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师来源

教师来源

教师来源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轻工业、手工业、世界军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623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时事资料手册、今日民族、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北京市区县教育科研人员第六届(2013)学术年会等;教师来源的相关文献由6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飞、孟红、王宏伟等。

教师来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5 占比:1.1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623 占比:98.87%

总计:6699篇

教师来源—发文趋势图

教师来源

-研究学者

  • 王飞
  • 孟红
  • 王宏伟
  • 董薇
  • 陈志敏
  • 马静
  • 于广生
  • 付卫东
  • 傅国涌
  • 党亭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卢双盈
    • 摘要: 教师是教育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先导性因素,在同等条件下教师对于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新职教法规定:国家保障职业教育教师的权利,提高其专业素质与社会地位。同时,对教师来源加以明确:一是职业教育师范院校和其他设立相关专业的高校,二是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特殊技能人员经过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者,三是职业学校可以直接聘用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鼓励行业组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
    • 王飞
    • 摘要: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设置亟须数量足、质量优的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从长远来看,高校应该设置劳动教育专业培养劳动教育师资,但在缺乏劳动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将现有劳动与技术教师、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劳动模范、劳动技能大师和知名工匠等纳入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从劳动教育的本质和承担的使命角度看,劳动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必要的劳动教学知识与技能、劳动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劳动教育实践与评价能力以及指导学生规划、设计和实施活动的能力等。要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的这些素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就需要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构建日常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
    • 王飞
    • 摘要: 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设置亟须数量足、质量优的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从长远来看,高校应该设置劳动教育专业培养劳动教育师资,但在缺乏劳动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将现有劳动与技术教师、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劳动模范、劳动技能大师和知名工匠等纳入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从劳动教育的本质和承担的使命角度看,劳动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必要的劳动教学知识与技能、劳动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能力、劳动教育实践与评价能力以及指导学生规划、设计和实施活动的能力等.要提升劳动教育教师的这些素养,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就需要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构建日常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
    • 王飞
    • 摘要: 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明确提出,要配备适量的劳动教育专职教师,并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开设劳动教育专业,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从短期来看,劳动教育教师的主要来源是2001年之前教授劳动与技术课程后转到其他学科的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偏向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教师,以及有志于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的科任教师及部分校外劳动模范、劳动技能教师等;从长期来看,为了保障劳动教育的质量,高校应该培养专门的劳动教育教师.
    • 王鹏程; 龚欣
    • 摘要: 教师来源是教师群体重要的属性特征,主要包括教师正式入职前所携带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教育背景、入职途径等。基于湖北四县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数据显示,目前县域内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来源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职业内流动意愿和职业外流动意愿:其中影响教师职业内流动意愿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特征与家庭特征,如农业户籍、属地、教师资格证、家庭子女个数、父亲职业;而影响教师职业外流动意愿的来源背景因素集中在个体特征与入职途径上,如属地来源、教师资格证、教师是否与园所签订合同等,家庭特征与教育特征对其职业外流动意愿无显著影响。基于教师来源背景与流动意愿的关系,本文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留教意愿提出相应的建议。
    • 赵静文; 赵丽萍
    • 摘要: “教师教育”从“师范教育”脱胎而来,而外延大为延展。“专门化教师教育”,意指专为某一类别教育培养培训教育教学人员,以区别于一般教师教育。职教教师教育既要考虑学科专业特性,又要考虑职业属性,还要兼顾教师教育的师范属性。发达国家职教教师的入职普遍兼顾学科专业背景、行业企业经历、教育教学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我国职教师资养成方式已在政策层面作出调整,但落地还需要时间,现实需求很紧迫。我们需要通过建设专门的职教师范院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增设师范院系、衔接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改革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建立起系统化、专门化的职教教师教育体系,优化职教师资来源。
    • 吴毓波1
    • 摘要: 在中职院校烹饪专业的教学中,虽然传统教学模式与创新模式并存,但根据中职生好动手的特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做到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无缝对接,逐渐成为职业教育者的共识。茂名技师学院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有效地运用''职业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借助职业工作体验,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最大限度地体验烹饪职业工作的相关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莫炎坚1
    • 摘要: 县级职教中心的教师来源复杂,由多种类型教师组成,既有职业学校教师构成的共性特点,也有县级职教中心这一特定区域教师群体的特殊性。教师的来源主要有原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有从各乡镇抽调来的文化课教师;有新近几年从高校或理工学院毕业生中录用的新教师;有县级职教中心资源整合后来自其他职业培训机构的教师.
    • 付卫东; 范先佐
    • 摘要: 2015年6月,国家开始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通过对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调查发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取得了初步成效:多渠道拓宽乡村教师来源,为乡村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实施差异化补助和教师周转房等措施,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有所改善;职称评定和教师培训向乡村学校倾斜,拓宽了乡村教师职业发展渠道;实施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乡村教师辛勤劳动得到了充分肯定.同时,该计划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策知晓率不高,乡村教师补充数量不足且质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乡村学校教师编制供需矛盾尖锐,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不畅,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不荣誉”.为此,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建立“以省为主”的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严格乡村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完善乡村教师编制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