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抖振

抖振

抖振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82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4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62256篇;相关期刊307种,包括弹箭与制导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机与控制学报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第七届全国随机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第21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等;抖振的相关文献由1766位作者贡献,包括项海帆、廖海黎、李永乐等。

抖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4 占比:1.07%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62256 占比:98.88%

总计:62964篇

抖振—发文趋势图

抖振

-研究学者

  • 项海帆
  • 廖海黎
  • 李永乐
  • 葛耀君
  • 孙宜标
  • 李志军
  • 陈艾荣
  • 顾明
  • 叶正寅
  • 强士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国真; 田亚南
    • 摘要: 为解决滑模控制系统抖振和动态响应性能之间的矛盾,采用模糊滑模控制策略,根据系统的误差来实时调整切换增益的大小。在速度误差较大时,切换增益变大,提高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在速度误差较小时,切换增益变小,减小系统的抖振。模糊控制采用新的模糊规则,将速度误差作为单输入变量,有效简化了模糊控制系统的参数调试。滑模控制器采用等速趋近律,并用饱和函数代替符号函数,进一步减小系统稳定时的抖振。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可知,模糊滑模控制系统在提高动态响应性能的同时,可有效减小系统的抖振
    • 刘文阳; 王辉; 张展鹏
    • 摘要: 针对传统滑模控制在不平衡负载下的四桥臂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中应用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抖振和控制精度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超螺旋(Super-Twisting)算法的二阶滑模控制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四桥臂APF的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首先建立APF在dq0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逆系统方法来实现解耦和线性化,其次分别对各个子线性系统设计超螺旋二阶滑模控制器对谐波指令电流进行跟踪。然后运用三维空间矢量脉宽调制(3D-SVPWM)技术产生脉宽调制(PWM)波,来控制四桥臂变流器的开关通断。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等速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相比,采用的控制策略在保持传统等速趋近律滑模控制优点的同时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抖振,从而提高APF性能,提高电网供电质量。
    • 高洁; 王华宇; 徐萌
    • 摘要: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常规滑模控制器的抖振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分数阶终端滑模控制器。不同于常规的滑模控制策略,该控制器可以保证系统全局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并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抖振情况。利用分数阶系统稳定性理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分析了该分数阶系统的稳定性和有限时间收敛特性。为了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规滑模控制相比,改进的分数阶终端滑模控制器使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具有更良好的动态特性,在加速、加载的情况下均具有更加优良的动态性能,且换相过程中转矩脉动更小。
    • 黄玮
    • 摘要: 采用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桥塔可减轻桥塔自重,设计出更轻盈多样的结构造型,为分析桥塔抗风自立状态的抗风性能,采用MIDAS软件对该桥塔进行了抗风性能数值分析,并制作1∶100的缩尺气弹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研究桥塔的涡振、驰振和抖振响应。结果表明:在该桥塔自立状态风洞试验中未发现明显的涡振和驰振现象,紊流场中桥塔抖振响应也很小,无须设置永久性减振措施。
    • 陈德海; 曹永康; 阳攀
    • 摘要: 为进一步抑制永磁同步电机(PMSM)调速系统控制所产生的不稳定性问题,在传统指数趋近律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趋近律。在传统指数趋近律的等速项中新加一个以滑模面s为变量的函数,同时对传统符号函数进行改进优化,进行曲线的平滑处理,以及进行改进趋近律的存在性、可达性证明。以改进后的趋近律构建滑模速度控制器,搭建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与PI控制方法、传统指数趋近律方法进行仿真效果对比。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趋近律达到了减小抖振和提高抗扰性能的目的,各方面提升效果更加显著。
    • 杨涵; 刘仰昭; 戴靠山; 丁志斌; 尹业先
    • 摘要: 以某高耸烟囱为工程背景,提出了一种预测三维烟囱涡振响应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可有效避免复杂的公式推导与数值计算;经连续随机离散流技术(consistent discrete random inflow generation,CDRFG)模拟紊流风场,建立两种减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对比惯容减振系统(tuned parallel inerter mass system,TPIMS)与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的风致振动减振效率。结果表明:新的预测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测三维烟囱的涡振响应;基于相同质量比,惯容减振系统相比TMD有更高的减振效率,但其存在质点行程过大的问题,需要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加以关注。
    • 李娟; 王佳奇; 丁福光
    • 摘要: 针对自主式水下航行器非线性、强耦合、模型不确定特性以及复杂海洋环境下的未知干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微分几何的精确反馈线性化的滑模控制方法。利用反馈线性化方法将非线性强耦合的航行器模型转换成线性模型,减少非线性航行器带来的系统误差;设计了比例积分观测器,完成反馈线性化模型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受到的未知干扰的精确观测;在比例积分观测器的基础上,设计滑模控制器,并提出了自适应可变参的方法来消除抖振。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在未知外界扰动下的鲁棒性和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有效,能够实现在复杂海洋环境下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时变三维轨迹的精准控制。
    • 莫朝庆; 钟海
    • 摘要: 本文以实际工程常德沾天湖东岸栈桥龙头拱桥为依托,对空间异形拱桥的抗风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龙头拱桥采用中承式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上部结构由主拱、辅助拱等3片拱肋构成,拱肋之间由27根翼板连接而成。由于结构形式复杂,流体流经拱肋与翼板后的运动形态难以把握,由此产生的气动力也便不明确,给结构抗风带来了不利。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会存在涡振、颤振及抖振问题。作为桥梁工程界一种新型结构形式的实践,国内外对空间异形拱桥抗风的研究和报道极少,我国桥梁抗风相关设计规范也不能提供此类桥型抗风设计的支持条款。因此,本文开展对空间异形拱桥的抗风研究、性能研究。
    • 武志涛; 李帅; 程万胜
    • 摘要: 由于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易受参数扰动、外部干扰和端部效应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定结构滑模控制器与扩展滑模扰动观测器相结合的复合式滑模位置控制方法。定结构滑模控制器通过加入限制条件,保证了系统状态都位于滑模面的同一侧,削弱了传统变结构滑模控制器由切换控制产生的抖振现象,提高了滑模滑动运动的品质。扩展滑模扰动观测器可以对定结构滑模控制器中无法精确测量的系统扰动项进行观测并补偿,从而消除了系统扰动项对定结构滑模控制器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复合式滑模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滑模控制,该复合式滑模控制方法可以实现更高的位置跟踪精度,不仅削弱了抖振现象,而且增强了位置跟踪系统的鲁棒性能。
    • 唐煜; 田野; 景聪; 陶庆东
    • 摘要: 为保证施工人员以及桥梁结构的安全,将施工期大跨度钢桁拱桥的抖振位移降低至工程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以一座处于沿海强风区的施工期大跨度三主桁钢桁拱拱桥为工程背景,依据大桥施工期面临的不利条件选取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作为抗风研究工况,通过谐波合成法生成三维脉动风场,基于ANSYS建立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开展三维抖振分析,并考查不同方式布置的抗风索对施工期桥梁抖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桥的竖向振动位移的均方根值和峰值显著高于横向振动位移的均方根值和峰值;在大桥双侧拱肋悬臂端之间上下交错布设6根抗风索时,大桥的竖向抖振位移显著降低,其中大桥拱肋悬臂端的竖向位移均方根值相比未采用抗风索措施时降低了65.35%,抖振控制效果十分明显,可作为推荐方案。可见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钢桁拱桥施工过程中的抗风措施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