主体构筑物是主洞室,洞室截面一般为直墙拱形或似马蹄形,具有跨度大、高边墙等特点,洞室开挖后形成的松动圈影响洞室稳定,同时间接增加洞壁岩体的渗透性。先对松动圈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利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揭示开挖后洞室围岩最大主应力重新分布结果,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即墙角附近检测孔松动深度大于边墙中部检测孔松动深度,对应洞室墙角附近应力变化范围大于边墙的应力变化范围。
    • 刘小根; 齐爽; 万德田; 郑德志; 孙与康; 潘瑞娜
    • 摘要: 以武广高速CRH3型列车客室车窗玻璃为对象,测试高速列车以平均300 km·h^(-1)穿越隧道入口、出口、隧道内、隧道群及在隧道内会车时列车客室玻璃的应变动态响应及最大主应力,分析气动载荷作用下高速列车玻璃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穿越隧道过程中,高速列车客室玻璃受到正负气压交变作用,表现为典型的正负应变瞬变交替疲劳受力特征;隧道气动效应引发的高速列车客室车窗玻璃的最大主应力均未超过5 MPa,最大值发生在穿越隧道群对应时刻;隧道气动效应作用下高速列车玻璃承受中、低应变速率作用,最大应变速率发生在隧道内会车时近会车面玻璃与对向车头交会时刻;组成高速列车玻璃的夹层玻璃PVB胶片剪切模量对温度和作用时间敏感,夹层玻璃动态等效厚度和刚度随隧道气动压力作用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其动态承载能力也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基于此,高速列车玻璃承载性能设计应考虑隧道气动载荷作用的时间及疲劳作用对玻璃强度的影响。
    • 李臣; 陈团团; 王孝臣
    • 摘要: 巷道围岩塑性区与其变形破坏具有直接相关关系,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获得了采空区覆岩垮落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基于采空区应力传递的力学机制分别研究了留巷和掘巷两种不同模式下工作面采动对区域应力场和巷道围岩塑性破坏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模式下的巷道区域应力场与围岩强度相关,且最大主应力值差异较小,但是通道应力场下围岩塑性区差异巨大,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下的围岩劣化程度差异。该研究结果对于巷道布置方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潘紫伟; 王东; 张飞; 张乐; 段铃铃
    • 摘要: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ABAQUS中扩展有限元法建立桩土模型,以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作为损伤机制,并考虑初始地应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头的不同范围(桩头的1/2、1/3、1/4)作用于不平整基岩上预应力管桩所产生竖向裂缝的变化规律。
    • 买买提江·阿布都艾尼
    • 摘要: 文章依据经过地震断裂带隧洞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考虑不同断层错动的隧洞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断层错动类型和错动位移大小进行了正交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断层错动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在同一截面中趋势基本一致。拱顶和拱底最大主应力峰值均出现在隧洞位置附近。逆冲断层错动主要在对隧洞拱底产生影响,倾向滑移断层错动主要对隧洞拱顶产生影响,走滑断层错动不区分拱底、拱顶,两者最大主应力在数值和变化规律上基本保持一致。三种断层错动中,走滑断层错动对隧道的影响范围最大,影响程度也最为严重,倾向滑移断层错动次之。
    • 茹锐锋; 于雁武; 贾康辉; 赵浩冬; 郭远; 常皓
    • 摘要: 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埋深1000 m的矩形巷道模型,分析了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及位移量受不同侧压系数影响的变化.结合岩爆判据,得出岩爆等级及最安全侧压条件,并判断可能发生岩爆的危险部位.结果表明:矩形巷道围岩边界最大主应力集中在角点处,且随着侧压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巷道两帮最大位移量与侧压系数正相关;顶底板最大位移量与侧压系数负相关;侧压系数对巷道围岩应力影响从大到小为顶板、两帮、底板,对巷道围岩最大位移量影响从大到小为两帮、顶板、底板;巷道顶板、底板及四角点的岩爆等级均随侧压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侧压系数为1和1.5时,顶板及顶角有可能发生岩爆活动.通过比较得出,侧压系数0.5为最安全状态条件.
    • 王小平; 李勇斐; 冉益铭
    • 摘要: 桩基施工过程中对土体的挤压与扰动势必对周围土层的位移与内力产生影响,而其影响范围是判断周围已有建构筑物稳定性的重要依据.采用目前在岩土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三维数值模拟软件FLAC3D进行模拟计算,得出桩基施工过程中联合国海洋平面观测站(验潮井)变形与内力变化.计算结果显示:1~16号桩在施工过程中对验潮井竖向与侧向均产生了位移,但位移值较小;最小主应力与最大主应力变化不明显.通过对验潮井的位移与内力的计算,南防波堤平台桩基工程施工应由近及远依次施工,施工时应尽量避免对岩土体的扰动与破坏,不得采用爆破施工,保证基岩完整性.
    • 张志沛; 李锋; 张海春
    • 摘要: 以某急倾斜厚煤层采空区为对象.首先,通过数值模拟软件进行空区形成模拟,分析最大主应力与竖向位移特征,结合实测数据评价模拟的符合性.结果表明:空区上覆岩层偏向下山煤柱处、上山煤柱偏向下伏岩层处、上覆岩层与上山煤柱交汇处随着集中应力的减小而初期破坏减弱;空区下伏岩层偏向上山煤柱处、下山煤柱与下伏岩层交汇处、下山煤柱偏向上覆岩层处随着应力的增大而初期破坏增强;地表模拟与实际沉降量高度吻合,可以反映空区围岩实际情况.其次,进行空区煤柱失稳模拟,分析并评价围岩的稳定性.表明空区场地最大剩余沉降量为0.3~0.9 m,能破环建筑地基,空区围岩处于失稳状态.最后,模拟空区注浆充填治理,结合现场监测数据评价治理效果.表明现场与模拟监测点最终竖向位移差值在-2.3~8 mm范围,两者基本一致,注浆治理效果显著.可见注浆充填法能有效治理当地类似急倾斜厚煤层采空区失稳问题.
    • 焦午浩; 赵晋军; 赵帅
    • 摘要: 地应力是引起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分析最大主应力方向对围岩稳定的影响,采用FLAC3D模拟了夹角α从0°~90°过程中围岩塑性区分布、偏应力及位移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认为:α越大,"围岩"塑性区范围越大,且有向顶、底板围岩深部发展的趋势;围岩偏应力呈"单峰"状,顶、底板围岩偏应力峰值随α增大而增大,而帮部偏应力峰值则减小;围岩位移变化呈类"线性"增长,围岩变形随α增大而增大,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对顶、底板围岩变形的影响大于帮部.通过现场观测,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 冯文浩; 方峻
    • 摘要: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不同环境温度和射弹量条件下速射武器抽壳仿真模型.分析了某机枪在不同环境温度和射弹量条件下的温度场分布以及不同摩擦因数下最大抽壳阻力和弹壳最大主应力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抽壳故障率仿真预测方法,采用第一强度理论来判定断裂失效形式,根据蒙特卡洛法求解不同环境温度以及射弹量条件下的抽壳故障率.仿真结果证明:故障率随着环境温度、射弹量以及摩擦因数的增大而增大,摩擦因数影响最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