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型种植体

微型种植体

微型种植体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266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99820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口腔医学、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一届华北地区口腔学术交流会等;微型种植体的相关文献由500位作者贡献,包括单丽华、周冠军、李晨曦等。

微型种植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2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99820 占比:99.96%

总计:700083篇

微型种植体—发文趋势图

微型种植体

-研究学者

  • 单丽华
  • 周冠军
  • 李晨曦
  • 郄会
  • 芦琳
  • 崔淑霞
  • 张月兰
  • 武建潮
  • 曹选平
  • 王林

微型种植体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世颖; 刘筱琳; 王明锋
    • 摘要: 目的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口腔正畸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咀嚼功能及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咬合力、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咬合力(158.92±15.73)Ibs大于对照组的(126.36±13.10)Ibs,咀嚼效率(92.03±6.10)%高于对照组的(78.80±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尖牙间宽度、下齿槽座角分别为(4.17±1.35)mm、(26.76±4.22)°、(1.66±0.71)mm、(1.39±0.38)°,均大于对照组的(2.26±1.18)mm、(10.63±3.58)°、(0.59±0.47)mm、(0.70±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患者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能够增强患者的咀嚼功能,提升治疗效果。
    • 崔妮妮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在口腔正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6月口腔正畸患者124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治疗,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牙齿美观、炎性因子、临床疗效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整体美观、颜色不配、修复体色泽、修复体外形及牙齿松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治疗口腔正畸患者中能降低炎性因子上升幅度,能改善牙齿美观,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曾冬; 杜小丽
    • 摘要: 目的 比较在滑动机制直丝技术(MBT)治疗上颌前突中采用Nance弓+横腭杆联合支抗或种植体支抗的矫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61例上颌前突或上下颌前突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2组,A组30例,B组31例.正畸中A组使用Nance弓+横腭杆,B组使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比较正畸前、后头颅侧位X线片的测量数值评估2种支抗的矫治效果.2组矫治前后的各项测量数值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行组内配对t检验.结果 治疗完成时,2组患者侧面观均明显好转,A组U1-NA距和L1-NB距分别减小(3.87±2.59)mm和(5.27±2.01)mm,B组U1-NA距和L1-NB距分别减小(3.56±0.87)mm和(4.44±1.35)mm,2组的上颌切牙唇倾角度(U1-NA)分别减小(7.33±6.24)°和(6.30±3.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Nance弓+横腭杆联合支抗与种植体支抗对MBT技术矫治上颌前突均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陈秋兰; 陈灵; 谭桂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92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咀嚼效率与咬合力、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上中切牙倾角差和上中切牙凸距差均较对照组大,磨牙移位距离较对照组短(均P<0.05);治疗后,两组咀嚼效率和咬合力均提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低于对照组的41.30%(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6.09% (P <0.05).结论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正畸效果较好,安全性、患者满意度高.
    • 王慧敏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口腔正畸中使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病例筛选2017年5月-2020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5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每组病例人数分别有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传统口腔正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详细比对.结果:同对照组最终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获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治疗后牙齿松动发生率较低,咀嚼功能以及牙齿美观度均得到良好恢复,两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性已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型种植体作为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咀嚼功能得到良好恢复,并且能够满足患者对牙齿美观度的需求.
    • 杨烁
    • 摘要: 目的 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的效果.方法 从该院口腔内科方便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10例口腔正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研究需求,采用差异化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正畸治疗,对比其最终正畸治疗效果,观察临床疗效、牙周情况、疼痛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5),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3%;且研究组患者牙周情况及疼痛评分情况对比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79、26.271、14.112、29.495,P<0.05);同时患者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9,P<0.05).结论 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效果显著,可满足正畸需求,故而可推广到临床.
    • 张在成; 张海静; 朱恩强
    • 摘要: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甲组采用口外弓加强支抗正畸法治疗;乙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正畸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组治疗成功率高于甲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磨牙移位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改善了正畸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稳定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 樊晶; 曹利
    • 摘要: 目的 观察微型种植体支抗对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8年2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口腔门诊初次就诊的13~18岁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40例,根据所选支抗的不同,分为微型种植体支抗组(A组,20例)以及横腭杆支抗组(B组,20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时间及头颅定位侧位片上软硬组织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SNA、U1-SN、U1-NA距、U6-Y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Ls-E、鼻唇角治疗前后变化差值均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切端内收的平均速度明显快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横腭杆作为强支抗相比,微型种植体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磨牙支抗,内收切牙,改善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面型突度,缩短疗程,治疗效果显著.
    • 朱海英
    • 摘要: 目的 针对口腔正畸操作中的常规矫正方式与微型种植体支抗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按照其所接受的不同正畸方式分为两组,即接受常规矫正方式的82例患者分入普通组,另外82例患者分入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结果 观察对比可见,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方式进行正畸的患者,在正畸有效率上更高,较之普通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法进行牙齿矫正在有效率指标方面更高,应当在临床正畸治疗中优先选择这种方法进行应用.
    • 沈悦; 曾翠敏; 刘明辉; 李淑婷; 邓溪川; 吕俊丽
    • 摘要: 目的:探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青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正畸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2例,使用口外弓支抗;实验组:48例,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比两组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锥体束CT指标(尖牙间宽度、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磨牙位移)、咀嚼功能指标(咬合力、咀嚼效率)、龈沟液炎性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1 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并发症情况(不适感、水肿、感染、牙齿松动、牙龈炎).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尖牙间宽度、上齿槽座角、下齿槽座角、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磨牙位移、IL-1β、TNF-α、IL-6低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的各类并发症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的矫治中,可改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牙齿美学形态,提升咀嚼能力,降低牙周组织的炎性反应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