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商法

商法

商法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996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3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545种,包括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知识经济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暨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年会、第三届两岸民商法前沿论坛、2012第二届两岸民商法前沿高峰论坛等;商法的相关文献由991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学鹿、范健、曾寒静等。

商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3 占比:95.68%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2.81%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1.51%

总计:996篇

商法—发文趋势图

商法

-研究学者

  • 徐学鹿
  • 范健
  • 曾寒静
  • 于新循
  • 刘为民
  • 王保树
  • 马宁
  • 刘艺工
  • 吴庭刚
  • 周林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辽宁省国际商会(以下简称商会)成立于2005年,是在辽宁省民政厅登记成立的社会团体,现有会员企业4221家,已与70个国家和地区的289家经贸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商会坚持以服务企业为根本,聚焦业务国际化和服务专业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服务市场主体、助推辽宁高质量对外开放相结合,施行党建+通道蓄能、党建+展会助力、党建+商法服务、党建+促进促成工作模式。
    • 王浩霖
    • 摘要: 民商合一并非民商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而是民商分立的一种异化。通过民法商法化的方式实现民商合一,一方面对完全发挥商法的特点产生了不利影响,如商法以促进商业活动为核心的属性受到了抑制,另一方面,由于其实际上减弱了民法的权利法属性,所以对民法本身的发展也产生了负面作用。
    • 孟繁宇
    • 摘要: 《民法典》首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营利-非营利”的法人区分标准,这一规定蕴含着丰富的商法理念,符合比较法的经验与我国的现实。但因缺少关于“公法人-私法人”的基础概念,且“营利-非营利”分类逻辑未能彻底贯彻于非法人组织之间,使得相关规定略有欠缺,而这也为《民法典》关于法人分类的规定留下了改进与发展的空间。
    • 汪开明; 程建华
    • 摘要: 商法是高校法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商事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重要法治保障。课程思政融入商法教学,要明确目标要求与主要内容,科学设计教学体系,将思政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在商法课课程思政教育中,要改变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深度挖掘提炼商法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将爱国主义、国情世情党情民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传统商事法律文化等诸多内容融入思政教育,提高立德树人的成效。
    • 熊一霖
    • 摘要: 与多数学者的主张不同,我国实际上采用的是“民法典+商事单行法”的立法体例。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例,我国《民法典》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商事主体、商事行为、商事责任的规范。在这些法律规范的共同作用下,《民法典》在处理商事关系上出现商事主体民法化、商事行为民事化、商事责任混杂化三大处理模式。而这样的处理模式却与商法的价值有所出入,故建议以效率为中心,兼顾加以安全,重构《民法典》对商事关系的处理模式。
    • 孙思琪
    • 摘要: 海商法在大陆法系历来是传统商法的主要分支。比较法上对于海商法商法属性,质疑较多的法域是日本。企业法说是日本法上关于商法的通说,与之对应,关于海商法性质的通说则是海上企业法说,但关于海上企业的范围存在争议,为此又产生了海事私法说,提出海商法也包括超出企业法范围的内容。同属东亚法域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也以海上企业法说为通说。海商法作为私法的同时不完全是商法,其中的非商法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海商法的调整对象包含不具有营利性的社会关系;二是海商法注重对于人身权利的保护;三是海商法也调整部分不属于商事合同的民事合同,集中表现为海上旅客运输合同、海运搬家合同等各类具有消费者合同性质的合同。现代海商法的不完全商法属性,将对海商法的价值产生直接影响。商法首先倡导的价值是效率,而海商法的非商法内容由于不具有营利性,决定了效率不再是首先追求的价值目标,取而代之的则是公平、安全乃至人权。
    • 祁群
    • 摘要: 《民法典》和相应的司法解释颁布实施后,对我国《保险法》和保险合同实务肯定有影响,但能否直接将《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适用保险合同的纠纷处置,各方观点多有不同,有的说《民法典》是法的典籍,比普通的法律高一级,因此保险合同纠纷首先应当适用《民法典》;有的则认为我国的《民法典》不过是法律的修订汇编成册,废除了一些原民事法律,但没有废除《保险法》和其他商事法律,且与《民法典》同时实施的众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不是对《保险法》的解释。
    • 崔妍
    • 摘要: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营商环境十大案例”,旨在用司法优化营商环境,从而更好地宣传和真正地促进保护民企合法权益。浙江法院真正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翁国民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商法教授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此次公布司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案例”,充分展示了浙江省在司法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成果,也为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指导与示范。
    • 吕来明
    • 摘要: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网络交易、网络交易经营者、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等,分别和《电子商务法》中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经营者、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等概念涵义相同,在业界被称为“小电商法”。《办法》的发布对于规范电子商务经营秩序,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我国网络交易监管的效率和水T,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办法》有许多新内容和亮点,这里仅就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进行阐述。
    • 薛韵
    • 摘要: 商法是以商人为主要调整对象、以规定商人的资格和地位作为根本任务的一套法律.它在尊重企业营商自由的同时也强调企业的社会主体责任,因此,我们理应沿用商法逻辑去探索企业社会责任的完善路径,以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来有效减少与防范企业为追逐经济利益而损害社会利益的现象发生.文章先从概念本身、责任范畴以及企业法人三个角度阐释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接着对商法视阈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规定进行了介绍;最后,在阐明企业社会责任规制强化动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贯彻立法原则、注重多法衔接、提升品牌形象以及强化协会监管与社会监督四条完善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