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激光对中仪及应用该对中仪找正联轴器的方法

一种激光对中仪及应用该对中仪找正联轴器的方法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对中仪及应用该对中仪找正联轴器的方法,涉及对中仪的技术领域,包括托架、设置在托架上的激光器,两个托架通过两个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两个定位盘、两个定位螺母,托架上开设有卡接槽,连接杆卡接安装在卡接槽上,两个定位盘设置在连接杆上,两个定位螺母螺纹连接在螺纹段上且抵紧在托架上。本申请通过将两个连接杆分别安装到一个托架上,然后第二托架安装时,使得两个连接杆第二个托架的卡接槽卡接配合,通过两个连接杆使得两个托架上的激光器位置相对应,降低了再次调整激光器位置概率,提高了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同轴度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033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诸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389433.2

  • 发明设计人 宣根;赵吉烽;陈建浩;

    申请日2020-12-02

  • 分类号F16M11/04(20060101);G01B11/27(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陶朱街道西二环路27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16: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2-01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IPC(主分类):F16M11/04 专利申请号:2020113894332 申请公布日:20210316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撤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对中仪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激光对中仪及应用该对中仪找正联轴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对中仪主要用在机械设备检修中的机械设备轴向连接旋转部件时的机械位移对中测量。机械位移对中是指机械设备联轴器连接时的连接部位中心对正,保证两台设备联轴器安装的同轴度,使两台设备避免因安装连接偏斜发生震动、卡死而损坏机械设备。

相关技术中,一种激光对中仪,包括托架、设置在托架上激光器,所述托架设置有用于与联轴器连接的链条。使用时,先将托架放置到联轴器上,然后将链条绕过联轴器,最后对链条进行固定,以此来将托架固定安装到联轴器上,转动联轴器检测联轴器的同轴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使用时,一般都是分别将两台激光对中仪放置在两个设备的联轴器上,但是在安装时两台激光对中仪的位置不确定,因此两台激光对中仪容易出现感应不到或者感应位置不对的情况,从而就需要再次进行调整,浪费了时间,降低了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同轴度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同轴度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激光对中仪及应用该对中仪找正联轴器的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激光对中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对中仪,包括托架、设置在托架上的激光器,所述托架上设置有与联轴器连接的固定装置,两个所述托架通过两个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杆、两个定位盘、两个定位螺母,所述托架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连接杆卡接安装在卡接槽上且两端开设有螺纹段,两个所述定位盘设置在连接杆上且抵触在两个托架相对一侧的侧壁上,两个所述定位螺母螺纹连接在螺纹段上且抵紧在两个托架相背一侧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其中一个托架放置在一个联轴器上,锁定固定装置来固定托架的位置,将连接杆卡接安装到卡接槽上且与卡接槽槽底留有距离,使得定位盘抵触到托架上,拧动定位螺母抵紧在托架上,使用同样方法将另一个连接杆安装到托架的另一个卡接槽上;

然后将另一个托架放置到另外一个联轴器上,推动托架使得两个连接杆进入卡接槽,且使得定位盘抵触到托架上,拧动定位螺母抵紧到托架上,最后锁定固定装置托架的位置,以此来将两个激光器安装到两个联轴器上,因此两个激光器的位置相对应,降低了再次调整激光器位置概率,提高了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同轴度的效率;拧动定位螺母远离托架,然后即能取下连接杆,分别转动两个联轴器来检测联轴器的同轴度。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贯通连接杆两端的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上关于连接杆轴线中垂线镜像设置有刻度线和显示距离的数字标号。

在测量同轴度是会需要输入两个激光器之间的距离,因此就需要使用测量工具来进行测量,从而每次测量都需要带上测量工具,因此导致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同轴度的效率较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连接杆时,将设置有刻度线的安装平面朝上设置,因此通过刻度线和数字标号直接可以看出两个激光器之间的距离,无需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提高了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同轴度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板、抵压杆、锁定组件,两个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托架上,所述抵压杆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且与另一个固定板连接并和托架配合夹紧联轴器,所述锁定组件设置在抵压杆上且用于与固定板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抵压杆,使得抵压杆抵压到联轴器上,以此来和托架配合夹紧联轴器,锁定固定组件对抵压杆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将托架固定安装到联轴器上;需要拆卸时,打开锁定组件,转动抵压杆远离固定板,然后即能取下托架。

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螺杆、锁定盘,所述锁定螺杆设置在抵压杆上,远离所述抵压杆转动一侧的固定板上开设有与锁定螺杆卡接配合的固定槽,所述锁定盘螺纹连接在锁定螺杆上且抵紧在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锁定螺杆卡接安装到固定槽上,然后拧动锁定盘抵紧在固定板,以此来固定抵压杆的位置,同时锁定螺杆和固定槽卡接配合,因此抵压杆能适应和不同直径的联轴器进行固定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找正联轴器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找正联轴器的方法,其方法步骤包括:

S1,安装激光对中仪,将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对中仪安装到两个设备的联轴器上;

S2,进行检测得到数据,转动联轴器来对两个设备联轴器同轴度进行检测;

S3,调节联轴器位置,根据S2得到的数据通过调节装置对两个联轴器的位置进行调节;

S4,复检,再次检测两个联轴器同轴度;同轴度达到要求,联轴器找正结束,同轴度未达到要求,继续进行S3工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激光对中仪固定安装到两个联轴器上,分别转动两个联轴器来检测两个联轴器的同轴度,两个对中仪上显示检测数据,根据数据通过调节装置来调节其中一个联轴器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再次进行复检,同轴度达到要求,联轴器找正结束;如果同轴度未达到要求,根据复检数据,再次通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直到同轴度达到要求为止。

可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移板、水平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滑移板滑移设置在用于安装设备的底座上且其中一个设备设置在滑移板上,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滑移板的固定螺杆,所述水平调节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且用于水平调节滑移板的位置,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滑移板上且用于调节滑移板上设备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固定螺杆远离底座,水平调节机构从水平方向上来调节滑移板位置,而高度调节机构从高度方向来调节滑移板的位置,调节完成后,拧动固定螺杆抵紧在底座上,以此来调节滑移板和滑移板上联轴器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滑移板的两侧,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移动螺杆、水平推板、移动螺母,所述移动螺杆螺纹连接在底座上,所述水平推板放置在底座上且抵触在滑移板上,所述移动螺杆与水平推板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螺母螺纹连接在移动螺杆上且抵紧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标尺,所述滑移板设置有指向第一标尺的第一指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移动螺母远离底座,转动移动螺杆带动水平推板移动,水平推板移动带动滑移板水平方向上移动,移动完成后,拧动移动螺母抵紧到底座上,然后即能拧动固定螺杆固定滑移板位置,以此来从水平方向上调节联轴器的位置;同时第一指针和第一标尺配合来显示滑移板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准确的从水平方向上调节滑移板的尺寸,从而降低了再次调节联轴器位置的概率,提高了联轴器找正过程中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抬升块、高度调节组件,所述固定块竖向滑移设置在滑移板上,其中一个所述设备设置在固定块上,所述抬升块滑移设置在滑移板上且支撑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和抬升块上均设置有贴合在一起且呈倾斜的导向面,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块位置的紧固螺杆,所述高度调节组件设置滑移板上且与抬升块连接,所述滑移板上设置有第二标尺,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指向第二标尺的第二指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紧固螺杆松开固定块,高度调节组件启动来带动抬升块移动,抬升块移动推动固定块上下移动,以此来调节联轴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调节完成后,锁定紧固螺杆固定联轴器的位置;同时第二指针和第二尺配合来显示固定块的位置,从而可以更准确的从高度方向上调节固定块的位置,从而降低了再次调节联轴器位置的概率,提高了联轴器找正过程中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杆、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滑移板上且与抬升块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上且抵紧在滑移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调节螺母远离滑移板,然后即能拧动调节螺杆带动抬升块移动,移动完成后,拧动调节螺母抵紧在滑移板上,以此来实现带动抬升块移动。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竖直块、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三定位杆,所述竖直块设置在托架相对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托架的两侧并均可与竖直块接触,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呈倾斜状态,所述第三定位杆滑移设置在底座上且位于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所述竖直块与第三定位杆接触时,激光器呈竖直状态,同时推动所述第三定位杆远离竖直块可使得竖直块绕过第三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杆接触。

转动联轴器来检测同轴度时,一般会选择三个不同的点,一个12点钟方向,另外两个点位于12点方向的两侧且相互对称,但是底座上并没有对这三个点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因此两个激光器在三个点时并不能对齐,需要人工转动时进行对齐,因此在人工对齐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导致检测同轴度时的效率较低,而且在复检时,复检的位置与前一次的检测的位置不同,因此也会降低了检测同轴度时的效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托架时,使得竖直块抵触第三定位杆上,使得激光器位于12点钟方向,安装完成后,激光器启动来检测同轴度;检测完成后,推动第三定位杆远离竖直块,因此转动联轴器即能与两侧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接触,以此来检测三个点的同轴度时无需人工对齐,无需人工进行对齐,而且再次复检时位置与前一次检测位置一样,提高了检测同轴度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两个连接杆分别安装到一个托架上,然后第二托架安装时,使得两个连接杆第二个托架的卡接槽卡接配合,通过两个连接杆使得两个托架上的激光器位置相对应,降低了再次调整激光器位置概率,提高了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同轴度的效率;

2.通过刻度线和数字标号直接可以看出两个激光器之间的距离,无需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提高了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同轴度的效率;

3.通过将激光对中仪固定安装到两个联轴器上,分别转动两个联轴器来检测两个联轴器的同轴度,根据检测数据通过调节装置来调节其中一个联轴器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再次进行复检,同轴度达到要求,联轴器找正结束;如果同轴度未达到要求,根据复检数据,再次通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直到同轴度达到要求为止,因此通过调节装置可以在找正过程中精确调节,提高了找正联轴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激光对中仪和使用对中仪找正联轴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高度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对底座进行了爆炸。

附图标记:1、底座;11、滑动槽;12、T形块;13、固定螺杆;14、固定座;15、第一标尺;16、安装板;161、条形孔;162、紧固螺杆;163、第二标尺;17、插接孔;18、插接杆;181、滑移座;182、第一定位座;183、第二定位座;184、滑移方杆;2、托架;21、M激光器;22、S激光器;23、联轴器;24、卡接槽;3、固定装置;31、固定板;311、固定槽;32、抵压杆;33、锁定组件;34、锁定螺杆;35、锁定盘;4、连接装置;41、连接杆;411、安装平面;412、螺纹段;42、定位盘;43、定位螺母;5、调节装置;51、滑移板;511、第一指针;512、紧固板;52、水平调节机构;521、移动螺杆;522、水平推板;523、移动螺母;53、高度调节机构;54、固定块;541、移动块;542、第二指针;55、抬升块;551、导向面;56、高度调节组件;57、调节螺杆;58、调节螺母;6、定位机构;61、竖直块;62、第一定位杆;63、第二定位杆;64、第三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激光对中仪。

参照图1,激光对中仪包括两个托架2、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托架2上表面上的激光器,激光器包括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两个托架2分别安装在待检测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联轴器23上。

参照图2和图3,托架2上设置有与联轴器23连接的固定装置3,托架2搭设在联轴器23上表面上,固定装置3包括两个固定板31、抵压杆32、锁定组件33,两个固定板31一体设置在托架2两端的下表面上,且两个固定板31底端向下伸至联轴器23下方;抵压杆32转动安装在其中一个固定板31底端上,且抵压杆32远离转动的一端朝向另一块固定板31,抵压杆32上表面抵压在联轴器23下表面上。

参照图2和图3,锁定组件33设置在抵压杆32上且用于与固定板31连接,锁定组件33包括锁定螺杆34、锁定盘35,远离抵压杆32转动一侧的固定板31底端上开设有固定槽311,且固定槽311贯穿固定板31相对两侧壁;锁定螺杆34固定安装在抵压杆32远离转动的一端上,且锁定螺杆34卡接安装在固定槽311上,同时锁定螺杆34与固定槽311槽底留有间隙;锁定盘35螺杆连接在锁定螺杆34上,且锁定盘35抵紧在固定板31远离抵压杆32转动一侧的侧壁上。

参照图1和图2,两个托架2通过两个连接装置4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两个连接装置4分别位于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两侧,连接装置4包括连接杆41、两个定位盘42、两个定位螺母43,托架2上表面上且位于M激光器21两侧均开设有卡接槽24,且卡接槽24贯穿托架2相背的两侧壁;连接杆41卡接安装在两个托架2相对的两个卡接槽24上。

参照图1和图2,连接杆41上表面上开设有贯通连接杆41两端的安装平面411,安装平面411上沿连接杆41轴线均布设置有刻度(图中未示出),且刻度关于连接杆41轴线的中垂线镜像设置,同时安装平面411且位于刻度一侧设置有显示距离的数字标号(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1和图2,两个定位盘42固定安装在连接杆41上且位于两个托架2之间,两个定位盘42抵触在两个托架2相对一侧的侧壁上。连接杆41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段412,两个定位螺母43螺纹连接在螺纹段412上,且两个定位螺母43抵紧在两个托架2相背一侧的侧壁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将与M激光器21连接的托架2放置到第一设备的联轴器23上,然后转动锁定螺杆34卡接安装到固定槽311上,拧动锁定盘35抵紧到固定板31上,以此来将托架2固定安装到第一设备的联轴器23上,将连接杆41卡接安装到卡接槽24上且与卡接槽24槽底留有距离,拧动定位螺母43抵触到固定板31上对连接杆41进行固定,将与S激光器22连接的托架2放置到第二设备的联轴器23上,推动托架2使得连接杆41卡接进入卡接槽24,且使得定位盘42抵触到托架2上,因此两根连接杆41使得两个托架2对齐。

拧动定位螺母43抵触在固定板31上,然后使用固定第一个托架2的方法固定第二个托架2,以此来固定安装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拧动两个定位螺母43远离固定板31,取下两个连接杆41,即能对两个联轴器23的同轴度进行检测,降低了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不对齐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再次调整的概率,提高了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23同轴度的效率。同时安装平面411上的数字标号显示出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之间的距离,因此无需人工进行测量,节省了时间,提高了使用激光对中仪检测联轴器23同轴度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找正联轴器的方法。

其方法步骤包括:

参照图1

S1,安装激光对中仪,将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分别安装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联轴器23上。

S2,进行检测得到数据,转动联轴器23来对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联轴器23同轴度进行检测;

S3,调节联轴器23位置,根据S2得到的数据通过调节装置5对两个联轴器23的位置进行调节;

S4,复检,再次检测两个联轴器23同轴度;同轴度达到要求,联轴器23找正结束,同轴度未达到要求,继续进行S3工序。

参照图1和图4,还包括用于安装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底座1,调节装置5包括滑移板51、水平调节机构52、高度调节机构53;第一设备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底座1上表面上且位于第一设备的一侧开设有两道呈水平状态且相互平行的滑动槽11,同时滑动槽11截面呈T形,且滑动槽11两端贯通底座1相对两侧壁,两个滑动槽11上均滑移安装有两块T形块12,T形块12滑移方向与第一设备联轴器23轴线垂直。

参照图1和图4,滑移板51滑移安装在滑动槽11上且滑移方向与T形块12滑移方向平行,同时滑移板51上固定安装有滑移安装在两个滑动槽11上的滑动块,滑移板51上设置有穿过滑移板51且与T形块12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杆13。水平调节机构52设置有两个且位于滑移板51的两侧,水平调节机构52包括移动螺杆521、水平推板522、移动螺母523,滑移板51上表面上且位于滑移槽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4。

参照图1和图4,移动螺杆521两端水平穿出固定座14外且与固定座14螺纹连接,同时移动螺杆521轴线与滑移板51滑移方向平行,水平推板522下表面放置在底座1上表面上,且两块水平推板522分别抵触在滑移板51相背一侧的侧壁上,同时移动螺杆521靠近滑移板5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水平推板522远离滑移板51一侧的侧壁上;移动螺母523螺纹连接在移动螺杆521上,且移动螺母523抵紧在固定座14背离滑移板51一侧侧壁上。

参照图1和图4,底座1上表面上且位于滑移板51远离第一设备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标尺15,且第一标尺15长度方向与滑移板51滑移方向平行,同时滑移板51靠近第一标尺15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指向第一标尺15的第一指针511。

参照图4和图5,高度调节机构53包括固定块54、抬升块55、高度调节组件56,滑移板51上表面上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安装板16,安装板16侧壁上开设有贯通安装板16相对两侧壁的条形孔161;固定块54竖向滑移安装在安装板16侧壁上,且固定块54上固定安装有竖向滑移安装在条形孔161上的移动块541,第二设备通过螺杆螺母固定安装在固定块54上表面上,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联轴器23对应设置。

参照图4和图5,安装板16上设置有穿过条形孔161且与移动块541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杆162,紧固螺杆162头部抵紧在安装板16上。抬升块55水平滑移安装在滑移板51上表面上,且抬升块55滑移方向与滑移板51的滑移方向垂直,同时抬升块55上表面支撑在固定块54下表面上。

参照图4和图5,抬升块55和固定块54接触的一端开设有相互贴合的导向面551,导向面551呈倾斜状态,位于抬升块55上的导向面551靠近安装板16一端的高度低于远离安装板16一端的高度;安装板16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竖直的第二标尺163,固定块54上且位于靠近第二标尺163一侧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指向第二标尺163的第二指针542。

参照图4和图5,高度调节组件56设置在滑移板51上且与抬升块55连接,高度调节组件56包括调节螺杆57、调节螺母58,滑移板51上表面上且位于抬升块55远离安装板16一侧固定安装有紧固板512,调节螺杆57两端水平穿过紧固板512外且与紧固板512螺纹连接,同时调节螺杆57轴线与抬升块55滑移方向平行,且调节螺杆57靠近抬升块55的一端与抬升块55侧壁转动连接;调节螺母58螺纹连接在调节螺杆57上,且调节螺母58抵紧在紧固板512远离抬升块55一侧的侧壁上。

参照图1和图6,底座1上表面上且位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联轴器23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6,定位机构6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对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位置进行定位,定位机构6包括竖直块61、第一定位杆62、第二定位杆63、第三定位杆64,竖直块6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1与联轴器23轴线垂直的侧壁上,且竖直块61设置有两个并位于联轴器23的两侧,且当竖直块61呈竖直状态时,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位于12点钟方向。

参照图1和图6,两个联轴器23两侧的底座1上均开设有方形的插接孔17,插接孔17上均插接安装有方形的插接杆18;第一定位杆62和第二定位杆63固定安装在插接杆18的顶端上且倾斜状态,第一定位杆62和第二定位杆63分别位于联轴器23的两侧且关于联轴器23轴线镜像设置,第一定位杆62和第二定位杆63配合形成八字形,第一定位杆62和第二定位杆63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底端之间的距离,且联轴器23转动可带动竖直块61侧壁与第一定位杆62或者第二定位杆63接触。

参照图1和图6,与第二定位杆63连接的插接杆18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水平的滑移座181,且滑移座181位于插接杆18靠近联轴器23一侧的侧壁上,同时滑移座181位于联轴器23下方,滑移座181上表面上沿联轴器23轴线间隔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座182和第二定位座183;第一定位座182侧壁上水平滑移穿设有滑移方杆184,且滑移方杆184滑移方向与联轴器23轴线平行,滑移方杆184远离第二定位座183的一端穿出第一定位座182外且固定安装有推板。

参照图1和图6,第三定位杆64固定安装在滑移方杆184上,且第三定位杆64底端抵触在滑移座181上表面上;第三定位杆64顶端竖直向上伸至竖直块61处,当竖直块61抵触在第三定位杆64上时,竖直块61呈竖直状态,而第三定位杆64与第二定位座183接触,推动滑移方杆184使得第三定位杆64与第一定位座182接触时,联轴器23转动可带动竖直块61与第二定位杆63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启动检测联轴器23的同轴度,然后根据数据来调节第二设备的联轴器23的位置,拧动固定螺杆13松开T形块12,拧动移动螺母523远离固定座14,然后转动移动螺杆521带动水平推板522移动,水平推板522移动推动滑移板51移动,第一指针511和第一标尺15配合显示调节的尺寸,调节完成后,拧动移动螺母523抵紧在固定座14,拧动固定螺杆13来固定滑移板51位置。

拧动紧固螺杆162远离安装板16,拧动调节螺母58远离紧固板512,转动调节螺杆57带动抬升块55移动,抬升块55移动带动固定块54竖向移动,而第二指针542和第二标尺163来显示高度方向上移动的尺寸,移动完成后,拧动调节螺母58抵紧在紧固板512上,拧动紧固螺杆162抵紧在安装板16上,以此来调节第二设备联轴器23的位置,调节完成后,转动联轴器23进行复检,复检结构达到要求,联轴器23找正结束,如果复检结果未达到要求,根据复检数据继续对第二设备的联轴器23的位置进行调节,直到结果达到要求为止。

M激光器21和S激光器22安装时,推动托架2使得竖直块61抵触到第三定位杆64上,安装完成后,推动滑移方杆184使得第三定位杆64与第一定位座182接触,然后检测同轴度,接着转动联轴器23使得竖直块61与第一定位杆62或第二定位杆63接触,同时推动滑移方杆184使得第三定位杆64与第二定位座183抵触,竖直块61与第三定位杆64接触;因此从三个点检测联轴器23的同轴度,而且复检时也能很快对前一次检测时的位置进行定位,提高了检测时的精度和效率;同时不使用定位机构6时,还可以将定位机构6从底座1上拆卸下来。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