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

一种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训练器材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臂力训练器的训练强度大多是固定的,且难以调节,降低了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的实用范围。本发明由锁止机构、调节机构、锁死机构和抬升机构组成。该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通过下拉滑块,解除第一卡盘与第二卡盘之间的锁定,此时第三压簧压缩,然后使用者转动滑块,使得螺杆转动带动螺母下移,促使伸缩杆收缩、螺旋簧压缩,增加使用者推动提升板锻炼臂力时所需的力,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训练的强度进行调整,装置的实用性更好、装置通过支撑块与圆杆配合,便于使用者躺在支撑块上对配重盘进行抬升训练臂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3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体育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210442737.3

  • 发明设计人 张茂林;

    申请日2022-04-25

  • 分类号A63B23/12(2006.01);A63B21/05(2006.01);A63B21/068(2006.01);A63B21/078(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衣秀丽

  • 地址 250102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世纪大道106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2-28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A63B23/12 专利申请号:2022104427373 申请公布日:20220809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 2022-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3B23/12 专利申请号:2022104427373 申请日:2022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训练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舞龙舞狮,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舞龙又称耍龙灯、龙灯舞。龙是古老的图腾,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从春节到元宵灯节,许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舞龙舞狮经常需要用到健身锻炼所使用的各种器械、装备。

现有的臂力训练器的训练强度大多是固定的,且难以调节,降低了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的实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臂力训练器的训练强度大多是固定的,且难以调节,降低了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的实用范围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

所述底板顶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底板顶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配重盘;

所述顶板的底面铰接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提升板,所述提升板顶面的右侧铰接有调节机构,且调节机构的上侧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板顶面的左侧铰接有抬升机构,且抬升机构的上侧与提升板的底面铰接。

优选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上侧与顶板的底面铰接,所述套管的下侧活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端与提升板的顶面固定连接;

所述插杆的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下端与提升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簧的上端与套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套管的侧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C形架。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轨,所述滑轨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轨的上端均与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轨的底端均与提升板的顶面铰接;

两个所述滑轨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下的两端分别与顶板与提升板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延伸至提升板的下侧并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锁死机构;

所述螺母左右的两侧均铰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侧面活动套接有螺旋簧,且螺旋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侧面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远离螺母的一端与提升板的顶面铰接。

优选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在滑槽的内滑动,所述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盘,所述第一卡盘的上侧卡接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二卡盘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端与提升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盘的下侧抵触有第三压簧,且第三压簧的下端与固定管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弧形杆,所述弧形杆铰接在提升板的侧面上,所述弧形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菱形折叠杆,所述菱形折叠杆的上侧与顶板的底面铰接,所述菱形折叠杆的下侧与提升板的顶面铰接,所述菱形折叠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簧;

所述弧形杆的侧面抵触有限位板的侧面与提升板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母的形状为矩形,且螺母与滑轨互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形状为L形,且滑块的侧面粘接有防滑橡胶。

优选的,所述弧形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杆对称铰接在提升板前后的两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握住提升板左侧的两端,然后上推提升板,促使插杆向套管内移动使得第一压簧压缩,增加使用者上推提升板时的阻力,在通过菱形折叠杆与其内部的复位簧配合,再次增加使用者上推提升板时的阻力,便于对使用者进行臂力训练。

本发明中,通过下拉滑块,解除第一卡盘与第二卡盘之间的锁定,此时第三压簧压缩,然后使用者转动滑块,使得螺杆转动带动螺母下移,促使伸缩杆收缩、螺旋簧压缩,增加使用者推动提升板锻炼臂力时所需的力,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训练的强度进行调整,装置的实用性更好。

本发明中,通过使用者通过向上推动C形架,使得C形架偏转带动两个螺纹杆相向移动,并与插杆的侧面抵触,对插杆进行固定,在插杆与滑轨配合对提升板进行固定后,使得提升板不会在偏转,方便使用者通过提升板做引体向上,改变使用者训练的模式,且装置通过弧形杆与限位板配合,便于多个人在提升板的两侧训练。

本发明中,通过下拉滑块,促使滑块在滑槽的内部下移,带动第一卡盘下移与第二卡盘的下侧分离,解除第一卡盘与第二卡盘之间的锁定,然后松开滑块在第三压簧复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卡盘与第二卡盘重新卡接,对螺杆进行固定锁死,减少使用者误碰转动螺杆的可能。

本发明中,通过支撑块与圆杆配合,便于使用者躺在支撑块上对配重盘进行抬升训练臂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杆;3、顶板;4、支撑块;5、支撑架;6、限位槽;7、圆杆;8、配重盘;9、锁止机构;91、套管;92、插杆;93、第一压簧;94、螺纹杆;95、C形架;10、提升板;11、调节机构;111、滑轨;112、滑动块;113、螺母;114、螺杆;115、滑槽;116、伸缩杆;117、螺旋簧;12、抬升机构;121、弧形杆;122、第二压簧;123、菱形折叠杆;124、复位簧;125、限位板;13、锁死机构;131、螺母;132、第一卡盘;133、第二卡盘;134、固定管;135、第三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

底板1顶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底板1顶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5,支撑架5内壁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圆杆7,圆杆7侧面的两端均设置有配重盘8;通过支撑块4与圆杆7配合,便于使用者躺在支撑块4上对配重盘8进行抬升训练臂力。

顶板3的底面铰接有锁止机构9,锁止机构9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提升板10,提升板10顶面的右侧铰接有调节机构11,且调节机构11的上侧与顶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提升板10顶面的左侧铰接有抬升机构12,且抬升机构12的上侧与提升板10的底面铰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锁止机构9包括套管91,套管91的上侧与顶板3的底面铰接,套管91的下侧活动插接有插杆92,插杆92的底端与提升板10的顶面固定连接;

插杆92的侧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压簧93,第一压簧93的下端与提升板10的顶面固定连接,第一压簧93的上端与套管91的侧面固定连接,套管91的侧面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纹杆94,两个螺纹杆94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C形架95。通过向上推动C形架95,使得C形架95偏转带动两个螺纹杆94相向移动,并与插杆92的侧面抵触,对插杆92进行固定,在插杆92与滑轨111配合对提升板10进行固定后,使得提升板10不会在偏转,方便使用者通过提升板10做引体向上,改变使用者训练的模式,实用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所示,调节机构11包括滑轨111,滑轨11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轨111的上端均与顶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滑轨111的底端均与提升板10的顶面铰接;

两个滑轨111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12,两个滑动块112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母113,螺母11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114,螺杆114上下的两端分别与顶板3与提升板10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螺杆114的下端延伸至提升板10的下侧并开设有滑槽115,滑槽1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锁死机构13;转动螺杆114,使得螺杆114转动带动螺母113下移,促使伸缩杆116收缩、螺旋簧117压缩,增加使用者推动提升板10锻炼臂力时所需的力,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训练的强度进行调整,装置的实用性更好。

螺母113左右的两侧均铰接有伸缩杆116,伸缩杆116的侧面活动套接有螺旋簧117,且螺旋簧117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116侧面的两端固定连接,伸缩杆116远离螺母113的一端与提升板10的顶面铰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所示,锁死机构13包括滑块131,滑块131在滑槽115的内滑动,滑块13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盘132,第一卡盘132的上侧卡接有第二卡盘133,第二卡盘13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管134,固定管134的顶端与提升板10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一卡盘132的下侧抵触有第三压簧135,且第三压簧135的下端与固定管134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抬升机构12包括弧形杆121,弧形杆121铰接在提升板10的侧面上,弧形杆1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压簧122,第二压簧12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菱形折叠杆123,菱形折叠杆123的上侧与顶板3的底面铰接,菱形折叠杆123的下侧与提升板10的顶面铰接,菱形折叠杆1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簧124;通过菱形折叠杆123与其内部的复位簧124配合,增加使用者上推提升板10时的阻力,便于对使用者进行臂力训练

弧形杆121的侧面抵触有限位板125的侧面与提升板10的侧面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螺母113的形状为矩形,且螺母113与滑轨111互相垂直,通过滑动块112在滑轨111内滑动,保证螺母113稳定的带动伸缩杆116伸缩,对螺旋簧117的压缩程度进行调节。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滑块131的形状为L形,且滑块131的侧面粘接有防滑橡胶,便于使用者拉动滑块131在滑轨111内滑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弧形杆12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形杆121对称铰接在提升板10前后的两侧上。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一种舞龙舞狮臂力训练装置的使用方法,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使用者通过握住提升板10左侧的两端,然后上推提升板10,促使插杆92向套管91内移动使得第一压簧93压缩,增加使用者上推提升板10时的阻力,在通过菱形折叠杆123与其内部的复位簧124配合,再次增加使用者上推提升板10时的阻力,便于对使用者进行臂力训练;

装置通过下拉滑块131,促使滑块131在滑槽115的内部下移,带动第一卡盘132下移与第二卡盘133的下侧分离,解除第一卡盘132与第二卡盘133之间的锁定,此时第三压簧135压缩,然后使用者转动螺杆114,使得螺杆114转动带动螺母113下移,促使伸缩杆116收缩、螺旋簧117压缩,增加使用者推动提升板10锻炼臂力时所需的力,便于使用者对装置训练的强度进行调整,装置的实用性更好,然后松开滑块131在第三压簧135复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卡盘132与第二卡盘133重新卡接,对螺杆114进行固定锁死;

且使用者通过向上推动C形架95,使得C形架95偏转带动两个螺纹杆94相向移动,并与插杆92的侧面抵触,对插杆92进行固定,在插杆92与滑轨111配合对提升板10进行固定后,使得提升板10不会在偏转,方便使用者通过提升板10做引体向上,改变使用者训练的模式,且装置通过弧形杆121与限位板125配合,便于多个人在提升板10的两侧训练;

装置通过支撑块4与圆杆7配合,便于使用者躺在支撑块4上对配重盘8进行抬升训练臂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