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Y型分子筛

Y型分子筛

Y型分子筛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46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054632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石化技术与应用、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2年湖南省石油学会学术年会、2011年炼油与石化工业技术进展交流会、第十七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等;Y型分子筛的相关文献由2432位作者贡献,包括罗一斌、田辉平、杜艳泽等。

Y型分子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54632 占比:99.98%

总计:1054844篇

Y型分子筛—发文趋势图

Y型分子筛

-研究学者

  • 罗一斌
  • 田辉平
  • 杜艳泽
  • 许明德
  • 张蔚琳
  • 郑金玉
  • 周灵萍
  • 舒兴田
  • 高雄厚
  • 王成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樊宏飞; 孙晓艳; 于政敏; 陈玉晶
    • 摘要: 以新型介孔材料Al-SBA-15与深度改性Y型分子筛复合后得到的微介孔复合分子筛作为主要酸性组分,钨镍为加氢组分,开发了单段高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FC-38,考察了其物化性质、反应性能与工业应用效果,并与FC-34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壳层Al的引入在不影响分子筛水热稳定性的同时提供了弱酸性位;与单一Y型分子筛相比,Al-SBA-15/Y试样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显著增加,B酸量和L酸量均减少;在相同转化率条件下,与FC-34相比,FC-38的反应温度降低2°C以上,中间馏分油选择性提高2.1个百分点,柴油十六烷值增加,尾油芳烃指数降低;在工业装置生产中,催化剂FC-38的活性稳定,加氢裂化产品质量均达到或超过技术协议的指标要求。其中:航空煤油馏分烟点均超过26 mm,可直接作为优质3#航空煤油;加氢裂化尾油可作为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原料或催化裂化原料。
    • 张海瑞; 石茂才; 赵亮
    • 摘要: Y型分子筛作为催化裂化催化剂的重要活性组元,对其进行超稳化改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重点从制备工序、催化剂产品性能和节能环保3个方面阐述比对Y型分子筛气相超稳改性技术优势,该改性过程流程相对简单,生产成本及能耗低,且实现了分子筛改性过程无铵化,达到环境友好的目的,提出气相超稳改性技术是新建Y型分子筛装置的首选技术。
    • 任晶; 闫锦慧; 张安懿; 闫宇星; 王存存; 李林
    • 摘要: 针对抗肿瘤小分子药物靶向性差、疗效低和毒副性大等缺陷,我们以Y型分子筛(YMS)为基体、阿霉素(DOX)为药物模型,通过pH调控,借助氢键和范德华力等物理作用力制备得到高负载Y型分子筛纳米药物体系(YMS⁃DOX)。采用UV⁃Vis、FT⁃IR、粒径和电位测试及荧光光谱证实YMS⁃DOX成功制备,且DOX的负载率可高达99.61%。体外药物释放测试发现YMS⁃DOX具有pH响应释放特性,在肿瘤环境中(pH=4.5)的药物释放量为正常生理环境(pH=7.4)中的3.8倍,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药物输送特性。此外,利用流式细胞术和MTT测试法探究了YMS⁃DOX对乳腺癌细胞(MM⁃231)和树突细胞(DC)的细胞凋亡和毒性,结果表明YMS⁃DOX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且可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 刘红; 张靖; 刘冰雪; 范先媛
    • 摘要: 为克服纳米零价铁(nZVI)易团聚、易钝化的缺点,本文以具备阳离子交换性能的Y型分子筛为载体,制得Y型分子筛嵌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nZVI、Y型分子筛及所制复合材料对水中Pb^(2+)的去除能力,并利用SEM、TEM、XRD和XPS等手段,对去除Pb^(2+)前后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物相组成及元素价态等进行表征,分析了Y型分子筛嵌载nZVI复合材料对水中Pb^(2+)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Y型分子筛嵌载nZVI复合材料对水中Pb^(2+)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反应60 min时对Pb^(2+)的吸附量可达425.8 mg/g,相较于纳米零价铁和Y型分子筛,复合材料对水中Pb^(2+)的吸附量分别增大了37.6%和46.9%。所制复合材料对水中Pb^(2+)的去除机理主要为:Y型分子筛的阳离子交换作用,纳米零价铁的还原作用,纳米零价铁被氧化生成的羟基氧化铁及Y型分子筛中的硅、铝氧化物对Pb^(2+)的表面配合作用。
    • 刘磊
    • 摘要: 中山大学陈强副教授团队、武汉纺织大学刘磊教授团队和深圳大学叶陈良博士合作的模板引导Y型分子筛选择性封装铂(Pt)单原子研究取得进展。得益于封装的单铂原子的特殊配位环境,Pt@Y-SOD催化剂在半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耐毒性(抗一氧化碳和抗噻吩),并具有良好的催化选择性和稳定性。研究团队采用模板引导策略,在原位合成过程中,将单个铂原子选择性地封装到Y型沸石的SOD笼的六元环中,设计模板分子占据超级笼,使之协同铂物种嵌入到SOD笼中,然后控制后处理条件,得到Y型分子筛选择性封装的单铂原子催化剂(Pt@Y-SOD)。
    • 王会刚; 杜艳泽; 秦波; 高杭; 李瑞丰
    • 摘要: 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是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所用催化剂主要依托于Y型分子筛,而后处理技术是优化提升Y型分子筛性能的必要途径.对现有后处理技术对Y型分子筛孔结构和酸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单一后处理技术多以牺牲分子筛酸性能来达到二次孔构建的目的,很难直接实现孔结构性能和酸性能的同步提升;而后处理组合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多种单一后处理技术的特点,进行适当的优化与组合,可实现分子筛多级孔的构建和酸性能的优化提升.但分子筛后处理技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分子筛后处理技术,提高分子筛的性能.
    • 潘志爽; 王漫云; 刘涛; 谭争国
    • 摘要: 以NaY型分子筛为原料,分别选用富铈氯化稀土溶液、硫酸铵或二者的混合物为一次交换介质,硫酸铵为二次交换介质,在离子交换温度为90°C的条件下,经一次交换、焙烧和二次交换制备了不同Y型分子筛.结果表明:无论是选用何者为一次交换介质,NaY型分子筛的最高交换度均约为0.70;选用富铈氯化稀土溶液和硫酸铵(二者质量分数分别为6%,4%)混合物为一次交换介质,在焙烧温度为600°C的条件下,当二次交换硫酸铵最佳质量分数为10%时,交换后分子筛的Na2O质量分数降至1.77%.
    • 叶蔚甄; 任强; 赵毅; 代振宇; 王春璐
    • 摘要: 构建了120T Y型分子筛簇模型,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Al原子落在酸中心NNN(Next nearest neighbor,3N)位、NNNN(Next next nearest neighbor,4N)位以及更远位置时对Y型分子筛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原子落位在NNN和NNNN位时,Y型分子筛酸强度降低;当落在更远位置时,对Y型分子筛酸强度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这主要是因为Al与Si电负性不同,Al取代近距离Si后会发生电子转移,使得酸中心近邻原子O所带负电荷增加,对酸中心H的吸引力增强,不利于H-O键异裂释放出H质子,因此酸强度降低;随着取代距离越来越远,电子诱导效应越来越弱,Al原子对酸强度的影响也越来越小.
    • 解国应; 宫玉洁; 周东旭; 冯海姣; 王佳烽; 张晨; 张伟; 李翠清
    • 摘要: 分别采用离子交换法和等体积浸渍法对Na-Y分子筛进行改性.利用低温氮气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光谱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改性分子筛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方法、交换的离子类型、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吸附剂与油品质量比等因素对改性分子筛吸附脱除模拟油品中氯辛烷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再生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Cu-Y分子筛的吸附脱氯性能高于等体积浸渍法制备的CuO/Y分子筛.经Co2+、Cu2+、Ag+改性的Y型分子筛,其脱氯性能较Na-Y分子筛显著增加,其中Cu-Y分子筛的脱氯性能最好.当Cu-Y分子筛与油品质量比为1:5、吸附温度为20°C、吸附时间为1 h时,脱氯率达到91.9%.N H3-T PD表征显示,分子筛的表面酸性对其脱氯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分子筛表面总酸量越大,其脱氯性能越高.Cu-Y分子筛再生循环使用7次后,其比表面积及酸量有少量减小,导致其脱氯性能略微降低.
    • 羡策; 毛以朝; 龙湘云; 杨平; 韩伟
    • 摘要: 以孔性质相近、酸性质存在差异的Y型分子筛为酸性组分制备加氢裂化催化剂,采用N2吸附-脱附、NH3-TPD、Py-IR、HRTEM等手段表征分子筛和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以四氢萘为模型化合物在高压加氢微反装置上评价催化剂的加氢裂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提高Y型分子筛上强酸中心比例能促进四氢萘的转化;增加Y型分子筛上中强酸的占比和强B酸/强L酸酸量比有利于四氢萘的开环、断侧链反应,促进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BTX)的生成;改变Y型分子筛的酸性还可调变催化剂活性相结构及其加氢性能,进而影响BTX产物选择性.分子筛酸性质的调控是四氢萘加氢裂化生产BTX过程的关键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