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旋转平台及应用于该旋转平台的卧式钻铣一体机

一种旋转平台及应用于该旋转平台的卧式钻铣一体机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平台及应用于该旋转平台的卧式钻铣一体机,包括机床底座、支撑立柱、驱动机构以及两个对立设置的一号夹持和二号夹持机构,机床底座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滑道,一号滑道上方滑动连接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正面外壁固定安装有二号滑道,二号滑道外表面滑动连接主轴架滑板,机床底座另一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三号滑道,两组三号滑道之间且位于机床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通过在一号夹持机构和二号夹持机构均设置有夹持块,且夹持盘上设置有若干纵横加错的调节轨道,可根据不同零件的尺寸,通过拔插的方式调节两个夹持块之间的格局和尺寸,从而可适用于不尺寸的零件进行加工使用,使用范围广,使用性能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8267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韦贵财;

    申请/专利号CN202220644715.0

  • 发明设计人 韦贵财;

    申请日2022-03-23

  • 分类号B23P23/02(2006.01);B23Q1/48(2006.01);B23Q3/08(2006.01);

  • 代理机构广东聚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98;

  • 代理人梁伟东

  • 地址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樟木乡川山村新古种屯38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8:1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平台及应用于该旋转平台的卧式钻铣一体机。

背景技术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现有的机床种类多种多样,其中就包括卧式钻铣机,现有的卧式钻铣机在进行零件加工时,需要对零件进行夹持工作,现有钻铣机的夹持机构无法对其夹持的尺寸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只能加工同尺寸类型的工件,使用性能较差,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平台及应用于该旋转平台的卧式钻铣一体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平台及应用于该旋转平台的卧式钻铣一体机,包括机床底座、支撑立柱、驱动机构以及两个对立设置的一号夹持机构和二号夹持机构,所述机床底座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滑道,所述一号滑道上方滑动连接有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正面外壁固定安装有二号滑道,所述二号滑道外表面滑动连接主轴架滑板;

所述机床底座另一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三号滑道,两组所述三号滑道之间且位于机床底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顶端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三号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对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滑动座和固定座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夹持机构和二号夹持机构。

优选的,所述主轴架滑板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固定安装有加工件。

优选的,所述主轴架滑板外表面且位于主轴箱下方固定安装有四号滑道,所述四号滑道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深孔钻主轴箱。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两组三号滑动之间,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气缸驱动杆,所述气缸驱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接触块。

优选的,所述一号夹持机构包括传动箱,所述传动箱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滑动座上表面,所述传动箱底端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插入传动箱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齿轮。

优选的,所述一号夹持机构还包括铜套、套设于所述铜套上的齿轮轴以及限定挤压所述铜套的第一驱动件,所述齿轮轴设置在一号齿轮上方,所述齿轮轴外表面套设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二号齿轮与齿轮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轮轴一端穿出传动箱固定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夹持盘,所述夹持盘正面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调节轨道,其中两个所述调节轨道内插设有夹持块。

优选的,所述一号夹持机构和二号夹持机构结构尺寸均相同,且所述一号夹持机构和二号夹持机构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卧式钻铣一体机,通过设置的支撑立柱可做为该一体机的整体加工机架进行使用,从而保证其正常的加工高度,同时通过设置的一号滑道与支撑立柱滑动连接,从而可方便支撑立柱沿着一号滑道进行移动,从而保证其在Z轴上的正常使用工作,提高轴向加工质量。

2、该卧式钻铣一体机,通过设置有主轴架滑板,且主轴架滑板与支撑立柱滑动连接,此种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可使主轴架滑板沿着支撑立柱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完成X轴向的移动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四号滑道可使深孔钻主轴箱完成Y轴向的移动效果,此种结构设计,可使该钻铣一体机同时完成X、Y、Z轴的三轴联动技术效果,有效提高零件加工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使用性能。

3、该卧式钻铣一体机,通过设置有一号夹持机构和二号夹持机构,通过一号夹持机构可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进行移动,在实际使用时可方便对不同尺寸的零件进行粗夹持,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零件进行加工固定使用。

4、该卧式钻铣一体机,通过在一号夹持机构和二号夹持机构均设置有夹持块,且夹持盘上设置有若干纵横加错的调节轨道,此种结构设计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零件的尺寸,通过拔插的方式调节两个夹持块之间的格局和尺寸,从而可适用于不尺寸的零件进行加工使用,使用范围广,使用性能佳。

5、该卧式钻铣一体机,通过设置有伺服电机,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可带动夹持盘进行旋转,此种结构设计,在使用时,可完成零件的多面同时加工效果,有效提高工件加工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企业营收。

6、旋转平台状态:

平移状态:安装盘与夹持盘之间啮合,第一驱动件和伺服电机均不作业,且保持推进力,驱动气缸驱动推动相邻所述旋转平台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此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和松开;

旋转状态:当相邻所述旋转平台相互靠近后,第一驱动件驱动齿轮轴滑动于铜套上,以此将啮合的安装盘和夹持盘之间分离开,之后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一号齿轮的同时,带动齿轮轴转动,以此保证夹持盘的稳定旋转,提高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床底座;2、一号滑道;3、支撑立柱;4、二号滑道;5、三号滑道;6、驱动机构;601、驱动气缸;602、气缸驱动杆;603、接触块;7、一号夹持机构;701、传动箱;702、伺服电机;703、一号齿轮;704、齿轮轴;705、二号齿轮;706、夹持盘;707、调节轨道;708、夹持块;8、滑动座;9、固定座;10、二号夹持机构;11、主轴架滑板;12、主轴箱;13、加工头;14、四号滑道;15、深孔钻主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转平台及应用于该旋转平台的卧式钻铣一体机,包括机床底座1、支撑立柱3、驱动机构6以及两个对立设置的一号夹持机构7和二号夹持机构10,机床底座1上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一号滑道2,一号滑道2上方滑动连接有支撑立柱3,支撑立柱3正面外壁固定安装有二号滑道4,二号滑道4外表面滑动连接主轴架滑板11,此种结构设计,通过设置的支撑立柱3可做为该一体机的整体加工机架进行使用,从而保证其正常的加工高度,同时通过设置的一号滑道2与支撑立柱3滑动连接,从而可方便支撑立柱3沿着一号滑道2进行移动,从而保证其在Z轴上的正常使用工作,提高轴向加工质量;

机床底座1另一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三号滑道5,两组三号滑道5之间且位于机床底座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6,驱动机构6顶端设置有滑动座8,滑动座8与三号滑道5滑动连接,滑动座8对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座9,滑动座8和固定座9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号夹持机构7和二号夹持机构10;

通过设置有一号夹持机构7和二号夹持机构10,通过一号夹持机构7可在驱动机构6的驱动下进行移动,在实际使用时可方便对不同尺寸的零件进行粗夹持,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零件进行加工固定使用。

其中,主轴架滑板11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主轴箱12,主轴箱12内固定安装有加工件13。

进一步的,主轴架滑板11外表面且位于主轴箱下方固定安装有四号滑道14,四号滑道14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深孔钻主轴箱15,深孔钻主轴箱15内固定安装有钻孔件;

通过设置有主轴架滑板11,且主轴架滑板11与支撑立柱3滑动连接,此种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可使主轴架滑板11沿着支撑立柱1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完成X轴向的移动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四号滑道14可使深孔钻主轴箱15完成Y轴向的移动效果,此种结构设计,可使该钻铣一体机同时完成X、Y、Z轴的三轴联动技术效果,有效提高零件加工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使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6包括驱动气缸601,驱动气缸601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两组三号滑动之间,驱动气缸601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气缸驱动杆602,气缸驱动杆60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接触块603。

在本实施例中,一号夹持机构7包括传动箱701,传动箱70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滑动座8上表面,传动箱701底端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702,伺服电机702的输出轴插入传动箱701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号齿轮703。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夹持机构7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传动箱上的铜套、套设于所述铜套上的齿轮轴704以及限定挤压所述铜套的第一驱动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所述齿轮轴704设置在一号齿轮703上方,所述齿轮轴704外表面套设有二号齿轮705,二号齿轮705与一号齿轮703啮合连接,二号齿轮705与齿轮轴704固定连接。

旋转平台状态:

平移状态:安装盘与夹持盘706之间啮合,第一驱动件和伺服电机702均不作业,且保持推进力,驱动气缸601驱动推动相邻所述旋转平台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此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和松开;

旋转状态:当相邻所述旋转平台相互靠近后,第一驱动件驱动齿轮轴滑动于铜套上,以此将啮合的安装盘和夹持盘706之间分离开,之后通过伺服电机702带动一号齿轮的同时,带动齿轮轴704转动,以此保证夹持盘706的稳定旋转,提高加工精度。

更进一补的,齿轮轴704一端穿出传动箱701固定连接有安装盘,安装盘外表面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夹持盘706,夹持盘706正面外壁上开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调节轨道707,其中两个调节轨道707内插设有夹持块708。

其中,一号夹持机构7和二号夹持机构10结构尺寸均相同,且一号夹持机构7和二号夹持机构10相对设置。

具体的,使用时,当需要对零件进行加工时,可将待加工零件放置在一号夹持机构7和二号夹持机构10之间,同时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外形尺寸手动调节一号夹持机构7和二号夹持机构10两个夹持块708之间的距离(调节方式为:从调节轨道707内拔出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夹持块708,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外形尺寸选择合适的调节轨道707将拔出的夹持块708插入其中,以此进行格局和距离调整),调节完成后,通过设置的驱动机构6可进行工作,驱动机构6的驱动气缸601带动气缸驱动杆602进行伸出,从而通过气缸驱动杆602顶端的接触块603顶动滑动座8,使滑动座8上的一号夹持机构7进行移动,从而通过一号夹持机构7和二号夹持机构10的配合使用完成对零件的固定夹持效果,此种结构设计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零件的尺寸,通过拔插的方式调节两个夹持块708之间的格局和尺寸,从而可适用于不尺寸的零件进行加工使用,使用范围广,使用性能佳,夹持工作完成后,可启动主轴架滑板11上的加工头13和深孔钻主轴箱15的钻孔件进行钻铣加工(钻铣加工的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开技术方案,本文不在进行过多赘述);

同时,通过设置的一号滑道2与支撑立柱3滑动连接,从而可方便支撑立柱3沿着一号滑道2进行移动,从而保证其在Z轴上的正常使用工作,提高轴向加工质量,且主轴架滑板11与支撑立柱3滑动连接,此种结构设计在实际使用时,可使主轴架滑板11沿着支撑立柱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完成X轴向的移动效果,同时通过设置的四号滑道14可使深孔钻主轴箱15完成Y轴向的移动效果,此种结构设计,可使该钻铣一体机同时完成X、Y、Z轴的三轴联动技术效果,有效提高零件加工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使用性能;

通过在一号夹持机构7和二号夹持机构10设置有伺服电机702,通过设置的伺服电机702可通过其输出轴带动一号齿轮703进行旋转,从而通过一号齿轮703带动二号齿轮705的齿轮轴704进行旋转,当齿轮轴704在旋转时,其顶端的夹持盘708也会进行旋转,此种结构设计在使用时,可通过伺服控制旋转的方式,完成零件的旋转多面同时加工效果,有效提高工件加工的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企业营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