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生儿健康

新生儿健康

新生儿健康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1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9495篇;相关期刊115种,包括父母必读、母婴世界、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妇幼与青少年营养进展学术研讨会及《中国孕妇、乳母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宣传推广会等;新生儿健康的相关文献由258位作者贡献,包括伍静、全冬华、刘乃霞等。

新生儿健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7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495 占比:99.60%

总计:39653篇

新生儿健康—发文趋势图

新生儿健康

-研究学者

  • 伍静
  • 全冬华
  • 刘乃霞
  • 吴凌凌
  • 宋俊红
  • 张艳丽
  • 彭娟
  • 朱玉香
  • 李自会
  • 林小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管红伟
    •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对于新生儿健康、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方法 对我辖区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的380例产妇进行研究,给予所有产妇产后访视,总结访视前后的母乳喂养情况、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 不论是访视前还是访视后,经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新生儿健康情况都优于初产妇(P0.05).结论 在产后,经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和新生儿健康情况要优于初产妇,通过本课题发现产后访视可明显促进初产妇的母乳喂养和新生儿健康,而对经产妇来说改善不明显,所以要格外关注初产妇,给予其有效的产后访视,来促进母乳喂养和新生儿健康.
    • 胡淑茹; 吴艳慈; 胡沛兰
    • 摘要: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自由体位分娩生殖道损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进行自由体位分娩的3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人性化组各150例,所有产妇均进行一般护理,人性化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生殖道损伤、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 人性化组会阴裂伤、宫颈裂伤、会阴侧切、产后出血、新生儿感染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远低于常规组(P<0.05);人性化组Apgar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自由体位分娩能有效降低产妇生殖道损伤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新生儿健康状况.
    • 李建梅; 朱慧芳; 夏芳; 赵峪靖
    • 摘要: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不仅具有抗菌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还参与了人体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维生素D缺乏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孕妇维生素D缺乏对母婴二人均有直接影响,是新生儿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维生素D的代谢及生理功能、影响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的因素、维生素D缺乏与新生儿疾病的关系、维生素D水平评价标准、维生素D的推荐剂量及膳食补充.以期达到提高孕妇补充维生素D的意识的目的,为提高我国新生儿生存质量提供保障,同时为新生儿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侯婷
    • 摘要: 目的 探究早发型妊高症的围产期管理及妊娠结局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抽选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发型妊高症患者当中,8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应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开展围产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健康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羊水过多占比、胎膜早破占比、剖宫产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新生儿早产占比和胎儿窘迫占比均明显较对照组低,新生儿Apgar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发型妊高症的围产期管理对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健康均有积极影响,值得广泛推广实施.
    • 唐迪; 蔡娇丽; 高向东; 方中书
    • 摘要: 医疗保险作为各国的主要卫生政策,对新生儿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国外对医疗保险促进新生儿健康做了详尽研究,但国内关于此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中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导致的医疗保障失衡现象极有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在健康水平方面的户籍差异.本文利用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病历数据,采用倍差法以及倾向性分值匹配与倍差法结合的方法,探讨新生儿基本医疗保险受益性的户籍差异.研究发现:流动孕产妇的参保率低于本地居民且流动人口新生儿的健康状况远低于本地人口新生儿.对于参保后人群的研究发现,参保后流动人口新生儿的医保受益性明显高于本地人口,此结果根据新生儿性别以及产次分层后,结果依旧稳健.文本进而探究了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影响新生儿健康的作用机制,发现中国基本医疗保险通过改善孕妇在孕期的健康行为以促进新生儿健康.因此,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应适度对流动孕产妇倾斜支持,推进医疗保险"预防优先"的理念,控制事前道德风险,以促进该群体的母婴健康.
    • 卢秀莲
    • 摘要: 目的:探究助产士咨询门诊对初产妇进行体能训练后对其自然分娩与新生儿健康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助产士咨询门诊中于200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30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所有初产妇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常规组(饮食控制,150例)和实验组(体能训练,150例),对比两组助产士咨询门诊初产妇的自然分娩与新生儿的健康性.结果:实施不同干预措施后实验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相比常规组较高,且两组自然分娩率对比,实验组(86.67%)>常规组(7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能训练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我院助产士咨询门诊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雷雪芹
    • 摘要: 近年来剖宫产率越来越高,能够解决孕妇无法自然分娩或者分娩困难等问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孕妇的产后恢复,同时不利于新生儿健康。临床上想要降低剖宫产率,首先医师需要准确把握分娩前孕妇和胎儿情况,同时助产医生需要充分掌握自然分娩助产技术,孕妇自身也需要进行自然分娩技巧的学习,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配合助产医生,减轻分娩疼痛,确保自身和婴儿健康,改善分娩结局。当前自然分娩中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较为常用,主要是自分娩中不使用其他助产技术,根据医生指导,产妇正确使用会阴部肌肉,配合宫缩扩张会阴,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自然分娩属于最为自然分娩方式,临床上需要重视自然分娩理念的推广,同时注意自然分娩助产技术的培养,那么如何将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有效应用在自然分娩中呢?
    • 邓影
    • 摘要: 每个孩子离开天然的保护屏障—子宫后,就开始了与环境的相互适应的过程,同时也是新生儿最脆弱的时候。为避免“意外”,使新生儿健康地成长,新手爸妈们需要掌握正规、系统、科学的护理与喂养方法。1.正规的喂养方式1.1母乳喂养母乳与奶粉究竟谁优谁劣?不少的研究资料揭示,与母乳喂养的幼儿相比,奶粉喂养的幼儿发病率高20%、智力发育更慢、容易出现过敏等现象。因此,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选择。
    • 王丽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计划分娩和自然分娩对阴道顺产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160例孕周为37~41周足月妊娠孕妇,根据孕妇临产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计划分娩组(70例)和自然分娩组(90例).计划分娩组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以及孕妇的要求状况等进行选择合适的分娩时间进行人工催产,自然分娩组孕妇则不施加人为干扰,根据孕妇本身的生理发展进行自然分娩.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健康情况[出生后第1、5 min的Apgar评分,出生3 d后行为能力、被动肌力、主动肌力、原始反射、一般状态评分、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总分],各项免疫指标[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 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率32.22%低于计划分娩组的58.57%,阴道顺产率64.44%高于计划分娩组的3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孕妇的第一、二产程时间分别为(407.35±58.52)、(30.12±12.63)min,均短于计划分娩组的(619.26±41.03)、(61.32±8.25)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新生儿在出生3 d后行为能力、被动肌力、主动肌力、原始反射、一般状态评分以及NBNA总分分别为(9.91±1.12)、(6.82±1.41)、(7.03±0.50)、(5.54±1.39)、(5.95±0.48)、(35.36±2.97)分,与计划分娩组的(9.99±0.70)、(7.00±1.09)、(6.91±1.28)、(5.52±1.17)、(5.83±0.96)、(35.24±3.15)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新生儿的CRP和IgA含量分别为(3.24±0.55)、(11.78±1.59)mg/L,均低于计划分娩组的(7.23±1.46)、(19.47±1.30)mg/L,IgG和IgM水平分别为(12.62±1.43)g/L、(216.26±19.47)mg/L,均高于计划分娩组的(7.11±0.94)g/L、(185.25±19.78)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然分娩较计划分娩有更高的阴道顺产率,且剖宫产率有所降低,缩短了产程,新生儿的健康情况也优于计划分娩,应为产妇妊娠的首选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