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国竞争

大国竞争

大国竞争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工业经济、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专利文献2403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国际论坛、当代世界、太平洋学报等; 大国竞争的相关文献由166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波、郎平、刘国柱等。

大国竞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 占比:5.65%

专利文献>

论文:2403 占比:94.35%

总计:2547篇

大国竞争—发文趋势图

大国竞争

-研究学者

  • 胡波
  • 郎平
  • 刘国柱
  • 杨丹辉
  • 赵明昊
  • 刘得手
  • 南风
  • 孙通
  • 张一帆
  • 张东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许许
    • 摘要: 欧盟与印太地区有着深刻的联系,在当前激烈的大国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下,欧盟为解决自身面临的内部问题与外部挑战从而提出了自己的印太战略。这更源于欧盟对印太地区重要性的认知和其在本地区存在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与安全战略考量,以及国际体系深刻转型背景下中国的崛起。欧盟印太战略的实质为应对“大国竞争”的主动出击,也是其增强“战略自主”的最优选项。另一方面,欧盟在实施印太战略的过程中也面临欧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挑战。展望未来,欧盟在实施该战略的过程中会获取相应战略利益,但也势必增加了印太地区发展的不稳定性,并使欧盟自身付出巨大战略成本。
    • 刘得手
    • 摘要: 美国版“大国竞争”极尽歪曲之能事,其实质是“美国优先”。无论如何,美国的话语霸权都无法掩盖“大国竞争”的实质和真相。作为一种过时的观念,一种短视且危险的战略,“大国竞争”必将被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所抛弃。拜登政府只有摒弃“大国竞争”的思维和战略,才能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 杨慧慧
    • 摘要: 冷战之后,美国在白令海峡区域的活动基本保持低热度的状态,随着北极地区战略价值上升、大国竞争加剧、美国日益严重的国内政治极化以及利益集团的影响,美国重新加强对白令海峡区域的重视。美国增加了在白令海峡区域的军事存在、加强了对白令海峡的管控、围绕该区域的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展开了国内政治博弈。这些行动的影响会超出白令海峡区域,进而影响整个北极地区的安全局势以及"冰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美国对白令海峡区域的重视将成为长期趋势,未来或将继续增强军事存在,并以该区域为基础联动北极地区与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同时继续保持在该区域的"低政治"领域合作。
    • 袁荣亮
    • 摘要: 大国竞争战略下,美国持续推动导弹防御的发展变革,出台系列战略规划、发布新版体系架构、制定未来发展路线、开展复杂飞行试验等,快速推动面向大国对手的导弹防御体系建设。通过调整发展战略、布局先进技术、扩展发展空间等举措,美国持续强化本土和区域导弹防御系统,谋求形成全面的导弹防御能力。
    • 刘博文
    • 摘要: 处于战略收缩时期的大国在参与战略竞争时,既致力于平衡控制成本与赢取优势的双重目标,又需要考虑竞争对手、国际盟友、国内民众等多重观众的认知,在塑造自身竞争姿态时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印象管理模式。既有研究难以同时解释:此类情境下的大国为何有时倾向于向竞争对手展示克制,有时偏好于向竞争对手彰显决心。本文认为,首要外部威胁的紧迫程度与自身国际权威的稳固程度影响大国对战略失衡风险偏于收缩过度还是竞争失控的判断,进而塑造着大国在展示克制与彰显决心之间的印象管理策略取舍。另外,当针对不同观众的信号释放出现矛盾时,大国还可向竞争对手开展私下的印象管理以规避其他观众的干扰。通过对英国(1902—1912年)、法国(1925—1938年)、美国(1969—1979年)三段历史时期的6个子案例的经验研究,研究假设得到了初步验证。鉴于美国正在实施有限战略收缩与适度对华竞争,总结大国印象管理的规律将有助于研判美国对华竞争姿态。
    • 冯绍雷
    • 摘要: 乌克兰危机,不仅是一场发生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或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冲突,而且是一场在国际权力转移敏感时期发生的多方力量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国际冲突,同时还是21世纪以来牵动全球秩序重构、欧亚地区地缘政治格局重塑,以及人们对世界事务中关键问题重新认知的一项重大事件。乌克兰危机存在深层背景与直接诱因,其发展演进可分为10个阶段,且各有要点。乌克兰危机带来大国恶性竞争长期延续、乌克兰国内格局难以出现转机、俄罗斯面临持续挑战却有强劲抗衡能力以及争议地带诸多困境等巨大影响。其前景可能出现"大交易""大悬空""大陷阱""大转型"等情况,需要一个包含各方利益与意愿,统摄各个领域复杂需求与可能的总体性解决方案,才可能找到出路。
    • 杨丹辉
    • 摘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等因素相互交织叠加,国际生产和贸易体系面临深度调整,全球产业链在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重构的同时,出现了本土化、区域化、短链化等新趋势新动向。面对复杂多变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形势,我国要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产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韧性强劲的优势,创新驱动强链延链,加紧补短锻长,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建立完善产业链安全预警机制,推动建立协同高效的区域价值链,打造现代化产业链,有力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郭敏洁
    • 摘要: 2021年,美国再提“侦察威慑”概念,升级“太平洋威慑倡议”,在印太地区的作战能力投资增加。面对复杂多样的世界环境,美国聚力“大国竞争”,将天军纳入情报界,设立首席数据和人工智能官推进以数据为中心的战略,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势提升安全竞争时代的“发现”能力。纵观本年度世界大国的情监侦领域发展态势,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强国面向联合全域作战需求,着力提升跨域协同的情报获取能力,利用开放体系架构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技术等赋能情报处理体系,加速推进情监侦装备发展和演习实验,力图为联合全域作战提供感知优势。
    • 胡伟星
    • 摘要: 乌克兰危机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民族冲突、地缘政治和大国竞争背景,需要从乌克兰内部、俄乌关系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多层次加以解读。放在一个较长历史时空来看,这场危机也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部分。俄乌冲突不仅是一场地区冲突,也是冷战时期东西方对峙的延续。俄乌冲突使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秩序发生了突变,加速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俄乌冲突告诉人们,传统地缘政治逻辑并未远去,大国竞争仍是对战略空间的争夺,战略空间影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和大国之间的权力平衡,它仍然是今后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轴。俄乌冲突搅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大分化、大震荡、大重组,国际经贸和全球治理体系也面临重大调整。
    • 刘国柱
    • 摘要: 联盟战略在二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被美国政府视为美国最大的财富和力量源泉。在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指导原则下,美国的联盟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创伤,联盟伙伴的离心力和自主性在增强。面对新时代中美竞争的新格局,拜登政府试图更新美国的联盟战略,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在难以再通过传统的联盟体系遏制中国的情况下,拜登政府以问题和领域为导向,针对中国分别组织了地缘战略与安全、科技、经济和意识形态四个联盟模块,新的联盟体系呈现出复合型的特征。由于联盟内部缺乏对共同威胁的统一认知,盟友之间在很多方面也缺乏共同的利益,再加上联盟结构过于复杂,增加了联盟操作的难度。拜登政府的联盟战略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应该针对美国的不同联盟提出不同的应对之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