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官僚体制

官僚体制

官僚体制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3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8041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领导决策信息、公共行政评论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灾害史年会暨“灾害史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大学经营国际论坛等;官僚体制的相关文献由229位作者贡献,包括蔚智前、何哲、周厚琴等。

官僚体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8 占比:1.2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8041 占比:98.74%

总计:18271篇

官僚体制—发文趋势图

官僚体制

-研究学者

  • 蔚智前
  • 何哲
  • 周厚琴
  • 周雪光
  • 张建伟
  • 张明楚
  • 汪丁丁
  • 潘洪钢
  • 许成钢
  • 陈四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蒋耘
    • 摘要: 吕惠生烈士脱胎于国民党旧官僚体制,在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过程中,义无反顾地选择中国共产党,并为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全部才智和心血。在他的影响下,其子“七一”勋章获得者吕其明也参加革命并在革命大熔炉中历练成长,一生用音乐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
    • 邵春霞; 李培欢
    • 摘要: 从信息化机制的角度检视国家治理方式及治理效果的呈现,能够增进对大国治理特殊性的理解,对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囿于治理负荷过载和治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国家治理面临着信息的识别、甄选和传递等困境。有别于传统官僚体制中官民信息传递的层级节制,“群众闹大”与“领导批示”通过不同的信息化机制,表达了对于特定问题的态度和意愿,刻画了政治运行的例外机制,也延展了问题解决的边际空间。“群众闹大”的信息化机制及其技术优势,倒逼“领导批示”的信息化策略,为国家治理的效率提升打开了政策窗口。作为“问题解决”的核心中介因素,官僚体制在信息的“输入—输出”过程中,进行着信息生产的理性计算。其在维护国家稳定和提升治理效能的同时,也在信息的生产、流通和反馈环节存在诸多限度。
    • 禾刀
    • 摘要: 欧洲的战争常常会倒逼官僚体制革命,官僚不得不拿出更多权力与社会分享,这其中就包括经济利益。某种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也是权力机构放权的结果。虽然中国历史上也曾有多次农民起义,但改朝换代后往往换汤不换药,又回到前朝的老路上。
    • 何哲
    • 摘要: 世间任何制度都具有两面性,官僚体制也是一样.官僚体制也就是文官体制,是通过官员考录晋升机制形成的稳固的庞大的国家科层管理群体.中国古代虽然无现代文官体制,但是其率先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官僚体制,而近代西方官僚制度的历史并不长,作为近现代国家制度大体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官僚体制具有积极的一面,其具有公平性、规范性、专业性等优点,但随着官僚制的膨胀和建立日久,其也会逐渐暴露出破坏国家制度的消极一面.东西方的历史皆证明了这一点.官僚体系发展日久,就会弊端逐渐累积,形成破坏国家的机制,包括狭隘的专业视角和部门利益,帕金森定律的规模膨胀和低效率,个体理性大于集体理性的行为逻辑,二次委托代理的权责不对等,考试与逐级晋升的选拔排挤,集体非理性的群体决策,政策执行中的行动扭曲,行政行为中的合谋与对抗,浩如烟海的文牍主义,监督机制的同化和失效等.针对官僚体制之弊,适时地进行整顿、较大层次的调整、加强监督、严控规模、力减文牍,以及贯彻法治等,有助于打破官僚体制的内在缺陷和促进国家治理.
    • 何哲
    • 摘要: 世间任何制度都具有两面性,官僚体制也是一样。官僚体制也就是文官体制,是通过官员考录晋升机制形成的稳固的庞大的国家科层管理群体。中国古代虽然无现代文官体制,但是其率先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官僚体制,而近代西方官僚制度的历史并不长,作为近现代国家制度大体兴起于19世纪中后期。官僚体制具有积极的一面,其具有公平性、规范性、专业性等优点,但随着官僚制的膨胀和建立日久,其也会逐渐暴露出破坏国家制度的消极一面。东西方的历史皆证明了这一点。官僚体系发展日久,就会弊端逐渐累积,形成破坏国家的机制,包括狭隘的专业视角和部门利益,帕金森定律的规模膨胀和低效率,个体理性大于集体理性的行为逻辑,二次委托代理的权责不对等,考试与逐级晋升的选拔排挤,集体非理性的群体决策,政策执行中的行动扭曲,行政行为中的合谋与对抗,浩如烟海的文牍主义,监督机制的同化和失效等。针对官僚体制之弊,适时地进行整顿、较大层次的调整、加强监督、严控规模、力减文牍,以及贯彻法治等,有助于打破官僚体制的内在缺陷和促进国家治理。
    • 杜君立
    • 摘要: 中国戏曲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清官判案戏是传统戏曲的主要题材之一,海瑞、包拯常常是其中的主角,在中国民间早已家喻户晓。他们也都是中国古代监察史上的著名人物。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官僚体制大体可分为行政、军事和监察三大块。行政以文官为主,负责治民;军事以武官为主,统领军队;监察以言官为主,负责对权力进行监督。用俗话来说,监察就是管官的官。但在古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其设立官僚体制的初衷就是维护皇权,监察制度也并不例外。受此局限,古代监察官制度逐步走向平庸甚至名存实亡亦是必然。
    • 魏海涛
    • 摘要: 皇权与官僚体制关系是帝国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在清末丙午官制改革中,面对中央、地方官僚体制的分权举动,为什么皇权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在中央官制改革中,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官僚集团推行责任内阁制,将官僚体制中的不同群体联结起来,形成了规模更大的反对集团.反对集团提供的信息塑造了慈禧太后的认知和决策,责任内阁制流产.在地方官制改革中,作为决策成员的各省督抚将军形成一个松散关联的结构,督抚们依据地方利益来传递信息,形成了分异的信息流,限制了慈禧太后的任意专断权,使地方官制改革被搁置.虽然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专断权,但皇权对官僚体制分权意图的具体回应却因决策情境中网络结构的特征差异而有所不同.
    • 程河清; 张晓锋
    • 摘要: 清末新式官报在报刊史领域长期未能受到应有重视,本文以官僚体制与新式官报的关系为切口,试图提出新看法.研究发现,在“新政”语境下,官方对新式官报给予了较多强调,并借助官僚行政的纵向体制助推了官报的创设、发行和派销,让官方媒体在短时间内便覆盖全国.然而,官僚体制本身存在的行政惰性、上下级行政动作不一致、地方官僚的敷衍了事等问题,让新式官报在内容设置、经费安排、发行派销等层面均与最初的政治构想存在差异.质言之,新式官报的快速扩张得益于官僚体制的行政推广,而官报始终难以形成强而有力的社会影响,则同样受困于官僚体制的惰性.新式报刊与官僚体制的辩证关系,构成了晚清官报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的“结构性困境”.
    • 曾庆捷
    • 摘要: 中国即将在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人口的全部脱贫,此后扶贫工作将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结合了官僚体制的常规运作与集中动员的机制,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由于集中作战的扶贫措施带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权宜性,如何构建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成为了今后巩固扶贫成果的关键.文章借助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具体分析精准扶贫如何将集中动员机制嵌入到官僚制的日常运作中,并且指出动员模式在干部管理、产业发展可持续性、培养致富内生动力等方面的局限性.在贫困治理向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建立一套可持续的制度,确保干部资源和贫困地区的对接,实现惠民政策的普遍化,建立对贫困状态的动态监测,提升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发展因地制宜、与市场主体有机衔接的特色产业,并且实现扶贫政策干预与乡村文化的高度契合.通过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缓解相对贫困带来的社会问题,实现农村人口的全面发展.
    • 贾英华
    • 摘要: 在清朝统治的276年中,仅二品以上官员的贪腐案就有一百多起,涉事官员所受刑罚不可谓不严酷,贪腐之风却屡禁不止,甚至越演越烈。当年清朝能得天下有个重要原因--善于学习不同文化,取长补短,实现“满汉合壁”。尤其在康熙朝,一方面沿袭明代制度以约束满人的野性,一方面以八旗的凝聚力与行动力对抗传统官僚体制的贪腐与低效,所以打造出了盛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