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智识

智识

智识的相关文献在192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教育、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天津行政学院学报、北京党史、法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图书馆学会医院图书馆委员会第17届学术研讨会暨09年年会等;智识的相关文献由118位作者贡献,包括肖川、林语堂、罗兰1等。

智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97.58%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81%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1.61%

总计:124篇

智识—发文趋势图

智识

-研究学者

  • 肖川
  • 林语堂
  • 罗兰1
  • 胡松龄
  • 蒋惠珍
  • 黄轶1
  • Edward L.Thorudike
  • Geduld
  • Marcus
  • 丁爱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安然
    • 摘要: 霍夫施塔特与拉什对民粹主义的论述代表着美国民粹主义研究的两套对立话语:前者将民粹主义视为危及民主化进程的一大威胁,后者将右翼民粹主义当作救治民主化偏弊的一剂良药。观点的对立源于二者理论取向的分歧:霍夫施塔特持有温和自由主义的理性化立场,拉什则是糅合了经济激进主义与社会保守主义的道德取向,这直接影响了二者对社会结构与体制运行的判断,以及对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批判性评价,并指向两种不同的发展观--—霍夫施塔特以多元主义为基础的温和进步史观和拉什的反文化多元主义、反进化论史观。但两人在民主、理性、道德、传统、启蒙与进步等基本问题上具有共识:他们都怀有对民主体制的深刻认同并持改良态度,对理性与道德的认可和珍惜,对美国自由主义传统的肯定与反思,以及对启蒙、进步与多元主义的审慎期待。总体来看,二者对民粹主义的论述在表层的现象判断上呈现明显对立性,在中层的制度分析上存在分歧和交叉,而在底层的价值认同上表现出同构与互补性。
    • 许志中; 刘祖云; 王太文
    • 摘要: 当前技术治理主题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其知识图谱可以在共识、辩识与智识的三维视角中展开。基于共识视角,技术治理是指一种技术至上、科学管理与专家政治的治理方略,其本质在于化简社会复杂性。基于辩识视角,技术治理在个体、政府与社会三个层面存在分歧,即存在“赋权于民与限制民意”“形塑治理形态与解构治理基础”“建构社会秩序与消解社会关系”三组争论。基于智识视角,技术治理的良性发展,需要保障技术场域的“人民在场”,需要依托“清单制”形成“界权—治理”新逻辑,需要迈向负责任的创新治理新路径。
    • 姜勇; 洪江凝
    • 摘要: 20世纪末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了我国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命题.教师教育改革主张教师培养的开放性,使任何人都有机会成为教师,这一改革有其优势,但也出现了问题,特别是有所背离当初利用综合学科优势加强师范教育的初衷,而隐隐出现了反智主义的萌芽.反智主义者认为只要有爱就可以成为教师,而忽视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要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性的追求,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必须强调:夯实教师的"学识",使教师在教育眼界的开阔、人文底蕴的熏陶中既懂得如何"放手"又懂得如何"上手";锤炼教师的"智识",在重新认识和发现教育生活实践现场重要价值的同时,重视与褒扬好奇、好问、坚毅、执着、热情等非理性精神对教师的作用;砥砺教师的"哲识",使教师在独立思考与理性反思中解放精神,参透教育人生的真谛.
    • 司马光
    • 摘要: 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必万全无失然后行之。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②,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
    • 姜维生; 左殿升; 刘征
    • 摘要: 新时代"以学风塑国防、以智识建国防、以体魄促国防"的"三维向度",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防教育理论的吸收,是对以"凝魂"和"铸魄"为基准的习近平新时代全民国防观的弘扬.高校应从抓学风塑军魂、强智识化能力、铸体魄建基础等多措并举,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推进国防教育现代化,实现富国强兵提供路径指南.
    • 查德·霍夫施塔特
    • 摘要: 这个社会有一种特别的传统,就是会把仇恨上升为一种信条,因为这个传统,群体仇恨在政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美国,大家对于智识与知识分子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实用性。而反智在当代会有所变化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于何谓智识的“不实用”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 吕林海
    • 摘要: 打造优质的学校环境是学校办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机构,学校应凸显"人之在场".这种"人之在场"对学校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校需要转变为"休闲之境""智识之境"和"交往之境",使个体沉思,达到涵养人性的目的;使知识"充溢",体现学校教育激发智识的作用;让他者存在,使学校成为学生社会化交往的场所,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 陈继东
    • 摘要: "智""识"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大学生应该坚持道德理性的立场,容纳科学与知识.大学博物馆作为一个育人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帮助学生实现"智识合一"与"转识成智",使学生通过对科学知识的探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陈娜
    • 摘要: 本文基于反智主义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基因,对当下反智主义传播的话语形态、社会根源和社会风险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当下中国的反智主义思潮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也不同于西方社会,在媒介表达方面呈现出解构智识阶层、颠覆智识标准、哄抬反智价值观等话语形态,进而从阶层抗争、话语抗争、价值抗争、认同抗争与文化抗争等五个层面,对反智主义及其媒介表达的社会根源进行了解读,认为反智主义媒介表达的泛化将导致四个方面的社会风险:加剧社会断裂、扰乱智识心态、造成价值虚无、弱化社会御险能力,故须加以防范和警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