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404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林业、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46篇、会议论文292篇、专利文献55339篇;相关期刊1147种,包括风景名胜、广东园林、花卉等; 相关会议150种,包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北京园林学会2012年度学术论坛等;城市公园的相关文献由5991位作者贡献,包括金云峰、兰思仁、翟宇佳等。

城市公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46 占比:6.15%

会议论文>

论文:292 占比:0.49%

专利文献>

论文:55339 占比:93.36%

总计:59277篇

城市公园—发文趋势图

城市公园

-研究学者

  • 金云峰
  • 兰思仁
  • 翟宇佳
  • 吴承照
  • 张旻
  • 李鹏波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健
  • 张绿水
  • 朱文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云峰; 陈娟; 吴朦
    • 摘要: 从城市公园游憩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公园游憩空间相关规范系统不完善的角度出发,在11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中,选取63个居民使用度较高的城市公园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实地调查研究,修正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利用Excel和SPSS19.0等数理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此探究三类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规模与公园面积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公园游憩空间的数量以及面积与公园总面积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并建立相关回归方程;布局方面通过公园平面图的拓扑图形,总结归纳三类城市公园游憩空间的布局特征,以及每种布局方式的优劣.本次研究结果对补充城市公园相关规范以及城市公园游憩空间规模定量,布局模式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贞; 方舟
    • 摘要: 广泛的国际经验研究可为中国的公园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策略支撑,并推动其相关理论的完善。系统梳理了德国慕尼黑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公园的发展脉络,总结了其城市公园系统的分级、分类与分布特征,解析了慕尼黑公园建设中表达其公共属性的4项特征,即全员化的运动场地设置、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供给、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以及灵活高效的功能转换。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我国新时期的城市发展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 王霞; 胡心然; 乔雪
    • 摘要: 为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已成为当下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必要部分,设计有益于儿童成长与发展的游戏空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游戏价值的概念,以游戏性、功能性和安全性为框架建立评价模型,对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共60个公园的儿童游戏空间场地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安全性被过于看重,而对“提供可自由移动的游戏部件”“可观察/接触小动物”等4项因子的重视较少;“游戏沙坑/沙池设置”“适宜的水体设置”“足够的座椅”等8项因子在设计中的重视度均需提高;“标识系统设置”虽然得到了重视,但在设计上还需要提升。本研究旨在为未来儿童游戏空间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 李亚齐
    • 摘要: 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改造运河周边园林景观,是运河沿岸地区城市公园园林景观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以北京西海子公园改造提升为例,分析了西海子公园周边历史遗存及人文景观,确定了公园定位及规划原则,采用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集中展示运河文化内涵,营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改造后的西海子公园已成为通州历史人文风貌的集中展示区,大运河文化带上重要的历史人文景观节点。
    • 日本藤本壮介; 麦子(编译)
    • 摘要: 匈牙利音乐之家位于布达佩斯市中心的城市公园中,是布达佩斯公园项目(Liget Budapestproject)的一部分。项目创建和翻新了多个文化机构,成为布达佩斯市新的文化地标。建筑师旨在通过大自然、声音和光的互动,将音乐带入日常生活,为市民和游客们提供独特的体验,展现音乐、艺术对人们生活全方面影响的新视角。布达佩斯是欧洲古典音乐和匈牙利民间音乐交融的中心,在音乐之家中,除了可以体验一系列现场音乐会之外,还设有各种展览以及多种教学课程。
    • 姜芊孜; 王广兴; 李金煜
    • 摘要: 城市公园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纽带,提供着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不同使用者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感知,对优化公园设计和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济南市主城区城市公园为例,利用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济南市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对城市公园文化服务的感知。从公众感知结果来看,主城区城市公园的教育和知识、文化遗产、社会关系与场所感应重点提升,本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对文化服务的感知具有明显差异;从不同类型公园的感知结果来看,综合公园的满意度均值略低于重要性均值,专类公园的满意度均值高于重要性均值,各类型的公园都有低满意度的文化服务。基于此,针对公众感知结果中满意度较低的服务和各类型公园的薄弱项分别提出了文化服务提升策略。研究表明:公众感知研究能够对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进行有益补充,重要性–满意度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和易操作性。
    • 任卿
    • 摘要: 景观环境设计课程的教学需要有大量的实践案例配合课题设计,并针对城市各类居住空间和场所的设计内容及方法进行讲解,由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加深对“公园城市”概念的理解,并在公园城市的背景下形成城市更新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将城市居民越发多元的生活需求融入景观环境设计,使城市公园更加优美,并营造出城市整体的公园感,让整座城市处处有景,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欣赏到公园的美丽。
    • 邱裕; 蔡玲
    • 摘要: 在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元素是设计的重要内容和重点脉络。文章整合和完善地域文化的方法,以宝岛公园景观规划为例,分析了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使城市公园景观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 闫玉祥; 陶志梅
    • 摘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而且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审美观光、游憩娱乐、教育文化、体育运动和社会交往等多种生态文化服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评论数据易于获取、样本量大的特点为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质量研究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数据来源。笔者通过采集主要旅游网站的公众网络评论数据,利用网络数据文本分析法、德尔菲法和重要性—满意度(IPA)分析法构建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以天津25个城市公园为例,研究天津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质量。结果表明:网络评论数据能够用来评价城市公园生态系统文化服务质量;公众对景观观赏性、游乐设施和游玩项目较为关注;景观标识引导、停车设施、避雨设施等公园设施和公园主题活动的科普性、趣味性、可参与性等文化服务有待提升。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公园管理部门优化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水平、满足公众诉求、提升公众满意度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 肖雨璇; 喻雪晴; 张绿水; 谈福鹃
    • 摘要: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并筛选出的747篇中文文献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出的464篇英文文献为研究对象,使用Cite Space文献分析软件,从文献数量、时间、作者、高被引文献、文献共引情况及关键词进行了计量可视化分析,归纳整理了1999—2020年期间国内外基于老年人视角的城市公园研究的学科及期刊分布、重要文献,以探究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研究结果表明,20年来国内研究热点包括老年人户外行为特征、老年人对城市公园环境的需求、基于老年人视角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和优化策略3个方面,国外研究热点包括城市公园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老年人体力活动及其影响因素、老年人对城市公园环境的需求和环境公平正义4个方面。结合高频关键词的变化、社会科技的进步、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的发展,笔者预测认为今后的研究热点可能聚焦在以先进仪器和实验手段为基础、研究城市公园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以老年人需求为基础、研究如何构建代际良性互动的城市公园,以大数据为基础、研究老年人在城市公园中的休闲行为特征和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研究如何打造适合老年人需求的智慧城市公园4个方面。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