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PCR鉴定

PCR鉴定

PCR鉴定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3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分子生物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29620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激光生物学报、药学学报、猪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山东省第二届(2014)毛皮动物产业发展大会暨临沂市特种毛皮动物养殖协会成立大会、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等;PCR鉴定的相关文献由12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敏、许瑾、黄龙妹等。

PCR鉴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44%

会议论文>

论文:33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29620 占比:99.45%

总计:29785篇

PCR鉴定—发文趋势图

PCR鉴定

-研究学者

  • 李敏
  • 许瑾
  • 黄龙妹
  • 徐涛
  • 陈强
  • 林晓佳
  • 茅学群
  • 吕品
  • 周祥山
  • 尤金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倩倩; 郭龙; 宋文博; 梁巩; 龙云志; 刘锦锦; 杨柳; 黄英; 黄超; 汤细彪
    • 摘要: 猪细菌性疾病是由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在世界养猪场中普遍存在,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2016~2018年收集的来自于中国15个不同省份的14610份样本来探索多种细菌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对样本采集的地理分布、组织来源分析发现湖南省的细菌分离率最高,肺脏组织样本中细菌病原体率高于其他组织。病原分离情况分析表明,单一病原体感染的比例约为66.53%,主要细菌病原体包括猪链球菌(Ss)、大肠杆菌(E.coli)、副猪嗜血杆菌(Hps)、葡萄球菌(S.hyicus)、多杀性巴氏杆菌(Pm)、支气管败血杆菌(Bb)、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红斑丹毒丝菌(Er)和沙门氏菌(Salm),分离率分别为21.32%、13.45%、13.42%、6.23%、3.47%、2.85%、2.07%、2.02%和1.70%。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比例为33.47%,且存在46种混合感染组合,其中两种病原混合感染比例最高,如Ss与E.coli,Ss与Hps、Hps与E.coli。其中Ss、Hps和E.coli与其他病原体的分离率分别为26.45%、9.76%,20.36%。表明这三种病原体相互感染的现象最为常见。对9大病原在不同年份及不同月份的流行率分析发现,在2016~2018年App、Bb、Hps、Pm、Ss、Er和Salm的流行趋势呈上升趋势,但E.coli和S.hycius的流行率在2016~2018年呈下降趋势。Ss和E.coli具有季节性流行特征,在夏季(5~8月)流行率较高,而Hps在冬季(12月~第二年2月)流行率较高。综上所述,该研究从年份和季节层面提供了9大病原体流行率和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有助于监测、预防和控制中国养猪场的细菌性疾病。
    • 张慧莹; 郝婷婷; 刘刚; 王田田; 王运航; 张雅雅; 米耀云; 李河林; 敬晓棋
    • 摘要: 无菌采集榆林某湖羊场发生肺炎的羔羊肺组织,经抹片革兰氏染色镜检,PCR检测后进行分离培养、菌体形态和菌落形态等鉴定,并通过PCR检测及测序等对分离物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物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呈多形性,在PPLO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具有“中心脐”的典型煎蛋样菌落;PCR种属鉴定结果显示支原体目和精氨酸支原体引物扩增产物与预期一致,且精氨酸支原体引物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精氨酸支原体的序列相似性为100%。研究结果明确了精氨酸支原体能够引起绵羊支原体肺炎,其将为该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病原学基础。
    • 狄荻; 王欣; 李晨曦; 李宗杰; 李蓓蓓; 刘珂; 邵东华; 邱亚峰; 魏建超; 马志永
    • 摘要: 乙型脑炎病毒(JE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体。JEV于1924年在日本首次被发现,至今已成为东南亚国家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JEV主要通过蚊媒传播,禽类是JEV的主要扩增宿主之一。本研究为了调查JEV在鸭群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江苏省某地部分鸭群进行JEV的血清抗体检测,同时对疑似病例进行了JEV的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20份产蛋种鸭血清样本中JEV抗体阳性率为75%(15/20);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19份病死雏鸭样本中,有1份为JEV阳性,2份为JEV弱阳性,20份产蛋种鸭抗凝血样本均为阴性。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了该地鸭群中存在JEV感染,对当地养殖业构成潜在的威胁,同时提醒需要加强JEV在鸭群中的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 程传亮
    • 摘要: 安徽省颍东区1个湖羊场从4月底开始发生羔羊气喘的病例,断断续续零星发生,时轻时重,于5月羔羊长期出现死亡现象,接到报告后,进行化验、诊断和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
    • 郭长明; 陈怀君; 朱善元; 袁敬知; 葛强; 李珣; 王晓晔
    • 摘要: 2019年12月广西玉林某猪场猪连续发生多起保育猪突然死亡病例,为确诊该猪场猪发病死亡原因并调查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与耐药情况,对发病猪场进行采样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gdh基因PCR扩增、血清型和7个毒力基因的鉴定、耐药性检测以及耐药基因的鉴定.结果显示,从两头病死猪中各分离出1株细菌,在TSB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为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且大小一致的圆形菌落,初步鉴定为革兰阳性链球菌,分别命名为GXYL-F1、GXYL-N2.经猪链球菌特异性基因gdh及血清型引物鉴定,两分离株均为9型猪链球菌.生化鉴定结果显示,两分离菌株均可发酵水杨素、麦芽糖、M.R.和七叶苷.PCR检测菌株的毒力基因结果显示,gdh、fbps、sao、sbp2'和orf2均为阳性,mrp、epf、sly基因均为阴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两分离株均对新霉素、链霉素、替米考星、泰乐菌素、红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和磺胺嘧啶这9种药物呈耐药性,此外分离菌株GXYL-F1还对恩诺沙星耐药.两分离菌株均扩增出耐药基因aadA1、qnrB、qnrS.表明该猪场保育猪突然死亡是由9型猪链球菌引起.上述研究结果为该猪场制定9型猪链球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了解猪链球菌流行血清型多样性与防控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
    • 欧冠标; 王晓晔; 周雨晴; 彭昊; 陆泽宁; 廖玉英; 马东鑫; 袁敬知; 葛强; 李珣
    • 摘要: 为了解猪群中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2019年采集存栏生猪肛拭子样品125份、宰后生猪肉类样品50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以及PCR扩增16S rRNA、khe基因、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等方法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25份肛棉拭子样品、50份宰后生猪肉类样品中各分离得到32、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四环素耐药性最高(83.3%),其次是氯霉素(63.9%).对36株分离菌进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发现携带耐药基因tet(A)的达30株、携带floR、mcr-1的分别为23、10株,且有23株菌同时携带tet(A)和floR基因,少部份菌株携带aadA1、blaTEM、blaCTX-M-1、blaOXA、qnrB、aac(6')-Ib-cr;携带毒力基因wabG的达26株、携带uge和fimH的25株、携带kfu的23株、携带aereobactin的7株,且有20株菌同时携带wabG、uge、fimH和kfu基因.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可能较高,菌株携带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较为集中,对部分抗生素耐药性较强.本研究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诊断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也为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 周玉照; 张小苗; 李明; 张雅娜; 张雷
    • 摘要: 为了解云南某地区的猪嗜血支原体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血液涂片镜检、PCR鉴定、同源性比对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云南某地区猪嗜血支原体的感染率为2%;同源性比对与E.suis的同源性在97.2%~96.9%;遗传进化与U88565、AF029394为同一分支,亲缘关系较近,说明云南某地区存在猪嗜血支原体流行,这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苏文娟; 孔伟; 张宝良
    • 摘要: [目的]为了鉴定甘肃武威地区某牛场中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病情况,分别采集了13只病牛的血液样品、粪便样品配合诊断.[方法]通过血清学诊断方法和PCR鉴定的方法对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血清学方法中的13份血液样本有8份为抗原检测为阳性,粪便样本提取RNA,进行RT-PCR同样可以检测到8份样本中扩增得到片段大小为267bp的条带,检测的13份样本有8份样本的血清学检测和粪便PCR检测均为阳性.[结论]本次检测的BVDV阳性率为61.54%,结果表明本次检测的甘肃武威地区某养殖场的牛病毒性腹泻抗原阳性率较高,需要加强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采取科学的手段治理该类疾病降低其对养牛产业的损失.
    • 郑庆礼; 刘浪; 刘露婷; 肖春龙; 王全溪
    • 摘要: 兔巴氏杆菌(Pasteurella)病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症,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期,福建省某兔场大量母兔死亡,笔者对病兔进行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还进行了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剖检发现病兔主要为肾脏有出血和白色病死灶,肺脏肿胀、出血、淤血,淋巴结出血等.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病兔肺脏呈间质性肺炎,局部充血、出血;淋巴结则表现为生发中心增多;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有的部分可见化脓性肾炎.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体为革兰阴性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呈单菌落、透明露滴状;生化试验结果表明,枸橼酸、明胶、葡萄糖、阿拉伯糖阳性;分子生物学PCR鉴定结果表明,1450 kb左右有一条特异性条带,符合预期;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该菌与巴氏杆菌1986076011株同源性最高达到98.24%;动物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的试验小鼠全部死亡.可见,所分离的细菌是兔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氟苯尼考、先锋霉素V、头孢曲松敏感,对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等药物不敏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