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健康信息的监测与分析系统

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健康信息的监测与分析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健康信息的监测与分析系统,包括检测设备、中央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关联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检测设备分别与中央服务器、关联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相连接,缓存服务器分别与中央服务器、关联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相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本地检测设备和数据分析服务器,使本地检测设备在使用更为准确的监测设备后,所输出的数据将对应输入至分析服务器中直接本地分析,所采用的的本地专用数据分析由于数据量更小,输出的数据信息更快,对比度更高,准确率更佳,并且按时段实时与总服务器更新,保证了数据的更新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4357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贺其;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04437.3

  • 申请日2020-12-04

  • 分类号G16H80/00(20180101);G16H10/60(20180101);G16H70/00(20180101);G06F16/27(20190101);G06F16/2455(20190101);

  • 代理机构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江舟

  •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利农庄路雅仕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03:3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数据分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健康信息的监测与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疗系统一般依赖人工的服务,根据病人自身的病灶判断,根据身体中的哪个部位不舒服,直接到窗口挂号和排队,预约相应的专家门诊,在医疗人员和病人见面之前,并未有病人相关的病灶信息收集;于现阶段的相关的医疗数据收集中,也仅为在诊断后的数据传输,对于病人在人工诊断前的电子判断信息,依旧只能够提供病人进行参考,不具有准确性和反应迅速的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社会中,看病难依旧是函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带有并发症的病人,在大量排队后经专家诊疗,依然发现病灶为其他部位,还是需要去其他科室中继续排队,这不仅浪费了医疗人员宝贵的时间,还会增加病人受到病痛折磨的时间,严重时还会因病情的拖延导致延误诊断时间。

但是现有的监测和大数据的处理,还是处于数据量较大,结构复杂更新快的特点,若需要按照自行诊疗的方式,依旧会出现依赖网络稳定和数据稳定的现象,一旦使用人过多网络数据瘫痪,其电子设备还是不会发挥其原有的辅助作用,因此需要构建一种规范且数据吞吐具有时效性、稳定性的大数据监测分析系统,是目前医疗需求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健康信息的监测与分析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健康信息的监测与分析系统,包括检测设备、中央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关联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所述检测设备分别与中央服务器、关联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相连接,所述缓存服务器分别与中央服务器、关联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相连接;

所述检测设备和中央服务器为本地整体式设备安装,所述缓存服务器和多个中央服务器分别连接,所述缓存服务器还包含有服务器储存模块,用于搭建数据库服务器,接受并保存中央服务器所传递的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检测设备还包含有:

生命体征监测仪,用于在本地终端检测使用者的身体数据,主要包含有无创血压、脉搏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的数据;

输入模块,用于在检测设备上输入用户的个人信息,经由鼠标和键盘或检测设备所包含的触控屏进行数据输入,其检测设备则包含有病史的输入框,现有症状的输入框,经其他设备详细检测的空白表单和病灶图片传输;

图像拍摄模块,用于拍摄使用者的面容,和使用者所输入的个人信息绑定;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向中央服务器传输所采集的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央服务器还包含有:

主处理器模块,将检测设备所采集到的信息和本地储存模块中所下载的数据比对,在比对出有相似病例,且数据趋势相同时,可直接输出病例所得出的结论,以及所储存的治疗方案;

本地储存模块,定时按时段由缓存服务器中下载数据库模块的数据,根据中央服务器的所在目标科室的位置,下载不同的科目检测数据;

信息输出模块,在主处理器模块未具有相似病例时,将病例信息输出至缓存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存服务器还包含有:

一次处理器模块,在接收到中央服务器传输新的病例信息后,根据病例信息于服务器储存模块中检索对比信息,在比对出有相似病例,且数据趋势相同时,储存至服务器储存模块中,并将相同数据分别通过信息链接模块发送至终端设备;

服务器储存模块,服务器储存模块所搭建的数据库服务器,主要用于储存整体数据的库,储存有各类科室中所采集的病人信息、病人的病例、医疗人员的诊断信息和治疗方案;

信息链接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和关联服务器的信息输出和输入,主要包含有无线连接、信号连接和蓝牙连接的网络连接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关联服务器包含有:

二次处理器模块,和服务器储存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服务器储存模块中的数据按照分类算法,以科室的不同负责区域,病情的严重程度则按照由重到轻归类,同时处理缓存服务器中不同科室中相似案例,以及所产生的并发症关键字信息相互关联,将不同病例信息源之间的重合部分链接,并产生关联效果;

信息反馈模块,主要用于反馈至缓存服务器中的信息,以及经由缓存服务器所得出的结论,将其结论和所关联的信息一并反馈至检测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终端设备包含有:

主机处理器模块,接收缓存服务器所输出的新病例信息和类似病例,用于辅助医疗人员对于病情的判断;

硬盘储存模块,用于储存病人的病例信息,以及极具典型的病例现象;

信息接收模块,包含有信息输入设备,在医疗人员输入诊断信息和治疗方案后,将其信息和新病例绑定分别输出至缓存服务器和检测设备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终端设备为以下设备之一:带有GSM或WIFI功能的移动设备和主机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本地检测设备和数据分析服务器,使本地检测设备在使用更为准确的监测设备后,所输出的数据将对应输入至分析服务器中直接本地分析,所采用的的本地专用数据分析由于数据量更小,输出的数据信息更快,对比度更高,准确率更佳,并且按时段实时与总服务器更新,保证了数据的更新度。

2:本发明设置有病例数据过滤系统,在出现有数据误差时,可直接将数据上传至总服务器再次检索确认,若依旧无相关病例信息时,则可直接发送至目标科室的终端设备,以人工诊断为主进行判断,使整体的信息输出的准确度对比于过去的单种判断更高,所形成的类似病例信息亦能够辅助医疗人员对于病情的判断。

3:本发明经由关联服务器结构对于数据库内的病例诊断信息关键字将产生关联,对于病例之间所产生的并发症将进行数据链接和记录,根据监测的数据信息,能够根据并发症所涉及的领域进行对比,以此确认病情中所切实的病灶信息,减少人工诊疗的误判,并辅助提高人工诊疗所得出的结果准确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监测与分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模块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缓存服务器数据输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医疗健康信息的监测与分析系统,包括检测设备、中央服务器、缓存服务器、关联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检测设备分别与中央服务器、关联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相连接,缓存服务器分别与中央服务器、关联服务器和终端设备相连接;

检测设备和中央服务器为本地整体式设备安装,缓存服务器和多个中央服务器分别连接,缓存服务器还包含有服务器储存模块,用于搭建数据库服务器,接受并保存中央服务器所传递的信息。

检测设备还包含有:

生命体征监测仪,用于在本地终端检测使用者的身体数据,主要包含有无创血压、脉搏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体温的数据;

输入模块,用于在检测设备上输入用户的个人信息,经由鼠标和键盘或检测设备所包含的触控屏进行数据输入,其检测设备则包含有病史的输入框,现有症状的输入框,经其他设备详细检测的空白表单和病灶图片传输;

图像拍摄模块,用于拍摄使用者的面容,和使用者所输入的个人信息绑定;

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向中央服务器传输所采集的信息。

中央服务器还包含有:

主处理器模块,将检测设备所采集到的信息和本地储存模块中所下载的数据比对,在比对出有相似病例,且数据趋势相同时,可直接输出病例所得出的结论,以及所储存的治疗方案;

本地储存模块,定时按时段由缓存服务器中下载数据库模块的数据,根据中央服务器的所在目标科室的位置,下载不同的科目检测数据;

信息输出模块,在主处理器模块未具有相似病例时,将病例信息输出至缓存服务器。

缓存服务器还包含有:

一次处理器模块,在接收到中央服务器传输新的病例信息后,根据病例信息于服务器储存模块中检索对比信息,在比对出有相似病例,且数据趋势相同时,储存至服务器储存模块中,并将相同数据分别通过信息链接模块发送至终端设备;

服务器储存模块,服务器储存模块所搭建的数据库服务器,主要用于储存整体数据的库,储存有各类科室中所采集的病人信息、病人的病例、医疗人员的诊断信息和治疗方案;

信息链接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和关联服务器的信息输出和输入,主要包含有无线连接、信号连接和蓝牙连接的网络连接方式。

关联服务器包含有:

二次处理器模块,和服务器储存模块相连接,用于对服务器储存模块中的数据按照分类算法,以科室的不同负责区域,病情的严重程度则按照由重到轻归类,同时处理缓存服务器中不同科室中相似案例,以及所产生的并发症关键字信息相互关联,将不同病例信息源之间的重合部分链接,并产生关联效果;

信息反馈模块,主要用于反馈至缓存服务器中的信息,以及经由缓存服务器所得出的结论,将其结论和所关联的信息一并反馈至检测设备。

终端设备包含有:

主机处理器模块,接收缓存服务器所输出的新病例信息和类似病例,用于辅助医疗人员对于病情的判断;

硬盘储存模块,用于储存病人的病例信息,以及极具典型的病例现象;

信息接收模块,包含有信息输入设备,在医疗人员输入诊断信息和治疗方案后,将其信息和新病例绑定分别输出至缓存服务器和检测设备中。

终端设备为以下设备之一:带有GSM或WIFI功能的移动设备和主机电脑。

具体的,如图1所示的数据采集、监测和分析系统,能够完成规范的数据输出、分析和输出的流程,是如今较为成熟的规范处理平台。

如图2所示,上述的检测设备还可以是身体健康检测仪和健康检测一体机等迅速检测设备,其中优选为生命体征检测仪,同时检测设备和中央服务器为一体式设备,检测设备中还附带有输入模块、图像拍摄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主要更方便患者对于病情信息的输入,且和个人信息直接绑定,形成采集效果;

所采集的信息则输出至中央服务器,其中央服务器和检测设备均属于本地设备,且均放置于不同的科室区域楼层中,采用本地储存模块向缓存服务器下载相应的科室信息,如病例信息、病情判断的数据标准和病情严重度,由于采用的是专业方向的数据下载,因此中央服务器本身即可形成单独的小型数据库,并且能够和缓存服务器离线设置,按照一定的时间段,如早上、中午和晚上使用人数较少的时间段中,将数据及时上传和下载,实现及时更新数据的效果,在离线时亦可直接经过主处理器模块对于本地储存模块的检索和分析,主处理模块则主要采用数据对比算法,按照新病例和数据库病例中的描述和关键字比对缩小查找范围,根据新病例和数据库的数据趋势再次确认相似程度,最后在具有部分重合的病例中输出最相似的病例诊断结果,可直接对于病情较轻的状况出示治疗方案。

若中央服务器出现未检查到类似的数据库病例时,则直接将新病例传输至缓存服务器,经过缓存服务器的一次处理器模块在服务器储存模块中检索,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储存模块则储存有多个科室的数据,若出现类似的数据库病例时,则将新病例经由关联服务器进行数据检索关联,最后再次输出至检测设备中,若没有出现类似数据库病例时,缓存服务器则将新病例和服务器储存模块中最相近的数据库病例同时输出至目标科室中的终端设备中,医疗人员在经由最相近的数据库病例作为参考,人工对新病例进行调查、面诊以及检查和做出治疗方案,最后终端设备将人工所做出的诊断信息和治疗方案分别发送至检测设备和缓存服务器中储存,经由关联服务器提取诊断信息中的关键字,以此和其他的数据库病例关联,检测设备则接收到终端设备的诊断信息后,可储存至中央服务器中,方便使用者随时在目标科室查询自身的诊断结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