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震层序

地震层序

地震层序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86289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地学前缘、海洋与湖沼、新疆地质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1海洋和综合地球物理发展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等;地震层序的相关文献由308位作者贡献,包括彭学超、朱筱敏、印兴耀等。

地震层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6289 占比:99.95%

总计:186388篇

地震层序—发文趋势图

地震层序

-研究学者

  • 彭学超
  • 朱筱敏
  • 印兴耀
  • 吴国忱
  • 姚伯初
  • 张亚雄
  • 张延充
  • 彭才
  • 李刚
  • 李秀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Majid Khan; Yike Liu; Asam Farid; 张振(翻译); 邓希光(校对); 王海峰(校对)
    • 摘要: 在巴基斯坦印度河近海盆地运用区域地震反射剖面和深部探井资料分析沉积层序的地下构造走向和地震地层结构特征。为了提高资料质量,我们运用信号处理系统对地震资料进行再处理,增强了反射连续性以获得更好的结果。运用合成地震记录识别并将地震反射与钻井资料联系。地震资料揭示了受构造控制的多期次正断层活动,是中生代裂谷作用和始新世晚期的转换挤压作用的表现。在地震剖面上观察到一条SW-NE向的背斜推覆构造,是由基底活化作用和近代沿印度板块边缘的转换挤压作用引起的,并计算了这种特殊推覆几何体的构造生长方式。在地震记录上识别出6个可标示的地震层序。总体而言,由于基底断块的抬升,在浅层形成向西北方向的地质构造。在地震记录上还识别出一个古陆架,上覆白垩系沉积物,指示株罗纪时期印度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分离。地震解释揭示了研究区的构造样式和地层受新生代中期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后裂谷作用以及沿印度板块西部边缘的沉积作用的影响。沿推覆几何体的显著构造生长表明边缘沉积物存在现今的转换挤压作用。目前综合解释有助于对全球被动大陆边缘复杂构造的理解,它们表现出相似的特征,认为受断裂作用和漂移构造的控制。
    • 周超; 张宁宁; 曾倩; 孟德伟
    • 摘要: 东非裂谷系盆地近年来取得多个油气发现,Tanganyika盆地南部研究区根据地震特征可划分为缓坡带、洼陷中心、剪切带三个构造单元,构造特征与已发现含油气盆地相似,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根据地震反射界面接触关系及界面上下剖面反射特征,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T14、T12、T5、T2,相应地将盆地沉积地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4.在层序格架控制下,根据地震相外部反射形态及内部反射结构,识别出河道充填状、强振幅席状、弱振幅席状、楔状、透镜状、丘状、叠瓦状7种地震相类型,分别代表河流、滨浅湖-深湖、深水等深流、扇三角洲等不同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SQ1层序时期,缓坡带孤立半地堑发育三角洲沉积,洼陷中心以滨浅湖-深湖相沉积为主;SQ2层序时期缓坡带作为统一的构造单元发育河流及三角洲沉积,洼陷中心以发育三角洲及浊流相沉积为特征;SQ3层序时期构造抬升,缓坡带发育大型曲流河沉积,洼陷中心三角洲及浊流沉积规模进一步扩大;SQ4层序时期裂陷进一步加剧,洼陷中心发育洼陷中心发育深水等深流沉积,边界断层陡坡带发育大规模扇三角洲及滑塌沉积.研究成果将为盆地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支持.
    • 秦绪乾; 张雷; 李雷涛
    • 摘要: 为了精细描述四川盆地北部元坝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晚期沉积演化过程,明确茅口组晚期台地边缘高能浅滩展布和岩溶储层发育规律,以地震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钻标定建立精细的地震等时格架,分析了研究区完钻井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指出元坝地区茅口组高能浅滩叠合岩溶储层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以高精度地震等时格架为约束的地震相分析方法是隐蔽性油气藏勘探发现的重要手段.研究结果表明:①元坝地区茅口组三段发育台地边缘高能滩沉积,呈北西向展布,前亚带为台地边缘丘滩带,地震剖面上呈丘状反射外形,厚度稳定,分布连续;后亚带为台地边缘浅滩带,地震剖面呈低频、断续、中强变振幅反射,为浅滩叠合岩溶缝洞带,两者均为油气勘探有利区.②等时格架内的波形分类是研究地层整体变化的有效手段,针对整个茅口组的波形分类结果准确地识别出了茅三段台缘展布和岩溶储层发育范围.③在明确相带的基础上,统计类属性能对元坝地区茅三段台缘浅滩叠合岩溶储层的横向变化进行精细刻画,较好地反映了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变化.
    • 秦绪乾; 张雷; 李雷涛
    • 摘要: 为了精细描述四川盆地北部元坝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晚期沉积演化过程,明确茅口组晚期台地边缘高能浅滩展布和岩溶储层发育规律,以地震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钻标定建立精细的地震等时格架,分析了研究区完钻井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对应关系,指出元坝地区茅口组高能浅滩叠合岩溶储层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方向,以高精度地震等时格架为约束的地震相分析方法是隐蔽性油气藏勘探发现的重要手段。研究结果表明:①元坝地区茅口组三段发育台地边缘高能滩沉积,呈北西向展布,前亚带为台地边缘丘滩带,地震剖面上呈丘状反射外形,厚度稳定,分布连续;后亚带为台地边缘浅滩带,地震剖面呈低频、断续、中强变振幅反射,为浅滩叠合岩溶缝洞带,两者均为油气勘探有利区。②等时格架内的波形分类是研究地层整体变化的有效手段,针对整个茅口组的波形分类结果准确地识别出了茅三段台缘展布和岩溶储层发育范围。③在明确相带的基础上,统计类属性能对元坝地区茅三段台缘浅滩叠合岩溶储层的横向变化进行精细刻画,较好地反映了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变化。
    • 刘阿成; 唐建忠; 吴巍; 张杰
    • 摘要: 为了查明闽江口外海域晚第四纪地震地层特征,进行了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调查,穿透的沉积物厚度最大约90m,划分为6个地震层序,自上向下为U1-U6.U1为全新世(海洋同位素阶段(marine isotope stage,MIS)1期)海相沉积单元,U3为MIS 3期的滨浅海-河口相,U5为MIS 5期的滨浅海与河流交互相,在MIS 5.2和5.4亚期海平面下降超过15m,发育了河流沉积;U2和U4分别为MIS 2和MIS 4期的河流充填相,而U6为MIS 6期的陆相沉积单元.根据地震层序关系研究了埋藏古河道的断面和分布特征、发育年代、演变及原因等.在全新世初期(11.5ka BP)之前,古闽江呈SE向经研究区南部和海坛岛东面流入东海(台湾海峡北口),随着研究区上游地势不断淤高,在11.5kaBP之后发育了NE向经北部向海到达西引岛附近的古河流,至约9.2ka BP海平面上升到约-30m高度时,全部河流消失于海面之下,闽江最后一次退出研究区.在闽江口东面,埋藏古丘陵的中南部高于现海面下50m(-50m),受其阻挡未能发育向东直接入海的闽江古河道.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研究区自MIS 6末期以来古河流发育和演变等方面的新认识和证据.
    • 宋家伟1; 傅人康1; 伍德明1
    • 摘要: 海洋单道地震技术以其配置灵活、简便高效的优势,在海底地层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简单介绍了单道地震的工作原理,并结合在琼州海峡的应用实例,阐述了海上单道地震在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方面的相关技术。
    • 刘阿成; 陆琦; 吴巍
    • 摘要: High resolution shallow seismic exploration with dense grids,line intervals of mostly 120 m and 200 m,was carried out in tidal ridges and troughs area west of Taiyangshan Ridge in the South Yellow Sea.The maximum sediment penetration was about 80 ~ 90 m.Two seismic sequences (SQ1 and SQ2) were identified and further divided into five sub-sequences (U1~U5).The underlain Sequence 1(U1) consisted of land sediments of Late Pleistocene,while the upper Sequence 2 (U2 ~ U5) was mainly formed by marine sediments of Holocene.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each sub-sequence were studied based on seismic facies characteristics.Since the later period of Late Pleistocene,the study area has been mainly undergon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of delta distributaries-river incision-paleo-river channel fill estuary offshore-delta offshore-shallow sea-present tidal ridges and troughs.A tidal sand ridge in narrow river mouth was developed during the middle Early Holocene in the study area,but afterwards were buried due to fast sea level rise.Present tidal sand ridges were formed after the last high sea level.They did not have any inherited relationship with paleo-tidal sand ridges,nor with paleo-topography of Late Pleistocene,but were controlled by tidal current system.%在南黄海太阳沙西侧潮流脊槽海域进行了密集网格的高分辨率浅地震勘探,测线间距主要为120 m和200m.沉积物穿透厚度最大约80~90m,划分为2个地震层序(SQ1和SQ2),细分为5个亚层(U1~U5).位于下部的层序1(U1)为晚更新世陆相沉积,上部的层序2(U2~U5)以全新世海相沉积为主.根据地震相特征研究了各亚层的沉积环境,从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研究区经历了三角洲辫状河流—河流刻蚀—古河道充填—河口滨海—三角洲滨浅海 现代潮流脊槽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在早全新世中期,研究区发育了一条窄河口型潮流沙脊,并随海平面的快速上升而被掩埋.现代潮流沙脊形成于末次高海面后,与古潮流沙脊没有继承关系,与晚更新世古地形也没有关系,受控于潮流系统.
    • Sergei S.Drachev1; Leonid A.Savostin1; Victor G.Groshev1; 周娇(翻译)2; 吴峧岐(校对)1; 万玲(校对)1; 范广慧(校对)1
    • 摘要: 拉普捷夫海对于研究大陆初始张裂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位于加克尔扩张脊南端,这样的构造位置特征是大陆边缘/扩张脊汇聚的结果导致的。现今对拉普捷夫海陆架地质的理解是基于俄罗斯多道地震反射数据和陆地地质学的推断。地质与板块运动学数据常用来约束对地震反射数据的解释。拉普捷夫海裂谷体系由几个深下切裂谷和基底的高位区块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西拉普捷夫海和南拉普捷夫海裂谷盆地、Ust’Lena裂谷、东拉普捷夫海和斯托尔博沃伊地垒、Bel’kov-Svyatoi Nos和Anisin裂谷。陆架的中部和东部其重力场具有很大的差异,从裂谷上的60mGal到地垒上的50mGal。拉普捷夫海裂谷包含五个地震层序单元,它们以清晰的区域反射面为界,在它们下面为非均质的褶皱基底。这些层序单元的年龄为晚自垩世至全新世,反映了扩张脊/大陆边缘相互作用的不同阶段。与裂谷相关的沉积物总厚度估计在4km和8—10km之间,而在隆起之上的沉积盖层的厚度明显要薄些,一般不超过1~2km。从南拉普捷夫海盆约10km处到Bel’kov-Svyatoi Nos裂谷的4~5km处,沉积区总厚度呈向东减小的趋势,整个裂谷构造的单一性可能表明同一个方向上裂谷的再次发育。整个裂谷系统被最上部的地震单元覆盖,这可能反映出自约2Ma年来北美/欧亚板块最后一次重组期间裂谷作用开始减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