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平面导板

平面导板

平面导板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4013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国美容医学、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江苏省第九次口腔医学学术会议等;平面导板的相关文献由228位作者贡献,包括曾祥龙、李岩峰、樊佳东等。

平面导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4013 占比:99.84%

总计:54100篇

平面导板—发文趋势图

平面导板

-研究学者

  • 曾祥龙
  • 李岩峰
  • 樊佳东
  • 胡品
  • 杨四维
  • 董欣明
  • 袁小平
  • 周洪
  • 杨旭
  • 段银钟

平面导板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作者

    • 郑琳琳; 何丹青; 范海霞; 耿海霞
    • 摘要: 目的:比较使用微种植钉支抗和平面导板两种方法压低下前牙打开咬合的矫治效果以及下前牙牙根吸收的差异。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正畸科深覆牙合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微种植钉支抗,B组采用平面导板压低下前牙。将A、B两组患者压低前,压低后CBCT图像资料导入Dolphin三维重建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评估下前牙的压低效果,并测量两组患者牙根根尖外吸收量。结果:两组患者均达到了正常覆牙合,A、B组覆牙合分别平均减小了3.4 mm、3.2 mm(P0.05);下切牙的阻抗中心点分别降低了3.1 mm、2.8 mm(P0.05)。两组的下切牙分别唇倾了5.2°、6°(P0.05)。A组垂直向骨性测量指标MP-SN、FMA值未发生显著性改变(P>0.05),B组MP-SN、FMA值分别增加了0.7°和0.8°(P0.05)。结论:针对下前牙过长型的深覆牙合,微种植钉压低下前牙可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平面导板作为一种传统的活动矫治器压低前牙及打开咬合可以达到与微种植钉压低前牙类似的矫治效果。然而,平面导板组可能导致下颌平面角增加及较多的牙根吸收量。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压低方法。
    • 张明辉; 叶小明; 林健生
    • 摘要: 目的:探讨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前牙深覆[牙合]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应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矫治基础上加用平面导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面导板矫治前牙深覆[牙合]疗效显著且治疗时间短,值得推广。
    • 寇秉国; 许益蒙; 张子瑶; 李博; 王玉睿; 刘思颖; 顾泽旭
    • 摘要: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平面导板,对上中切牙压低效率的影响及支抗前磨牙、磨牙的变化,以期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选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平面导板和无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的病例各6例,两组均设计上中切牙不少于0.7mm的压低,通过前牙压低矫正深覆(牙合).前磨牙及磨牙作为支抗牙不设计移动.以腭穹窿为参照,重叠设计压低前后的数字化模型,比较两组上颌中切牙压低效率的差异,以及两组支抗前磨牙和磨牙的差异.结果 平面导板组上中切牙压低效率为33%,无平面导板组上中切牙压低效率为8%,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面导板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伸长0.3、0.1、0.2和0.1mm;无平面导板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压低0.0、0.2、0.1和0.1mm,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面导板组和无平面导板组未设计移动的第一磨牙分别颊倾0.0mm和0.3mm,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平面导板对上颌中切牙的压低无明显影响,但能有效伸长支抗前磨牙及磨牙,克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牙合)垫效应"造成的后牙压低,并维持磨牙水平向的位置,对深覆(牙合)的矫正发挥一定作用.
    • 刘鸣; 曾志梅; 刘翔; 张莹; 钟晓敏; 聂智亮
    • 摘要: 目的 研究生理性支抗(PASS)矫治技术配合平面导板在矫治闭锁性深覆牙合伴磨牙低位患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36例闭锁性深覆牙合伴磨牙低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例.研究组使用PASS矫治技术配合平面导板技术,对照组使用单独PASS矫治技术对患儿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上、下颌牙列排齐时间、打开咬合时间和矫治结束时间分别为(4.81±1.13)个月、(4.85±1.26)个月、(3.17±1.05)个月和(14.32±3.19)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NA、SNB、ANB、MP-SN、LI-NB距和U6-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其余各项硬组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tms-Mes、Sn-Stems、B'Li-FH和Z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CmSnLs、UL-S-Sn和H角各项软组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ASS矫治技术配合平面导板可以有效应用于闭锁性深覆牙合伴磨牙低位患儿的牙齿矫治中,发挥较好的矫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莹
    • 摘要: 目的:探析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中自锁托槽结合平面导板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接收的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行直丝弓矫治系统治疗对比组,行自锁托槽矫治系统治疗研究组.所有对象均对平面导板佩戴打开咬合.结果:对比组的上颌、下颌基骨弓宽度明显宽于研究组,而治疗完成时间则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安氏II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行自锁托槽治疗,能将基骨弓宽度有效扩展,并配合应用平面导板,能使咬合快速打开,避免托槽脱落发生,使治疗时间缩短.
    • 叶瑶; 李庆祝
    • 摘要: 目的 探讨3M Smartclip自锁托槽与奥杰MBT直丝弓托槽联合平面导板治疗低角内倾型深覆给病例的临床应用特点,为临床上选用更为高效治的疗方案及选择合适的材料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6年6月的低角内倾型深覆需要采用平面导板矫正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选用3M自锁托槽46例,奥杰直丝弓托槽46例同时进行测量对比.结果 3M Smartclip自锁托槽与奥杰MBT直丝弓托槽联合平导治疗在复诊次数、疗程、上弓丝时间、去弓丝时间与排齐时间几项测量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治疗低角内倾型深覆患者时,应用3M Smartclip金属自锁托槽系统有显著的优势,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诊次数,方便患者治疗及提高正畸医师工作效率.
    • 刘乃昕; 贾绮林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bite plate on dentofacial structures in adult orthodontic patients.Methods 25 adult orthodont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bite plate and fixed appliances were selected,and 24 adult patients treated with fixed appliances served as control group.Cephalometr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dentofacial struc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reduction of overbite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bite plate group.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other measurements,including molar height,mandibular plane angles and lower facial heights.Conclusions No significant dentofacial changes were found in adult patients treated with bite plate,except reduction of overbite.%目的 研究平面导板对成人颌面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25例固定矫治结合平面导板治疗的成人完成病例,24例单独采用固定矫治的成人完成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头影测量分析,比较两组间治疗前后颌面结构变化的差异.结果 除咬合打开量外,两组间上下磨牙高度、下颌平面角、下面高等测量项目的变化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平面导板在辅助打开咬合的同时,对于成年患者的垂直向颌面结构无显著影响.
    • 唐宇阳; 李昕彧; 徐倩倩; 沈兰
    • 摘要: 背景建立粘结Bite Turbo后上下颌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上颌前牙受力后的位移分布及受力情况.目的 通过CBCT获取数据,Mimics及ANSYS等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建立几何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较高的Bite Turbo矫治低角深覆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上颌前牙的力学分析,为临床中使用Bite Turbo提供生物力学机制的基础理论.方法通过CBCT对低角深覆合患者进行扫描获取上下前牙及上颌骨的数据,通过Mimics17.0进行三维模型的重建,Geomagic12.0逆向处理,UG8.5调整模型及建立导板模型,ANSYS16.1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完成包括上颌骨,上下前牙及Bite Turbo平面导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并模拟口内咬合力及方向,通过下牙对Bite Turbo进行载荷施力,进行上颌前牙的应力分析及计算,并得到位移云图及矢量图,进而分析上颌前牙的受力.结果建立了由46361个单元,142686个节点组成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能较真实模拟患者口内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力学和几何学相似性,并进行下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获得可靠地生物力学分析结果,进而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结论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出的上颌前牙的应力分析表明:粘结Bite Turbo后,当上下颌前牙咬合时,上颌前牙整体受到咬合力作用且越靠近根部受力越大.位移云图及矢量图表现为冠根均向唇侧移位,冠部位移远大于根部位移.
    • 蔡红端; 蔡亚华; 陈永辉
    • 摘要: 目的:探讨平面导板或斜面导板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AngleⅡ低角型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AngleⅡ低角型错畸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上颌平面导板或斜面导板与直丝弓矫治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比较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的变化。结果:矢状方向上,下颌骨位置前移,SNB、ANB、L6-Ptm明显改善;垂直方向上,MP-SN、MP-FH、L6-MP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leⅡ低角型错畸形治疗中,采用上颌平面导板或斜面导板与直丝弓矫治技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获得满意的面部下1/3外形,有利合关系纠正,并缩短矫治疗程。%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lat bite plate or incline bite plate combined with straight arch wire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Angle Class Ⅱ malocclusion with low-angle.Method:20 cases of low-angle class Ⅱ malocclusion were treated with flat bite plate or incline bite plate combined with straight arch wire technique. The changes of cephalometrics were compared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Result: On the sagittal direction, the mandible moved forward; SNB, ANB and L6-Ptm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O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MP-SN, NP-FH and L6-Ptm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nclusion:Using flat bite plate or incline bite plate combined with straight arch wire technique in treating Angle Class Ⅱmalocclusion with low-angle can result in a satisfactory appearance in the lower one third of the face,correct the dental occlusion, and shorte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