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2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870种,包括文史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古典文学知识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孟浩然的相关文献由135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辉斌、孟浩然、宁松夫等。

孟浩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62 占比:99.9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6%

总计:1563篇

孟浩然—发文趋势图

孟浩然

-研究学者

  • 王辉斌
  • 孟浩然
  • 宁松夫
  • 谭邦和
  • 卫佳
  • 杨和为
  • 李金坤
  • 王芳芳
  • 刘文刚
  • 卢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峥峥
    • 摘要: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又是一年春将至,《税收征纳》编辑部向朋友们拜个早年!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税收工作意义重。《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发出“鉴往开来、勇毅前行,在新的征程上奋力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动员令。
    • 吴怀东
    • 摘要: 义桥渔浦是孟浩然在科举失利后越中之游的第一站,渔浦也是越中山水的起点——一个诗意高潮的起点。落第之心与越中风景的初次相遇,诞生了《早发渔浦潭》,此诗是孟浩然踏上越中土地所创作的第一首诗。孟浩然以“外来客”的新奇视角耳闻目睹,展示了新鲜的渔浦观感和越中“第一印象”——富有山水野趣、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出“遁世无闷”的解脱感、自由感。此诗不同于一般情景结合的抒情诗,属于纪行诗,具有鲜明的纪实性,容易获得一般读者的“共情”,如此朴素的写法在孟浩然山水诗、行旅诗中并不多见,别具一格。
    • 陆春燕
    • 摘要: 幼儿园的四月,是林徽因笔下“笑响点亮了四面风”的最美人间四月天。操场的一角,桃花已经飘落,梨花却正当时。几个穿着汉服的孩子,伴着悠扬的古乐,声情并茂地表演着古诗诵唱。孟浩然的《春晓》,贺知章的《咏柳》,杜牧的《江南春》,王维的《鸟鸣涧》……在春的光艳里,听孩子们用稚嫩的童音吟诵一首又一首经典古诗词,我的心里有一种生命勃发的感动——在孩子们的表演中。
    • 张宾
    • 摘要: 孟浩然的诗,语言平淡而又说理深远,于山水之中描绘出亘古真理的雏形。《与诸子登岘山》是孟浩然在求仕途中,与友人登上岘山观堕泪碑有感而发写下的。与流传下来的孟浩然的其他诗作相比,这首诗集平淡用语和说理深刻为一体,其中透露出渴求建功立业的心态,也迥然于其他恬淡的山水田园诗,是研究孟浩然其人的重要参考依据。
    • 张晓涵
    • 摘要: 孟浩然的送别诗情感真挚丰富,由别情引发诸多情绪,是作者于送别之时的真情流露;其送别诗的情与景有多种组合关系,分别是情景交融、情景疏离和情景互证,通过独特的情景关系表现诗人情感的复杂性;时空的抽象建构缩短过去—现在—未来的距离,相聚的欢欣、离别的悲伤和未来的忧虑缠绕于胸,离别之情在意识的超时空流动中更加深沉感人。因此,孟浩然送别诗的情感表达呈现从单一到复杂的情感流动、情与景的互动关系和时空的抽象建构三方面的模式化特征。
    • 摘要: 郁郁葱葱的小山包上笼罩着薄雾,山泉水潺漏流下,山脚的梯田绿意盎然,旁边是一幢幢黄墙灰顶的充满民族特色的二层小楼,走进宛如画卷的文山州麻栗坡县平安坡村,映入眼帘的一切不禁让人想起诗人孟浩然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陶平生
    • 摘要: 成语“覆雨翻云”出自杜甫的诗《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针对某一段话,若将其中的文字顺序调换一下,其意义就变得不一样了.例如,有人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略微改换,就成了一句讽刺庸医的对联:“不明财主弃,多故病人疏.”
    • 摘要: 先生(指孟浩然)之作,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北齐美萧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先生则有“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乐府美王融“日霁沙屿明,风动甘泉浊”,先生则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谢朓之诗句精者,有“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先生则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此与古人争胜于厘毫间也。
    • 高云(整理); 董诗雨(整理); 周伟; 贾广健
    • 摘要: 一、《家家都在画图中》--从一幅画谈起周伟(以下简称“周”):今天请您来是因为我最近看了您描绘农家的一幅作品,产生了很多感触,昨天晚上还临摹了一下。我们一提农家就能想到的是比较闲适的生活,比如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关于古代的农家生活,孟浩然描绘得比较多,您这幅画中的意境和他笔下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很像。
    • 陈建波
    • 摘要: 历史上,襄阳人才辈出。三国名臣诸葛亮,《出师表》名垂千古;唐代诗人孟浩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第一人;北宋书画家米芾的《蜀素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新时代,襄阳人才济济。连续10年,襄阳市高考考生上省线率、本科上线率、高分段人数比例等多项指标位居湖北省前列。襄阳教育成绩斐然,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支撑。襄阳教育系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鲜明的用人导向点燃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打造了一支有“精兵”、有“强将”、焕发着勃勃生机的教师队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