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震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2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海洋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8460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世界地质、石油天然气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9届年会等;地震地层学的相关文献由30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阿成、李文汉、牟中海等。

地震地层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460 占比:99.63%

总计:38602篇

地震地层学—发文趋势图

地震地层学

-研究学者

  • 刘阿成
  • 李文汉
  • 牟中海
  • Davi.TL
  • 侯安宁
  • 信荃麟
  • 况昊
  • 匡文忠
  • 卫平生
  • 吕其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阿成; 张杰; 唐建忠
    • 摘要: 通过闽江口外海域进行的高分辨率浅地震剖面(拖筏)调查,揭示了MIS 6末期以来最大厚度约90 m的沉积地层。研究了MIS 5和MIS 3地震层序的反射波结构特征,基于地震相分析识别沉积地貌类型;结合深海氧同位素海平面变化曲线,阐述了两时期研究区的沉积环境、特殊地貌的分布和体系域阶段;最后简要探讨了海侵视强度(视高度)及其影响因素。在MIS 5,研究区主要为滨浅海环境,在MIS 5.3和MIS 5.1局部发育了赛江水下三角洲、潮流沙脊和滨海沙坝等沉积地貌;在初期和低海面亚期为陆相环境,发育了闽江和赛江河道,分别经南部和东北部向东入海(台湾海峡)。在MIS 3,研究区普遍为海水覆盖,以滨浅海环境为主,局部发育闽江水下三角洲叶瓣和潮流沙脊。MIS 5的海平面远高于MIS 3,但是典型地震剖面的研究表明,前者的海侵视强度(视高度)低于后者,推断这一现象主要与构造沉降有关,沉积物压缩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也可以解释南部海区MIS 5.2的古闽江河道要远低于当时海平面的现象。
    • 刘峰
    • 摘要: 断陷盆地狭长、多物源近源快速堆积,地层厚度变化大、砂体及速度变化快,扇体发育,受古地貌及沉积演化、复杂构造运动影响,不同部位、不同层系扇体沉积特征不同、实钻经验表明,找到扇体并不意味着找到优质储层.需要急需深化不同类型扇体的刻画技术及落实扇体内有利相带、有利储层预测技术,进行优化部署为效益区块优化及有效动用提供有利支持.本次研究过程中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综合利用,提高扇体有效储层预测符合率.
    • 徐浩
    • 摘要: 塔里木盆地托普台北地区奥陶系蓬莱坝组储层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储层有别于一间房组,其主控因素为断控型,而蓬莱坝组储层为沉积相和断裂共同控制;二是蓬莱坝组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变快,目标类型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的地震地层学研究,通过地震相定性定量分析,明确了本区的六大类地震相的纵横向展布特征.通过单井相分析和标定,最终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并指出颗粒滩相为有利相带.
    • 刘阿成; 张杰; 唐建忠
    • 摘要: 本文采用高分辨率单道浅地震剖面资料研究闽江口外海域的全新统沉积作用.研究区的全新统底面为MIS 2期侵蚀面,局部为古河道,深度一般在现海面下约30~60 m,最深约65 m;近岸浅,外海深,局部受古河道的下切影响呈条带状负地形.全新统由早全新世晚期以来的海相沉积层(U1)和早全新世河流湖沼相沉积层(U2)组成,前者包括滨浅海平行地震相和河口滨岸前积地震相,根据其反射波向陆上超和向海下超底界面,结合沉积物厚度分布特征,可以判断主要的沉积物来源和运移趋势.全新统沉积层厚度一般为10~20 m,最厚约38 m,位于古河道区,但是在马祖列岛和白犬列岛之间海区缺失.海相全新统沉积层的厚度为数米至20 m,最厚约25 m,位于研究区东南部(海坛岛东侧).自全新世海侵以来,沉积物主要来源于3部分:台湾海峡来沙为研究区南部海区提供了沉积物;闽江悬沙扩散沉积物覆盖研究区北部海区,主要沿NE方向至外海,在河口向南呈舌状,现代沉积中心位于河口北部,厚度大于15 m;浙闽沿岸流来沙对研究区东北部海区的沉积物有影响.沉积环境划分为台湾海峡源沉积区、闽江源沉积区、东北部混合沉积区和马祖-白犬沉积缺失区,平均沉积速率分别约为0.8 mm/a、1.0 mm/a、1.1 mm/a和0 mm/a.马祖-白犬沉积缺失区主要因为沉积物受沿岛环流的控制.
    • Lu Li; Peter D.Clift; Hung The Nguyen; 骆帅兵(翻译); 王笑雪(校对); 张莉(校对)
    • 摘要: 南海西南部代表了一个在海底扩张开始前就固结的大陆壳区域。在这里,我们编制了一个多道地震反射数据网格来描述在完全破裂之前大陆-海洋之间的转变。我们识别了一个主要的大陆块体,它被一个地壳过度伸展的盆地从陆架边缘分开。渐新世-早中新世裂谷作用之后,在16 Ma之前发生了轻微的挤压和反转,可能与研究区域东部的危险区——一个大陆块体,与婆罗洲之间的碰撞有关。反转的时间支持了海底扩张一直持续到16 Ma左右的模式,而不是所说的在20 Ma时变得不活跃。在16Ma之前,该地区的外陆架边缘经历了抬升,更早以前其曾是沉积中心。在此之后,当该地区其余部分处于热沉降阶段时,其外陆架边缘继续伸展。裂谷后的岩浆活动以散布在盆地内部或边缘的海山(5~10 km宽)形式出现,其形成年代为晚中新世和上新世。它们与构造活动的任何阶段都没有明显的联系。在上新世,尽管缺少脆性断裂,但由于外陆架边缘的进一步反转,导致了重大的不整合。我们推测,这个时候的整个南海是一个散布岩浆活动更广泛模式的一部分。在5.3 Ma之后的上新世,研究区南部的陆架边缘出现了进积的斜形构造,在更新世则向北部和东部扩展。与此同时,外陆架边缘以南的海槽中充满了超过1.35 km的更新世沉积物。虽然我们预计大部分沉积物将来自湄公河,但我们也认为由Molengraaff河及其支流从婆罗洲和马来半岛带来的额外沉积物。
    • 李劲松; 于豪; 李文科; 马晓宇
    • 摘要: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寒武系发育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具有良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为了确定优质储层分布范围,通过地震地层学解释,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将龙王庙组—洗象池群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标定了4个海平面升降变化旋回;结合最大波峰振幅属性和地层厚度,认为颗粒滩白云岩储层受海平面变化和古地貌的双重控制.其中,颗粒滩白云岩储集层发育受四级海平面下降期的控制,呈带状展布,优质储集层发育在层序上超位置附近,近岸古地貌微幅度变化进一步影响储集层物性,局部古地貌高部位储层物性更为优越.地震地层学解释可以确定颗粒滩白云岩优质储集层发育区,并将对下一步该区具备相似成藏条件的奥陶系储层研究提供参考.
    • 徐少华; 何敏; 庞雄; 陈维涛; 王英民; 卓海腾; 秦春雨
    • 摘要: 当前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依据大多源自于河口附近地层叠置规律的分析,而忽略了地层叠置关系在沉积体侧向上的变化,以至于体系域的划分标准受到沉积体范围的限制,使得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不具有唯一性,难以开展凹陷内更大范围的地层对比.以珠江口盆地中中新世13.8 Ma的陆坡为例,利用井-震综合分析的方法,详细阐述层序边界(SB)特征、下降体系域(FSST)及低位体系域(LST)的地层叠置样式在侧向上的变化.认为与LST进积体系地震上可侧向追踪对比的一系列上超地层应命名为LST,而不是TST.基于区域等时对比的原则,将LST定义修订为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早期,以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小于沉积物供给速率为相标志,同时包含侧向上与之等时对比的一套地层;将HST定义修订为形成于基准面上升晚期,以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小于沉积物供给速率为相标志,同时包含侧向上与之等时对比的一套地层;将TST定义为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大于沉积物供给速率,同时排除侧向上与LST和HST等时对比的两套地层.建议被动陆缘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方法应以河口、陆架和深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寻找各体系域的“唯一性”相标志,开展三维空间上的系统对比和检验,而非人为的对一个沉积体系分块建立层序地层格架.
    • 李祥权12; 刘金水3; 陆永潮12; 蒋一鸣3; 杜学斌12; 陈平12
    • 摘要: 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最主要的含油气构造单元,渐新世花港组是西湖凹陷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然而对于花港组沉积时期原型盆地的性质却一直存在争议且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以最新的区域二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通过对关键不整合界面特征、盆地充填几何形态、盆地边界改造特征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提出西湖凹陷花港组原型盆地为一大型挤压挠曲坳陷型盆地,花港组底界面T30为盆地挤压背景下广泛发育的一个区域隆升侵蚀型不整合界面,是花港组原型盆地的成盆界面.花港组顶界面T20主要是受钓鱼岛隆褶带隆升活动控制的局部隆升侵蚀型不整合面,是花港组原型盆地的改造界面.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花港组原型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