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姚崇

姚崇

姚崇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党课、政府法制、决策等; 姚崇的相关文献由101位作者贡献,包括唐宝民、张剑光、陈晓光等。

姚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100.00%

总计:116篇

姚崇—发文趋势图

姚崇

-研究学者

  • 唐宝民
  • 张剑光
  • 陈晓光
  • 丘真
  • 佚名
  • 刘利民
  • 华靓
  • 嵇振颉
  • 徐美君
  • 田一颖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云涛
    • 摘要: 唐玄宗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唐代诗人用诗歌歌颂这一伟大的时代。安史之乱后盛世不在,但当时的繁荣景象却令后人眷恋,开元盛世时期社会安定、万国来朝的局面,令唐后期的诗人深情追忆而形诸笔端。在唐朝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上,姚崇具有独特的贡献,他也成为后世人们热情赞颂的政治家。
    • 刘永加
    • 摘要: 姚崇保护忤逆的手下唐代有个叫魏知古的官员,由于为人方直,颇有才学,宰相姚崇爱其才能,就积极向玄宗举荐。唐玄宗想建造金殿和玉真观,魏知古听说后,立即上书进谏劝阻,认为这样大动干戈会劳民伤财。唐玄宗发现他忠直敢言,很是赏识,就把他从黄门侍郎提升为宰相。后来,魏知古又兼任吏部尚书,掌管东都洛阳。
    • 丘真
    • 摘要: 姚崇,字元之,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他担任丞相后,注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有一年,河北、河南闹蝗灾。蝗虫多得成了片,一飞起来,像乌云一般。地方官员和百姓都说蝗虫是神虫,不敢捕杀,反而烧香跪拜,求上天快把蝗虫收回去。姚崇得到报告,连忙下令各地官员带领百姓捕杀蝗虫。姚崇说:"田里的禾苗都是有主人的。只要向他们说明利害,谁还会不肯出力捕杀呢?
    • 张剑光
    • 摘要: 姚崇是武则天比较器重的一位宰相,不过从担任相王府长史后,他和相王的关系变得十分密切.神龙元年,张柬之等官员率禁军发动政变诛杀张易之兄弟,姚崇由于与狄仁杰、张柬之等官员私交深厚,也参加了政变.姚崇一方面是反对张易之兄弟,另一方面又不想反对武则天,在感情上显得特别矛盾.随着政变成功,中宗接过政权,相王成为对皇位有威胁的亲王,姚崇敏感地觉察到相王地位的变化,就故意早早地从中宗朝政治舞台上消失,既保护了自己,又保全了相王.
    • 缪方明
    • 摘要: 对于姚崇灭蝗所引起思想冲突的实质研究,经历了儒法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再到目前儒佛斗法三个阶段.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灭蝗思想的认识.随着佛教中国化进入研究视野,我们对此问题实质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姚崇灭蝗背后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文化互动,最初将蝗灾起因归结于自然说、灾害天谴论,从而导致对待蝗灾有着不同的举措.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立足于儒家经世济民思想基础,积极融摄佛教大乘菩萨道,摆脱灾害天谴论以及因果论的束缚,大胆灭蝗,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繁荣经济,造福人民,建设美好人间.这条灭蝗思想路线在中国思想史上展现出来的主线是: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将"慈悲济世、建设净土"的宗旨在人间呈现出来,这构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逻辑进程.这个进程,则是得益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站在文化自信的高度,对佛教这一外来文化进行融摄而得以推进.通过对姚崇灭蝗思想实质研究,揭示出佛教这一异质文化如何被同构为本土文化思想资源的历史具象与内在原因,可以在当下全球化交流过程中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面对不同文化交汇时,我们能够在交流中不失冷静,在包容中不失理性,在鉴别中不失智慧,在互动中不失自主,在运用中不失胆识,达到一种活泼自由的境界,从而推动我们在新时代树立好民族文化自信,融摄不同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用"中国智慧"讲好中国故事.
    • 画屏
    • 摘要: 在古代,做宰相可谓一个臣子职业生涯的最高理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伴君如伴虎,一个宰相能在居高位的时候受君恩、被爱戴,退位后还享尽殊荣的,并不多见。唐代宰相姚崇是其中之一。公元713年,62岁的姚崇遇.上28岁的唐玄宗,一个政治家最成熟的时刻恰逢一-个皇帝最有激情的年华。他兴利除弊,辅佐唐玄宗缔造了一个让后人津津乐道的盛世,并凭借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被后世评为“十大贤相”之一。有这样的声望和魅力,和姚崇的为人处世是分不开的。
    • 丘真
    • 摘要: 姚崇,字元之,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他担任丞相后,注重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有一年,河北、河南闹蝗灾。蝗虫多得成了片,一飞起来,像乌云一般。地方官员和百姓都说蝗虫是神虫,不敢捕杀,反而烧香跪拜,求上天快把蝗虫收回去。姚崇得到报告,连忙下令各地官员带领百姓捕杀蝗虫。姚崇说:“田里的禾苗都是有主人的。只要向他们说明利害,谁还会不肯出力捕杀呢?大家一起动手,一定能把蝗虫扑灭干净。”姚崇还提出了捕杀蝗虫的具体方法,派人分发给各地官员。
    • 摘要: 唐朝开元年间,宰相姚崇有一次生病在家,亲家成敬奇前去府中探望,不料,成敬奇一看到姚崇就开始大哭,随后又神秘地从怀里取出一只活麻雀,放在姚崇手里,然后让姚崇张开手把麻雀放掉,并神神道道地说:“让姚公早日痊愈吧……”姚崇碍于姻亲的情面,无可奈何地配合他的“表演”。成敬奇走后,姚崇愤怒地对子弟们说:“这家伙太无耻了,他是怎么哭出来的呢!”
    • 毛阳光
    • 摘要: 2016年,姚偁及其妻王淑的合祔墓志在河南洛阳伊川县万安山姚氏家族墓地出土.志主是姚崇曾孙,姚彝孙,姚闢之子,姚勖之父.墓志中涉及中唐时期姚崇家族许多史事,如姚闢在伪燕遇害并被唐朝追赠的情况,姚偁的生平仕宦历程及婚姻子嗣,姚勖早年艰苦的成长经历,姚偁夫妇二人身后归葬万安山的艰辛历程等.该墓志的发现揭示了以往我们不了解的姚崇曾孙姚偁的家族史事,为姚崇家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对中古洛阳大族丧葬文化的研究以及姚崇家族墓园的恢复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