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船板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船板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摘要

一种船板用钢板,所述钢板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06~0.18%、Si:0.15~0.50%、Mn:0.90~1.60%、P≤0.020%、S≤0.010%、Nb:0.02~0.05%、V:0.02~0.05%、Ti:0.01~0.02%、Als:0.02~0.06%,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且碳当量Ceq≤0.42%,其中Ceq=C+Mn/6+(Cr+Mo+V)/5+(Ni+Cu)/15。钢板抗拉强度:530MPa‑600MPa;屈服强度:≥440MPa;延伸率:≥22%;‑40℃冲击韧性:≥120J,CTOD特征值:≥0.6mm。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8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板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船板钢要求其具有高强度、抗层状撕裂、大热输入焊接、耐腐蚀、超低温韧性、高止裂性能。目前的冶金技术,能够精确控制钢中合金元素含量,降低钢中夹杂物水平及杂质元素含量,提高钢水纯净度,有利于获得较高韧性的焊接性;控轧控冷技术的发展,能够精确控制钢中组织相变及析出物析出的形貌及时机,提高钢材的强度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板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钢板具有高止裂韧性、高强度。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板用钢板,所述钢板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06~0.18%、Si:0.15~0.50%、Mn:0.90~1.60%、P≤0.020%、S≤0.010%、Nb:0.02~0.05%、V:0.02~0.05%、Ti:0.01~0.02%、Al

优选的,C:0.09~0.13%、Si:0.27~0.35%、Mn:1.35~1.50%、Nb:0.031~0.037%、V:0.029~0.034%、Ti:0.014~0.018%、Al

上述一种船板用钢板的生产方法,钢板生产工艺流程为:中厚板坯连铸→加热炉加热保温→除鳞→粗轧→即时冷却→精轧→超快冷,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快冷工序,返红温度控制在610~630℃。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炉加热保温工序,板坯均热温度1220-1250℃,出炉温度1170-1200℃,均热时间≥40min。

进一步的,所述粗轧工序,粗轧开轧温度范围1020-1050℃。

进一步的,所述即时冷却工序,冷却装置对钢板进行水冷,使得轧件心部和表面温差为197~288℃。

进一步的,所述即时冷却工序,即时冷却装置宽度为6~7m,冷却水量900~1000L/min,开启6~10组冷却水喷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精轧工序,精轧开轧温度<880℃,终轧温度控制在800~830℃,精轧阶段压下率≥60%。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的厚度规格为8-50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钢板化学成分通过合理的微合金化,生产方法通过控制轧制参数设计,获得的钢板具有400MPa的强度,具有高止裂韧性,且兼具优良焊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产品厚度规格为30mm的钢板厚度方向1/4位置的金相组织照片;

图2是产品厚度规格为30mm的钢板厚度方向1/2位置的金相组织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7

一种船板用钢板,化学成分见表1,钢板生产工艺流程为:中厚板坯连铸→加热炉加热保温→除鳞→粗轧→即时冷却→精轧→超快冷。连铸工序获得厚度280mm的中厚板坯。加热炉加热保温工序,板坯均热温度、出炉温度、均热时间见表2。粗轧工序,粗轧开轧温度见表2。即时冷却工序,即时冷却装置宽度、冷却水量、冷却水喷淋装置开启数量见表3,冷却装置对钢板进行水冷后,轧件心部和表面温差见表3。精轧工序,精轧开轧温度、终轧温度、精轧阶段压下率见表3。超快冷工序,返红温度见表3。所获得的钢板的厚度规格见表2。

表1

表2

表3

实施例1-7获得的钢板金相组织为铁素体组织+珠光体组织+贝氏体组织,用于制造船体外壳,对实施例1-7钢板性能进行检测,钢板抗拉强度:530MPa-600MPa;屈服强度:≥440MPa;延伸率:≥22%;-40℃冲击韧性:≥120J,CTOD特征值:≥0.6mm。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