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象

心象

心象的相关文献在1963年到2022年内共计515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4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300种,包括美术、美术界、国画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会议等;心象的相关文献由489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大利、张志斌、王永炎等。

心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4 占比:99.8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9%

总计:515篇

心象—发文趋势图

心象

-研究学者

  • 程大利
  • 张志斌
  • 王永炎
  • 范逸品
  • 徐里
  • 太琼娥
  • 王永彬
  • 董培升
  • 邵军
  • 郎绍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高琦; 胡淮北(指导)
    • 摘要: 当下中国古典舞表演课所沿用的方式大多是“口传心授”,刺激演员进行直接表演的训练方式较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将目光聚焦于北京人艺演剧学派一直遵循的焦菊隐先生的“心象说”,该学说为笔者在塑造人物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同时通过借鉴戏剧表演理论也拓宽了舞蹈表演的实践。本篇试将戏剧表演方法加以转化,从中提炼出适用于舞蹈表演的方法,以《情殇》中的人物“蘩漪”为案例,从“心象说”的内涵、“心象说”在塑造人物时的运用以及它对中国古典舞表演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 徐子涵
    • 摘要: “隐逸”精神是中国艺术意境表现中最核心的艺术审美特征,艺术意境作为“隐逸”艺术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它与艺术审美表现中的“虚”“淡”品质一起,共同塑造、建构了中国艺术意境表现的审美精神内核。“隐”的规律最初源自于人的内心,其动力源自于中国历代传统文人士大夫个人的人格修养和价值追求。“心”是“隐”的美学意蕴生发、酝酿及至演变、呈现的最初载体,艺术意境的创造从“心”择“物”开始,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创造源自“心”对外部事物选择而做出的一系列情感回应。在“心”与“物”的共鸣关系中,蕴藏着一条隐性的逻辑规律。先由“心”择“物”,“物”则会隐于“心”,然后“心”将“物”中隐藏的“象”进行加工转化,即为“心象”。“心象”经过创作主体情感的酝酿以及艺术的创造,成为一种具有“境”的审美属性的艺术载体,即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中的“境”隐匿了创作主体的“心”,即“境”隐“心”。“隐”的规律是在“心”隐“物”、“物”隐“象”、“象”隐“境”、“境”隐“心”再回到“心”隐“境”的完整循环过程中实现的,一切艺术意境的创造都是在由“心”到“境”的隐性循环中反复酝酿、相互映照,最终得以实现。中国传统“隐逸”艺术蓬勃发展的背后,是艺术创作者们自身的隐逸人格精神的一种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审美文化发展历程中,艺术的审美能够完全走向一种自觉的艺术意境的追求,这取决于艺术家自身修养的积累以及由此生发而出的自我隐逸人格精神的锻造。
    • 初枢昊
    • 摘要: 月亮作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意象之一,在绘画中却出现不多且表现相对贫乏。何怀硕将其作为重要的形式元素,以满月、残月、弦月等不同月相,渲染氛围而造境,耳目为之一新。本文以何怀硕与古典诗文、近代水墨新变、鲁迅文学、日本浮世绘、西方绘画和友侪等的复杂关系结构,探讨其月亮母题及意境象征性的形成脉络。
    • 简圣宇
    • 摘要: 审美是一种主体间的交流活动,意象的生成需要超越个体的范围而在创造者与其他接受者之间展开.意象生成具有递进特性,主体的“心象”的显现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故而不能将“心象”等同于“意象”.“心象”的生成和显现看似个体行为,实则依托于其所属的具体文化语境,包含着时代精神和他人意识的回响.而由于个体主体在自己意识中创构的“心象”无法直接传达给其他主体,需要通过文艺文本作为载体来实现其外化过程,于是在文本中出现的意象就由此成为推动审美对话活动的关键枢纽.文本意象作为处于意象创造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特殊存在,属于对话关系当中具有相对独立生命力的意义主体.
    • 张一琤
    • 摘要: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刘一原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曾师法汉上著名书画篆刻家徐松安.刘一原对传统中国绘画笔墨皴法有着深刻的浸润,1983年,他将传统绘画中的勾、皴、染、点等技法运用于水墨的创新中,提出"心象"概念.心象水墨创造性地将符号形象融入笔墨空间,粉墨并置,进而形成作品中雄奇壮美、气势磅礴、坚沉厚实的风格.它是在笔墨圆融烂熟后对传统绘画样式的扬弃;它也是将反思与判断力容纳入审美活动之中的现代性适从;它更是艺术再一次内化,是对"心师造化"的返归.
    • 张琦
    • 摘要: “塑造人物形象”是演员的任务,而“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却成为一个普遍难以解释的问题,在传统的表演技巧的传承中,我们是否有办法将这种“拟人”化的感受用具象的、可知可理的说明方法来解释?——建立角色的“心象”,从感觉入手,用“感觉”来解决“感觉”,在演员的内心视像里可以感知角色的心灵和可以感观角色的外部特征。
    • 王开凡
    • 摘要: 淡墨,是诗散文的开拓者。在淡墨诗散文中,“感兴”活动是其灵魂,内在地决定着诗散文的创作,它所强调的是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强调的是心灵与事物之间隐而不漏的美学关系,更重要的是,淡墨先生以“感兴”为媒介,联结了艺术与人生,把滇西高原上的一系列物象与高原人的人生结合起来,从简单的物象中窥见了人生的痕迹,这是他独特的诗性表达方式。
    • 张英芳
    • 摘要: 八零后代表诗人熊焱的故乡三部曲以"皱纹里的风暴""风暴中的远路""远路中的精神返乡"作为三座生命坐标,书写诗人远离故乡之后以精神的方式向故乡的虔诚的忏悔,标志着诗人与命运的和解,更是诗人以诗为旗的再一次精神返乡。论文通过对"风暴""远路""死亡"等关涉诗人精神世界的几个重要心象的浅释,对诗人故乡书写的脉络谱系和精神行旅进行勘测。
    • 裴亮; 张琪
    • 摘要: 《诗来见我》是一部兼容抒情、叙事与诗论色彩的散文集。梳理李修文近年来的散文创作历程,可以发现其书写的对象存在着一条从山河人间的“物”之“象”到思接千载的“心”之“象”的演变脉络。《诗来见我》中,作者以诗为媒,书写自我与古今诗人相遇时互相“照见”的心迹与心境;作者知人论世,通过“心象”风景的“参差对照”来为古典诗词注入时代新解。“诗来见我”的命名,揭示了作为读者心象之“再象”与作为诗人心象之“本象”的跨时空叠映与对话,体现出对王夫之“诗象其心”诗论主张的继承与发扬。作者借助兼具平行性、模糊性与整体性的诗性思维来实现古今诗境的互文性书写,在诗教传统中寻找以诗注我、以诗慰己的路径,使古典诗歌由旧翻新、由客返主、由物及心,从而通向一种诗我互证的“心象”诗学的跨文体实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