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彗星

彗星

彗星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6篇,主要集中在天文学、中国文学、航天(宇宙航行)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0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60篇;相关期刊424种,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大自然探索、百科知识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3天灾预测研讨会议、新世纪天文发展方向研讨暨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学术大会、2002年深空探测技术与应用科学国际会议等;彗星的相关文献由1012位作者贡献,包括寇文、吴光节、李中元等。

彗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0 占比:94.91%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60 占比:4.63%

总计:1296篇

彗星—发文趋势图

彗星

-研究学者

  • 寇文
  • 吴光节
  • 李中元
  • 钱伯辰
  • 罗加永
  • 胡中为
  • 吴蕴豪(译)
  • 周洪楠
  • 石志东
  • 赵君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杜骏豪
    • 摘要: 2021年11月3日,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简称:67P/CG)到达了近日点,并于北京时间2021年11月12日8:50到达近地点,距离地球最近时约6100万千米。虽然它每6.44年绕太阳一周,但下一次离地球这么近要等到2214年11月16日了。这颗黯淡的彗星亮度最高时仅有8等,但它仍旧是目前为止人类最为充分了解的彗星之一——2004年欧洲空间局发射了著名的罗塞塔号探测器与“菲莱号”着陆器前往彗星67P进行近距离探测,我们有幸一睹这颗彗星上嶙峋的峭壁与烂漫的光芒。
    • 摘要: 夜,悄悄地来了,我很快进入了梦乡……突然闹铃响了,爸爸在叫:“4点半了,快起床了!”正是睡意最浓的时候,起床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爸爸不由分说把我拽了起来。昨晚我们说好了,今天要去观察艾森彗星。这是百年来最亮的彗星,据说会比月亮还亮!我们穿好衣服,拿了双筒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照相机、星图等,飞快地下楼。往东方看,天哪,地面灯光太亮,还有高楼和路边树林的遮挡,影响观察效果。爸爸说那我们出去吧!金鸡湖畔也是城市中心,地面还是太亮!那就去郊外的阳澄湖。
    • 郑军
    • 摘要: 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直径数公里的彗星,计算表明,6个月后它将撞击地球!以这种构思开头的科幻片已经出现过很多部,接下来该是各路英雄施展技术手段,挽救人类于绝境。不过,网飞公司刚推出的《千万别抬头》(Don't Look Up)却完全不是这个路数。它仿佛一场沙盘演习,告诉观众如果真发生这种事,美国社会各界会作出什么反应。影片中,明迪博士和他的研究生凯特发现了这颗彗星
    • 摘要: 作为行星和它们卫星的补充,太阳系中更小的天体也围绕着太阳旋转。这包括了太阳系内比较靠近太阳的温暖区域里的岩石小行星,以及大部分时间都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冰冷彗星,尽管彗星也偶尔接近太阳并被加热。
    • 彭柳蓉; Ash Jin(图)
    • 摘要: 1.意识交换命运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掠过天际时,所有人都以为那只是一颗平常的星星。黄昏,安安在淡金色的霞光里爬上老旧的水泥台阶,轻盈如猫。楼梯间白漆斑驳的墙因为光与影,显得不再那么破旧。安安有些头疼,她觉得自己可能是感冒了。她偶尔会听到雨声和风声在耳边掠过,仿佛在遥远之处发生了一场不为人知的风暴。
    • EasyNight(文/图)
    • 摘要: 观测彗星的快乐彗星的模样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星体,它们通常散发出模糊的光芒,多数彗星还会拖着一条或几条尾巴,不知什么时候就突然出现在天空中。最大的彗星尾巴可以扫过大半个天空。每次彗星出现,都值得仔细欣赏,它们给一成不变的天空带来了有趣的调剂。
    • 摘要: 哈勃望远镜确认迄今最大彗星,重500万亿吨直径129千米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确认迄今最大彗星,直径约128.7千米,质量约500万亿吨,是一般彗星质量的10万倍。这颗“巨无霸”彗星编号C/2014 UN271,以约35405.6千米/小时的速度从太阳系边缘飞驰,目前距离太阳不到约32亿千米,温度只有零下175.6摄氏度。不过这一温度足以使一氧化碳升华离开彗星表面,产生尘埃彗发。这颗彗星实际上是成千上万颗彗星中的一颗,那些彗星太暗以至于在太阳系更遥远的地方看不到它们。随着天文观测灵敏度的提高,天文学家可能会发现更多“巨无霸”。
    • 摘要: 太阳系是在太阳强大引力作用下,由太阳、8大行星、近500个卫星和超过120万个小行星,众多矮行星、彗星以及行星际介质等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转。
    • 张唯诚
    • 摘要: 探索太阳系,人们不仅要将探测器发送到遥远天体的附近去观察它们,还希望能够直接着陆在这些天体上近距离地研究它们。而在星球上安全着陆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自太空时代以来,人类的探测器在太阳系中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主要的星球上都有过令人难忘的着陆时刻,其中火星和月球最受科学家的青睐。
    • 张唯诚
    • 摘要: 陨石坑有水的理论研究普遍的观点认为,月球陨石坑中存在水,它们来自撞击月面的大大小小的彗星。是的,在太阳系形成后的一段时间里,彗星频繁地撞击过地球和月球,为地球带来了大量的水,人们认为,它们同样也为月球带去了水。研究显示,在太阳系形成后的大约10亿年里,彗星撞击尤为密集。但月球和地球的环境不同,水很难保存在月球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