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时态

时态

时态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26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语言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80篇;相关期刊814种,包括考试周刊、语数外学习:初中版、新东方英语:中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汉语方言语法国际研讨会、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等;时态的相关文献由2322位作者贡献,包括籍万杰、汤庸、张俊等。

时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4 占比:80.17%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380 占比:19.73%

总计:1926篇

时态—发文趋势图

时态

-研究学者

  • 籍万杰
  • 汤庸
  • 张俊
  • 史红权
  • 赵晓哲
  • 郝昌明
  • 陈行军
  • 史建琦
  • 李昂
  • 黄滟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边迎春
    • 摘要: 语法是英语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时态则是语法学习的基础,由于其涉及到的形态形式较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认知的形成有积极作用。让学生顺利触碰时态学习的本质,须从宏观视角出发,打破单一知识点的学习,在时态知识的属性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优化,在多重归纳中帮助学生捕捉时态特性,完成英语知识体系构建。
    • 李明喆; 都立澜; 刘艾娟
    • 摘要: 在推广中药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动词、时态和语态的使用方面,使用语料库的方法对比分析中外医学期刊中药主题结构式英文摘要结果部分的语言特点。国内期刊英文摘要中作者在英语词汇使用丰富度、英语动词的运用、时态变化意识、使用语态表明立场和互动意识等方面都和国外期刊英文摘要存在差距,而国外英文摘要中中药加工相关英文动词术语使用度不高。国内中药主题英文摘要作者应关注国际和国内英文摘要写作趋势的变化,提高词汇使用的丰富度和准确性,适当增加一般现在时和第一人称"I"或"we"的使用。
    • 李杰; 王湘云
    • 摘要: “的”字的句法语义研究历来是语法学界的热点问题。现有研究多聚焦于短语层面“的”字功能的探讨,本文将探讨“的”在小句中的时态功能及其限制条件。句法测试显示,“的”既可理解为词汇短语的内部成分,亦可作小句的内部成分进行识解。“的”在小句内起表达过去的时态功能,可用“的_(S)”标识。“的_(S)”的时态功能受到句法、语义和韵律的限制:“的_(S)”必须在小句层面起作用,“的_(S)”前的动词必须表达有终事件,并且“的_(S)”与主动词之间不能有完整音步的阻隔。
    • 郑学丹; 叶薇
    • 摘要: 粤语句法没有时态中心语T(ense),时态由CP-AspP表达。强调事件曾经发生的句末语气词“嚟”是回望体标记,决定句中时间词不能充当话题时间,只能充当事件时间,句子的时体解读是现在完成时。时态的普遍性在句法中不是体现为时态中心语T,而是具有时态义的中心语C,参数差异在于个体语言实现时态解读中与C关联的具体语类。
    • 范宇铭
    • 摘要: 学术论文摘要作为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写作的质量以及谋篇布局的范式是语篇分析研究的热门话题。通过分别建立语言学领域下汉语母语学者与英语母语学者国际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对比语料库,立足宏观语言特征与微观语言特征,从语步结构、时态、语态和人称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中外学者英文摘要的写作异同。研究发现,汉语母语学者语步完整度优于英语母语学者,但在语步衔接、时态运用等微观层面上仍存在语言运用不当的情况。语态使用上,两类摘要均以主动语态为主。人称使用上,英语母语学者较多使用第一人称,且多用单数主格人称代词。总体上看,汉语母语学者英文摘要写作质量大有提高,其与英语母语学者间的差距在缩小。
    • 胡亮
    • 摘要: 江非是出生于70年代的重要诗人,短诗《花椒木》为其代表性作品。本文将这件作品与弗洛斯特、贝克特及王安石的作品相比较,较为深入地分析了这件作品的角色问题和时态问题,同时揭示了三个角色(“父亲”“我”和“陌生人”)与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对应关系。本文最终试图证明,“花椒木”在《花椒木》中具有霍金所谓“时间箭头”的功能。
    • 徐营营
    • 摘要: 为提高气象类科技论文摘要的翻译质量,促进知识传播、学术交流与合作,从《海洋气象学报》英文摘要编校工作实际出发,分析英译气象类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时常见的时态、语态、名词单复数、冠词用法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和编辑工作者撰写和编校英文摘要提供参考。
    • 李军
    • 摘要: 语法教学是中职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语法是说、写过程中的一套规矩。如果缺了一定的语法规矩,那么张口、动笔就容易出现谬误,甚至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交际能力的提升亦会受障。相反,如果找到比较有效的语法教学模式,教师则可使中职生学习语法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而探究有效的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课题组成员及自己多年的语法教学经验,提出了时态教学可采用对比列表法,语态教学可采用观察讨论法,从句教学可采用举例讲解法,还有一些需要记忆的语法项目,采用歌诀辅助法等。
    • 李军
    • 摘要: 语法教学是中职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语法是说、写过程中的一套规矩.如果缺了一定的语法规矩,那么张口、动笔就容易出现谬误,甚至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交际能力的提升亦会受障.相反,如果找到比较有效的语法教学模式,教师则可使中职生学习语法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因而探究有效的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课题组成员及自己多年的语法教学经验,提出了时态教学可采用对比列表法,语态教学可采用观察讨论法,从句教学可采用举例讲解法,还有一些需要记忆的语法项目,采用歌诀辅助法等.
    • 石毓智
    • 摘要: "进行时"本是一个指示英语语法范畴的名词术语,却在当今汉语中用来表达有关的语法意义,具有名词性、动词性和助动词性等多种语法功能,使用的范围包括日常对话、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政府文告等.其功能主要有四种:一是指示某一时刻正在发生的动作行为;二是表达没有终结点、永远持续下去的动作行为;三是刻画同时进行的多个动作行为;四是描写临时发生的短暂动作行为.这四种用法分别对应于英语进行体的四种主要功能,然而这种现象并不是汉语语法对英语语法的简单直接借用,而是受到汉语语法体系的改造,甚至也涉及动词"进行"的语义功能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确认了两种语言接触所带来的一种特殊语法借用方式,对语言接触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