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靠度检测装置与可靠度检测方法

可靠度检测装置与可靠度检测方法

摘要

可靠度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多个振荡器电路以及输出电路。控制电路用以根据模式信号产生多个使能信号。多个振荡器电路用以输出多个振荡信号。该些振荡器电路中的每一者用以在模式信号具有第一逻辑值时根据切换信号产生该多个振荡信号中的对应振荡信号,并在模式信号具有第二逻辑值时根据该多个使能信号中的对应使能信号产生对应振荡信号。切换信号与功能性电路相关联。输出电路用以在模式信号具有第二逻辑值时根据该多个振荡信号输出检测信号,其中检测信号用以反映功能性电路的可靠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592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66616.6

  • 发明设计人 许文轩;郭俊仪;陈莹晏;

    申请日2021-02-04

  • 分类号G01R31/28(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李娜

  •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16: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R31/28 专利申请号:2021101666166 申请日:2021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2-08-05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案是关于电路的可靠度检测装置,尤其是关于具有振荡器电路的可靠度检测装置与可靠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运行时间变长,集成电路可能会因为一些非理想因素产生衰退。例如,负偏压温度不稳定性(negative-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会使P型晶体管的临界电压逐渐变高。若P型晶体管的临界电压逐渐变高,可能会使集成电路的原有操作出现错误,或使集成电路的效能下降。在一些相关技术中,振荡器电路可被用来检测集成电路的效能,以确认集成电路中的组件可靠度是否在正常范围。然而,在上述技术中,振荡器电路可能会因为省电机制被关闭,或是被设定为过度切换,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靠度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电路、多个振荡器电路以及输出电路。控制电路用以根据模式信号产生多个使能信号。多个振荡器电路用以输出多个振荡信号。该多个振荡器电路中的每一者用以在该模式信号具有第一逻辑值时根据切换信号产生该多个振荡信号中的对应振荡信号,并在该模式信号具有第二逻辑值时根据该多个使能信号中的对应使能信号产生该对应振荡信号。该切换信号与功能性电路相关联。输出电路用以在该模式信号具有该第二逻辑值时根据该多个振荡信号输出检测信号,其中该检测信号用以反映该功能性电路的可靠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靠度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操作:根据模式信号产生多个使能信号;在该模式信号具有第一逻辑值时根据切换信号产生多个振荡信号,其中该切换信号与功能性电路相关联;在该模式信号具有第二逻辑值时根据该多个使能信号中的对应使能信号产生该多个振荡信号中的对应振荡信号;以及在该模式信号具有该第二逻辑值时根据该多个振荡信号输出检测信号,其中该检测信号用以反映该功能性电路的可靠度。

有关本案的特征、实作与功效,现在配合图式作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绘制一种可靠度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绘制图1的多个振荡器电路以及输出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绘制图1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绘制一种可靠度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具有其通常的含义。上述词汇在普遍常用字典中的定义,在本案的内容中包括任一于此讨论的词汇的使用例子仅为示例,不应限制本案的范围与含义。同样地,本案亦不仅以于此说明书所示出的各种实施例为限。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两个或多个组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亦可指两个或多个组件相互操作或动作。如本文所用,用语“电路系统(circuitry)”可为由至少一个电路(circuit)所形成的单一系统,且用语“电路”可为由至少一个晶体管与/或至少一个主被动组件按一定方式连接以处理信号的装置。

如本文所用,用语“和/或”包括了列出的关联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与第三等词汇,是用于描述并辨别各个组件。因此,在本文中的第一组件也可被称为第二组件,而不脱离本案的本意。为易于理解,各图式中的类似组件将被指定为相同标号。

图1为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绘制一种可靠度检测装置100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性电路101可为(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特殊应用集成电路等等。于实际应用中,功能性电路101可能会因为操作时间变长产生衰退。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靠度检测装置100可与功能性电路101整合为单一系统,并可用于检测功能性电路101的衰退(aging)程度。

可靠度检测装置100包括控制电路110、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以及输出电路130。控制电路110用以根据模式信号AG产生多个使能信号EN[0]~EN[4]。例如,当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例如为逻辑值1)时,所有使能信号EN[0]~EN[4]具有第二逻辑值(例如为逻辑值0),其中第一逻辑值相反于第二逻辑值(例如,在逻辑值非0即1的状况下)。或者,当模式信号AG具有第二逻辑值时,这些使能信号EN[0]~EN[4]中的一者可具有第一逻辑值。但根据模式信号AG产生多个使能信号EN[0]~EN[4]的组合不以此为限。

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用以输出多个振荡信号SC[0]~SC[4]。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例如为逻辑值1)时,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中的每一者用以根据切换信号TG产生多个振荡信号SC[0]~SC[4]中的对应振荡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信号TG与功能性电路101相关联。例如,切换信号TG可为来自功能性电路的输出信号,或可为功能性电路101的内部信号,或是基于来自功能性电路101的信号所产生的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切换信号TG可用以反映功能性电路101的平均切换频率(toggle rate)。藉由上述操作,当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时,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可随着功能性电路101一起切换。如此一来,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的衰退程度可相近于功能性电路101的衰退程度,以产生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或者,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二逻辑值(例如为逻辑值0)时,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中的每一者用以根据多个使能信号EN[0]~EN[4]中的对应使能信号产生多个振荡信号SC[0]~SC[4]中的对应振荡信号。换言之,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二逻辑值时,各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不响应于切换信号TG产生对应的振荡信号。藉由上述操作,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二逻辑值时,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中的每一者可根据对应的使能信号操作为自由运行(free running)振荡器电路,以产生对应的振荡信号。于此条件下,多个振荡信号SC[0]~SC[4]可用来反映功能性电路101的衰退程度。

输出电路130用以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二逻辑值时根据多个振荡信号SC[0]~SC[4]输出检测信号SD。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信号SD可用来反映功能性电路101的可靠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时,输出电路130停止输出检测信号SD。换言之,输出电路130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时可以停止切换。如此,可降低功率消耗并避免输出电路130衰退,以提升检测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靠度检测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处理电路(未示出)。在可靠度检测装置100第一次开机时,模式信号AG被设置为具有第二逻辑值。响应于此模式信号AG,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可响应于多个使能信号EN[0]~EN[4]依序产生多个振荡信号SC[0]~SC[4]。例如,当使能信号EN[0]具有第二逻辑值时,剩余的使能信号EN[1]~EN[4]具有第一逻辑值。于此条件下,振荡器电路120[0]可产生对应的振荡信号SC[0],且多个振荡器电路120[1]~120[4]不产生多个振荡信号SC[1]~SC[4]。输出电路130可基于振荡信号SC[0]输出对应的检测信号SD。接着,处理电路可根据此检测信号SD进行计数,以产生对应于振荡器电路120[0]的默认值,并储存该默认值于缓存器电路(未示出)。依此类推,在可靠度检测装置100第一次开机时,处理电路可储存分别对应于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的多个默认值。

在后续的检测操作中,处理电路可根据检测信号SD产生新的计数值,并比较该计数值与对应的默认值以确认功能性电路101的可靠度。例如,由于电路衰退,多个振荡信号SC[0]~SC[4]的频率越来越慢,使得新的计数值变小。若该计数值小于对应的默认值,代表功能性电路101的效能有衰退。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可将计数值与临界值进行比较,并在该计数值小于临界值时发出警告信息。此警告信息可用于通知用户或其他校正电路功能性电路101的效能过低,以进行后续更换或校正。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处理电路可由处理器电路实施。例如,上述多个操作可由该处理器电路执行软件来实施,但本案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为了节省功率消耗,在功能性电路执行一般操作时振荡器电路会被关闭。如此一来,振荡器电路的衰退程度将不同于功能性电路的衰退程度,而无法反映出准确的检测结果。或者,在一些相关技术中,振荡器电路被设置为持续切换。若振荡器电路被过度切换,振荡器电路的衰退程度可能大于功能性电路的衰退程度,而无法反映出准确的检测结果。

相较于上述相关技术,在本案一些实施例中,当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时,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可随着来自功能性电路101的切换信号TG进行切换。如此,可确保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的衰退程度接近于功能性电路101的衰退程度。再者,如先前所述,输出电路130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时可以被关闭,以确保输出电路130不会被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切换,以提高检测准确度。

图2为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绘制图1的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以及输出电路130的示意图。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中的每一者具有相同电路结构。以图2的振荡器电路120[0]的详细结构为例,振荡器电路120[0]包括逻辑门电路222、多工器电路224、逻辑门电路226以及多个数字电路228。逻辑门电路222根据模式信号AG以及切换信号TG产生信号S1。当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时,逻辑门电路222将切换信号TG输出为信号S1。或者,当模式信号AG具有第二逻辑值时,逻辑门电路222输出具有固定电平(例如为低电平)的信号S1。于此例中,逻辑门电路222可为(但不限于)与门电路。多工器电路224用以根据模式信号AG将信号S1或信号S2输出为信号S3。例如,若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多工器电路224将信号S1输出为信号S3。或者,若模式信号AG具有第二逻辑值,多工器电路224将信号S2输出为信号S3。

逻辑门电路226用以根据对应的使能信号EN[0]以及信号S3产生对应的振荡信号SC[0]。例如,逻辑门电路226可为(但不限于)或非(NOR)门电路。多个数字电路228用以输出信号S2并接收信号S3。详细而言,多个数字电路228经由多工器电路224与逻辑门电路226串联耦接,以操作为环形振荡器电路。详细而言,当使能信号EN[0]具有第二逻辑值时,上述的环形振荡器电路可基于信号S2产生振荡信号SC[0]。例如,当使能信号EN[0]具有第二逻辑值时,环形振荡器电路可操作为自由运行的振荡器电路,其可基于信号S2开始切换而产生振荡信号SC[0]。或者,当使能信号EN[0]具有第一逻辑值时,逻辑门电路226的输出端将具有固定电平(例如为低电平)。等效地,环形振荡器电路响应于具有第一逻辑值的使能信号EN[0]停止产生振荡信号SC[0]。如此,可避免输出电路130被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切换,以减少输出电路130的衰退。

如先前所述,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中的每一者具有相同电路结构。例如,在振荡器电路120[1]中,逻辑门电路226接收使能信号EN[1]并产生对应的振荡信号SC[1]。依此类推,应可理解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中的每一者的设置方式。

在图2的例子中,多个数字电路228为反相器电路,但本案并不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数字电路228的设置方式可基于功能性电路101而定。例如,若功能性电路101包括与门电路、或门电路、反相器电路以及与非门电路,多个数字电路228可使用相同的与门电路、或门电路、反相器电路以及与非门电路的组合实施。如此一来,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可靠度检测结果。上述关于功能性电路101中所包括的电路种类用于示例,且本案并不以此为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S2经多个数字电路228以及逻辑门电路226反相处理的次数可设定为奇数,以确保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能够正确起振。换言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一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中,多个数字电路228以及逻辑门电路226的个数可为奇数。以图2的例子而言,振荡器电路120[0]包括4个数字电路228以及1个逻辑门电路226。如此,信号S2可经过5次的反相处理,以产生振荡信号SC[0]。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振荡器电路120[0]包括50个数字电路228以及1个逻辑门电路226。如此,信号S2可经过51次的反相处理,以产生振荡信号SC[0]。上述关于多个数字电路228以及逻辑门电路226的数量用于示例,且本案并不以此为限。

输出电路130包括逻辑门电路232以及逻辑门电路234。逻辑门电路232耦接至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以接收多个振荡信号SC[0]~SC[4]。逻辑门电路232用以根据多个振荡信号SC[0]~SC[4]产生信号S4。如先前所述,当多个使能信号EN[0]~EN[4]中的对应使能信号具有第二逻辑值时,多个使能信号EN[0]~EN[4]中的剩余使能信号皆具有第一逻辑值。于此条件下,逻辑门电路232可将多个振荡信号SC[0]~SC[4]中的对应振荡信号输出为信号S4。

例如,当使能信号EN[0]具有第二逻辑值时,剩余的使能信号EN[1]~EN[4]皆具有第一逻辑值。于此条件下,振荡器电路120[0]基于信号S2开始切换而产生振荡信号SC[0],且剩余振荡器电路120[1]~120[4]输出具有固定电平(例如为低电平)的多个振荡信号SC[1]~SC[4]。因此,逻辑门电路232可将振荡信号SC[0]输出为信号S4。于此例中,逻辑门电路232可为(但不限于)或门电路。

逻辑门电路234耦接至逻辑门电路232以接收信号S4。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二逻辑值时,逻辑门电路234根据信号S4输出检测信号SD。在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时,逻辑门电路234停止输出检测信号SD。例如,逻辑门电路234可为(但不限于)或非门电路。当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时,逻辑门电路234的输出端将被固定于低电平。等效地,逻辑门电路234响应于具有第一逻辑值的模式信号AG停止输出检测信号SD。如此,输出电路130可不被多个振荡器电路120[0]~120[4]切换。

图3为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绘制图1的控制电路110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10包括编码器电路310以及多个逻辑门电路320[0]~320[4]。编码器电路310用以根据选择信号SEL产生多个控制信号C[0]~C[4],其中选择信号SEL用以选择多个振荡电路120[0]~120[4]中的一者来检测功能性电路101的可靠度。多个逻辑门电路320[0]~320[4]分别接收多个控制信号C[0]~C[4],并接收模式信号AG。多个逻辑门电路320[0]~320[4]用以根据多个控制信号C[0]~C[4]以及模式信号AG产生多个使能信号EN[0]~EN[4]。例如,逻辑门电路320[0]根据控制信号C[0]以及模式信号AG产生使能信号EN[0]。依此类推,应可理解其他逻辑门电路320[1]~320[4]、多个控制信号C[1]~C[4]以及多个使能信号EN[1]~EN[4]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模式信号AG具有第一逻辑值时,多个逻辑门电路320[0]~320[4]输出具有第二逻辑值的多个使能信号EN[0]~EN[4]。当模式信号AG具有第二逻辑值时,多个逻辑门电路320[0]~320[4]可分别将多个控制信号C[0]~C[4]输出为多个使能信号EN[0]~EN[4]。例如,多个逻辑门电路320[0]~320[4]中的每一者可为具有反相输入端的与门电路,且该反相输入端用以接收模式信号AG。

应当理解,图1、图2以及图3的电路数量以及相关设置方式用于示例,且本案并不以此为限。例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靠度检测装置100可包括不同数量的振荡器电路。

图4为根据本案一些实施例绘制一种可靠度检测方法400的流程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靠度检测方法400可由(但不限于)图1的可靠度检测装置100执行。

在操作S410中,根据模式信号(例如为图1的模式信号AG)产生多个使能信号(例如为图1的多个使能信号EN[0]~EN[4])。在操作S420中,在模式信号具有第一逻辑值(例如为逻辑值1)时根据切换信号(例如为图1的切换信号TG)产生多个振荡信号(例如为图1的多个振荡信号SC[0]~SC[4]),其中切换信号与功能性电路(例如为图1的功能性电路101)相关联。在操作S430中,在模式信号具有第二逻辑值时根据该多个使能信号中的对应使能信号产生该多个振荡信号中的对应振荡信号。在操作S440中,在模式信号具有第二逻辑值时根据该多个振荡信号输出检测信号(例如为图1的检测信号SD),其中检测信号用以反映功能性电路的可靠度。

上述多个操作的说明可参照前述各个实施例,故不重复赘述。上述可靠度检测方法400的多个操作仅为示例,并非限定需依照此示例中的顺序执行。在不违背本案的各实施例的操作方式与范围下,在可靠度检测方法400下的各种操作当可适当地增加、替换、省略或以不同顺序执行(例如可以是同时执行或是部分同时执行)。

综上所述,本案一些实施例中的可靠度检测装置与可靠度检测方法可以让振荡器电路的衰退相近于功能性电路的衰退,并降低其他控制电路的衰退。如此一来,可得到更准确的可靠度检测结果。

虽然本案的实施例如上所述,然而这些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案,本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依据本案的明示或隐含的内容对本案的技术特征施以变化,凡此种种变化均可能属于本案所寻求的专利保护范畴,换言之,本案之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可靠度检测装置

101:功能性电路

110:控制电路

120[0]~120[4]:振荡器电路

130:输出电路

222、226、228、232、234:逻辑门电路

224:多工器电路

310:编码器电路

320[0]~320[4]:与门电路

400:可靠度方法

AG:模式信号

C[0]~C[4]:控制信号

EN[0]~EN[4]:使能信号

S1、S2、S3、S4:信号

S410、S420、S430、S440:操作

SC[0]~SC[4]:振荡信号

SD:检测信号

SEL:选择信号

TG:切换信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