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经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

一种经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亚低温治疗用导管和降温仪器,亚低温治疗用导管的进出端与降温仪器的进出端分别连接,降温仪器包括仪器本体、控制处理器、支撑杆三、显示控制面板、冷媒循环装置和换热装置;仪器本体的外侧壁与支撑杆三的底部固定连接。该仪器可以根据患者的局部体温与设定体温之间的差值来调节盐水与冷媒循环装置的换热面积,在不提高压机功率的条件下来提高换热效率,不仅可以使患者心脏温度快速降低到亚低温区间范围,还能达到省电的效果;此外通过在多腔导管上套接两个球囊,通过盐水进入球囊使球囊的体积变大,从而增大与静脉血管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9484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54829.0

  • 申请日2022-05-20

  • 分类号A61F7/1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腾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08;

  • 代理人胡朋

  • 地址 250012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10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36:3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F 7/12 专利申请号:2022105548290 申请日:202205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经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亚低温治疗在医院临床治疗中所起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多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亚低温治疗是指通过可控的降低患者核心温度来保护器官免受损伤影响的方法。目前,在美国和欧洲地区低温治疗已经普遍应用在了各临床学科领域,如神经内、外科,重症监护,急诊科,烧伤科,麻醉科,心脏科,器官移植等。

在心脏科,对于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围手术期、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衰发作时需要进行心脏局部降温、从而对心肌进行保护,需要用到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目前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仪器本体,另一部分是治疗用的导管。

对于仪器本体,现有的亚低温仪器主要是通过压缩机实现单级压缩制冷来对盐水进行降温,但是在对盐水降温时,由于换热面积小,降温的速度较慢,往往只能通过安装变频压缩机并以高频率转动来尽可能缩短降温时间,但是这样采用变频压缩机的成本不仅较高,降温速率仍然较慢,同时压机刚开始运行时非常耗电;此外对于治疗用导管,由于导管的圆周面积较小,换热面积较小,这样导管在静脉中的换热效率很低,患者的温度到亚低温区间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很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该仪器可以根据患者的局部体温与设定体温之间的差值来调节盐水与冷媒系统的换热面积,在不提高压机功率的条件下来提高换热效率,不仅可以使患者心脏温度快速降低到亚低温区间范围,并使局部心脏温度持续保持在亚低温区间上,还能达到省电的效果;此外通过在多腔导管上套接两个球囊,通过盐水进入球囊使球囊的体积变大,从而增大与静脉血管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经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包括亚低温治疗用导管和降温仪器,所述亚低温治疗用导管的进出端与降温仪器的进出端分别连接,所述降温仪器包括仪器本体、控制处理器、支撑杆三、显示控制面板、冷媒循环装置和换热装置;所述仪器本体的外侧壁与支撑杆三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三的顶部与显示控制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器与仪器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媒循环装置和换热装置均位于仪器本体内,所述换热装置的进出口端与降温仪器连接;所述冷媒循环装置的吸热端位于换热装置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温仪器中安装冷媒循环装置,且冷媒循环装置的吸热端位于换热装置中,从而实现对流经换热装置中的盐水进行降温;将亚低温治疗用导管和降温仪器连接,可以将降温后的盐水注入亚低温治疗用导管中,这样可以实现对患者心脏局部的温度进行降温。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媒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多个换向装置、集液管、固定装置和散热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底部、散热装置的底部和固定装置的底部均与仪器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换向装置均位于换热装置内;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的入口端管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节流阀的入口端管路连接,所述节流阀的出口端与蒸发器的入口端管路连接,多个所述换向装置分别嵌设于蒸发器的不同U形管路部位;所述换向装置的出口端和蒸发器的出口端均与集液管的入口端连接;所述集液管的出口端与压缩机的入口端管路连接;所述冷凝器与固定装置的侧壁连接;所述仪器本体靠近冷凝器的侧壁设有多个进风口,所述仪器本体靠近冷凝器和进风口的侧壁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散热装置位于出风口和冷凝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蒸发器的多个U形管路部位与多个换向装置连接,且多个换向装置均与集液管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处理器来调节换向装置的连通方向,从而调节蒸发器与盐水的换热面积,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差值来调节换热效率,使压缩机维持在恒定的负荷下运行,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此外在出风口与冷凝器之间安装散热装置,可以快速降低冷凝器的温度,提高制冷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向装置包括转动球、电子换向阀、球形壳体、支管一和支管二;所述转动球位于球形壳体内,所述蒸发器、支管一和支管二分别与球形壳体的不同垂直方向连接,所述转动球的侧壁与电子换向阀固定连接;所述所述转动球内设有L形通道,所述L形通道的一端与蒸发器连通,所述L形通道的另一端与支管一或支管二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L形通道的一端与蒸发器连通,另一端可通过电子换向阀带动转动球转动来调节与支管一或支管二的连通;当L形通道与支管一连通时,蒸发器中的冷媒直接进入集液管中,再从集液管进入压缩机,这样就实现了调节蒸发器与盐水的换热面积的效果,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和多个卡件;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仪器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嵌设于多个卡件中,多个所述卡件与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冷凝器卡嵌设于卡件中,卡件与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从而达到冷凝器固定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旋流风扇和支撑杆二,所述旋流风扇的风机端与支撑杆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二的底部与仪器本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旋流风扇安装在冷凝器与出风口之间,可以将外界的空气与冷凝器之间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从而提高冷媒循环的制冷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体、盐水进液管、盐水出液管、连接管、加压泵和多个挡板;所述换热箱体与仪器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挡板依次交叉与换热箱体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挡板与换热箱体之间形成蛇形换热通道;多个所述挡板套设于蒸发器上;所述盐水进液管和连接管的端部分别与蛇形换热通道的两端连接,所述所述盐水进液管远离换热箱体的端部与亚低温治疗用导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连接管远离换热箱体的端部与加压泵入口端固定连接,所述盐水出液管的两端分别与加压泵出液端和亚低温治疗用导管的进液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挡板形成蛇形换热通道,这样可以使流动的盐水与蒸发器之间充分对流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亚低温治疗用导管包括多个接头、多个外延管、多腔连接座、多腔导管、2-3个球囊和温度探头;多个所述接头分别与多个外延管的端部连接,两侧所述接头分别与盐水进液管和盐水出液管连接;多个所述外延管远离接头的端部均与多腔连接座的底部连接,所述多腔导管的端部与多腔连接座远离外延管的端部连接,所述多腔导管远离多腔连接座的端部与温度探头固定连接,2-3个所述球囊均套接于多腔导管中;所述多腔导管位于球囊处的侧壁均设有远端输入孔和近端输出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多腔导管上套接球囊,且在多腔导管位于球囊处开设远端输入孔和近端输出孔,这样可以使冷却后的盐水进入球囊中,在球囊中与患者的静脉血管进行换热,由于球囊有伸缩性,可以增大球囊与静脉血管的换热面积,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仪器本体的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杆一,四个所述支撑杆一的底部均设有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一起的底部设置四个支撑杆一,且支撑杆一的底部均连接有万向轮,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移动亚低温仪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降温仪器中安装冷媒循环装置,且冷媒循环装置的吸热端位于换热装置中,从而实现对流经换热装置中的盐水进行降温;

2.将蒸发器的多个U形管路部位与多个换向装置连接,且多个换向装置均与集液管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处理器来调节换向装置的连通方向,从而调节蒸发器与盐水的换热面积,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差值来调节换热效率,使压缩机维持在恒定的负荷下运行,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

3.多个挡板之间形成蛇形换热通道,这样可以使流动的盐水与蒸发器之间充分对流换热,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经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降温仪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亚低温治疗用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仪器本体;2、推杆;3、接头;4、外延管;5、多腔连接座;6、多腔导管;7、球囊;8、温度探头;9、旋流风扇;10、支撑杆一;11、万向轮;12、支撑杆二;13、出风口;14、充电插口;15、支撑杆三;16、显示控制面板;17、盐水出液管;18、盐水进液管;19、蛇形换热通道;20、节流阀;21、进风口;22、固定板;23、冷凝器;24、卡件;25、压缩机;26、控制处理器;27、集液管;28、挡板;29、换热箱体;30、蒸发器;31、连接管;32、加压泵;33、L形管道;34、转动球;35、支管二;36、电子换向阀;37、球形壳体;38、支管一;39、远端输入孔;40、近端输出孔;41、延长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经食道心脏局部亚低温仪器,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亚低温治疗用导管和降温仪器,亚低温治疗用导管的进出端与降温仪器的进出端分别连接,降温仪器包括仪器本体1、控制处理器26、支撑杆三15、显示控制面板16、冷媒循环装置和换热装置;仪器本体1的外侧壁与支撑杆三15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三15的顶部与显示控制面板16固定连接;控制处理器26与仪器本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冷媒循环装置和换热装置均位于仪器本体1内,换热装置的进出口端与降温仪器连接;冷媒循环装置的吸热端位于换热装置内。

在本实施例中,亚低温治疗用导管通过低温盐水与患者的心脏部位静脉进行换热,将心脏部位的温度降低到亚低温区间内,换热后的盐水从压低温治疗用导管流入降温仪器中的换热装置中,通过与冷媒循环装置的吸热端进行换热,使盐水温度降低;该降温仪器通过在显示控制面板16上设定亚低温区间,控制处理器26将亚低温治疗用导管探测的心脏局部温度与设定温度进行对比,来调节冷媒循环装置与换热装置之间的换热面积,当温度差较大时,换热面积就会调大,反之换热面积调小;当心脏的局部温度达到亚低温区间时,控制处理器26将冷媒循环装置与换热装置之间的换热面积调节到合适大小,使心脏部位的温度保持在亚低温区间。

冷媒循环装置包括压缩机25、冷凝器23、节流阀20、蒸发器30、多个换向装置、集液管27、固定装置和散热装置;压缩机25的底部、散热装置的底部和固定装置的底部均与仪器本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蒸发器30和换向装置均位于换热装置内;压缩机25的出口端与冷凝器23的入口端管路连接,冷凝器23的出口端与节流阀20的入口端管路连接,节流阀20的出口端与蒸发器30的入口端管路连接,多个换向装置分别嵌设于蒸发器30靠近集液管27的不同U形管路部位;换向装置的出口端和蒸发器30的出口端均与集液管27的入口端连接;集液管27的出口端与压缩机25的入口端管路连接;冷凝器23与固定装置的侧壁连接;仪器本体1靠近冷凝器23的侧壁开有多个进风口21,仪器本体1靠近冷凝器23和进风口21的侧壁开有多个出风口13,散热装置位于出风口13和冷凝器23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30靠近集液管27的U形管部位均设有换向装置,当刚开始降低心脏温度时,控制处理器26调节换向装置,切断蒸发器30U形管部位与集液管27之间的连接,使得冷媒进入蒸发器30后需要流经整个蒸发器30,然后从蒸发器30的出口流入集液管27,最终流入压缩机25,这样整个蒸发器30都与换热装置中的盐水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面积,最大程度降低盐水的温度,使盐水的温度与心脏局部温度差值较大,这样就能快速将心脏局部温度降低到亚低温区间;当亚低温治疗用导管感应的温度到达亚低温区间时,此时控制处理器26调节其中一个换向装置,使蒸发器30的其中一个U形管部位与集液管27之间连通,这样流入蒸发器30的冷媒流到该换向装置时直接进入集液管27,这样蒸发器30的部分面积能够降低盐水的温度,盐水的温度相比于刚开始降温时的温度更高,流出换热装置的盐水温度与心脏局部温度的差值较小,这样可以实现将心脏局部温度保持在亚低温区间;通过上述中的改变蒸发器30与换热装置之间的换热面积,来实现对盐水温度的调节;相比于现有的亚低温治疗仪器,该仪器的压缩机25可以选用定频压机,降低了成本,并且整个制冷过程压缩机25的功率都能保持恒定,能够达到省电的效果。

换向装置包括转动球34、电子换向阀36、球形壳体37、支管一38和支管二35;转动球34位于球形壳体37内,转动球34可以在球形壳体37中转动,蒸发器30、支管一38、支管二35和电子换向阀36分别与球形壳体37的不同垂直方向连接,转动球34的侧壁与电子换向阀36固定连接;转动球34内开有L形通道,L形通道的一端与蒸发器30连通,L形通道可以通过电子换向阀36带动转动球34转动,使得L形通道的另一端可以与支管一38或支管二35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处理器26调节电子换向阀36转动,电子换向阀36带动转动球34在球形壳体37内转动,L形通道的一端始终与蒸发器30管路连通,而另一端由于转动原因,会与支管一38或支管二35连通,当与支管一38连通时,冷媒从蒸发器30中流入L形通道,再流入支管一38直接进入集液管27,这样就实现减小蒸发器30与盐水之间的换热面积,当L形通道与支管二35连通,冷媒流入L形通道后再流回蒸发器30管路中,这样实现增大蒸发器30与盐水之间的换热面积。

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22和多个卡件24;固定板22的底部与仪器本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冷凝器23嵌设于多个卡件24中,多个卡件24与固定板22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冷凝器23卡接在卡件24中,卡件24再与固定板22连接,这样不仅可以将冷凝器23进行固定,还能使冷凝器23与固定板22之间有间隙,这样冷凝器23的两侧均可以与空气进行对流换热,提高冷媒循环装置的制冷效果。

散热装置包括旋流风扇9和支撑杆二12,旋流风扇9的风机端与支撑杆二12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二12的底部与仪器本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流风扇9使空气从进风口21进入仪器内与冷凝器23进行强制对流换热,换热后的空气通过旋流风扇9从出风口13吹出,这样通过最大程度降低冷凝器23的温度,提高冷媒循环装置的制冷效率。

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箱体29、盐水进液管18、盐水出液管17、连接管31、加压泵32和多个挡板28;换热箱体29与仪器本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多个挡板28依次交叉与换热箱体29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多个挡板28与换热箱体29之间形成蛇形换热通道19;多个挡板28套设于蒸发器30上;盐水进液管18和连接管31的端部分别与蛇形换热通道19的两端连接,盐水进液管18远离换热箱体29的端部与亚低温治疗用导管的出液端连接;连接管31远离换热箱体29的端部与加压泵32入口端固定连接,盐水出液管17的两端分别与加压泵32出液端和亚低温治疗用导管的进液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挡板28依次交叉与换热箱体29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并形成蛇形换热通道19,这样进入换热装置的盐水通过蛇形换热通道19充分与蒸发器30进行换热,最大程度降低盐水的温度;通过在盐水出液管17的一端安装加压泵32,可以提高盐水的流动压力,使盐水在整个循环中能够进行顺利流动。

亚低温治疗用导管包括多个接头3、多个外延管4、多腔连接座5、多腔导管6、2-3个球囊7和温度探头8;多个接头3与延长软管41端部连接,延长软管另一端与外延管4的端部连接,延长软管的长度为1.5m,内径为0.7cm,两侧接头3分别与盐水进液管18和盐水出液管17连接;多个外延管4远离接头3的端部均与多腔连接座5的底部连接,多腔导管6的端部与多腔连接座5远离外延管4的端部连接,多腔导管6远离多腔连接座5的端部与温度探头8固定连接,2-3个球囊7均套接于多腔导管6中;多腔导管6位于球囊7处的侧壁均设有远端输入孔39和近端输出孔40。

在本实施例中,盐水从降温仪器中流出,然后依次流过接头3、外延管4、多腔连接座5流入多腔导管6,最后通过远端输入孔39流入球囊7中,通过球囊7与心脏进行换热,从而降低了心脏的局部温度;换热后的盐水从近端输出孔40流回多腔导管6,再从多腔连接座5和另一个外延管4、接头3流入降温仪器中。

仪器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杆一10,四个支撑杆一10的底部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11。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起本体的底部安装四个支撑杆一10,在支撑杆一10的底部均活动安装万向轮11,这样方便医护人员移动该仪器。

工作原理:在降温仪器中安装冷媒循环装置,且冷媒循环装置的吸热端位于换热装置中,从而实现对流经换热装置中的盐水进行降温;将蒸发器30的多个U形管路部位与多个换向装置连接,且多个换向装置均与集液管27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控制处理器26来调节换向装置的连通方向,从而调节蒸发器30与盐水的换热面积,这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差值来调节换热效率,使压缩机25维持在恒定的负荷下运行,从而达到省电的效果;多个挡板28之间形成蛇形换热通道19,这样可以使流动的盐水与蒸发器30之间充分对流换热,从而提高换热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