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更新方式

更新方式

更新方式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林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6520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致富天地、生态学报、亚热带植物科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全国地籍管理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等;更新方式的相关文献由315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武星、叶功富、徐俊森等。

更新方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6520 占比:99.78%

总计:66665篇

更新方式—发文趋势图

更新方式

-研究学者

  • 林武星
  • 叶功富
  • 徐俊森
  • 何斌
  • 张水松
  • 谭芳林
  • 傅忠华
  • 庞赞松
  • 曾国强
  • 汤景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管立娟; 赵鹏武; 周梅; 舒洋; 刘兵兵; 郭娇宇; 张今奇; 周立文
    • 摘要: [目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赛罕乌拉森林生态系统是内蒙古罕山次生林的典型地段。研究该地区的倒木分布情况以及倒木对森林更新的影响。[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样地内的倒木及其森林更新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发现,倒木样地更新密度为(4050±824)株·hm^(−2),枯立木样地更新密度为(2950±265)株·hm^(−2),对照样地更新密度为(2625±237)株·hm^(−2);赛罕乌拉倒木平均储量有(58.51±16.56)m^(3)·hm^(−2),其中分解等级Ⅱ、Ⅲ、Ⅳ、Ⅴ级的倒木分布密度分别为(50±21)、(806±198)、(189±76)、(22±5)株·hm^(−2)。研究区倒木主要以“干基折断”的形式存在,占倒木总数的68.78%。[结论]大量倒木积累在林内,对种子、幼苗、幼树等更新产生障碍、拦截、遮阴作用,同时倒木在倾倒瞬间和倾倒后较长时间会对林下的更新幼苗等植物产生严重的压死、砸伤等负面影响,压死砸伤率为5.3%~7.8%。但是适量高分解等级的倒木可促进幼苗、幼树生长,合理利用倒木与森林更新之间的关系,可有效促进森林健康发展。
    • 龙运涛; 古杰
    • 摘要: 当前的城市更新方式主要有现状保留、综合整治、拆除清理、拆除重建和功能改变等五种类型。以益阳市康富北路片区的更新为例构建一个城市更新潜力评价和建筑质量评价相结合的选择模型,其中城市更新潜力评价综合考虑了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指标,建筑质量评价考虑了建筑结构和建筑层数。研究表明,基于定量评价的“城中村”更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片区城市更新规划的工作效率,并且选取两种及以上的城市更新方式,可以尽量减少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大拆大建。
    • 李隽
    • 摘要: 嘉定区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改善提升农民居住环境,在实施原址翻建、归并平移等农村住房更新方式的同时,按照“自建、自筹、自治”和“整合资源、集约发展”原则,着力引导和组织农民以组团形式规范有序自主翻建房屋,目前在马陆、徐行、安亭三镇各有一个村予以实施,促进了农民居住安全舒适、农村风貌美丽和谐,充分凸显了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角色和主动作为。
    • 赵溪月; 姚心如; 卞金莉; 刘堃; 倪瑞强
    • 摘要: 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资源再生产中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学过程,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稳定群落结构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近年来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本文以天然更新的方式、优缺点等方面作为切入点,探究了影响森林天然更新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并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未来天然更新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展望。
    • 林元能
    • 摘要: 为探究尾巨桉短周期用材林采伐迹地二代更新方式,试验研究了6年生时尾巨桉的生长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萌芽更新比植苗更新方式林分蓄积量更大,比增22.9%;净利润更高,比增34.4%.可见尾巨桉人工林采伐迹地二代萌芽更新切实可行,可以推广应用.
    • 于晓红
    • 摘要: 通过对比研究塞罕坝3个主要造林树种不同更新方式,得出不同树种适宜的造林方式:迹地适宜人工植苗造林,华北落叶松适宜皆伐迹地更新,云杉适宜迹地带状更新,樟子松适宜皆伐迹地更新,此结论为不同造林树种在迹地造林方式的选择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 柏蔚
    •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增量规划建设逐步向存量规划建设转变,城市产业功能、空间形态与生活品质的提档升级显得更为迫切,在这一背景下,城市更新作为整体提升的重要手段也被提到新的高度.文章旨在提出实施城市更新各种方式的过程中,各参与方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为探索和推进城市更新提供一点参考.
    • 张孟仁; 苏晓迪; 张学献; 叶先亮
    • 摘要: 黄连木的天然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为了探究南太行山区黄连木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天然更新状况,为黄连木群落的保育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样地调查、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及方差分析等对南太行山区黄连木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不同更新方式下的幼树苗级及高度转化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样地中,乔木层的优势度指数(C)最高,但灌木层与草本层植物的种类比乔木层丰富,在南太行山区形成了许多以黄连木为主的单优势种群落;黄连木幼树在Ⅱ级苗向Ⅲ级苗高度转化率差异显著,苗级在Ⅳ级出现苗级缺失现象;在实生更新与萌芽更新双重更新方式下,黄连木萌芽更新占据主要地位,适当进行人工干预,可以更好地恢复南太行山区的黄连木种质资源.
    • 王卫霞; 杨光; 王振锡
    • 摘要: [目的]研究天山云杉林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碳氮的影响,了解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研究新疆天山云杉林不同更新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更新方式下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随着土层加深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更新方式间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主要在0~25 cm土层.与老龄云杉林相比,更新后,天然更新林、人促更新林和人工更新林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21.08、27.83和53.2 g/kg,10~25 cm土层分别比老龄云杉林下降9.09、13.88和13.83 g/kg,且与老龄云杉林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人促更新林>人工更新林.[结论]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碳氮影响程度不同,人工更新林土壤碳氮含量比天然更新林土壤下降的更为明显,其中表层土壤反映最为敏感,下降最快.
    • 代娜
    • 摘要: 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屏障,是防止农田风害的主要措施.农田防护林在农业和农村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了农田防护林更新目的、原则及更新年龄的确定,重点介绍了农田防护林更新方式和更新顺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