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文献在201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法律、外交、国际关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94189篇;相关期刊621种,包括湖北警官学院学报、中国刑警学院学报、人民论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2018全国高校科研保密协作组学术研讨会、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等;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文献由127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跃进、廖生智、梁怀新等。

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0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4189 占比:99.71%

总计:395353篇

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文趋势图

总体国家安全观

-研究学者

  • 刘跃进
  • 廖生智
  • 梁怀新
  • 马海群
  • 张磊
  • 决策与信息编辑部
  • 本刊编辑部
  • 李恒
  • 李辉
  • 余潇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贾庆国
    • 摘要: 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安全问题,并把它放在国家治理中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也不例外.然而,不少人对国家安全的理解还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在要么笼统抽象地谈论国家安全,要么只是关注国家安全的某一个方面,对国家安全涉及问题的系统性讨论不多,即使那些为数不多的讨论也不够全面和深入.有效进行国家安全治理,需要全面、系统和深入地厘清"国家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国家安全与其他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家安全治理的原则和路径.国家安全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具有多面性、关联性、变动性、相对性、非唯一性、主观性和社会性等特征,深入研究和把握国家安全要有总体安全思维,从总体安全的角度全面审视我们面临的挑战,借鉴中外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认真应对.因此,国家安全治理的路径选择至少应遵循总体、全面、兼顾、适度、平衡、顺势与合作等原则.
    • 王梦婷; 余潇枫
    • 摘要: 基于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的领事保护理念,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区域的海外机构、企业和公民的安全是中国海外安保供给体系的首要关切.后疫情时代的安全环境、安全威胁和安保内容的新变化凸显了海外安保的供需落差,如何通过完善海外安保供给体系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成为总体国家安全治理不得不重视的紧迫性议题.根据风险/焦虑—威胁/恐惧—危机/恐慌的升级过程,可将海外安保区分为预防、震慑、应急三种类型,政府、军队、国际安保公司、社会组织和海外企业能够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在明晰中国海外安保"阶段—类型"及对应的多元供给主体职能的基础上,中国海外安保供给体系的完善需要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指导下,遵循"预防—震慑—应急"一体化的供给模式,建构多元供给主体联动体系,从而弥补现有供给体系的不足,全面推进"海外中国平安体系"建设.
    • 马海群; 张涛; 张斌
    • 摘要: [目的/意义]以情报需求视角,从开源情报的应用领域和制约瓶颈两个角度分析开源情报对国家情报工作制度创新方面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优化情报工作制度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梳理对开源情报和国家情报工作制度进行研究的相关文献,将开源情报的应用领域和存在的瓶颈作为"外因",国家情报工作制度作为"内因",以"情报需求"作为二者之间的联系.分析外因如何通过情报需求影响国家情报工作制度的创新以及国家情报工作制度本身如何变革来更好地解除制约开源情报的瓶颈,让开源情报更好地在国家情报工作制度下发挥自身的作用.[结果/结论]"情报需求"是开源情报和国家情报工作制度之间的联系.国家情报工作制度高效、快速运转所需要的情报需求可以通过开源情报的方式进行满足,开源情报的来源多、范围广,能够更好地为国家情报工作制度提供情报分析的材料;国家情报工作制度能够从顶层设计出发,灵活地吸纳人才培养、技术跟踪等各种制度来破除开源情报发展的瓶颈,为开源情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涉及的不同领域内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障.
    • 叶良芳
    • 摘要: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作为非正规金融的非法集资活动,同样存在与正规金融相同的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因而也有外部监管的必要性。鉴于非法集资活动的表现形态多样、危害后果各异,应采取不同的规制对策:对于形形色色的诈骗型集资,因其源自传统的自然犯,应予以严惩;对于脱实向虚的投资型集资,因其破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危及出借方的资金安全,应予以必要的刑法惩治;对于服务实体的生产型集资,虽有一定的融资风险,但基于鼓励创新发展和稳定扩大就业的需要,可予以全面除罪化。从立法技术上看,《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非法集资犯罪的刑罚结构调整基本上是可取的,但对于生产型集资,宜将"资金用于项目"作为消极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 张海文
    • 摘要: 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看,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复杂的新形势和新挑战,需综合施策予以应对,法治应对是其中必然之选。提升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法治化水平,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统筹谋划国家海洋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加强涉外法治能力建设。
    • 摘要: 《公安学研究》(双月刊)于2018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主办。本刊立足公安学一级学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全球安全治理理念,凝聚海内外学术力量,主要刊发具有前沿理论、权威观点、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现实价值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旨在推动公安学理论创新,促进中国特色公安学学科体系建设,引领公安学学科发展,为公安及国家安全政策决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力求打造一个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学术共同体交流平台。
    • 马方
    • 摘要: 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构成,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保障。相对于不断完善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面对层次丰富、领域广泛、种类繁多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如何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律,构建高效的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体系,是当前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中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非传统安全法律体系相对缺失,已有的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体系偏重于传统安全领域,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中的“善治”效力不足,国家安全执法与司法主体过于依赖传统国家安全机关,是当前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中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构建统一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领导体制,明确国家安全法治实施主体及其责任,建立中央集权、分工负责的国家安全工作专门机关体系,严格依法开展各项国家安全工作是全面、高效实施国家安全法治的路径选择。
    • 李辉; 谢晓专; 杨国立
    • 摘要: [目的/意义]近年来,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语境下,我国军民情报融合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部分民用情报相关学者成为推动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力量。系统梳理国内学者关注的军民情报融合议题,有助于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纵深发展。[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进行归纳,梳理我国军民情报融合研究的进展与脉络,探讨军民情报融合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结果/结论]现有相关成果大致涉及国外军民情报融合经验介绍和中国特色军民情报融合研究两大方面,研究观点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建议情报学界从宏观体系框架设计和制度构建、军民情报融合深度机理研究、理论方法技术应用、实证研究等方面深化军民情报融合研究。
    • 郑伟东
    • 摘要: 近年来,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频发,具有严重危害性。如何有效开展防范宣传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从维护人民安全的角度出发,高校应将反诈防骗宣传教育纳入总体国家安全教育内容并贯穿于学校管理的始终;公安机关应为高校提供技术支持并持续深化警校协作;应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实现维护国家安全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
    • 王明新; 单丹丹
    • 摘要: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要进行更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首先让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要树立有合作的意识,对于各种不同的教育工作方法进行探讨,提出更多的相关意见,才能够让我们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