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利用毛鱼油制备专用精制鱼油的方法

一种利用毛鱼油制备专用精制鱼油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毛鱼油制备专用精制鱼油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碱炼和脱色之间再依次设置水洗和干燥步骤的方式,达到皂脚去除率高的优点,而且通过带真空功能的干燥器,使得水洗后残留的水分也能被去除干净,这样可以保证最终整个皂脚去除操作高效、洁净。本发明中的干燥器结构包括干燥器箱体、上进料管、下出料管、抽真空管、真空气泵、电加热器、加热器安装座单元以及充气管单元,本发明具有皂脚去除率高,皂脚去除操作新引入的水分也可以去除干净,水分去除用真空干燥机结构合理有效,加热干燥结构使用灵活方便,加热用热量利用率高,以及干燥机整体密闭性好、抽真空操作简单高效的优点。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饲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毛鱼油制备专用精制鱼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毛鱼油,指的是一种不单单含有生产水产饲料所需的体油、肝油和脑油,还含有水分、杂质、胶质以及鱼体蛋白的鱼油混合物,而专用精制鱼油,指的就是可以拿来直接生产水产饲料的高纯度鱼油,从毛鱼油到专用精制鱼油,就需要经过鱼油精炼方法。

现有的鱼油精炼方法,其步骤主要依次包括:碱炼、脱色以及冬化,这样就基本可以去除毛鱼油中的大量杂质、水、色素、饱和脂肪酸以及游离脂肪酸,保留有用的不饱和脂肪酸。但是该现有的鱼油精炼方法,仍然至少存在以下这个问题:碱炼后产生的皂脚分离不彻底,最终导致产品鱼油中的含皂量始终下不去。

所以综上所述,市场上急需一种脱皂操作效果显著的毛鱼油精炼改进工艺。

专利公开号为CN109082343A,公开日为2018.12.2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甘油酯型鱼油精炼加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经过计量泵计量后的毛鱼油通过料管输送至碱炼罐中,对毛鱼油进行升温加热和循环搅拌;S2、配制质量分数为4~6%的淡碱液,进行首次碱炼;S3、反应结束后在碱炼罐中撒入用于防止乳化的固态食盐或加入与鱼油同温度的稀盐水,静置1~2h保温沉淀,将分层后的皂脚层排放至分子蒸馏装置;S4、配制质量分数为14~16%的浓碱液,进行二次碱炼;S5、反应结束后再次撒入固态食盐或加入与鱼油同温度的稀盐水并静置2~3h保温沉淀,再次将分层后的皂脚层排放至分子蒸馏装置;S6、将经过二次碱炼后的鱼油依次经过水洗、脱水、冬化过滤、脱色后最终制得甘油酯型鱼油存于成品罐中。

但是该发明专利中的鱼油精炼加工工艺,存在脱皂操作效果差,皂脚去除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毛鱼油制备专用精制鱼油的方法,其能通过在碱炼和脱色之间再依次设置水洗和干燥步骤的方式,达到皂脚去除率高的优点,而且通过带真空功能的干燥器,使得水洗后残留的水分也能被去除干净,这样可以保证最终整个皂脚去除操作高效、洁净。本发明中的干燥器结构包括干燥器箱体、上进料管、下出料管、抽真空管、真空气泵、电加热器、加热器安装座单元以及充气管单元,本发明具有皂脚去除率高,皂脚去除操作新引入的水分也可以去除干净,水分去除用真空干燥机结构合理有效,加热干燥结构使用灵活方便,加热用热量利用率高,以及干燥机整体密闭性好、抽真空操作简单高效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毛鱼油制备专用精制鱼油的方法,其步骤依次包括水洗、碱炼、脱色以及冬化,在所述碱炼和脱色之间还依次设有水洗和干燥步骤,所述水洗步骤通过皂脚溶于水而鱼油不溶于水的方式,将皂脚混合水离心分离去除,进而降低鱼油中的含皂量,所述干燥步骤通过加热抽真空的方式,将所述水洗步骤之后鱼油中残留的水分加热至沸腾,抽走去除。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水洗步骤中脱皂用水的温度为90-95℃,添加重量为待水洗鱼油重量的10-12%,水洗后离心脱皂,离心机转速为1500-5000r/min,离心时间为5-12min。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干燥步骤中采用干燥器对所述水洗步骤完成后的鱼油进行抽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105-110℃,真空度为0.09Mpa以上。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干燥器的结构包括干燥器箱体,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上的上进料管,下出料管,插接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顶板上的抽真空管,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上表面上的真空气泵,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内并用于加热经过所述水洗步骤之后鱼油的电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内顶面和所述电加热器之间并通过在进料时保持所述电加热器处于高位、在抽真空时下放所述电加热器的方式以用于保护所述电加热器、提高加热效率的加热器安装座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和所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之间并在所述电加热器被下放时通过充气方式以用于增大所述电加热器下放距离的充气管单元。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进料管以及下出料管上均设有截止阀,所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加热器上表面上的安装柱,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内顶面上且开口朝下并用于插入所述安装柱的圆形筒体,螺接设置在所述圆形筒体外环面下端并用于封盖所述圆形筒体下端开口的内螺纹圆盖,设置在所述内螺纹圆盖上并用于穿过所述安装柱的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安装柱上端面上且与所述圆形筒体内顶面之间形成用于向下推动所述电加热器的封闭腔体的密封弹性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柱环形面上且位于所述密封弹性板下方并用于在所述圆形筒体内进行水平向限位固定的径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螺纹圆盖内底面上且与所述安装柱套接并用于向上支撑所述径向板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充气管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筒体的筒体壁上且位于所述密封弹性板上方的径向孔,下端插入所述径向孔、中部穿过所述干燥器箱体顶板、上端插入所述真空气泵排气管管体壁的软质充气管,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顶板上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软质充气管和电加热器导线的弹性管部,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排气管管口位置处并通过减小排气管的排气流速、进而往所述密封弹性板上方的封闭腔体内充气的方式以用于增大所述电加热器下放距离、提高所述电加热器被下放加热强度的排气管盖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径向孔内的充气管弹性密封圈。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软质充气管为PVC钢丝软管,所述弹性管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顶板上的圆形孔,设置在所述圆形孔内的支撑管,设置在所述支撑管外环面上并用于夹紧所述圆形孔内环面的弹性圈,设置在所述支撑管内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软质充气管的气管支撑管,设置在所述支撑管内并用于插入所述电加热器导线的导线支撑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管内并用于夹紧所述气管支撑管和所述导线支撑管的开孔圆形弹性块。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排气管盖体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排气管管口内环面上的圆形密封板,设置在所述圆形密封板上的圆形排气孔,螺接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排气管管口外环面上的圆形盖体,设置在所述圆形盖体内侧面上并用于压紧所述圆形密封板的圆形弹性板,以及从所述圆形盖体外侧面向内开设且贯穿所述圆形弹性板的盖体排气孔。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圆形密封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真空气泵排气管的管口端面平齐,所述圆形密封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真空气泵排气管的外径。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充气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排气管的管体壁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软质充气管的管体开孔。

本发明通过在碱炼和脱色之间再依次设置水洗和干燥步骤的方式,达到皂脚去除率高的优点,而且通过带真空功能的干燥器,使得水洗后残留的水分也能被去除干净,这样可以保证最终整个皂脚去除操作高效、洁净。本发明中的干燥器结构包括干燥器箱体、上进料管、下出料管、抽真空管、真空气泵、电加热器、加热器安装座单元以及充气管单元,本发明具有皂脚去除率高,皂脚去除操作新引入的水分也可以去除干净,水分去除用真空干燥机结构合理有效,加热干燥结构使用灵活方便,加热用热量利用率高,以及干燥机整体密闭性好、抽真空操作简单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抽真空管和电加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加热器安装座单元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弹性管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排气管盖体部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以及附图5所示,一种利用毛鱼油制备专用精制鱼油的方法,包括水洗、碱炼、脱色以及冬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碱炼和脱色之间还依次设有水洗和干燥步骤,所述水洗步骤通过皂脚溶于水而鱼油不溶于水的方式,将皂脚混合水离心分离去除,进而降低鱼油中的含皂量,所述干燥步骤通过加热抽真空的方式,将所述水洗步骤之后鱼油中残留的水分加热至沸腾,抽走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洗步骤用于提高皂脚去除率,保证皂脚去除率至少为98%以上,所述干燥步骤则是为了解决因为所述水洗步骤而带入的水分的问题,在水分去除后,整个去除皂脚操作才算全部完成,保证去除皂脚操作具有去除率高,以及不会引入新的杂质的优点。

所述水洗步骤中脱皂用水的温度为90-95℃,添加重量为待水洗鱼油重量的10-12%,水洗后离心脱皂,离心机转速为1500-5000r/min,离心时间为5-12min。

所述干燥步骤中采用干燥器对所述水洗步骤完成后的鱼油进行抽真空干燥,干燥温度为105-110℃,真空度为0.09Mpa以上。

所述干燥器的结构包括干燥器箱体1,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上的上进料管2,下出料管3,插接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顶板上的抽真空管4,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上表面上的真空气泵5,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内并用于加热经过所述水洗步骤之后鱼油的电加热器6,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内顶面和所述电加热器6之间并通过在进料时保持所述电加热器6处于高位、在抽真空时下放所述电加热器6的方式以用于保护所述电加热器6、提高加热效率的加热器安装座单元7,以及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5和所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7之间并在所述电加热器6被下放时通过充气方式以用于增大所述电加热器6下放距离的充气管单元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器箱体1为现有不锈钢材质的矩形箱体,所述真空气泵5为现有微型真空气泵,所述抽真空管4为现有的不锈钢管,安装后就不动了,在所述抽真空管4穿过所述干燥器箱体1顶板时加设密封圈,以保证整个抽真空操作高效省力,而所述电加热器6为现有电热丝式加热器,电热丝外侧设有玻璃罩,上方设有弧形的隔热板,保证电热丝可以高效地对下方的含水鱼油进行加热干燥、蒸发水分即可,最后水蒸气被抽走,即可实现基本的鱼油中加热干燥、蒸发去水效果。

此外,所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7具有三种使用状态:第一,鱼油还在加料、干燥器还没有工作时,所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7带着所述电加热器6处于最高位,这样所述上进料管2处进入的鱼油就不容易粘在所述电加热器6上;第二,抽真空开始后,所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7内部自带的气体气压比所述干燥器箱体1内的负压大了,因此可以适当向下推动所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7,这样所述电加热器6就可以适当地、按需地向下靠近鱼油,以进一步提高加热干燥效果;第三,当发现第二步的电加热器6下放距离还不够时,可以用所述充气管单元8来给上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7内部自带气体充气加压,这样所述电加热器6更加往下,就可以再次提高加热干燥强度。

最终,所述电加热器6在所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7和所述充气管单元8的可控开启作用下,具有不易沾染鱼油,以及加热用高度灵活可调的这两个优点,保证加热干燥强度灵活可调。

所述上进料管2以及下出料管3上均设有截止阀9,所述加热器安装座单元7包括设置在所述电加热器6上表面上的安装柱701,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内顶面上且开口朝下并用于插入所述安装柱701的圆形筒体702,螺接设置在所述圆形筒体702外环面下端并用于封盖所述圆形筒体702下端开口的内螺纹圆盖703,设置在所述内螺纹圆盖703上并用于穿过所述安装柱701的安装孔704,设置在所述安装柱701上端面上且与所述圆形筒体702内顶面之间形成用于向下推动所述电加热器6的封闭腔体的密封弹性板705,设置在所述安装柱701环形面上且位于所述密封弹性板705下方并用于在所述圆形筒体702内进行水平向限位固定的径向板706,以及设置在所述内螺纹圆盖703内底面上且与所述安装柱701套接并用于向上支撑所述径向板706的复位弹簧70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螺纹圆盖703与所述圆形筒体702螺接,保证所述复位弹簧707的下端固定高度,而所述径向板706具有弧形外侧面,用于在所述圆形筒体702内进行水平向限位固定,保证所述安装柱701连带所述电加热器6只能升降和旋转,不能偏移倾斜即可,所述密封弹性板705的材质为现有高强度橡胶,在不锈钢材质的所述圆形筒体702的光滑内环面上进行高强度密封,保证所述密封弹性板705内侧空腔尽量密闭,这样就可以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内抽真空时自动向下推动所述密封弹性板705、最终下放所述电加热器6。

所述充气管单元8包括设置在所述圆形筒体702的筒体壁上且位于所述密封弹性板705上方的径向孔801,下端插入所述径向孔801、中部穿过所述干燥器箱体1顶板、上端插入所述真空气泵5排气管管体壁的软质充气管802,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顶板上并用于夹紧固定所述软质充气管802和电加热器导线10的弹性管部803,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5排气管管口位置处并通过减小排气管的排气流速、进而往所述密封弹性板705上方的封闭腔体内充气的方式以用于增大所述电加热器6下放距离、提高所述电加热器6被下放加热强度的排气管盖体部804,以及设置在所述径向孔801内的充气管弹性密封圈80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气管单元8的作用就是补充所述密封弹性板705上方密闭空腔内的压力,使得所述密封弹性板705再次被下压,所述电加热器6被更大大幅地下降,以用于对相对较少的一批鱼油进行加热干燥,因为此时鱼油的液面相对较低,若电加热器6的高度相对较高,则热量利用率不高。

其中,所述软质充气管802用于将所述真空气泵5的排气引入所述密封弹性板705上方的密闭空腔,保证电加热器6高度下降操作无需新的动力输入,这是十分高效的,而所述弹性管部803则用于保证所述软质充气管802穿过所述干燥器箱体1顶板的气密性,最后所述排气管盖体部804的作用就是降低所述真空气泵5排气管的出气量,这样所述软质充气管802中引入的气流量才会大,所述电加热器6才能顺利地被下压调节。

最后,所述密封弹性板705上方的密闭空腔不用保证绝对密封,因为所述软质充气管802可以持续往密闭空腔内充气,保证密闭空腔内的压力大于所述干燥器箱体1内的真空压力,且该压力差值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增大即可。

所述软质充气管802为PVC钢丝软管,所述弹性管部803包括设置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顶板上的圆形孔803a,设置在所述圆形孔803a内的支撑管803b,设置在所述支撑管803b外环面上并用于夹紧所述圆形孔803a内环面的弹性圈803c,设置在所述支撑管803b内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软质充气管802的气管支撑管803d,设置在所述支撑管803b内并用于插入所述电加热器导线10的导线支撑管803e,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管803b内并用于夹紧所述气管支撑管803d和所述导线支撑管803e的开孔圆形弹性块803f。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充气管802为PVC钢丝软管,即保证所述软质充气管802可以适当弯曲,但一定程度内受压不会变瘪,所述弹性圈803c以及开孔圆形弹性块803f的材质均为现有高强度橡胶,所述气管支撑管803d以及导线支撑管803e都通过过盈配合的关系,夹住各自内部的管线,最终保证所述弹性管部803可以在所述干燥器箱体1顶板上弹性密闭,且所述软质充气管802以及电加热器导线10又都可以向外穿出即可。

所述排气管盖体部804包括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5排气管管口内环面上的圆形密封板804a,设置在所述圆形密封板804a上的圆形排气孔804b,螺接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5排气管管口外环面上的圆形盖体804c,设置在所述圆形盖体804c内侧面上并用于压紧所述圆形密封板804a的圆形弹性板804d,以及从所述圆形盖体804c外侧面向内开设且贯穿所述圆形弹性板804d的盖体排气孔804e。所述圆形密封板804a的外侧面与所述真空气泵5排气管的管口端面平齐,所述圆形密封板804a的直径大于所述真空气泵5排气管的外径。所述充气管单元8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真空气泵5排气管的管体壁上并用于插入安装所述软质充气管802的管体开孔80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质充气管802上自带截止阀,可以在所述密封弹性板705内侧密闭空腔压力足够且漏气程度相对较小时封闭所述软质充气管802,这样所述排气管盖体部804全开也行,不用往所述软质充气管802内充气了。

而当发现所述电加热器6的下放高度还是过高时,可以先打开所述软质充气管802,再旋转所述圆形盖体804c,使得所述圆形弹性板804d适当靠近所述圆形密封板804a,这样圆形排气孔804b的实际有效排气量就被减小了,所述软质充气管802内就会出现大量进气,保证所述密封弹性板705内增大下压,实现所述电加热器6的高度调节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软质充气管802不需要使用,即所述干燥器箱体1内抽真空后所述电加热器6自然的下降高度已经足够时,所述软质充气管802是需要通过自带的截止阀一直保持闭合的,以保证所述密封弹性板705上方内侧的下压力基本维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