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气化学

大气化学

大气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篇、会议论文55篇、专利文献147758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大气科学、气象知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年报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甘肃省第十三届色谱年会、中国西部地区第四届色谱学术报告会、西北地区第八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届色谱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大气化学的相关文献由511位作者贡献,包括任信荣、唐孝炎、葛茂发等。

大气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5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47758 占比:99.83%

总计:148006篇

大气化学—发文趋势图

大气化学

-研究学者

  • 任信荣
  • 唐孝炎
  • 葛茂发
  • 邵可声
  • 王体健
  • 王炜罡
  • 侯惠奇
  • 吴兑
  • 孙扬
  • 潘循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思聪; 成巍; 王承志; 李汇军
    • 摘要: 围绕临近空间大气化学过程数值模拟计算问题,以平流层大气4个典型光化学系统为例,运用化学动理学预处理(KPP)工具,对不同复杂度的光化学反应质量平衡方程体系进行预处理,快速建立各系统化学动理学方程组的代数表示;针对模型中的大刚性ODE方程组,选取6种不同的数值计算方案(rodas,ros3,ros4,rosenbrock,sdirk,seulex),实现ODE方程组的离散表示,并自动生成所需计算代码。在此基础上,开展平流层光化学过程数值模拟试验,重点考察了:各数值计算方案的计算效率和计算稳定性;各系统主要化学成分随着时间的演化规律;光化学系统复杂度对各模型主要成分变化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KPP工具能有效应对临近空间大气化学反应系统复杂度的增长,缩短大气化学模型建模与检验周期,为临近空间大气化学过程研究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 摘要: 大气亚硝酸的大气化学过程与来源研究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进生研究员、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秦敏研究员等人合作,揭示了沿海城市大气环境中亚硝酸气体(HONO)的化学特征、分布及来源。相关成果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大气HONO的光解是羟基自由基(OH自由基)的重要来源,识别大气HO NO来源对于理解大气化学过程及模型准确模拟有重要意义。
    • 张华
    • 摘要: 张华等编著该书是基于多源观测数据和我国自主研发的污染物大气化学气候双向耦合模式系统获得的不同种类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辐射强迫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与反馈等研究成果编撰而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特别是中国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该书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基于多源观测数据获得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数值模式模拟大气污染物(包括气溶胶与对流层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各类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及其在全球和中国地区产生的气候效应;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 摘要: 项目概况近年来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10年来其平均质量浓度变化不大或者说略有减少,而直径0.1-2μm的粒子却明显增多,增多达15%以上。这些细颗粒来源广、形成机理复杂,受大气化学、大气物理和社会活动影响较大,目前认为主要是交通扬尘和经过化学转化的硫酸盐、硝酸盐、氨盐等化合物颗粒。
    • 摘要: 《沙漠与绿洲气象》主要刊载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大气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学术争鸣,也发表一些相关的科技新闻。具体包括: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变化与预测,沙漠、干旱、绿洲(荒漠)气象,农牧业气象,环境气象,航空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等气象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
    • 摘要: 《沙漠与绿洲气象》主要刊载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大气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学术争鸣,也发表一些相关的科技新闻。具体包括: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变化与预测,沙漠、干旱、绿洲(荒漠)气象,农牧业气象,环境气象,航空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等气象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沙漠与绿洲气象》以创新性、学术性、实践性、先进性为特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气象、农业、水利、林业、民航等部门和相关高校提供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
    • 摘要: 《沙漠与绿洲气象》主要刊载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大气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学术争鸣,也发表一些相关的科技新闻。具体包括: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变化与预测,沙漠、干旱、绿洲(荒漠)气象,农牧业气象,环境气象,航空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等气象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
    • 摘要: 《高原气象》是大气科学领域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登大气科学领域,特别是青藏高原气象学、山地气象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新观点、新进展,也涵盖天气气候方面的理论、观测和预报预测方法、全球气候变化、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和大气雷电等学科,为推动大气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学术平台。
    • 摘要: 《沙漠与绿洲气象》主要刊载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的大气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综述、学术争鸣,也发表一些相关的科技新闻。具体包括:灾害性天气分析与预报,气候变化与预测,沙漠、干旱、绿洲(荒漠)气象,农牧业气象,环境气象,航空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等气象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沙漠与绿洲气象》以创新性、学术性、实践性、先进性为特色。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气象、农业、水利、林业、民航等部门和相关高校提供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
    • 摘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重庆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发表在《地学前缘》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揭示,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地区拥有全球最洁净的环境条件。“新的研究首次从雪冰-大气化学角度阐明了第三极是全球最洁净的地区之一,研究成果为推动第三极地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科学数据支撑。”论文通讯作者、重庆大学副教授游超告诉《中国科学报》。第三极地区毗邻全球人口最稠密且发展迅速的地区,其环境状况一直备受科学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