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晚发性

晚发性

晚发性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327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3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2048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浙江预防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7年全国医学影像(重庆)学术交流会、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等;晚发性的相关文献由5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茂胜、郭涛、刘亚玲等。

晚发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3 占比:2.6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048 占比:97.37%

总计:12373篇

晚发性—发文趋势图

晚发性

-研究学者

  • 李茂胜
  • 郭涛
  • 刘亚玲
  • 叶剑锋
  • 吴雪松
  • 徐松泉
  • 方伟
  • 朱萍
  • 李文
  • 李海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祥芳; 俞宏瑞; 俞姗; 何秀英; 林颖闻; 陈晗; 俞建钰; 林星
    • 摘要: 目的:探讨晚发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16例资料完整的50岁以上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发病时年龄为50~67岁,约占同时期患者总数的3.45%.其首次就诊时具有以下特点:主要为外周关节症状,仅轻度腰痛和活动受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多见.1例不明原因双下肢水肿,1例不明原因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1例不明原因双下肢疼痛.结论:老年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较为少见,易被误诊、误治,需引起重视.
    • 李俊玲
    • 摘要: 目的:探究晚发性和早发性抑郁症的临床比较研究关键要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共100例,根据发病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即晚发性与早发性,收集整理患者在临床上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晚发组受遗传史的影响较少,多存在兴趣丧失、自杀行为的情况;而早发组深受遗传的影响,以自责自罪为主(P<0.05).结论:老年人在性格内向和应急情况下出现抑郁症的可能性较大,多存在兴趣丧失与自杀的行为,为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强化对脑血管危险因素的检查.
    • 王小泉; 赵付岳; 王祖森; 沈棫华; 蔡昌群; 宋传福; 梁可美; 康海燕; 周光胜; 阚博
    • 摘要: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evel of homocyteine(Hcy)and P300 in patients with late onset depression.Methods A total of 172 patients with late onset depressionin study group and 118 healthy people in 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and examined with auditory evoked event-related potential P300 and the serum level of Hcy.Results The level of serumHcy in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re is high level of serum Hcy in the patients with late onset depressionthat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rum Hcyand P 300 in the patients.%目的 探讨晚发性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72例晚发性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及118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进行听觉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采用酶法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 患者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HAMD总分与P300波幅、潜伏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晚发性抑郁症存在血清Hcy水平升高,血清Hcy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无直接相关性.
    • 任维莉
    • 摘要: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infantile delayed VitK deficiency,treatment and prevention.Methods:31 baby with late onset VitK deficiency were selected from 2010 to 2014. They were given symptomatic treatment,and intravenous drop of 5~10 mg of vitamin K, 1 time per day, continuous 3~5 days.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analyzed.Results:18 cases were cured;5 cases were improved; 2 cases gave up treatment;3 cases turned the superior hospital;3 cases died.8 case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children live were followed-up for 6 months to 4 years,4 cases appeared neurological sequelae, mainly showing mental retardation,limb dysfunction,cerebral palsy, epilepsy and hydrocephalus.Conclusion:Late onset VitK deficiency easily complicated with intracranial hemorrhage,the disease onset suddenly,rapid development,high mortality rate,and the prognosis is bad.The preventive application of Vit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this disease.%目的: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2010-2014年收治婴儿晚发性维生素 K 缺乏症患者31例,给予对症治疗及使用5~10 mg 维生素 K 静滴,1次/d,连续使用3~5 d。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8例,好转5例,放弃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3例,死亡3例。8例颅内出血存活患儿进行6个月~4年随访,其中有4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肢体功能障碍、脑性瘫痪、癫痫、脑积水。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易并发颅内出血,该症起病突然,发展快,病死率高,愈后差。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
    • 杨保根
    • 摘要: 目的:;探究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上对本病的认识和深入了解。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8例表现为抽搐,前囟饱满;7例有全身散在出血点;6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5例有惊厥、易激惹;2例有呕血、便血。经过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20例(71.43%),后遗症6例(21.43%),死亡2例(7.14%)。结论:本病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能明显提高本病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杨希川
    • 摘要: 痤疮俗称"青春痘",主要见于青少年。经常有患者朋友问"我已经过了18岁了,怎么还在长痘?"其实痤疮在成人也不少见,特别是女性。现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总结如下:为什么会发生痤疮痤疮的病因复杂,多种因素参与了发病。主要因素有:过度的皮脂分泌、毛囊皮脂腺的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和炎症等。
    • 赵韵
    • 摘要: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中较严重的一种,它指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机器通气2天后发生的肺炎,临床上有早发性和晚发性之分。统计资料显示,该病的发生率14%-60%,死亡率为20%-78%,是重症监护室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1]。现选取我院2012年3月一2013年10月重症监护室使用呼吸机通气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分析报告如下。
    • 吴红萍
    • 摘要: 目的:探讨晚发性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避免漏诊提供线索和参考。方法数据来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笔者经历医院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共86例,按发病年龄分为:AS组(发病年龄<40岁)54例和LAS组(发病年龄≥40岁)32例;对两组患者的发病特点、治疗、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组好发于40岁以内的中青年,且以男性居多;而 LAS女性比例明显升高,占81.25%,两组在性别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LAS病程相对较AS组长(P<0.05),在疾病活动程度上,AS组的 BASDAI评分比 LAS组高(P<0.05),在治疗方面, LAS与AS组对经典的药物治疗均有反应,且治疗后BASDAI<4分均达90%以上,效果满意。但对于LAS组患者达到缓解疗程更长,需2个月以上,与AS组相比,治疗反应相对迟缓,起效较AS慢,但2~3月后缓解率与AS组相当,而在 ESR、CRP、WBC、ALT、CR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AS病情相对隐匿,以女性多见,炎性反应及关节病变相对较轻,平均病程较长,对经典药物治疗缓慢反应。因此对于发病年龄>40岁,特别是女性患者,以慢性腰背疼痛或腰部晨起僵硬感患者,应警惕LAS可能,可疑 LAS者应该尽早排查。
    • 摘要: 症状分析 早发性疼痛 在进食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出现,时间持续1~2小时后逐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食以后,疼痛会再次出现。早发性疼痛多属胃溃疡。晚发性疼痛 一般在进食后2~4小时发生,也有发生于夜间、晨间或饥饿情况下。晚发性疼痛多属十二指肠溃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