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双向变形金属屋面屋脊节点做法

一种可双向变形金属屋面屋脊节点做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屋面屋脊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双向变形金属屋面屋脊节点做法,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屋面屋脊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容易损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好长度和宽度都满足规格的金属板材原料,然后将其置于盖板加工装置中等待加工;S2、启动盖板加工装置,在对金属板材原料进行定位的同时将金属板材原料压住,避免冲压时两侧翘起;S3、对定位好的金属板材原料的中间部位进行基础形状的冲压,然后再进行侧边的形状进行冲压。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屋脊盖板不能够应对横向冷缩带来的影响的问题,而且通过盖板加工装置的设置还有效的提高了加工产品的效率和精度,易于推广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503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10365410.0

  • 申请日2022-04-06

  • 分类号B21D35/00(2006.01);B21D43/00(2006.01);B21D43/28(2006.01);B23P23/04(2006.01);E04B7/06(2006.01);

  • 代理机构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裴爽

  • 地址 237161 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精工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6: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8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 2022-08-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D35/00 专利申请号:2022103654100 申请日:2022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屋面屋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双向变形金属屋面屋脊节点做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屋脊节点做法是,通过自钻螺钉将屋脊外堵头和屋面板固定,再通过敷设普通丁基胶泥于屋脊外堵头和屋脊盖板之间,做密封防水处理,这种节点处理的弊端是,需要工人在安装屋面板时要严格控制屋面板的有效尺寸,安装稍不注意就会因为屋面板变形过大,导致屋脊外堵头和屋面板尺寸不匹配,屋脊外堵头在此处防水失效。由于金属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在申请号为CN201410591617.5所公布的彩钢屋面屋脊Z型金属堵头中,通过在堵头上部的上折边上开长圆孔,采用镀锌螺栓和屋脊盖板连接的方式来减少因为屋脊盖板热胀冷缩产生的破坏,但是该种方法只考虑到了纵向的冷缩变化,却没有考虑到横向的变化,因此,在极端的天气情况下还是很容易出现问题,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可双向变形金属屋面屋脊节点做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双向变形金属屋面屋脊节点做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屋面屋脊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双向变形金属屋面屋脊节点做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好长度和宽度都满足规格的金属板材原料,然后将其置于盖板加工装置中等待加工;

S2、启动盖板加工装置,在对金属板材原料进行定位的同时将金属板材原料压住,避免冲压时两侧翘起;

S3、对定位好的金属板材原料的中间部位进行基础形状的冲压,然后再进行侧边的形状进行冲压;

S4、在冲压好的侧边上进行打孔;

S5、打孔完成后再对侧边上对于的部分进行裁切,从而制得最终的屋脊盖板;

S6、将制作好的产品从加工装置中取下来,然后再进行下一块金属板材原料的加工。

优选的,所述屋脊盖板由防水顶部、分别固接在防水顶部两侧长边底部的形变部和分别固定在两个形变部长边的固定部组成,固定部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安装在加工台顶部的安装架和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冲压机构,所述加工台顶部设有型槽,所述冲压机构包括通过液压缸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升降板、安装在升降板底面的安装板、通过伸缩组件安装在安装板底面的压块和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压边组件和裁切组件,所述压块与型槽相吻合,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压边组件和裁切组件在压块压合进型槽后再运行的联动组件,所述加工台的顶部还安装有定位原料的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底面的固定筒和活动套设在固定筒内的伸缩柱,伸缩柱的顶部固定有定位柱,且伸缩柱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的底面固接,伸缩柱的底部延伸至固定筒外、并与压块的顶面固接。

优选的,所述压边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安装板上、并可上下移动的两个第一压杆和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压杆底面的成型条,两个第一压杆对称设置在压块的两侧,第一压杆的顶部位于安装板顶部上方,所述裁切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安装板上、并可上下移动的两个第二压杆、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压杆底面的底板和固定在底板底面的切刀和多个钻头,多个钻头沿底板长度方向成直线排列,且钻头位于切刀靠近成型条的一侧,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上均安装有弹性组件。

优选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套接在第一压杆外部的弹簧卡块和活动套设在第一压杆外部的第二弹簧,弹簧卡块位于安装板下方,第二弹簧位于弹簧卡块和安装板底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滑接在安装板顶面的两个驱动板、固定在安装板顶面中间的位置的固定块、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块相背离的两侧外壁上的螺纹柱和固定在压块顶面的两个齿条,两个驱动板均为斜边朝下设置的直角梯形结构,两个驱动板分别位于固定块两侧、并与第一压杆和第二压杆相配合,两个压板靠近固定块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柱的一端分别螺接在两个螺纹孔内,且两个螺纹柱的外部均套接有齿轮,两个齿条的顶部均贯穿安装板和升降板、并延伸至升降板顶部上方,两个齿条分别与两个齿轮啮合,所述升降板顶面安装有用于限制齿条上移的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升降板顶面的两个限位板、固定在两个限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的调节杆和固定在限位板两端的滑套,所述滑套的内侧活动套设有套杆,套杆固定在升降板顶面,套杆的外部活动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滑套靠近调节杆的一侧固接,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套杆靠近调节杆的一端固接,所述调节杆远离限位板的一端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斜边朝下。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加工台顶面的两个侧板、固定在两个侧板相靠近的一侧顶部的顶板和分别通过电动推杆安装在两个侧板相靠近的一侧上的定位板,所述调节杆与顶板相配合,所述顶板为斜边朝下的等腰直角梯形,且顶板的斜边位于靠近侧板的一侧,定位板位于型槽的两侧,两个定位板的相靠近的一侧均铰接有压板,两个定位板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设有移动块,移动块的一侧铰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压板的顶部铰接,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有抵接柱,抵接柱的顶部贯穿定位板顶部并延伸至定位板上放与顶板的底面抵接,所述抵接柱的外部活动套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位于移动块顶部与安装槽的顶部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屋脊盖板绳设置形变部,可以有效的避免屋脊盖板因为热胀冷缩而带来的横向方向上的变形损坏。

2、通过盖板加工装置的设置,可以方便的在加工屋脊盖板的时候先将屋脊盖板的中间部位冲压成型,然后再对将屋脊盖板的两边加冲压成形变部,最后再进行打孔和切边的操作,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3、通过定位装置的设置,可以在冲压前将原料定位在准确的位置上,并且在加工的时候可以将原料的两个侧边压住,避免在冲压的时候原料的两侧边向上翘起。

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屋脊盖板不能够应对横向冷缩带来的影响的问题,而且通过盖板加工装置的设置还有效的提高了加工产品的效率和精度,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加工装置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冲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升降板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堵头板和屋脊盖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屋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上折边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1、加工台;2、安装架;3、升降板;4、液压缸;5、侧板;6、顶板;7、电动推杆;8、型槽;9、凹槽;10、缓冲槽;11、调节杆;12、螺纹柱;13、限位板;14、固定块;15、齿条;16、压板;17、安装板;18、固定筒;19、定位柱;20、伸缩柱;21、第一压杆;22、第二压杆;23、成型条;24、钻头;25、切刀;26、压块;27、定位板;28、移动块;29、抵接柱;30、连杆;31、压板;32、套杆;33、滑套;34、屋脊盖板;35、堵头板;36、上折边;37、防水顶部;38、形变部;39、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一种可双向变形金属屋面屋脊节点做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好长度和宽度都满足规格的金属板材原料,然后将其置于盖板加工装置中等待加工;

S2、启动盖板加工装置,在对金属板材原料进行定位的同时将金属板材原料压住,避免冲压时两侧翘起;

S3、对定位好的金属板材原料的中间部位进行基础形状的冲压,然后再进行侧边的形状进行冲压;

S4、在冲压好的侧边上进行打孔;

S5、打孔完成后再对侧边上对于的部分进行裁切,从而制得最终的屋脊盖板34;

S6、将制作好的产品从加工装置中取下来,然后再进行下一块金属板材原料的加工。

参照图5-7,屋脊盖板34固定在两个堵头板35连接处的缝隙的顶部,堵头板35的顶面安装有上折边36,上折边36顶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长圆孔,屋脊盖板34由防水顶部37、分别固接在防水顶部37两侧长边底部的形变部38和分别固定在两个形变部38长边的固定部39组成,固定部39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长圆孔对应的固定孔,安装时,用螺栓穿过上折边6上的长圆孔和固定部39上的固定孔,然后再将螺栓拧紧,从而将屋脊盖板34安装好;

参照图1-2,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1、安装在加工台1顶部的安装架2和安装在安装架2上的冲压机构,加工台1顶部设有型槽8,冲压机构包括通过液压缸4安装在安装架2上的升降板3、安装在升降板3底面的安装板17、通过伸缩组件安装在安装板17底面的压块26和安装在安装板17上的压边组件和裁切组件,压块26与型槽8相吻合,安装板17上安装有用于驱动压边组件和裁切组件在压块26压合进型槽8后再运行的联动组件,加工台1的顶部还安装有定位原料的定位机构,伸缩组件包括固定在安装板17底面的固定筒18和活动套设在固定筒18内的伸缩柱20,伸缩柱20的顶部固定有定位柱19,且伸缩柱20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17的底面固接,伸缩柱20的底部延伸至固定筒18外、并与压块26的顶面固接,伸缩组件的设置使得压块26在压进型槽8内部后,升降板3和安装板17可以继续下降而不会被抵住,从而使得裁切组件和压边组件可以工作;

压边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安装板17上、并可上下移动的两个第一压杆21和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一压杆21底面的成型条23,加工台1的顶面开设有与成型条23相配合的凹槽9,两个第一压杆21对称设置在压块26的两侧,第一压杆21的顶部位于安装板17顶部上方,成型条23压在原料的侧边,从而与凹槽9配合压制成波浪形的形变部38,使得屋脊盖板34在可以在横向冷缩的时候有一个形变的缓冲空间,进而不会影响到与堵头板35的连接点处的密封性能;

裁切组件包括活动设置安装板17上、并可上下移动的两个第二压杆22、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压杆22底面的底板和固定在底板底面的切刀25和多个钻头24,多个钻头24沿底板长度方向成直线排列,且钻头24位于切刀25靠近成型条23的一侧,加工台1顶部开设有与起到25和钻头24相配合的缓冲槽10,用于避免钻头24或切刀25直接触碰到加工台1的顶面;

第一压杆21和第二压杆22上均安装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包括套接在第一压杆21外部的弹簧卡块和活动套设在第一压杆21外部的第二弹簧,弹簧卡块位于安装板17下方,第二弹簧位于弹簧卡块和安装板17底面之间,而第二压杆22上的弹性件的安装方式与第一压杆21上的安装方式相同,其作用在第一压杆21或第二压杆22下压后,在失去外力的作用后可以自动上移恢复原位;

联动组件包括滑接在安装板17顶面的两个驱动板16、固定在安装板17顶面中间的位置的固定块14、分别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4相背离的两侧外壁上的螺纹柱12和固定在压块26顶面的两个齿条15,两个驱动板16均为斜边朝下设置的直角梯形结构,两个驱动板16分别位于固定块14两侧、并与第一压杆21和第二压杆22相配合,两个压板16靠近固定块14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柱12的一端分别螺接在两个螺纹孔内,且两个螺纹柱12的外部均套接有齿轮,两个齿条15的顶部均贯穿安装板17和升降板3、并延伸至升降板3顶部上方,两个齿条15分别与两个齿轮啮合,升降板3顶面安装有用于限制齿条15上移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升降板3顶面的两个限位板13、固定在两个限位板13相互远离的一侧外壁上的调节杆11和固定在限位板13两端的滑套33,滑套33的内侧活动套设有套杆32,套杆32固定在升降板3顶面,套杆32的外部活动套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滑套33靠近调节杆11的一侧固接,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套杆32靠近调节杆11的一端固接,调节杆11远离限位板13的一端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斜边朝下,在冲压防水部37的时候,调节杆11开始抵接在顶板6顶面,而调节板11的斜面则是会使得调节杆11向远离顶板6的一侧移动,进而在防水部37成型的同时,两个限位板13分别从两个齿条15的顶部移开,然后再升降板3的继续下降过程中,伸缩柱20向固定筒18内收缩,第一弹簧被压缩,而两个齿条15也相对升降板3和安装板17开始上移,进而带动两个螺纹柱12转动,从而使得两个驱动板16相互远离,驱动板16在相互远离的过程中,驱动板16的斜面先与第一压杆21的顶部抵接,然后在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开始将第一压杆21下压,从而使得成型条23压在原料的侧边顶面,从而制得形变部,之后第一压杆21顶部移动到驱动板16底面的水平部分,然后驱动板16的斜面再与第二压杆22的顶部抵接,进而开始在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开始将第二压杆22下压,最终使得钻头24在原料的侧边上打孔,并且切刀25在钻孔的同时将多余的边角也进行了切除;

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加工台1顶面的两个侧板5、固定在两个侧板5相靠近的一侧顶部的顶板6和分别通过电动推杆7安装在两个侧板5相靠近的一侧上的定位板27,调节杆11与顶板6相配合,顶板6为斜边朝下的等腰直角梯形,且顶板6的斜边位于靠近侧板5的一侧,定位板27位于型槽8的两侧,两个定位板27的相靠近的一侧均铰接有压板31,两个定位板27相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均设有移动块28,移动块28的一侧铰接有连杆30,连杆30的另一端与压板31的顶部铰接,移动块28的顶部固定有抵接柱29,抵接柱29的顶部贯穿定位板27顶部并延伸至定位板27上放与顶板6的底面抵接,抵接柱29的外部活动套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位于移动块28顶部与安装槽的顶部之间,定位装置启动后,会将原料归拢在加工台1顶面正确的加工位置上,并且在两个定位板27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压板31会向下翻转而压在原料的侧边的顶面,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冲压的时候原料侧侧边向上翘起。

工作原理:安装的时候,将屋脊盖板34盖合在两个堵头板35连接处的缝隙的上方,然后再用螺栓穿过上折边6上的长圆孔和固定部39上的固定孔,然后再将螺栓拧紧,从而将屋脊盖板34安装好,当热胀冷缩的时候,长圆孔的设置使得屋脊盖板34在纵向上的形变不会受到限制,而形变部38的设置则使得屋脊盖板34在横向上的变化不受限制,进而达到良好的密封防水效果;

在加工屋脊盖板的时候,先将原料放置在加工台1顶面的两个定位板27之间,然后启动两个电动推杆7伸长,从而使得两个定位板27相互靠近,两个定位板27相互靠近的过程中,会将原料归拢在加工台1顶面正确的加工位置上,并且在两个定位板27相互靠近的过程中,抵接柱29的顶部从顶板6底面的斜面区域逐渐向水平面区域移动,进而使得移动块28逐渐下降,移动块28逐渐下降的过程中则是会带动压板31向下翻转,直到抵接柱29顶部抵接在顶板6对面的水平区域上,这时压板34保持水平压在原料顶面的状态,而定位板27继续靠近也不会使压板34转动,直到原料被压挤在两个定位板27质检后再停止电动推杆7,接着开始进行冲压;

冲压时,液压缸4伸长,从而带动升降板3下降,这时两个限位板13分别压在两个齿条15的顶部,使得齿条15无法上移,然后压块26先与原料接触,从而将原料逐渐压进型槽8内,从而冲压成防水部37,在冲压防水部37的时候,调节杆11开始抵接在顶板6顶面,而调节板11的斜面则是会使得调节杆11向远离顶板6的一侧移动,进而在防水部37成型的同时,两个限位板13分别从两个齿条15的顶部移开,然后再升降板3的继续下降过程中,伸缩柱20向固定筒18内收缩,第一弹簧被压缩,而两个齿条15也相对升降板3和安装板17开始上移,进而带动两个螺纹柱12转动,从而使得两个驱动板16相互远离,驱动板16在相互远离的过程中,驱动板16的斜面先与第一压杆21的顶部抵接,然后在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开始将第一压杆21下压,从而使得成型条23压在原料的侧边顶面,从而制得形变部,之后第一压杆21顶部移动到驱动板16底面的水平部分,然后驱动板16的斜面再与第二压杆22的顶部抵接,进而开始在继续移动的过程中开始将第二压杆22下压,最终使得钻头24在原料的侧边上打孔,并且切刀25在钻孔的同时将多余的边角也进行了切除,最后,再启动电动推杆7收缩,当抵接柱29移动到顶板6的斜面区域的时候,在第四弹簧的作用下,移动块28上移,进而使得压板31向上翻转逐渐回复原位,而在液压行4收缩的过程中,升降板3上移,第一弹簧开始恢复原状,两个齿条15开始相对升降板3下移,进而带动两个驱动板16相互靠近而逐渐恢复原位,当齿条15移动到限位板13下方的时候,调节杆11也移动到了顶板6的上方,而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限位吧13恢复原位,进而抵接在齿条15的顶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