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垂柳

垂柳

垂柳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56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林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44篇;相关期刊324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花木盆景:花卉园艺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北京园林学会2012年度学术论坛、第五届全国制药工程科技与教学研讨会、2015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等;垂柳的相关文献由854位作者贡献,包括兑宝峰、刘可越、刘心武等。

垂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5 占比:91.6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44 占比:7.83%

总计:562篇

垂柳—发文趋势图

垂柳

-研究学者

  • 兑宝峰
  • 刘可越
  • 刘心武
  • 孟广祯
  • 成英
  • 晏继斌
  • 何俊
  • 李新生
  • 玉山
  • 王志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少宁; 陶雪莹; 李慧敏; 赵娜; 徐晓天; 鲁绍伟
    • 摘要: 选取北京地区典型常绿树种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落叶树种垂柳(Salix babylonica),以生长健康、树龄(8年)相同树种为试材,开展植物释放有益挥发性有机物(BVOCs)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实验。采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Thermal desorption Cold Trap-Gas Chromagraphy/Mass Spectrum,TCT/GC/MS)进行植物BVOCs成分测定,筛选出集景观美化、清新空气、康体保健于一体的园林景观树种,从景观生态学视角为城市绿地植物配置、生态康养森林群落营造提供必要理论依据。针对TCT/GC/MS分析获得的BVOCs原始数据-总离子流图(Total ion current,TIC),其各峰对应化学物质信息利用TurboMass Ver 5.4.2软件、质谱数据库(Nist 2008 Library)检索,经过人工校对和解析后,最终确定各BVOCs成分。结果表明,侧柏在生长季共释放烯烃类、酯类、醛类、酮类、醇类、有机酸类和其他类共7类45种有益挥发物。垂柳较之少一类有机酸,为6类43种;侧柏释放总有益挥发物不同生长季表现为秋季(61.70%)>春季(60.99%)>夏季(60.82%),各季以(1R)-(+)-α-蒎烯、α-蒎烯、3-蒈烯等烯烃类有益组分相对含量较高;垂柳释放总有益挥发物不同生长季表现为春季(51.35%)>夏季(41.09%)>秋季(32.94%),各季以乙酸叶醇酯、顺-3-己烯-1-醇、(+/-)-薄荷醇、天然壬醛和(1R)-(+)-α-蒎烯等成分相对含量较高,各有益类别化合物季节变化规律明显。
    • 崔亮霞
    • 摘要: 垂柳因生命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北方较为欢迎的树种。本文介绍了垂柳的育种、育苗技术、苗期管理以及垂柳造林技术,为相关工作人员在采用垂柳造林时提供参考。
    • 肖胜林
    • 摘要: 1990年,我16岁,考入潍坊师范学校。学校门前有条路,名曰幸福路。进校门,是一条不宽的甬路。甬路两边种着垂柳,垂柳不高,柳枝却长,几乎要垂到地上。风过来,柳丝婆娑。甬路尽头是教学楼。教学楼只五层,有年岁了,看上去有些古旧。
    • 王勇
    • 摘要: 林景区垂柳的整形修剪文人雅士自古就爱柳,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条百尺拂云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传说隋炀帝杨广酷爱柳,在开凿大运河下时令沿河两岸广种柳,并亲自栽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与帝王同姓,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的美称。
    • 司升云; 望勇; 杨帆; 王攀; 骆海波; 周利琳
    • 摘要: 柳二尾蚜[Cavariella salicicola(Matsumura)]又名芹菜二尾蚜,属半翅目蚜科二尾蚜属,第一寄主为柳、垂柳等柳属植物,第二寄主为芹菜和水芹,在我国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陕西、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江苏、江西、浙江、台湾、广东、云南、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国外分布于朝鲜半岛、日本、俄罗斯、泰国、印度等国家与地区。
    • 方小艳
    • 摘要: 垂柳生长速度快、外形美观,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树之一,且在水土保持、森林防护、庭院绿化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垂柳是病虫害多发的树种,病虫害严重危害着垂柳的种植。因此,结合垂柳生物学特性,分析了垂柳扦插育苗技术要点和苗期管理,最后则提出了几点垂柳病虫害防治措施,旨在为垂柳种植提供参考和借鉴。
    • 王婧; 王赛; 欧阳旭
    • 摘要: 以本土2年生垂柳植物为研究对象,以干旱条件下的生物生理变化规律探究为目的,以田间为基础研究环境开展了干旱环境下的垂柳植株生理特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伴随着干旱条件所持续的时长增加,垂柳植株叶片区域内的各类型叶绿素含量及植株内的叶绿素总量均出现下跌,根据实验结果中垂柳植株对干旱条件的自身处理情况对比可知,其a型叶绿素数量下降1.45 mg/g,b型叶绿素数量下降0.30 mg/g;(2)干旱环境对垂柳成熟层面的威胁倒逼其内部生成了更多且具备更多活性的保护酶组织,其POD型保护酶活性数值提升14.30 U/g,SOD型保护酶活性数值提升17.42 U/g,CAT型保护酶活性数值提升9.67 U/g;(3)当干旱条件持续至25 d甚至高于25 d时垂柳细胞中的渗透物质明显增多,其溶解性蛋白质较常规情况占比增加40.10%,溶解性糖原较常规情况占比增加25.33%,游离性质脯氨酸较常规情况占比增加69.46%;(4)当干旱条件持续至10 d甚至高于15 d时,垂柳植株的导电能力及MDA含量分别得到上升,相较于常规生长条件下,实验后的垂柳实验对象的导电率提高21.47%,MDA含量提高35.62%。经对实验结果的全局分析,得出在干旱胁迫时长超于25 d后,垂柳植株将会产生明显的生理特性变动。
    • 兑宝峰
    • 摘要: 璎珞柏因枝叶下垂,形似璎珞而得名,用其制作垂枝式仿垂柳型盆景,自然飘逸,颇有垂柳的神韵,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盆景树种。璎珞柏的中文正名叫欧洲刺柏,柏科刺柏属植物,其近似种刺柏在一些地方被称为“璎珞柏”。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刺柏的针叶较长,小枝的下垂长度不如欧洲刺柏那么长。璎珞柏的叶子较小,小枝的下垂幅度较大。
    • 冯晓容; 柴梦娜; 张强华; 高志呈; 杨颖
    • 摘要: 通过对毛白杨、河北杨、垂柳注射抑花一号杨柳飞絮抑制剂8倍液、28倍液、48倍液,开展抑制杨树、柳树花芽分化的观察试验和控制杨树、柳树结絮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树干注射抑花一号杨柳飞絮抑制剂能抑制杨树、柳树花芽分化,有效减少翌年树木结絮,促进树木营养生长;其中,抑花一号8倍液防治飞絮效果好,还能减少防治飞絮的物质投入,可在宁夏示范推广应用。
    • 曹启章
    • 摘要: 我所居住的小区名叫“风韵花园”,在这里我已经住了十多个年头了。进得小区门,一眼就会看见主干道旁杨柳依依,榆树成阴,杏树婀娜,李子树挺拔。还有十数株名贵的旃檀树“鹤立鸡群”般地站立在桃树、杏树、榆树之间,分外引人注目。每当春尽夏临之时,由许多细碎的小花朵攥成的、碗口大小的旃檀花就争先恐后地绽开了,花朵儿粉白粉白,既像雪,又似玉,香气扑鼻,满院里就罩上了一层氤氲的气味,令人魂迷心醉。两三株桑树,树身高挑黝黑,树头曲里拐弯地探向空中,叶片比大人的巴掌稍小,绿绿的,肥实得很。秋天里,黑乌乌的桑葚儿熟透了,院子里也就有了贪吃的,嘴唇和牙齿被桑葚儿染得乌红乌红的女人和娃娃们。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