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

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主体结构的设计图纸中的至少部分构造柱替换设计为框架柱,并根据所述构造柱的尺寸及配筋设计所述框架柱的浇筑模板及配筋方案;对所述框架柱进行定位,将所述框架柱的配筋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层结构梁的构造钢筋进行连接;预留出砌体墙的施工空间,搭设好所述上层结构梁与所述框架柱的浇筑模板,并将所述上层结构梁与所述框架柱一体浇筑成型。通过将所述构造柱替换为框架柱,由于所述框架柱与所述主体结构可以同时浇筑,施工快捷方便,不需要等待沉降及斜砖顶砌,极大地缩短了整个砌体结构的施工周期,同时也避免了构造柱浇筑不到顶出现的水平缝隙不密实带来的外墙渗水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97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0563156.5

  • 申请日2022-05-18

  • 分类号E04H9/02;E04B1/98;

  • 代理机构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钟玉敏

  • 地址 315700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城新丰路16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6:09: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建住宅、厂房多采用框架填充墙结构,填充墙砌体结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抗震措施多采用增加构造柱、腰梁、墙体拉结筋等措施,在重资产的建筑行业,开发单位日益追求资金回收效益成为行业关注的重点,因此,开发单位对投资回收的追求的矛盾转移到施工单位,项目的施工工期压力越来越紧迫,在此背景下,施工企业需要自主创新施工方法以适应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墙体施工方法是:先植筋→构造柱钢筋绑扎→墙体砌筑→腰梁及以下部位的墙体施工及模板拆除→砌筑腰梁以上墙体至顶部预留15~20cm斜砖顶砌→等待沉降时间(一般14天)→补砌斜砖→混凝土牛腿施工→浇筑腰梁以上构造柱→构造柱拆模→混凝土牛腿拆除、凿毛→墙体验收→下一道工序(粉刷)。

通过对传统腔体施工工艺的观察以及现场人工进行分析,砌体分项的各工序中,构造柱需要在等待沉降时间及补砌斜砖之后才能浇筑施工,其施工时间占砌体工程施工时间的60%~70%,极大的延缓了墙体的施工工期。并且,构造柱施工要求较多且复杂,工人施工水平不一,因此通常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特别是抢工期等因素的叠加下,施工监管力度往往让步,多在竣工交付或维保期间出现构造柱浇筑不能一次到顶,进而出现水平缝隙不密实带来的外墙渗水问题,维修比较麻烦,花费成本较大,一旦维修处理不好,容易“二次复发”,对业主的信誉形象会有损失,间接影响企业质量信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不需要等待沉降及斜砖顶砌,极大地缩短了整个砌体结构的施工周期,同时也避免了构造柱浇筑不到顶出现的水平缝隙不密实带来的外墙渗水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主体结构的设计图纸中的至少部分构造柱替换设计为框架柱,并根据所述构造柱的尺寸及配筋设计所述框架柱的浇筑模板及配筋方案;

对所述框架柱进行定位,将所述框架柱的配筋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层结构梁的构造钢筋进行连接;

预留出砌体墙的施工空间,搭设好所述上层结构梁与所述框架柱的浇筑模板,并将所述上层结构梁与所述框架柱一体浇筑成型。

可选的,所述框架柱位于纵横墙交接处、墙体的转角处及墙长超过五米的中间部位处。

可选的,浇筑所述框架柱所用的混凝土的标号大于浇筑所述构造柱所用的混凝土的标号。

可选的,所述框架柱的配筋方案及截面尺寸满足抗震设计的需求。

可选的,搭设好所述上层结构梁与所述框架柱的浇筑模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上层结构梁的浇筑模板的预设位置处进行开孔;

将所述框架柱的浇筑模板围合成顶部及底部开口的箱形,且所述顶部开口的尺寸与所述开孔的尺寸相匹配;

将所述框架柱的浇筑模板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的下层结构梁上,并将所述框架柱的浇筑模板与所述上层结构梁的浇筑模板进行连接。

可选的,将所述上层结构梁与所述框架柱一体浇筑成型之后,所述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框架柱与所述主体结构的结构柱之间设置拉结筋。

可选的,沿高度方向在所述框架柱与所述结构柱之间每间隔预设高度设置所述拉结筋。

可选的,所述框架柱与所述结构柱之间的水平间距小于现行规范中需要设置所述构造柱的墙体长度。

可选的,将所述上层结构梁与所述框架柱一体浇筑成型之后,所述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框架柱与所述结构柱之间砌筑所述砌体墙,并使所述拉结筋位于所述砌体墙的水平缝内。

可选的,在所述框架柱与所述结构柱之间砌筑所述砌体墙之后,所述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砌体墙砌筑至预设高度,所述砌体墙的顶部与所述上层结构梁之间预留出斜桩砌筑的空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将所述构造柱替换为框架柱,所述构造柱与所述框架柱都属于钢筋混凝土柱,且都能够提高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设计的需求。

2)由于所述框架柱与所述主体结构可以同时浇筑,施工快捷方便,不需要等待沉降及斜砖顶砌,极大地缩短了整个砌体结构的施工周期,同时也避免了构造柱浇筑不到顶出现的水平缝隙不密实带来的外墙渗水问题。

3)与传统的砌体结构构造柱施工相比,框架柱作为填充墙的整体性更好,简化了施工工序,减少砌筑阶段施工工种数量(钢筋工、木工)以及资源需求量,在不增加工程量及施工成本的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填充墙的施工速度,同时降低了施工协调管理难度。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的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砌体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中:

1-框架柱;2-上层结构梁;3-砌体墙;4-下层结构梁;5-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1-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的步骤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砌体结构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主体结构的设计图纸中的至少部分构造柱替换设计为框架柱1,并根据所述构造柱的尺寸及配筋设计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及配筋方案;

S2、对所述框架柱1进行定位,将所述框架柱1的配筋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层结构梁2的构造钢筋进行连接;

S3、预留出砌体墙3的施工空间,搭设好所述上层结构梁2与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并将所述上层结构梁2与所述框架柱1一体浇筑成型。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构造柱与所述框架柱1都属于钢筋混凝土柱,且都能够提高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虽然所述框架柱1施工增加了模板工程量,但由于所述构造柱属于二次施工结构,多采用零星混凝土浇筑,比所述框架柱1浇筑的混凝土单价高,需要增加垂直运输费、垃圾清理处置费等,故两种构形式在施工成本方面基本相差不大,实体工程量变化相差也不大。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柱1与所述主体结构可以同时浇筑,施工快捷方便,不需要等待沉降及斜砖顶砌,极大地缩短了整个砌体结构的施工周期,同时也避免了构造柱浇筑不到顶出现的水平缝隙不密实带来的外墙渗水问题。

与传统的砌体结构的构造柱施工相比,框架柱1作为填充墙体的整体性更好,简化了施工工序,减少砌筑阶段施工工种数量(钢筋工、木工)以及资源需求量,在不增加工程量及施工成本的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填充墙的施工速度,同时降低了施工协调管理难度。

首先,执行步骤S1,将主体结构的设计图纸中的至少部分构造柱替换设计为框架柱1,并根据所述构造柱的尺寸及配筋设计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及配筋方案。根据现行规范要求,构造柱属于钢筋混凝土柱,通常设置在楼梯间的休息平台处、纵横墙交接处、墙的转角处以及墙长达到五米的中间部位处。其主要目的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而框架柱1同样属于钢筋混凝土柱,当所述框架柱1作为主体结构的竖向支撑结构时,可以用于传递竖向荷载,当所述框架柱1代替所述构造柱作为填充墙时,也能够提高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可根据主体结构的设计图纸中的至少部分构造柱替换设计为框架柱1,以提高填充墙的施工速度。此处提及的部分构造柱,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柱1位于纵横墙交接处、墙体的转角处及墙长超过五米的中间部位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柱1的配筋方案及截面尺寸满足抗震设计的需求。应当理解的是,传统的构造柱的两侧通常通过马牙槎与砌体墙3连接,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满足抗震设计的需求。故本申请中,所述框架柱1的截面尺寸(主要是沿墙长方向的长度)应适当增大,以满足抗震设计的需求。同时,所述框架柱1的配筋可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抗震设计的需求。

然后执行步骤S2,对所述框架柱1进行定位,将所述框架柱1的配筋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层结构梁2的构造钢筋进行连接。在传统的构造柱施工中,通常需要先施工好所述上层结构梁2,然后再通过在所述上层结构梁2中进行植筋的方式来与所述构造柱内的钢筋进行连接,植筋质量难以保证。而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上层结构梁2进行浇筑之前,预先将所述框架柱1的配筋与所述上层结构梁2的构造钢筋进行连接,能够提高所述框架柱1与所述上层结构梁2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所述主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接着执行步骤S3,预留出砌体墙3的施工空间,搭设好所述上层结构梁2与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并将所述上层结构梁2与所述框架柱1一体浇筑成型。

传统的墙体施工方法是先砌筑好砌体墙3,然后等待沉降时间后再施工构造柱,导致施工周期过长,而本实施例可预留出砌体墙3的施工空间,先施工好所述框架柱1,然后在所述框架柱1与所述主体结构预留的空间内再砌筑砌体墙3,从而提高墙体的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周期。

进一步的,搭设好所述上层结构梁2与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上层结构梁2的浇筑模板的预设位置处进行开孔;

将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围合成顶部及底部开口的箱形,且所述顶部开口的尺寸与所述开孔的尺寸相匹配;

将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的下层结构梁4上,并将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与所述上层结构梁2的浇筑模板进行连接。

可以理解为将所述上层结构梁2的浇筑模板与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拼接为一T字形浇筑结构,然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所述混凝土可以由所述上层结构梁2的浇筑区流向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区。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为四块,并围合成一个顶部及底部开口的箱形,所述框架柱1的浇筑模板的底部位于下层结构梁4上,顶部与所述上层结构梁2的顶部开孔进行对接。

较佳的,浇筑所述框架柱1所用的混凝土的标号大于浇筑所述构造柱所用的混凝土的标号。通常主体结构所用的混凝土的标号大于浇筑所述构造柱所用的混凝土的标号,而所述框架柱1与上层结构梁2为一体浇筑成型,故浇筑所述框架柱1所用的混凝土的标号大于浇筑所述构造柱所用的混凝土的标号,使得所述框架柱1的强度更高。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上层结构梁2与所述框架柱1一体浇筑成型之后,所述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框架柱1与所述主体结构的结构柱5之间设置拉结筋,以提高所述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较佳的,沿高度方向在所述框架柱1与所述结构柱5之间每间隔预设高度设置所述拉结筋。本实施例中,每间隔500mm可沿高度方向在所述框架柱1与所述结构柱5之间设置一道所述拉结筋。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柱1与所述结构柱5之间的水平间距小于现行规范中需要设置所述构造柱的墙体长度。

进一步的,将所述上层结构梁2与所述框架柱1一体浇筑成型之后,所述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框架柱1与所述结构柱5之间砌筑所述砌体墙3,并使所述拉结筋位于所述砌体墙3的水平缝内。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框架柱1与所述结构柱5之间砌筑所述砌体墙3之后,所述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砌体墙3砌筑至预设高度,所述砌体墙3的顶部与所述上层结构梁2之间预留出斜桩砌筑的空间。然后沉降14天后采用标准混凝土小型砌块进行斜砖顶砌即可完成砌体结构的施工。

综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砌体结构的施工顺序为:下层结构梁4→结构柱5→上层结构梁2及框架柱1→砌体墙3。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砌体结构填充墙施工速度的方法,通过将所述构造柱替换为框架柱,所述构造柱与所述框架柱都属于钢筋混凝土柱,且都能够提高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设计的需求。由于所述框架柱与所述主体结构可以同时浇筑,施工快捷方便,不需要等待沉降及斜砖顶砌,在不增加施工成本和工程量的前提下简化了施工工序,显著地缩短了整个砌体结构的施工周期,同时也避免了构造柱浇筑不到顶出现的水平缝隙不密实带来的外墙渗水问题。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