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听力设备、听力设备套件和听力设备模块

听力设备、听力设备套件和听力设备模块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听力设备、听力设备套件和听力设备模块。听力设备(4)具有用于供应电能的听力设备模块(12),并且具有用于与另外的设备(4)通信的发送和接收单元(8、18),其中,所述听力设备模块(12)具有蓄电池(20)以及用于对所述蓄电池(20)充电的充电电路(38),其中,所述充电电路(38)被构造为用于对所述蓄电池(20)进行无接触充电、特别是感应充电,并且具有充电导体回路(16),其中,所述发送和接收单元(8、18)具有无线电导体回路(18),并且其中,所述无线电导体回路(18)集成在所述听力设备模块(12)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150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08570.3

  • 发明设计人 P.尼克尔斯;M.施密特;

    申请日2020-12-18

  • 分类号H04R1/10(20060101);H04R31/00(20060101);H02J7/00(20060101);H02J50/10(201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侯宇

  • 地址 新加坡新加坡城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2: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听力设备。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两个相应的听力设备的双耳听力设备套件,并且还涉及一种用于这种听力设备的听力设备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将用于供应听障人士的典型的助听器称为听力设备。然而,从广义上讲,该术语尤其是例如也表示被构造为用于支持听力正常的人的设备。这种听力设备也称为“个人声音放大产品(Personal Sound Amplification Products)”或者“个人声音放大设备(Personal Sound Amplification Devices)”(简称为:“PSAD”)。个人声音放大产品或者个人声音放大设备不被设置为用于补偿听力损失,而是针对性地用于在特定听力情形下支持并且改善正常人的听力,例如用于支持猎人狩猎,或者用于支持动物观察,以便能够更好地感知动物的声音和其它由动物产生的噪声,用于支持体育记者,以便使得能够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中改善说话和/或语音理解,用于支持音乐家,以减轻听力负荷等。

与设置的使用目的无关,作为主要部件,听力设备一般尤其是具有输入转换器、通常包括放大器的信号或者数据处理装置以及输出转换器。在此,输入转换器通常由声电转换器形成,即例如由麦克风和/或由电磁接收器、例如感应线圈形成。作为输出转换器,通常使用电声转换器、例如微型扬声器(也称为“听筒”)或者机电转换器、例如骨传导听筒,并且信号处理装置通常通过在电路板上实现的电子电路来实现。

发明内容

由此出发,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给出一种有利地构造的听力设备、有利地构造的听力设备套件以及有利地构造的听力设备模块。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听力设备、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听力设备套件以及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听力设备模块来解决。优选的扩展方案包含在下面的描述中。关于听力设备提到的优点和优选的设计方案,同样也可以转用于听力设备套件和/或听力设备模块,反之亦然。

一般按照开头描述的听力设备的类型构造的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优选是根据本发明的双耳听力设备套件的一部分,并且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模块。在此,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模块尤其是被构造为用于向听力设备供应电能,从而该听力设备模块也可以称为电力模块、蓄电池模块或者蓄电池组。此外,听力设备具有发送和接收单元,用于与另一个设备、优选与另一个听力设备并且特别是与听力设备套件的另一个听力设备进行通信。

在此,发送和接收单元通常被构造为用于在近场范围内进行通信,并且特别是被构造为所谓的磁感应无线电系统。也就是说,发送和接收单元优选被设计为用于和与听力设备相距小于15m、进一步优选小于10m、特别是小于0.5m的另一个设备进行通信。在此,发送和接收单元的用于进行通信的无线电频率、基频或者载波频率f

作为主要部件,听力设备模块尤其是具有蓄电池以及用于对蓄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又具有充电导体回路,并且被构造为用于对蓄电池进行无接触充电、特别是感应充电。在此,用于进行充电的电磁辐射的无线电频率、基频或者载波频率f

此外,发送和接收单元具有无线电导体回路,并且无线电导体回路集成在听力设备模块中。在此,优选听力设备被设计为,f

与此无关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中,一般实现非常紧凑的结构,并且借助听力设备模块,特别是实现至少部分模块化的结构。在此,通常预先制造相应的听力设备模块,并且在听力设备的最终安装的过程中安装该相应的听力设备模块。在此,在大多数实施变形方案的情况下,听力设备模块具有一种用于听力设备模块的其余部件、构件或者结构组件的壳体或者承载单元。这种壳体或者这种承载单元于是一般具有多个固定元件,用于将听力设备模块机械地固定在听力设备中,并且通常具有多个连接元件、例如连接触点,用于电连接听力设备模块与听力设备中的其它部件。

根据实施变形方案,在此,蓄电池形成这种壳体或者这种承载单元。根据一个替换的设计方案,听力设备模块具有例如被构造为一种空心体的基体,来作为壳体或者承载单元。然后,听力设备的蓄电池一般布置和/或固定在这种基体中或者上。此外,优选充电电路的一部分安装在基体中和/或固定在基体上。

现在,如果听力设备模块具有前面提到的基体,那么基体优选由铁磁(或者亚铁磁)(ferrimagnetischen)材料、特别是软磁铁磁材料制成,或者具有由这种材料制成的结构或者部件。在此,基体例如由铁氧体制成。前面提到的相应的基体的磁导率μ

与此无关地,这种基体一般沿着中心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在此例如被设计为是圆柱形的,即例如被设计为圆柱形的空心体。

根据一个实施变形方案,进一步布置无线电导体回路,使得无线电导体回路沿着围绕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围绕基体和/或蓄电池的圆周方向延伸。此外,根据实施变形方案,无线电导体回路被设计为具有多个匝的线圈,即例如被设计为圆柱形线圈(Zylinderspule)。

此外,如下设计方案是有利的,在该设计方案中,充电导体回路被布置为,使得充电导体回路沿着圆周方向、即特别是前面提到的围绕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围绕基体和/或蓄电池的圆周方向延伸。此外,根据应用情况,充电导体回路被设计为具有多个匝的线圈,即例如被设计为圆柱形线圈。

在有利的扩展方案中,一方面无线电导体回路沿着围绕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围绕基体和/或蓄电池的圆周方向延伸,另一方面充电导体回路被构造为,充电导体回路沿着围绕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围绕基体和/或蓄电池的圆周方向延伸。

此外,听力设备模块的第一纵向区段以及听力设备模块的第二纵向区段一般沿着中心纵向轴线延伸。在此,第二纵向区段通常沿着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与第一纵向区段直接相邻。在此,被视为有利的是,充电导体回路布置在第一纵向区段中,并且无线电导体回路布置在第二纵向区段中。在此,于是优选沿着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看,充电导体回路和无线电导体回路并排布置。此外,在此,优选充电导体回路和无线电导体回路在空间上彼此分离,然后相应地沿着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看,在充电导体回路和无线电导体回路之间设置并且保留距离。

此外,适宜的是,充电导体回路贴靠在蓄电池或者前面提到的基体上。在此,于是充电导体回路例如直接或者紧邻地施加、例如压靠或者缠绕在蓄电池或者基体上。在此,根据一个实施变形方案,充电导体回路粘贴在蓄电池或者基体上。

根据一个替换的实施变形方案,充电导体回路在中间安置有附加元件的情况下贴靠在蓄电池或者前面提到的基体上。相应的附加元件于是例如由涂层或者薄膜(Folie)形成,或者具有涂层或者薄膜。此外,优选这种附加元件由铁磁材料、特别是软磁铁磁材料制成,或者具有由这种材料制成的结构或者部件。在此,附加元件例如由铁氧体制成。前面提到的相应的附加元件的磁导率μ

此外,如下实施方案是典型的,在该实施方案中,听力设备模块具有屏蔽体、特别是分离充电导体回路和无线电导体回路的屏蔽体。根据设计方案,相应的屏蔽体例如是空心圆柱体。该屏蔽体一般具有导体材料,或者由导体材料制成,并且用于进行电磁屏蔽。作为导体材料,例如铜或者铜合金是适宜的。根据一个实施变形方案,由薄膜、即屏蔽薄膜形成屏蔽体,其中,薄膜在此例如由铜或者铜合金制成。根据另一个实施变形方案,用于电磁屏蔽的屏蔽体具有导体结构或者导体层、例如金属层或者涂层。

此外,如下设计方案是有利的,在该设计方案中,充电导体回路贴靠在前面描述的屏蔽体上,或者相反,屏蔽体贴靠在充电导体回路上。在此,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屏蔽体粘贴在充电导体回路上。

此外,适宜的是,听力设备模块具有辅助体,在辅助体中,通常至少一个部分体积具有铁磁特性、特别是软磁铁磁特性。根据设计方案,相应的辅助体例如是空心圆柱体。该辅助体通常具有铁磁材料、特别是软磁铁磁材料,或者例如由铁磁材料、特别是软磁铁磁材料制成。根据一个实施变形方案,由薄膜、即辅助薄膜形成辅助体,其中,薄膜在此例如由铁磁材料、特别是软磁铁磁材料制成。根据另一个实施变形方案,辅助体具有辅助结构或者辅助层,其例如由铁磁材料、特别是软磁铁磁材料制成,或者至少具有铁磁特性、特别是软磁铁磁特性。

根据设计变形方案,无线电导体回路贴靠在前面描述的辅助体上。在此,无线电导体回路例如直接施加、例如压靠或者缠绕在辅助体上。在此,根据一个实施变形方案,无线电导体回路粘贴在辅助体上。

如果设置了相应的辅助体,那么辅助体优选定位、施加或者缠绕在前面描述的屏蔽体上。在此,根据一个实施变形方案,辅助体粘贴在屏蔽体上。

此外,有利的是,前面描述的辅助体使充电导体回路和无线电导体回路分离。

根据另一个实施变形方案,听力设备模块具有模块体,模块体形成前面提到的屏蔽体和/或前面提到的辅助体。这种模块体于是例如具有多个层、特别是以三明治结构方式具有多个层,其中,例如用于进行电磁屏蔽的层具有导体结构或者导体层,并且其中,一个层形成前面提到的辅助层,其例如由铁磁材料、特别是软磁铁磁材料制成,或者至少具有铁磁特性、特别是软磁铁磁特性。

此外,在有利的扩展方案中,前面描述的模块体具有无线电导体回路和/或充电导体回路,其中,无线电导体回路和/或充电导体回路例如实施为导体迹线。

与此无关地,听力设备模块的第一径向区段通常沿着横向于中心纵向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一径向区段特别是具有圆柱形或者空心圆柱形的体积。此外,于是充电导体回路布置在第一径向区段中的设计方案是典型的。在此,充电导体回路例如直接压靠在蓄电池或者基体上,或者充电导体回路例如直接缠绕在蓄电池或者基体上。

与此无关地,充电导体回路的导体横截面的最大延伸(圆形横截面情况下的直径)通常在20μm至500μm的范围内,优选在30μm至300μm的范围内,特别是在40μm至100μm的范围内。在此,充电导体回路的导体横截面在充电导体回路的整个走向(Verlauf)上通常基本上保持相同。作为充电导体回路的导体材料,铜是优选的。导电并且实际上不具有磁导率的其它材料也是适宜的。

在大多数实施变形方案的情况下,听力设备模块的中间区段沿着径向方向与前面提到的第一径向区段相邻,听力设备模块的第二径向区段又与该中间区段相邻。然后,通常无线电导体回路布置在第二径向区段中。

特别是听力设备模块的如下设计方案是优选的,在该设计方案中,充电导体回路布置在第一径向区段中,并且无线电导体回路布置在第二径向区段中。然后,沿着径向方向看,充电导体回路和无线电导体回路通常彼此间隔开,其中,充电导体回路通常被定位为比无线电导体回路更靠近中心纵向轴线。

与此无关地,无线电导体回路的导体横截面的最大延伸(圆形横截面情况下的直径)优选在10μm至100μm的范围内,并且进一步优选在30μm至60μm的范围内。在此,无线电导体回路的导体横截面在无线电导体回路的整个走向上通常基本上保持相同。作为无线电导体回路的导体材料,铜也是优选的。

此外,如下实施变形方案是有利的,在该实施变形方案中,前面提到的辅助体布置在前面描述的中间区段中。在此,沿着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看,辅助体优选仅在第二纵向区段中延伸,其中,进一步优选沿着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看的延伸大约对应于沿着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看的无线电导体回路的延伸。

与此无关地,如前面已经说明的,优选辅助薄膜形成辅助体,或者辅助体具有具备铁磁特性、特别是软磁铁磁特性的辅助结构或者辅助层。在此,进一步优选辅助薄膜、辅助结构或者辅助层具有20μm至300μm、特别是30μm至20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厚实度

如前面已经说明的,在一些实施变形方案的情况下,设置前面描述的基体,基体特别是由铁磁材料制成,特别是由软磁铁磁材料制成。此外,于是如果设置了前面描述的辅助体,那么优选辅助体用于听力设备模块,听力设备模块的磁导率大于基体的磁导率。在此,在本申请的意义上,特别是前面描述的辅助薄膜、辅助结构或者辅助层的磁导率,应当理解为辅助体的磁导率。在此,基体的磁导率μ

此外,有利的是,前面描述的屏蔽体布置在中间区段中。在此,在一些情况下,布置屏蔽体,使得在屏蔽体和充电导体回路之间沿着径向方向预先给定一定的距离。在此,相应的距离于是例如借助PET薄膜、特别是借助所谓的聚酰亚胺薄膜(Kapton-Folie)来实现,PET薄膜或者聚酰亚胺薄膜布置在屏蔽体和充电导体回路之间。替换地,借助漆层来实现相应的距离。

与此无关地,进一步优选沿着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看,前面提到的屏蔽体不仅在第一纵向区段上延伸,而且在第二纵向区段上延伸。替换地,屏蔽体仅在第二纵向区段上延伸。

如前面已经说明的,优选由屏蔽薄膜形成屏蔽体,或者屏蔽体具有导体结构或者导体层、例如金属层或者涂层。在此,屏蔽薄膜、导体结构或者导体层优选具有10μm至200μm的范围内、特别是20μm至100μm的范围内的厚度、厚实度或者沿着径向方向的延伸。因此,其特别地是沿着径向方向具有很小的延伸的非常薄的薄膜、导体结构或者导体层。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变形方案,屏蔽薄膜、导体结构或者导体层具有多个凹部或者缺口、例如圆形的、椭圆形的或者有角的孔,其中,凹部优选形成穿孔,穿孔于是通常沿着圆周方向在整个圆周上延伸,并且优选在第一纵向区段上、特别是仅在第一纵向区段上延伸。在此,凹部的数量通常大于10,特别是大于50。凹部的数量通常在50至1000的范围内。

根据另一个实施变形方案,屏蔽体、特别是屏蔽薄膜、导体结构或者导体层形成沿着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的缝隙,该缝隙特别是在屏蔽体、屏蔽薄膜、导体结构或者导体层的整个延伸上沿着中心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根据实施变形方案,然后,通过可开关的桥接电路来补充这种缝隙,桥接电路被构造为,使得可以通过桥接电路桥接缝隙。也就是说,桥接电路在开关状态下桥接或者短路缝隙的两个边缘。

如果设置有屏蔽体和辅助体,那么辅助体优选直接位于屏蔽体上,也就是说,例如围绕屏蔽体缠绕。屏蔽体于是通常比辅助体更靠近中心纵向轴线。

作为屏蔽体的替换或者补充,在至少一个实施变形方案的情况下,设置可开关的短路导体回路。该短路导体回路于是通常布置在中间区段中。进一步优选短路导体回路具有多个匝,这些匝于是通常沿着圆周方向围绕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围绕蓄电池或者基体引导。此外,优选短路导体回路形成一种线圈、特别是一种圆柱形线圈,其优选在第一纵向区段上延伸,特别是仅在第一纵向区段上延伸。如果短路导体回路处于短路的开关状态,那么短路导体回路相对于无线电导体回路屏蔽充电导体回路。

此外,优选前面描述的听力设备模块具有外部护套、包覆或者涂层,借助外部护套、包覆或者涂层,听力设备模块至少部分向外封闭,特别是液体密封地向外封闭。在此,例如可以通过浸渍(Tauchen)来形成相应的外部护套、包覆或者涂层。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示意性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以框图图示示出了具有两个听力设备的双耳听力设备套件,听力设备分别具有听力设备模块,

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第一实施方案中的听力设备模块的结构组件,

图3以立体图示出了第二实施方案中的听力设备模块的结构组件,

图4以立体图示出了第三实施方案中的听力设备模块的结构组件,

图5以截面图示出了第四实施方案中的没有蓄电池的听力设备-听力设备模块的结构组件,

图6以截面图示出了第四实施方案中的没有蓄电池的听力设备模块的结构组件和充电设备的结构组件,

图7以截面图示出了第五实施方案中的没有蓄电池的听力设备模块的结构组件,以及

图8以截面图示出了第六实施方案中的没有蓄电池的听力设备模块的结构组件。

在所有图中,彼此相应的部分分别设置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下面将示例性地描述的双耳听力设备套件2,双耳听力设备套件2具有两个听力设备4,即用于左耳的听力设备4和用于右耳的听力设备4。在此,两个听力设备4中的每一个具有多个部件或者结构组件,尤其是具有输入转换器6(通常是麦克风)、控制和数据处理单元8以及输出转换器10(例如扬声器)。

此外,两个听力设备4的每一个具有听力设备模块12,听力设备模块12被构造为用于向相应的听力设备4供应电能。在该实施例中,这种听力设备模块12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基体14、充电导体回路16以及无线电导体回路18,它们与其它组成部分一起形成听力设备模块12的结构组件,在图2至图8中在不同的实施变形方案中示出听力设备模块12的结构组件。

这些实施变形方案的共同点是,基体14被设计为具有在图5至图8中示出的空心的内部空间的圆柱形基体14,在听力设备模块12的完成状态下,蓄电池(或者电池)20布置在该空心的内部空间中。此外,在所有在此示出的实施变形方案中,基体14由磁导率μ

基于该中心纵向轴线22,沿着中心纵向轴线22延伸的第一纵向区段24,以及沿着中心纵向轴线22的方向与第一纵向区段24相邻的第二纵向区段26,可以归入听力设备模块12。此外,沿着横向于中心纵向轴线22的径向方向28延伸的第一径向区段30,沿着径向方向28与第一径向区段30相邻的中间区段32,以及沿着径向方向28又与中间区段32相邻的第二径向区段34,可以归于听力设备模块12。在此,中间区段32和第二径向区段34分别形成空心圆柱形体积,并且第一径向区段形成圆柱形体积。在图5中示出了区段的这种划分,并且这种划分对于几乎所有在此示出或者描述的实施变形方案是通用的。

现在,图2示出了具有基体14、充电导体回路16和无线电导体回路18的结构组件的第一实施方案。在此,两个导体回路16、18分别形成具有多个匝的圆柱形线圈,其中,匝沿着圆周方向36围绕中心纵向轴线22并且围绕基体14延伸。

与听力设备模块12的具体设计方案无关地,充电导体回路16是充电电路38的一部分。在此,该充电电路38优选被构造为用于对蓄电池20进行感应充电。也就是说,相应的听力设备4一般被构造为进行感应充电。相反,无线电导体回路18是发送和接收单元的一部分,发送和接收单元通常被构造为用于听力设备套件2的听力设备4之间进行通信。在此,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和数据处理单元8,可通过控制和数据处理单元8控制的无线电电路40,以及作为无线电电路40的一部分的无线电导体回路18,形成发送和接收单元。

现在,在根据图2的实施变形方案中,充电导体回路16的匝围绕基体14缠绕,因此直接位于基体14上。在此,充电导体回路16的匝布置在第一纵向区段24中。相反,无线电导体回路18的匝布置在第二纵向区段26中,因此沿着中心纵向轴线22的方向看,两个导体回路16、18并排布置,并且以这种方式也在空间上彼此分离。

在此,在根据图2的实施例中,无线电导体回路18的匝缠绕在位于中间区段32中的辅助薄膜42上,因此直接位于辅助薄膜42上。在此,与基体14相同,辅助薄膜42由软磁铁磁材料制成。然而,辅助薄膜42的磁导率μ

此外,根据图2的辅助薄膜在其方面缠绕在厚度为50μm的屏蔽薄膜44上,屏蔽薄膜44同样布置在中间区段32中,并且由导电材料、例如铜制成。在此,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下,沿着中心纵向轴线22的方向看,辅助薄膜42仅在第二纵向区段26上延伸,而沿着中心纵向轴线22的方向看,屏蔽薄膜44在第一纵向区段24上并且在第二纵向区段26上延伸。

在图3中示出了图2所示的结构组件的第二实施变形方案。在此,根据图3的屏蔽薄膜44与根据图2的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形成沿着中心纵向轴线22的方向延伸的缝隙46,缝隙46在屏蔽薄膜44沿着中心纵向轴线22的方向的整个延伸上延伸。在此,在所示出的实施变形方案中,可以通过可开关的桥接电路48来桥接或者短路该缝隙46,其中,桥接电路48为此具有可通过控制和数据处理单元8控制的开关50。在此,对开关50的控制如下进行,即,当使用无线电导体回路18来进行通信时,该开关闭合,而当使用充电导体回路16对蓄电池20充电时,该开关断开。

与听力设备模块12的设计方案无关地,一般不提供充电导体回路16和无线电导体回路18的同时使用,并且在一些实施变形方案的情况下,通过结构措施和/或适当的编程,来排除充电导体回路16和无线电导体回路18的同时使用。

在图4中示出了听力设备模块12的另一变形方案。在此,屏蔽薄膜44仅在第二纵向区段26上延伸。在此,通过具有多个匝的可开关的短路导体回路52对屏蔽薄膜44进行补充。从中心纵向轴线22出发,该多个匝优选布置在充电导体回路16的上方的面中,即布置在中间区段32中。为了在充电导体回路16和短路导体回路52之间实现一定的径向距离,例如未示出的漆层或者薄膜、例如由PET制成的薄膜位于它们之间。该短路导体回路52的一部分又是开关54,可以通过控制和数据处理单元8来控制开关54,并且以与根据图3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下的开关50类似的方式,对开关54进行控制。

在图5和图6中示出了第四实施变形方案。在此,屏蔽薄膜44不仅在第一纵向区段24上延伸,而且在第二纵向区段26上延伸。在此,就像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下那样,屏蔽薄膜44没有形成缝隙46,并且没有与根据图3的桥接电路48连接。替代地,屏蔽薄膜44在第一纵向区段24中具有穿孔56,其具有多个凹部。

对于该实施变形方案,在根据图5和图6的两个图示中,示出了相关的听力设备4的两种运行模式的场线走向,这两种运行模式是使用无线电导体回路18进行通信的运行模式(这在图5中示出),以及充电设备60的线圈58向充电导体回路16供电的运行模式。在这两种情况下,虚线粗略地再现了一个或多个磁场线的大体的走向。

在图7中示出了第五实施变形方案。在此,充电导体回路16直接缠绕在基体14上,并且优选通过粘贴来固定。屏蔽薄膜44围绕由基体14和充电导体回路16构成的结构组件缠绕,屏蔽薄膜44在第二纵向区段26中直接贴靠在基体14上,并且在第一纵向区段24中直接贴靠在充电导体回路16上,并且优选固定地粘贴。辅助薄膜42又围绕屏蔽薄膜44缠绕并且优选粘贴,并且无线电导体回路18围绕辅助薄膜42缠绕并且优选固定地粘贴。在此,在根据图7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下,沿着中心纵向轴线22的方向看,辅助薄膜42仅在第二纵向区段26上延伸,而沿着中心纵向轴线22的方向看,屏蔽薄膜44在第一纵向区段24上并且在第二纵向区段26上延伸。

最后,在图8中还示出了第六实施变形方案,在该实施变形方案中,与前面描述的实施变形方案不同,充电导体回路16和无线电导体回路18布置在同一纵向区段中,也就是说,在该纵向区段中,两个导体回路16、18在一定程度上沿着圆周方向36在不同的位置围绕基体14缠绕。在两个导体回路16、18之间,一方面布置有辅助薄膜42,另一方面布置有屏蔽薄膜44,使得两个导体回路16、18也通过两个薄膜42、44彼此分离。在此,屏蔽薄膜44面对充电导体回路16,并且辅助薄膜44面对无线电导体回路18。

附图标记列表

2 听力设备套件

4 听力设备

6 输入转换器

8 控制和数据处理单元

10 输出转换器

12 听力设备模块

14 基体

16 充电导体回路

18 无线电导体回路

20 蓄电池

22 中心纵向轴线

24 第一纵向区段

26 第二纵向区段

28 径向方向

30 第一径向区段

32 中间区段

34 第二径向区段

36 圆周方向

38 充电电路

40 无线电电路

42 辅助薄膜

44 屏蔽薄膜

46 缝隙

48 桥接电路

50 开关

52 短路导体回路

54 开关

56 穿孔

58 线圈

60 充电设备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