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变形测量

变形测量

变形测量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1360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0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384250篇;相关期刊281种,包括测绘技术装备、山东科学、光学精密工程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第26届全国土工测试学术研讨会、全国风力发电技术协作网第八届年会暨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4工程测量分会与矿山测量专委会年会暨全国变形与安全监测学术研讨会等;变形测量的相关文献由3625位作者贡献,包括员康锋、张军、于瀛洁等。

变形测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0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4250 占比:99.88%

总计:384721篇

变形测量—发文趋势图

变形测量

-研究学者

  • 员康锋
  • 张军
  • 于瀛洁
  • 王国忠
  • 张磊
  • 宋杰
  • 张亮
  • 胡辉
  • 董梅
  • 谢惠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许皆乐; 周忠贺; 王亚东
    • 摘要: 大型原油储罐的罐体变形是影响储罐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常见测量方法的局限性,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对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一台容积为100000 m^(3)的原油储罐实施测点坐标数据的采集,并基于最小二乘法拟合最佳圆曲线和直线,由此得出罐体15个测量圈的椭圆度和24个方位的垂直度,据此判断该罐体的变形状况。
    • 王江
    • 摘要: 苏州河河口水闸底轴运行存在径向位移,波纹管密封失效,出现漏水。为精确、快速、全面地测量底轴运行变形,分析变形趋势,文章采用三维网严密平差方法建立了全局测量坐标体系,运用后方交会法将3台全站仪联系到同一坐标系中进行底轴圆心变化跟踪测量;建立圆柱坐标系,比较波纹管南北转动同步偏差。分析可知,底轴中间波纹管两侧圆心移动范围为cm级,中间波纹管切向同步性变幅为cm级。测量方法及测量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陈晓东; 冶存玺
    • 摘要: 当前深部裂隙岩体变形测量方法由于对深部裂隙岩体变形测量的覆盖程度低,导致测量准确率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化近景摄影设备的深部裂隙岩体变形测量方法。利用免棱镜激光全站仪和数码像机采集深部裂隙岩体的结构面信息,采用免棱镜激光全站仪在裂隙岩体中建立空间坐标进行裂隙角度测量,同时通过改变免棱镜激光全站仪放射光束的角度与高度分别对岩体的结构面进行预测量,从而获得变形值。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数字化近景摄影的深部裂隙岩体变形测量方法可以根据残差结果对深部裂隙岩体变形数据进行测量,提高了测量覆盖率以及两个阶段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从而得到深部裂隙岩体变形数据。
    • 邢亚鹏; 何家源; 刘国衔
    • 摘要: 针对目前桥梁变形测量受到诸多制约因素影响的现状,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技术),结合宁波市新江桥荷载试验,提出一种基于DIC技术的桥梁非接触变形测量方法。首先,利用传统的接触式位移传感器采集荷载试验下桥梁的位移数据;然后,利用GOM Correlate软件对荷载试验中的照片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计算结果;最后,将实测数据与DIC计算结果进行比对,验证DIC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建立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来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DIC技术处理后得到的桥梁位移与传感器测得的实测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进而验证了DIC技术在桥梁结构非接触变形测量中应用的可行性。
    • 靳一鼎; 徐荣超; 李日运; 王四巍; 袁广祥; 李洪军
    • 摘要: 变形测量数据的选取对认识岩石力学性质及变形参数的计算有着重要影响。MTS试验机已被广泛应用于岩石力学试验中,其中岩石的变形测量常用方式有引伸计、LVDT和压板位移,这3种测量方法得到的轴向应变的准确性和适用性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采用MTS试验机进行岩石的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对比引伸计、压板位移和LVDT 3种方式测量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3种不同测量方法的结果对岩样应力-应变曲线形态、强度和变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峰值强度前,压板位移和LVDT测量得到的变形数据、计算的应力门槛值和变形参数存在较大误差,轴向应变应采用引伸计测量得到的变形数据;采用引伸计测量得到的变形数据在达到峰值强度后会出现轴向应变减小的现象,该曲线容易被误认为属于Ⅱ类曲线;建议在MTS试验机固定压头端安装LVDT传感器,采用LVDT测量得到的轴向变形计算峰值强度后的轴向应变;条件不允许安装LVDT传感器时,采用压板位移测量的数据来表示岩样在峰值强度后的变形。研究结果对于正确选用岩石变形测量数据、计算强度和变形参数以及认识岩石力学性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王文征; 郭峰; 陈莉媛; 温喆; 郑浩; 冀刚
    • 摘要: 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基本尺寸和变形量的测量受限于现有测量技术手段,一直是行业内的难题。本次研究试图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建立起重机的三维点云模型,在以软件数据处理的方法,实现起重机全部主要结构参数的测量,并通过多次测量数据的对比实现监控起重机结构变形的目的。并且配合建立模型数据的追溯系统,实现起重机使用过程中的隐患预警和大数据分析。
    • 王涵斌; 贺曦; 王晋军
    • 摘要: 微型飞行器在军、民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柔性翼是提升微型飞行器的气动性能的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对柔性翼进行控制,对柔性翼变形和振动特性及其对气动力的影响进行了同步测量。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刚性翼,柔性翼使失速迎角推迟了6°,最大升力系数提升了47.4%,升阻比提高了17.8%。柔性翼的周期性振动除了迎角0°~2°呈现大振幅、小静变形特征外,振动的振幅随着迎角增加经历无明显波峰、三波峰到单波峰的转换。升力系数最大时对应的薄膜变形、振动振幅均达到最大。此外,变形最大的弦向位置随迎角的变化决定了俯仰力矩的特性。据此提出了施加弯度和特定频率的振动激励来提升气动性能的主动控制策略。
    • 崔岩梅; 李涛; 周宁; 欧阳海宁; 高战朋; 唐薇
    • 摘要: 为了解决静强度变形测量试验中,拉线传感器两维角度偏转引入的测量问题,采用转台提供标准偏转角度、拉线传感器正交安装测试的方法,突破了变角度工作条件下的拉线传感器校准技术,提出了基于正交安装的灵敏度系数校准方法,构建了校准装置,并通过两个正交方向的灵敏度系数合成,提出了拉线传感器正交误差模型的建立方法,最终为拉线传感器变角度工作条件下的现场误差测算提供了方案,实现了静强度试验中变形量测量的快速评定。拉线传感器校准方法的探索,对其在测试领域的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 王雪帆
    • 摘要: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现代光学测量技术,具有测量精度高、远距多点、高频率、全场测量等特点。通过对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原理、系统构成、实现精度的研究,分析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综述该技术的近年研究成果用于结构变形测量的可行性,对于提高工程结构变形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应用与研究意义。
    • 俞立平; 潘兵
    • 摘要: 为了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激发学生对实验力学的兴趣,本文介绍了基于拍照手机和二维及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相结合的变形测试方法.首先以经典的单向拉伸实验为例,应用拍照手机和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法测量了铝合金试样的载荷?应变曲线,井引入"补偿法"思想消除手机成像系统的成像误差以实现高精度的应变测量.随后,利用基于单个拍照手机和伪立体视觉成像的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系统测量了规则圆柱面和非规则曲面的三维形貌,井测量了充气球体在放气过程中形貌变化和三维全场变形.实验结果直观地显示了充气球体表面在放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这种易于获取、低成本且便携性好的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系统不仅大大减少了系统搭建的硬件投入,更提高了实际测量的便利性和效率,因此有助于在条件有限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开展实验力学教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