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开花物候

开花物候

开花物候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园艺、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520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西北植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北京研究生生态学论坛、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开花物候的相关文献由46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晓红、肖宜安、谭敦炎等。

开花物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7.5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520 占比:92.23%

总计:1648篇

开花物候—发文趋势图

开花物候

-研究学者

  • 李晓红
  • 肖宜安
  • 谭敦炎
  • 孙颖
  • 姚小华
  • 张华新
  • 施翔
  • 杨姗霖
  • 王开良
  • 石福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孟会; 赵秋燕; 魏春梅; 黄海泉; 黄美娟
    • 摘要: 通过形态、扫描电镜观察及人工控制授粉等方法对温室环境中的睫毛萼凤仙花(Impatiens blepharosepala Pritz.ex Diels)、绿萼凤仙花(I.chlorosepala Hand.-Mazz.)、菱叶凤仙花(I.rhombifolia Y.Q.Lu et Y.L.Chen)等凤仙花属3种植物的开花物候、花部性状以及繁育系统进行探究。结果显示:3种植物的开花物候依据花部形态变化可分为6个时期,各植物花期存在部分重叠;花部性状、部分繁育指标、花粉粒和子房微形态等方面均存在部分差异;3个物种的花粉生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变化趋势在整体上呈单峰型;3种植物的繁育系统均为兼性异交,其具体特征为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花蜜报酬满足小体型昆虫的传粉需要;3个物种的6种控制授粉处理中对照处理结实率低于3种人工授粉处理结实率,且不存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的现象;3种处理中人工异株异花授粉处理结实率最高,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处理结实率最低。
    • 于亚龙; 刘玉伟; 杨姗霖
    • 摘要: 为了对蓝丰蓝莓的开花物候与生殖特性进行研究,在2021年5—6月对蓝丰蓝莓各个水平的开花物候特征和单花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蓝丰蓝莓花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上旬,种群、个体、花序和单花水平上的开花持续时间分别为24~26、14~16、13~15和10~12 d。在个体水平,开花振幅曲线为单峰式曲线,开花同步指数为0.714,属于集中开花模式,具有较高的开花强度,其分布频率偏斜度为1.11。单花有特殊的花部结构,其形状呈倒钟形,可根据花瓣开口大小分为4个阶段,即开花前期花瓣未开口,开花初期花瓣开口1~2 mm,开花盛期花瓣开口3~5 mm,开花末期,花瓣脱落。花序水平上开花数与坐果数、花期持续时间、始花期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为蓝丰蓝莓在东北平原的品种选育、高效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 蔡艺玮; 程广有
    • 摘要: 基于固定样株观测法,分析蒙古栎种子园花期同步性.结果表明:蒙古栎花期集中在5月中下旬,雄花比雌花早1 d进入花期,雌、雄花初期持续约1.8 d,盛期持续约2.7 d.各无性系雌、雄花进入开花初期、盛期时间存在显著差异.无性系作为父本和母本的平均同步指数分别为0.634~0.811和0.475~0.842,在200种不同交配组合中,同步指数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0.392和0.954,其中,96.5%的无性系组合花期同步指数大于0.50.根据种子园内母树进入开花盛期的时间,将无性系分别聚类为早花类群、中间类群和晚花类群.其中,雌花早花型×雄花中花型平均花期同步指数较其他组合高,雌花晚花型花期同步指数普遍较低.研究表明:蒙古栎种子园内花期物候、花期同步指数在无性系水平上存在差异;选择雌花早花型无性系作为母本更有利于蒙古栎种子园内无性系花期相遇.
    • 刘科伟; 杨虹; 杨军; 佟海英
    • 摘要: 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授粉试验等方法对珍稀濒危植物蛛网萼开花物候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野生蛛网萼每年开花1次,花期在6月底~7月下旬;花二型,分为两性花和单性花2种,两性花为形态上雌、雄蕊完整和功能上可育的两性花,单性花只见雄蕊,没有雌蕊;两性花、单性花单花以其形态可分为萌动、露白、展开、盛开、凋落5个时期,两性花单花历时3~4d,单性花单花历时2~3d,种群开花约历时35d;授粉试验表明人工授粉能产生饱满种子,明显高于自然授粉和套网处理.
    • 杨楠; 聂江力; 辛微; 裴毅; 石福臣
    • 摘要: [目的]研究野生山樱桃的开花物候和花芽分化过程。[方法]以天津蓟州区发现的野生山樱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花芽分化过程和开花物候。[结果]野生山樱桃花芽从7月初进入分化初期,7月下旬进入花原基分化期,而后于8月中旬进入花萼原基分化期,经过35 d左右,于9月下旬进入花瓣原基分化期,经过15 d左右进入雌蕊原基分化期,整个花芽分化过程于10月末完成。野生山樱桃群体于4月初进入露瓣期,持续4 d左右,4月中旬进入始花期,4月末进入落花期,整个花期持续1个月左右。单株花期持续约11~14 d,不同单株之间的物候期差异不明显。[结论]为野生山樱桃繁育栽培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 林鹏; 杨虎彪
    • 摘要: 开花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在生殖生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吊罗山薹草(Carex diaoluoshanica)的开花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特性开展定点观测研究,发现吊罗山薹草的小穗呈两性,但顶生小穗的雌花完全退化,而基部侧生小穗的雄花虽高度退化但仍有1~2朵匿藏的雄花发挥自交作用;开花物候和开花动态观测中发现,吊罗山薹草开花同步指数为0.16,顶生雄小穗的花期约5 d,侧生两性小穗的花期约6 d,而群体花期为26 d;在散粉后1 h时花粉活力达到最大,为85%,随后几小时内快速下降;柱头在散粉前1 d已经达到成熟状态,在散粉时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可授性,到散粉第5天时,柱头不再具有可授性;根据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检测,吊罗山薹草的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进一步的套袋试验验证发现,其繁育系统是以自交为主,兼有异交的混合型交配系统.
    • 余成华; 朱春艳; 段绍凤; 杨秋雄; 韩俊; 梁艳丽
    • 摘要: 通过对滇龙胆的开花物候与交配系统进行观测,统计不同处理的结实率和结籽率,分析滇龙胆开花物候与交配系统等繁育特征.结果表明:滇龙胆花期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单花花期持续17~19 d,单个花序花期可持续33~37 d,单株水平花期可持续8周,群体水平开花期持续时间为60 d以上,具有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特征.滇龙胆杂交指数(OCI)值为5,花粉-胚珠比(P/O)值集中于(582.8±441.2)~(1405.8±550.8)之间,结合人工授粉套袋试验结果,证实滇龙胆的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然状态下结实率较高,通过人工补充授粉,可显著提高滇龙胆结实率.
    • 摘要: 气候变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植物开花时间会随纬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常常形成显著的纬度格局。对于同一种植物而言,低纬度地区的个体常开花较早,而高纬度地区的个体开花较晚。较大的纬度间开花时间差异(或较小的重叠)通常阻碍基因流,如果差异大到一定程度则形成时间隔离,这是物种形成机制中合子前生殖隔离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开花时间纬度间的差异也与物种间的相互作用紧密相关。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开花物候纬度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变化呢?
    • 邹嘉琪; 何秉宇; 陈静; 王妍; 杨晓东
    • 摘要: 从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2个方面选取环境因子,通过观测2019年观测样本开花物候的3个特征(始花期、败花期和开花持续时间),分析开花物候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4种木本植物的始花期为(94.00±17.88)d,败花期为(108.00±21.65)d,开花持续时间为(13.97±6.17)d;开花持续时间的方差较小.木本植物植株个体的环境位置和微观环境差异影响到个体的规格大小,道路两旁由于冬雪堆积融化的原因,获得更好的微观环境条件,植株规格更大,表现出更早开花、更早败花、更短开花持续时间等特征;不同物种木本植物微观环境对开花物候的影响程度不同,对红山桃、美国皂荚、香花槐、夏橡和黄金树这5个物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小乔木和灌木开花物候没有显著作用.宏观环境因子的影响显著高于微观环境因子.相对于微观环境条件,宏观环境因子对开花物候方差变化的贡献明显较高;微观环境因子对开花物候呈负向作用,宏观环境因子起正向作用,且其中日照时数是开花物候变化的最主要贡献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